问题

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了不想学习怎么办?

回答
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了,提不起学习的劲儿,这种感觉就像脑子被一层灰蒙蒙的雾笼罩着,什么都变得模糊不清,做什么都觉得没什么意思。别慌,这可能是身体在告诉你,它需要一点休息,或者有什么东西打乱了你内在的节奏。

首先,我得说,这种“什么都不想做”的感觉,其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在我们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时刻,我们觉得自己像个被抽走了能量的玩具,静静地待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动弹。这不是懒惰,也不是什么巨大的毛病,更像是身体和心灵在悄悄地发出信号。

为什么会突然失去动力?

这背后可能有不少原因,我们来一点点剥开来看:

过度疲劳: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原因。你可能已经在高压状态下运转了太久,不管是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还是睡眠不足,身体和大脑都可能到了一个临界点,它们在说:“不行了,我需要停下来喘口气。” 你有没有觉得眼睛酸涩,或者脑袋昏昏沉沉的?这都是身体在喊话。

目标不明或失焦: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没动力,是因为我们暂时找不到学习的意义或者方向。当你对学习的内容感到迷茫,不知道它能带你去哪里,或者感觉离自己的目标太遥远时,自然就难以提起兴趣。也许你正在学习的东西,暂时和你内心深处的需求对不上号了。

情绪的起伏: 别小看情绪的力量。一点点挫败感、焦虑、甚至是无聊,都可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地把你的学习热情消磨掉。你有没有经历过考试不理想,或者某个项目进展不顺?这些负面情绪如果积压下来,就会让你对一切都提不起劲。

缺乏即时反馈或成就感: 学习很多时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结果不会立刻显现。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正面的反馈,看不到自己的进步,那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很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动力。就像玩游戏,如果永远不升级,不解锁新关卡,谁还会继续玩下去?

环境的影响: 你周围的环境也会悄悄影响你的状态。如果你的学习环境杂乱无章,或者充满干扰,你很难集中注意力。反之,如果周围的人都在谈论让你提不起兴趣的事情,或者传递负面情绪,也可能让你受到影响。

“倦怠期”的到来: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倦怠期”,学习也不例外。你可能已经沉浸在某个领域一段时间了,大脑需要一些新的刺激或者完全不同的休整。就像食物,天天吃一样也会腻,大脑也需要“换口味”。

那么,当你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了,可以怎么做呢?

别急着逼自己,试试这些更温和、更人性化的方法:

1. 允许自己“放空”一下,但要有计划:
真正的休息,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点别的”: 别把“什么都不做”理解成发呆。你可以去做一些让你放松的事情,听听音乐,散散步,看看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和朋友聊聊天(但尽量别聊让你更焦虑的话题),或者只是放空,什么都不想。关键在于,让大脑从学习的模式切换出来。
设定一个“放空”的时间上限: 不要让“放空”变成漫无止境的逃避。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段,比如半天、一天,甚至一个周末。告诉自己,“好了,这段时间我允许自己休息,之后我会重新开始。” 这样,你在休息的时候会更心安理得,而重新开始时也不会觉得那么困难。

2. 重新连接“为什么”:
回想最初的动力: 你为什么开始学习这个?是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是为了提升自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找一个安静的时间,静下心来想想,当初是什么吸引你开始的。把那些初衷找出来,写下来,放在你容易看到的地方。
看看“大局”: 有时候,我们被眼前的困难或枯燥打败了,忘了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努力。试着去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看看那些比你更资深的人是如何做的,或者想想你通过学习能为社会、为自己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你可能会重新找到方向。

3. 拆解学习任务,降低启动难度:
“五分钟法则”: 这真的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招数。告诉自己:“我只做五分钟。” 无论是背单词,还是看书,或者做习题。一旦开始,你会发现,一旦你跨过了那个“启动门槛”,往往会比想象中做得更多。即使只做了五分钟,也比什么都没做好。
把大任务切成小块: 学习一个章节,看起来好难。但把它拆分成“阅读第一小节”、“整理第一小节笔记”、“完成第一页练习题”,就显得容易多了。每完成一小块,你都能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就感,这会激励你继续下去。

4. 改变学习方式和环境:
换个方式: 如果你一直是看书,不妨试试看视频讲解,或者听音频。如果一直是自己埋头苦干,可以找个同学一起学习,互相讨论和督促。
换个地方: 你的书桌可能让你感到厌倦了。试试去图书馆、咖啡馆,甚至家里的另一个角落。新的环境有时能带来新的灵感和活力。确保你的新环境是相对安静、干扰少的。

5. 照顾好你的身体:
睡眠是基石: 确保你有充足的睡眠。疲惫的大脑怎么可能学习好?
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 吃健康的食物,保持水分,并且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运动不仅能释放压力,还能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让你感觉更有精神。
放松技巧: 试试深呼吸练习、冥想,或者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这些都能帮助你缓解身体的紧张感。

6. 寻求支持和连接:
和信任的人聊聊: 找你的家人、朋友或者同学聊聊你的感受。有时候,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本身就是一种释放。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些新的视角,或者仅仅是你的倾听者就能让你感觉不那么孤单。
不要害怕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且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不要犹豫去咨询心理咨询师。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你。

最重要的,对自己温柔一点。

这种不想做的感觉并不是你的错,它是你身体和心灵在告诉你,需要一些调整。不要因此责怪自己,更不要强迫自己进入一个完全相反的状态。就像一辆跑了很久的车,需要进站维修保养,而不是逼它继续往前冲。

你可以把这段时间看作是给你的学习“充电”和“调整频率”的机会。当你能更温和、更理解地对待自己时,你会发现,那种动力会慢慢回来,而且可能比之前更稳固、更持久。别急,一点点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相只有一个!

你的大脑在玩蛇。

不过心态千万别崩,因为你今天有幸遇到了我省港澳第一心理讲师,终极玩蛇皮怪,专治各种玩蛇。


先简单介绍一下,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本讲师精心钻研三年,独创的一手梯形学习法,针对各类应试考试100%通过率,从未逢敌手。

不信请看:

看到这张图片,老观众都已经掏出笔记本开始认真做笔记了,但有不少新来的同学还在笑,说我这是在吹牛,什么梯形学习法,不过就是个噱头罢了。

针对这类新同学,我只能说,小年轻你头很铁,根本搞不清楚状况。看来这把我不得不拿出我的看家本领来镇一下场子了。


一、梯形学习法之充能

(同学们,补充能量是这套学习法的前提条件,一定要重视,如果有同学使用这套梯形学习法的时候还是觉得累,那多半是因为前提条件没达标。)

1、充足睡眠。 保持每天晚上6.5-7.5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在11点之前入睡。每天中饭后进行15-30分钟的小憩。

2、快乐饮食。 不吃太油腻的早餐,中餐吃8分饱,晚餐6分饱就够了,饿肚子的同学必须采集下面列举的水果和小零食填肚子。

具体要求: “1、吃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多巴胺在人体内由酪氨酸合成。杏仁、鳄梨、香蕉、低脂奶制品,芝麻籽和南瓜籽有助于你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还有其他的食物,如豆类(豆腐等)、鱼类、奶制品和禽畜肉都能增添酪氨酸。不过不少的奶制品和肉制品都含有高热量、高脂肪,所以把这些东西加进食谱之前,一定要注意控制热量哦。

2、增加抗氧化成分的摄入量。多巴胺很容易被氧化,抗氧化剂可能会减轻自由基对分泌多巴胺的脑细胞的损伤。很多水果和蔬菜都富含抗氧化成分:

  • 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 绿黄蔬菜和水果、芦笋、绿花椰菜、甜菜
  • 维生素C:辣椒、橙子、草莓、花椰菜、芽甘蓝
  • 维生素E:坚果、葵花籽、野菜、花椰菜、胡萝卜”

以上引自wikiHow如何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3、适量运动

“运动也会促进脑内啡的合成。开心大笑和拉伸运动都会产生脑内啡,脑内啡给身体带来的作用和高多巴胺水平类似。” 引用同上。

所以无论同学们有多忙,请保证每天起床后的笑容和每周至少3次运动,完成了的同学就很nice!

室内运动推荐Keep | 移动健身教练,每天洗澡前可以迅速完成一个10分钟无氧运动。 户外运动可以选择长跑或骑行,我更倾向于环湖骑行。 PS: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非常重要!

总结:

以上3点都是为了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

如果大脑分泌多巴胺过少的话,会让你变的迟钝,消沉,感觉生活无趣,自然你会觉得什么都不想做了,这个我在另一个答案里也有提到过。

经常熬夜的人身体到底损失了什么? - 知乎


二、 梯形学习法之准备


具体怎么操作因人而异,可以想象你努力学习后考上理想大学后的场景,或者告诉自己你必须具备强大的实力,说不定哪天在己方主水晶还剩50滴血的情况下你要站出来1V5。无论你采取怎样的心理暗示,最关键的是要让你的大脑以最快的速度兴奋起来。


就像拳击手比赛之前的热身运动一样,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某些运动员不惜冒着被禁赛的风险,在开赛前服用兴奋剂,这也是为了让身体在比赛时达到最佳状态。


当你的大脑开始兴奋的时候,你全身都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为你接下来的学习投入120%的精力。当然,这持续不了多久,成年人大概能维持在25分钟左右,这也是番茄工作法提倡的最佳学习时间,小孩子则会短很多,大概在5-10分钟的样子,对于幼儿来说,可能就只有几十秒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小孩子喜欢去模仿短短十多秒的广告内容,因为广告刚好契合他们的注意分配时间。而大部分人能集中注意力时长的巅峰就是高三时期了(笑)。


所以在持续的学习时间过后就要让你的大脑休息片刻了(此处对应图解里的休息),休息时间5分钟左右最佳。


为什么感觉大脑这么难伺候?把你的大脑代入“肌肉模式”就好理解了,只要你早上一醒来,它就开始消耗你身体的能量。在持续高强度的用脑后,就好比你连续做完30个俯卧撑一样,你都必须要通过休息来蓄力,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或锻炼。除此之外,大脑还是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占人体总耗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氧气充足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用脑时,需特别注重学习、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这个也解释了为什么冬天关窗导致室内很闷,进而会让你很想睡觉。在休息的时候,你可以享用一些美味的小零食,个人建议巧克力,虽然吃多了会长胖。


《自控力》里解释过自控力的肌肉模式,这个解释同样也适用于你的大脑和注意力。事实上,集中注意力去学习1小时不比你跑5公里要省力多少。现在你也能明白为什么本讲师在开篇那么强调前提条件了。缺乏足够的能量和休息,大脑拿什么来高效学习?


当然,就像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一样,对于大脑,也有相应的兴奋剂,有些人喝咖啡或者红牛,另外一些人选择喝浓茶,而有些同学就很有灵性,直接选择药物刺激。


例如下面这个关于药物是否对学习有帮助的讨论:

利他林和莫达非尼真的能有效提高注意力然后来帮助学习吗? - 知乎

国内现在通过正规渠道买到的大部分是“专注达”和“择思达”这两种药。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整理后制成Excel如下图:

其中择思达虽然是处方药,但可以直接在某猫平台上搜索购买,货到付款。而专注达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具有中度成瘾性,所以在任何药店你都是买不到的,包括万能的某宝上你也只能打擦边球找代购,买到的说不定还是假的。


据开过专注达的知友说,专注达只能通过医院渠道购买,而且还要找儿科医生才行,因为这个药最常用来治疗儿童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你要做一套心理测试题,让医生诊断你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样才能拿到处方去开药。

无论哪种药,由于国内暂无厂家生产,都是进口药物,所以售价较为昂贵。

如果真的有人想去尝试这些药品,必须严格按照处方服药,控制剂量,避免成瘾。

其实这两种药的效果无非就是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或去甲状腺激素,只要你达到了本讲师在开篇讲的那些前提条件,你也不会缺多巴胺,而去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就是让你迅速兴奋、心跳加快,这个你喝咖啡因饮料,或者做一套KEEP里的拳击燃脂也能让身体快速兴奋,所以个人不建议为了学习去服用这些药物。

最后忘记说了,药物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觉得非常有效,有人却觉得效果不显著。而每个人都抱怨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据一位知友描述,准备研究生考试时,他早上服药后能保证上午连续4小时高强度记忆专业课知识,但是到了中午必须午休,药物的副作用会导致胃痛,另外头更是感觉要爆炸。

PS:连续4小时的高强度学习,不管你有没有吃药,大脑都受不了啊,不过你没吃药也保持不了这么久的学习时间就是了。


三、梯形学习法的秘诀之兴奋


重点来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我接下来的这一波讲解!


这个秘诀简单地说,就是在做完准备工作后,让已经兴奋起来的大脑一直兴奋下去。


换句话说,就是看你的大脑“持不持久”。


某些缺少灵性的同学看了这段话可能马上就要反驳了,刚才你说大脑工作一段时间就需要休息,怎么现在又说要让大脑一直兴奋下去。


嘿嘿,这位同学你以为自己很帅,其实不存在的。你对于大脑的力量真是一无所知!(笑)


还记得以前我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篇文章里提到了一本书,名字叫《大脑使用说明书》,当时觉得很搞笑,大脑使用还需要说明书吗?不过随着学习上用脑量的增多,开始感觉这本书可能是上天赐予我的葵花宝典。


于是我拜托姐姐帮我网购这本书,我姐找了半天才发现这本书已经不出版了,取而代之的是Tony Buzan的思维导图系列丛书,分为《快速阅读》、《超级记忆》、《思维导图》、《博赞学习法》,于是把整个系列都买了寄给我。

就是下面这货:

在我高三最后一学期的时候,我开始阅读这套书,里面讲述了大脑各种不可思议的能力,从阅读和记忆能力上列举了很多名人事迹,还提供了一系列基础练习方法,当时真是相见恨晚,马上现学现用,准备了一大堆水彩笔和铅笔,画了一下午的高中数学思维导图(因为数学知识点少,容易总结),发现画完之后,我画的图真的就像书中所说的深深的印在了大脑里。可惜知道的太晚了,不然本讲师我高考至少能考上贵乎平均的985水平了,哼!


有想学习这方面技巧的同学可以去读一下。


只要你从现在开始认真训练自己掌握一部分用脑技巧,无论是快速阅读、超级记忆还是思维导图,相信这对你肯定会受益终生,你会发现你以前从未关注、思考过的事物,而你的大脑在发散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不再会感到单调和乏味。现在你之所以不想去学习,或者看书看的想睡觉,那是因为你并没有好好地去使用你的大脑,你的大脑才“罢工”了。


或者说,你的大脑讨厌你让它这么简单地去工作,所以在最初的兴奋过后,它会觉得被耍了,于是它拒绝了你的回应,并向你扔了一块石头。


要怎么做才能让大脑一直兴奋下去,保持高效学习呢?


那就是像我画思维导图那样, 去做有创造性的工作!


举个例子:也许你觉得数学、物理等理论知识学起来相当枯燥,但这丝毫不妨碍我国各领域的民科热情高涨地去钻研。不信可以看看这个答案,多图杀猫。

有哪些民科、民哲的奇葩理论或体系? - 知乎


笑过之后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民科能利用业余时间啃下一本又一本专业书籍?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那套理论才是正确的,你看书的时候光是把知识点记下来就觉得够累了,而他们在看书的时候不仅要记下来,同时他们的大脑还一个劲的在分析理论漏洞,为自己的理论思考各种各样论据。可是他们不仅不觉得累,还乐此不疲。


看专业书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单纯的记忆,拿去应付考试的。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做一项非常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比如推翻相对论(笑)。


你是否有所启发?你之所以在看书的时候容易累,或是三分钟热度,那是因为你不带任何情绪或创造性目的地去看书,这对大脑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哪怕你只是在记单词的时候用上艾宾浩斯记忆法,你大脑都会稍微的努力配合你一下,因为它也想看看这个方法是否真实有效。


心理学实验表明,每天唱歌的人要比每天听歌的人更加感觉快乐。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天天都唱歌的同学,就算他唱的再跑调,他也是开心的。因为唱歌的时候我们是在向外界输出,也算是一项创造性工作,所以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让我们身心愉悦。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一种属于你的创造性学习方法,不妨先给自己的学习找一个强大的动机,比如冠以一个非常中二的名义,例如:

真·复仇の大作战!

再就是试着像民科那样带着怀疑的眼光看书,给各种知识和理论挑刺,当你哪天能把书上的东西全部否定掉,并拿出一套自己的新理论,相信那些知识点你全部都掌握透彻了。


梯形学习法总结:

1、先通过休息和饮食让大脑充能。(前提条件)

2、思考学习动机或其他,让大脑快速兴奋以准备接下来的高强度学习。

3、利用学习技巧和创造性发散思维,让大脑在学习时保持在较高的兴奋水平

4、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学习后适当休息

记住下面这个梯形,受益终生!



祝每位认真看完本讲师答案的同学都能充满热血地去学习,为了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实现人生理想!吃得苦中苦,方能皮上皮!

(看到那些默默做好笔记放下手机去实践的同学没?诶,这是最聪明的!)

最后,别赞我,赞我就炸气!

(评论区的同学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这么说你懂吧)

user avatar

来,骚年,啃了这块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