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让朋友买机票花了8600 然后机票没帮我买 现在微信电话也没拉黑 钱就是不还我这种情况属于诈骗吗?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糟心的情况,花了钱,却没办成事,而且对方还玩起了“消失”的游戏。咱们一点点分析哈,看看这到底算不算诈骗,以及你现在该怎么办。

首先,这到底算不算诈骗?

从法律角度来说,诈骗罪的构成需要满足几个关键要素:

1. 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 你的朋友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打算帮你买机票,或者知道自己买不了,但还是收了你的钱?
2. 骗取财物: 他成功地通过这种方式拿到了你的8600元。
3. 非法占有目的: 他收了钱后,是不是打算据为己有,而不打算退还给你,并且也没有实际履行帮你买机票的义务。
4. 造成对方损失: 你损失了8600元。

你描述的情况里,虽然微信电话都没拉黑,但关键在于“没帮我买,钱也不还”这个行为。

如果他只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比如系统故障、没买到票但积极联系你说明情况等),但态度是积极处理并承诺退款,那可能就不算诈骗,更像是办事不利或者沟通不畅。
但是,如果他收了钱之后,既没有买到票,也没有积极主动地联系你解释情况,更没有退还你的钱,而是选择沉默(即使没拉黑,但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复也算一种变相的“不接洽”),那这就有很强的诈骗嫌疑了。 特别是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买不了,或者在收钱后知道买不了却不告诉你,那就更接近诈骗了。

“没拉黑”这个点,确实会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也给判断增加了点难度。但你想想,如果他真的光明磊落,为什么不回复你,不退钱呢?不拉黑,也许只是他觉得没必要做绝,或者想看看你什么时候放弃。但核心问题不在于“拉黑”这个动作本身,而在于他没有履行承诺,并且在事后采取回避态度。

所以,综合来看,你朋友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的界定,构成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已经非常接近诈骗的范畴了。 关键在于对方的主观意图,以及客观上他是否“非法占有了你的财物”且不归还。

那现在怎么办?咱们一步一步来捋:

1. 再次尝试沟通(留存证据):
微信再次发送消息: 虽然之前可能发过,但现在更正式一点。清晰地说明你的诉求:要求退还8600元,并设定一个明确的退款截止日期(比如24小时或48小时)。 注意,所有沟通都要保留截图! 包括你发送的消息、他的回复(如果有的话)或者他未回复的状态。
电话联系: 尝试再次拨打电话。如果接通,直接表达你的诉求,并录音(如果法律允许且你觉得有必要,但要谨慎)。如果打不通,也要有通话记录。
短信: 如果微信和电话都不管用,尝试发一条短信,内容也一样,并说明这是最后的沟通尝试。短信也是有记录的。

2. 收集证据:
转账记录: 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的转账凭证,证明你确实转了8600元给你的朋友。
沟通记录: 所有的微信聊天记录、短信记录、通话记录(如果录音了)。这些都是证明你和他之间有交易和事后沟通的证据。
委托证明: 如果你们有任何形式的“委托他买机票”的证据,比如微信聊天记录里明确提到“你帮我买一下机票,8600元”,那就更好了。
机票信息(如果有): 如果他曾发过一些关于机票的信息给你,即使最后没买成,也可能作为佐证。

3. 寻求法律途径(如果协商无效):
报警(刑事报案): 如果你认为对方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你可以选择报警。去当地公安局报案,提交你收集到的所有证据。警方会根据证据来判断是否立案侦查。
民事诉讼: 如果你觉得报警的证据不够充分,或者不想走刑事程序,也可以选择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欠款。你需要到法院立案,提供你收集的证据。

需要注意的几点:

朋友关系: 毕竟是朋友,如果能和平解决最好。但如果对方明显是想赖账,那就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时效性: 很多法律行为都有时效性,越早行动越好。
证据的完整性: 证据是关键中的关键。务必保留好所有与此事的往来记录。

总而言之,你朋友的行为确实非常可疑,并且已经严重损害了你的利益。虽然他没有拉黑,但他的不回复、不退钱的行为,已经让你完全可以采取更严肃的措施了。先尝试通过正规渠道再次沟通,如果还是不行,别犹豫,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