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解,主要原因是在于《柯南》的作品篇幅已经过长了,远超出了原设定框架可支撑的发挥空间。
导致除柯南(新一)等个别角色的剧情实力(及设定)一直水涨船高以外,大多数角色都有“一代版本一代神”的特点,出场光环持续个十几集、四五十集后,一旦角色身上最悬疑的那点揭秘后,就慢慢泯然众人矣了。
而原有主角的功能性剧情(按人设本该由某老角色去做的事),很容易被新角色分流,这样就一步步进入:新角色登场——出场光环启动——分流老角色戏份——光环减淡——让位新角色——泯然众人(或工具人化)的流程。
只要出现新角色,就必然要铺垫渲染一番,并稀释分流一部分老角色的剧情。
同时因为每一集每一话的篇幅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像献礼片或者唱《北京欢迎你》这种全明星歌曲似的每个人都露个脸说句词儿就算完成任务。
因此,整个作品的人物戏份分配,就会逐渐“产业链化”,每个主要角色突出作者(主要也就是指73自己)认为最需要突出、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那部分,那么小兰相对其他角色而言,最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点是什么?是“新兰恋”CP关系上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衍生出柯南/新一对小兰“天下无贼”一样的保护)。所以在恋爱日常生活喜剧这方面,小兰从来不缺戏份。
但进入主线(或者在主线更多发挥)这点,仅仅现在,相对于小兰而言,更适合进入主线发挥并分流戏份的角色,已经够多了,在人物关系、技能点和能力图上比小兰更适合参与主线的人大有人在,严格意义上已没必要非让小兰(普通的女高中生,名侦探的亲属)作为主力角色参与进去和酒厂的争斗(新一/柯南参与到各国卧底和酒厂的神仙打架,主要原因在于他本身是酒厂犯罪的受害者,已经受到了牵连,且他是故事的主角,没法不加入。不然,仅仅作为“高中生侦探”的工藤新一,无论再怎么机智聪明,参与进去这种国家机器和大资本博弈层面的神仙打架,也是欠缺合理性的),且就初设而言,小兰作为主要角色进入和酒厂的争斗,是对新一“保护”小兰努力的一种否定。
所以,如果73最后要突出小兰不只是单纯善良受人保护的灰姑娘公主,而是能和新一并驾齐驱直面地狱的伴侣这点的话(即,不只是突出新一保护小兰,也让小兰能保护新一),那么将酒厂线和日常恋爱通过“新兰恋”而世界线交汇,就会成为对整部作品的一种“升华”。
但在现有剧情的基础上,这需要做很强烈的剧情转折铺垫,以及作者们(不只是73自己)就此将作品收官的决心。
所以个人理解,“小兰参与主线”,可能只会是放到剧情最后阶段时才会考虑启用的杀手锏存在,是否真的会这样做,取决于作者(不只是73自己)对人设的态度和对作品的主旨把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