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数字完全不准(因为地铁集团不仅仅是地铁运营,还有很多副业,还有地方财政的补贴)
事实上,
北京地铁运营亏损高达137亿(其中不含京港地铁的4/14/16/大兴,亦庄,有轨电车线等)如果全算上能亏损180亿元
成都地铁亏损近130亿元(总亏损76-TOD开发54)
为啥?
首先你的地铁票实在是太便宜了(先别喷哈)
目前单人地铁票务成本是13-15元,有轨电车6-9元,公交是3-4元
就算是挤成二向箔,地铁公司都得亏的吐血
但地铁又不能调价,因为地铁有轨电车公交等公共交通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服务设施,是在公益性的基础上兼顾保本
所以部分地区会让地铁公司以接替其他产业来良性发展,比如深圳地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实深圳地铁运营岗位工资低的离谱,还有成都地铁今年爆出用客流kpi来定工资,真的离谱)沈阳地铁更是有7家附属企业,涵盖会展中心,沈阳公租房惠民新城,盛京通卡片业务等等
当然地铁的亏损不能说我们不能修,但部分城市的亏损真的太严重了,比如青岛成都温州
地铁亏损,不过是城市的一面。
另一面是地铁附着的资产,价格暴涨,以及政府的税收增加。
亲,修了地铁后的卖地收入咋不说呢。。。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公共交通都是亏损的,靠政府补贴(纳税人的钱)养着。政府之所以愿意补贴,是因为公共交通创造的社会价值足够大,比补贴的成本还要大。
不补贴城市轨道公共交通,买得起车的人就更倾向于买车,公路就更加拥堵;买不起车的就更难出行,可以选择的工作地点就更少。两害取其轻,还是补贴吧,让大家搭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好了。
香港地铁是少有盈利的,靠的是地铁站周边土地开发。它能够在修地铁之前把一片不值钱的土地买下来,开通地铁后地铁站带来的人流能让这片土地疯狂升值,它收租就能盈利。现在中国很多城市也学港铁的做法,尝试通过房地产赚钱。
另一个极端是硅谷的 VTA 轻轨,票务收入只能抵消 20% 的运营开支,剩下的 80% 靠补贴。在一定程度上,VTA 是个社会福利,保证穷人能够出行。
全国地铁大部分都是亏损的。现在很多地铁开始做tod,利用上盖的房子转让给开发商卖钱,但这个做法都是起步阶段,暂时赚钱不多。
有些城市想学香港,靠物业赚钱,还没学太会。比如广州、深圳,在长长的地铁出入口通道两侧修起商店,收商店的租金,但还是不够。而成都大多数的地铁出入口两边都没有商店,除了几个有名的站点比如春熙路下面是和ifs连通的,另外少部分的地铁站出入口开了家红旗超市等便利店。
这里面归根结底,是商业人气不够,其实就是本地现在的人口数量和消费习惯,不需要这么多地铁商业,传统的地上商圈已经消化很多人流了,大家也都习惯在传统的商圈里购物,地铁商圈很难把那些有钱有时间消费的人再抢过来,唯一能吸引到的就是坐地铁上下班的社畜,但社畜的消费能力和空闲时间也不足。
如果修大型商场加地铁入口的一体化开发,这种大型商场做成地标后,倒是能吸引不少的商业人流来逛街,比如ifs,但是这种一体化商业综合体的总体开发成本也高,地铁公司如果和开发商联合开发,能在这里面分多少成,要打个问号。
所以就是地铁公司赚钱的路子太少,开发房地产又刚起步,当然是亏损的。这和客流量无关。只有等后面房地产慢慢开发起来了,才可能扭亏为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