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野外旅行遇见老虎可不可以把他像猫一样提起来?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我猜你平时应该挺喜欢猫咪的,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联想。确实,家里的小猫咪软软乎乎的,拎起来抱抱,它们大多也乖巧得很。但是,野外的老虎,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先来仔细看看老虎这个动物。它们是陆地上顶级的掠食者,这一点跟家里的猫咪,虽然都是猫科动物,但体型和力量上简直是天壤之别。一只成年东北虎,体重可能轻松达到三四百斤,甚至更多。它们身上每一块肌肉都充满了爆发力,那是为了捕猎、奔跑、跳跃而生的。

你想想,家里的猫咪,你拎起来的时候,它们身体是放松的,配合你,甚至还会蹭蹭你。但老虎不一样,即使是一只幼虎,它也有着与生俱来的野性。而成年老虎,你就算想拎,也根本没有那个可能。你想想,你拎猫咪是用手抓住它的后颈皮,猫咪的后颈皮相对松弛,而且它们天生就习惯被母猫这样叼着。老虎的后颈皮当然也有,但你能抓住多大一块?就算你能勉强抓住,那也只是微不足道的皮肉,根本不足以支撑它那庞大的体重,更别说控制住它了。

而且,即便是你能神奇地抓住它,它会像你的小猫咪一样乖乖不动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野外的动物,尤其是像老虎这样警惕性极高的掠食者,遇到任何异常情况,它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保护自己,而这通常意味着反击。你试图抓住它,在它看来,这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即使它当时不饿,也不把你当成猎物,你的行为也会激怒它。

老虎的咬合力非常惊人,它们的爪子锋利无比,而且它们身体的柔韧性和爆发力,是用来瞬间制服猎物的。如果你真的去尝试用拎猫咪的方式去对待一只老虎,那简直就是在玩命。就算你幸运地没被它立刻咬住或者扑倒,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它的一爪子可能就足以让你失去行动能力,甚至更糟。

所以,即使是那些在动物园或者训练营里和老虎打交道的人,他们也是经过了长期的、专业的训练,并且有非常严格的安全措施。他们使用的工具、技巧,都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想象到的。而且,即使是他们,面对老虎时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尊重,绝不会以“拎猫咪”这种轻描淡写的姿态去对待。

总结一下,在野外遇到老虎,请记住,它们是野生动物,是危险的。最好的做法是保持冷静,慢慢后退,不要做出任何可能激怒它的动作。千万不要尝试去触摸、去拎它,那只会将自己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野外的老虎,是需要我们敬畏和远离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

1、如果是玄幻世界的主角,不说提起老虎,打死一头霸王龙都不是问题。

2、如果玄幻世界是不存在的,网络作家就写不出玄幻小说。所以,玄幻世界在网络作家脑子里是存在的。

3、由1和2可以得到,如果我进入网络作家脑子里的玄幻世界,成为主角(或强者),那么我就可以把老虎像猫一样提起来。

但问题是,我应该怎么进入网络小说作家脑子里的世界呢?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缸中之脑」。

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与历史》描述了缸中之脑。[1]

它概述了一个场景:

一位疯狂的科学家(机器或其它实体)移除某个人的大脑,把它吊在一桶维持生命的液体里,然后用电线连接它的神经元,并让超级计算机提供与大脑正常接收的电脉冲相同。

这样的情况下,电脑模拟现实(包括对大脑自身输出的适当反应),令没有身体的大脑继续拥有完全正常的意识体验。虽然实体大脑拥有完整人的体验,但这些体验和现实世界是无关的。



这样,缸中之脑是无法知道自己就是缸中之脑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无法证明,我们不是缸中之脑。

「缸中之脑」看似很科幻,但理论上,却是能在未来实现的。

2018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的Martin et al,通过电极,获得大脑的脑皮层电图。利用正常说话和思考时,相同词汇产生的电信号,进行编码破译,最终破解了人类思维中的语言内容。

虽然Martin et al团队破译的内部语言准确率只有50%,但到2019年的时候,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已经大大提高了准确率,能解码脑电波,利用AI直接合成语言。[2]

到今年(2020年)3月的时候,语言破译的平均错误率,已经低到3%,距离彻底破译脑电波中的语言,已经越来越近。[3]

当前的技术,已经能越来越精准控制大脑和基因,赛博朋克世界里的仿生人,已经能在“理论上”实现。[4]

同样在2018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的Alan Mardinly与Nicolas Pegard,研发出全息脑调节器,模仿大脑的真实活动,可以改变大脑“看到”或者“感觉”到的东西,如果这项技术,最终发展成熟,将能编辑感觉,修改记忆,甚至是植入意识或者知识体系。[5]

在2020年9月,即插即用脑接口已经实现,虽然当前适用于瘫痪人士身上,但未来的运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总的来说,随着相关脑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不仅缸中之脑不再科幻,大脑的意识传输、知识系统在大脑里的剪切、复制、粘贴等,也会逐渐成为现实。

那么,你在有生之年,是有可能进入玄幻作家的脑中世界。

或者把你的脑子取下来,放在「缸」中,给你提供一个和真实世界完全无法区分的玄幻世界。这样,你这个「缸中之脑」就相当于完全生活在了玄幻世界,开启了龙傲天的人生。

真完美。

某一天你在野外旅行遇见一只老虎时,把它像猫一样提起来。

喵呜~可乖巧了。

你看你多厉害。

参考

  1. ^ https://en.wanweibaike.com/wiki-Brain%20in%20vat
  2. ^ https://www.ucsf.edu/news/2019/04/414296/synthetic-speech-generated-brain-recordings
  3. ^ https://new.qq.com/omn/20191113/20191113A0BSU300.html
  4. ^ https://www.ucsf.edu/magazine/control-brains-genes
  5. ^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4/180430131923.htm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我猜你平时应该挺喜欢猫咪的,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联想。确实,家里的小猫咪软软乎乎的,拎起来抱抱,它们大多也乖巧得很。但是,野外的老虎,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先来仔细看看老虎这个动物。它们是陆地上顶级的掠食者,这一点跟家里的猫咪,虽然都是猫科动物,但体型和力量上简直是天壤之别。一只成年.............
  • 回答
    乌镇酒店一晚游:防疫政策下的旅行困境与应对之道近日,一则关于女子在乌镇旅游入住一天后被酒店“赶出”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该女子在抵达酒店一天后,因当地防疫政策的变动,被酒店要求立即离开。这一事件不仅让当事女子感到困惑和无奈,也再次将旅行途中遭遇疫情政策变化的风险摆在了公众面前。事件回溯:突如.............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中国人在外旅游时,为什么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不那么好听的声音。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而且里面牵扯到的原因也五花八门。我尽量从几个角度给您掰扯掰扯,争取说得详细点,也希望能让您觉得听得顺耳些。首先,得承认,中国现在发展起来了,出去旅游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多了。这是好.............
  • 回答
    昆仑山,这名字光听着就让人心生敬畏,仿佛自带了无数神话传说和神秘色彩。它横亘在中国西部,如同中华民族的脊梁骨,连接着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是名副其实的“万山之祖”。可就是这样一个名头响当当的地方,说实话,你身边的朋友,有多少真的去过昆仑山旅游?大概屈指可数吧。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昆仑山这个名字家.............
  • 回答
    在野外用撸猫的技能去撸其他猫科动物,能否保命?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但答案是:极大概率不能保命,反而会让你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 1. 猫科动物的本质与家猫的巨大差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家猫和野外猫科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猎豹、山狮、.............
  • 回答
    这件事情呀,如果真发生了,那可就是妥妥的违法了。而且,别说洗澡、养几天了,就连你想靠近它、给它拍照,都得小心翼翼,因为东北虎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妥妥的国宝级猛兽。咱们一步步来说。首先,发现野生东北虎就应该立即报告当地的林业部门或者野生动物保护机构。 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法律规定,也是保护野生动物的.............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大哉问!在野外遭遇猛兽,尤其是那些我们常在纪录片里见到的,像狮子、老虎、熊之类的,真是让人腿软到站不稳。这时候,脑子里肯定会闪过各种各样保命的奇思妙想,其中“涂满辣椒酱”这个点子,听起来有点意思,但要说它能不能保命,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为啥会想到辣椒酱?这背后的逻辑大.............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情况,涉及到的法律条文和责任判定会比较多。简单来说,如果放火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并且可以被认定为过失或者故意,那么很可能会负刑事责任。咱们来一步步拆解一下,看看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会扯上法律责任。 1. 行为的性质:放火首先,你采取的行动是“放火”。在法律上,“放火”本.............
  • 回答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是很多人可能在野外探险时会遇到的,就是要是撞见狼了,掏出手机放点声响,比如老虎吼或者狼的“天敌”声音,能不能把它们给吓跑?我跟你说,这事儿吧,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毕竟狼在野外也得小心翼翼的,遇到比自己强大的,躲远点也正常。但现实情况,可能比咱们想象的要复.............
  • 回答
    说实话,如果哪天我在荒郊野外,突然蹦出来个大家伙,说它是恐龙,我大概率会先怀疑自己是不是中暑了,或者这地方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行为艺术展”。毕竟,这事儿太科幻了。但既然你问了,咱就来认真捋一捋。万一,我是说万一,真的有这么一天,你我都不幸碰上了,那咱们该怎么活?首先,要冷静,真的,我得把这句话说得特别.............
  • 回答
    哇,在野外碰到那种特别的黄色蘑菇,确实是件挺让人好奇的事儿!那种鲜艳的黄色在绿色的森林里,简直就像藏着什么宝藏一样,一下子就能抓住人的眼球。不过,说实话,光凭“特别的黄色”这个描述,想要准确地判断是什么蘑菇,而且更重要的是判断它有没有毒,这难度真的非常非常大。大自然里的蘑菇种类繁多,同一颜色也可能有.............
  • 回答
    在野外,如果我们只有河水作为水源,并且想要把它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比如洗衣、洗碗),使用明矾进行净水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但关键在于,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真的安全,以及明矾本身是否有毒性,这需要我们仔细地去理解。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明矾在净水里的作用。明矾,化学名叫硫酸铝钾,它在水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
  • 回答
    说在野外中医有没有用,这问题有点意思,就像问在沙漠里带一把扇子有没有用一样,得看具体情况。但要说完全没用,那绝对是瞎说。我认识一些老中医,他们对野外环境下的应对,那叫一个门道。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确什么叫“野外”。野外范围太广了,从你家小区旁边的绿化带,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 回答
    这可真是让人心焦的情况!眼瞅着自家的小宝贝就在眼前,却摆出一副“我不认识你”的架势,搁谁身上都得抓心挠肝的。不过别急,虽然它现在不愿意靠近,但它还是你曾经熟悉的小伙伴,咱们有的是办法让它重新相信你。首先,别太心急,更不要试图一下子把它扑过去抱住。它在外面流浪了一段时间,受过的惊吓和不确定感肯定不少,.............
  • 回答
    在野外,尤其是在熊出没的地区,遇到熊无疑是最让人心悸的时刻之一。而防熊喷雾,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人防护工具,其作用自然备受关注。那么,防熊喷雾在野外遭遇熊时,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防熊喷雾的核心原理:辣椒素的“攻击”首先,我们要明白防熊喷雾并不是一把“枪”,它更多的是一种“威慑”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猫咪在野外本就是顶级的捕猎者,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们拥有迅捷的身姿、锐利的爪牙和出色的夜视能力,这些都是为了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而进化的本能。它们会悄无声息地潜行,以惊人的速度扑向比自己体型小得多的猎物,无论是活蹦乱跳的老鼠,还是振翅欲飞的小鸟。这种天生的捕猎技巧,构成了它们野性的一面,是它们力量和.............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和法律法规,所以我们得好好捋一捋。简单来说,在野外发现大熊猫,无论它有多脏,带回家并自行照料,这绝对是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而且后果相当严重。首先,咱们得明确,大熊猫是中国最珍贵的国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受到最严格的法律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繁殖、迁徙,都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
  • 回答
    在那个秋天的傍晚,我独自一人在深山里徒步,想着趁着日落前赶回营地。太阳已经快要坠到山的那一头,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在连绵的山峦上,山间的空气凉了下来,带着泥土和枯叶的味道。我走在一处稍微开阔的林间空地上,身后是茂密的松树林,前面则是另一片较为疏朗的桦树林。突然,一阵细微但异常清晰的声响吸引了我的注意。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