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海南是《SD》里画风相当特别的一支球队,它更像是一所篮球研究院,而不是单纯的高中篮球队。
漫画原著里好几个细节基本能间接给出海南被山王打崩的原因:
一、海南球员的天赋上限没有山王高,在比拼技战术以外的拼天赋层面,确实有明显差距。
二、海南(以及其他强队)没有湘北那么强的取胜执念或者说“战斗意志”,而且败在山王手里对海南而言不丢人。
三、海南的建队和人才培养理念和其他球队不一样。
海南对山王的比分,是最后五分钟才被彻底拉开的,也就是说,至少之前的比赛里,海南对山王不是毫无招架之力,但跨过这10分的坎,对海南而言确实难如登天(就像县大赛湘北追海南那样,分差总是在4到6分之间,只反超过一次)。
赛场上的海南是一支慢热的球队,不是不能打逆风球,而是打法偏稳,专打对方软肋,很少硬拼。
但这种球队的缺陷也很明显,一旦进入纯拼天赋的层面,那“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显得无力”了,而山王对海南而言,恰恰就是这样的对手,场上没有一个位置,是山王明显弱于海南的,这样的球队对于海南而言没有见缝插针的空间,被山王这种球队“一波流”带走,完全合理。
而另一方面,海南的战斗意志也没那么强烈。这点看对阵湘北和陵南的两场比赛就能看出来,海南队里求胜欲望强烈的只有阿牧和清田,而其他的几位,高砂面对伤兵赤木还是知难而退的,阿神按部就班地跑位投射,武藤和宫益不断切换角色扮演奇兵,都是努力完成自身职责的“日子人”,情绪相当稳定,几乎看不出来有把湘北和陵南碾碎的那股子狠劲儿。
甚至打湘北时,海南的人只是奇怪为什么怎么都甩不开比分,湘北怎么这么难缠。
而打陵南时,海南明明被压着打了半场球,结果只有清田跳出来,其他的人还是按部就班做好本职工作,该跑位跑位,该投篮投篮,该抢板抢板,情绪依然相当稳定。阿牧和清田对脾气,很大程度上也和他们都争强好胜这点有关,其他海南球员几乎没有“我的地盘我做主”这种霸气。
而在清田打出了气势球之后,海南的几位“日子人”似乎才意识到这地方原来还叫神奈川啊……那还怕啥?干就完了!
最后赢下了比赛。
到了虐菜时间,海南也是最喜欢换人或者直接主力不上的,球员不强求个人数据,也不强求比分拉开,能赢多少是多少,只求细水长流,不纠结一城一地的得失。就像在县大赛虐武里时,海南的得分是最低的,能赢就行,不求赢多少(与之对比,在围观湘北虐角野的时候,观战的鱼柱和花形还在较劲自己的球队能虐角野多少分这种事)。
而在面对山王时,这种只求“常胜”不求“必胜”的心态,也有直观的体现,就像当湘北被拉开20分分差时,场上的湘北尚未绝望,但在一旁观战的海南、爱和与大荣他们却都“弃疗”了,像森重宽更是直接睡着了。这些强队平时都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但求胜心却在更强者面前直接崩盘,对于他们来说,山王就是这样的对手(像诸星大,在县大赛时即便比分落后那么多,还是努力争取要以第一名身份进军全国大赛的。结果观战时教练只是认为他有挑战泽北的实力时,他自己就立马打退堂鼓了。类似的御子柴和岸本也都是这样,在虐菜或者和同等队伍比赛时,还是有求胜心的,可一旦碰到更强的球队,心态很容易就崩了,于是比分也就跟着崩了)。
相对而言,整个《SD》里真正求胜心极强的,只是湘北、陵南和翔阳,一个“不到最后绝不轻言放弃”,一个“勇猛果敢”,另一个是“斗魂”,不管场下看起来多“儒雅随和”“人畜无害”,可只要上了场,都是一股子“老子打得就是精锐”的拼劲儿。而其他的球队,相对而言都十分“识时务者为俊杰”,海南在这方面更是“集百家之短”,怂出了精髓,对方是山王的话,那既然输10分是输,输15分也是输,输30分自然也没啥。
可为什么海南这种球队还能当“神奈川王者”,还是一当十七年?
因为赛场下的海南,是一支“没有天才”的球队(高头教练原话),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球员“为球队存在的”队伍。
海南的球队人才,更多是因材施教而来,而不是一开始就“巨星抱团”。
像阿牧、高砂、阿神和武藤,只有阿牧是高一就打出名堂来的“怪物”,后三者在剧情年之前都是替补席或观众席的啦啦队,整个海南,在“全国强队”这个层面谈得上有“天赋”的,就只有阿牧和高一的清田,像宫益这样的球员,放到其他球队基本就是啦啦队气氛组和饮水机管理员,在海南却成为了二号射手和奇兵,而高砂和阿神这样的球员,则被打造成了出色的工兵中锋和神射手,其他慕名而来但扛不住日常训练的,都被刷下来了,可以说剩下的正选球员,都是阿牧和武藤说的那样,“海南的球员,就算不是主力,也不是普通球队可以比的”“没有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留在篮球队的”。不难理解,海南的球员,都有较强的战术执行力,是针对各种场景训练和培养出来的。
因材施教去挖掘每个人的优点,而不是放养,所以海南的阿神成为了神射手,而湘北的三井则不良了两年。
每个人按部就班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强出头,所以海南的球员尽管看起来资质平平、弱点明显且没有多少好胜心,但在一点开花或对手暴露出软肋时,“慢热”的海南球员立马就能被“引爆”,气势如虹地打出高潮,甚至直接赢下比赛。而好胜的湘北和陵南在这样的海南面前,则往往开始失误连连,甚至进入恶性循环被直接带走。
相对于还在创业期的湘北和陵南,以及从来没有县大赛夺冠的翔阳而言,守成的海南没有那么“燃”,而是相当稳重内敛,像一个努力在维持现有市场份额和位次的科研企业一样,守成的同时也在攻坚克难(力保神奈川冠军,并争取从全国四强进步到全国争冠),“怂”出了战略定力,但也“怂”出了王者风采╮(╯▽╰)╭。
经常听人说:湘北拿着几乎日本第一阵容水平,在县内总是打的很难看。
这么说的人根本不懂篮球,也不懂高中篮球。
从结果上推导:实际湘北主力阵容的个人能力远不到吊打其他球队主力的程度,而湘北的团队作战能力远逊于其他球队。综合起来就是虽然看起来湘北一阵很强,但湘北打起来就是感觉很弱。
可能是在井上对五主力的深入刻画下,其他球队非球星球员更像是背景板……给出这五人的实力超强这一种错觉。
实际上,高中球队的一阵往往都是高三生,不管足球还是篮球都一样,从16岁到19岁之间,年长一两岁,身体素质差距简直是碾压,高二生作为主力出战的都极为少见,高一生更是想都不用想。
题外话,为什么之前中国足球国青队和国外的国青队,u16-u19我们总是碾压,能打出非常好的成绩,而国奥和国家队就惨不忍睹了?因为我们总是用大龄球员修改年龄碾压……不用多强,改一两岁就很致命了。年龄差在未成年人的篮球场上也一样。
好的高中球队,最重要的是形成一整套优秀的训练体系。一方面球队用成绩来吸引优秀的苗子到学校里来,另一方面利用一整套青训体系,高年级老大哥也会带着后辈们,辅助他们成长。所以一所高中球队虽然是流水的球员三年就全换了,但每一年城市的排名其实不怎么大动的。
回到漫画,你能看到神奈川县内每一个强队,都有自己的明星球员,包括全国大赛露面的团队,而这些团队和湘北最大的不同就是,团队的团结程度极高、核心球员的领导力是毋庸置疑的。凌南是以仙道为核心,全队对仙道的服从度非常非常的高,翔洋是以藤真为核心,而海南更是大家以牧神一为绝对的领导,大家都是围绕着核心球员来做战术。
唯独湘北,你看不到任何核心战术,一阵五人组成军后仍是一盘散沙,球给了流川就不要指望传出来,不管有没有机会合理不合理,在他手里一定就是自己出手打到底;大猩猩只有篮下的基本功,而且从全国大赛来看,基本功也不够扎实,更多是靠少有的身高来打球,一旦被身体素质接近的中锋对位就打的很艰难了,而且领导力也明显不足。樱木欠缺的就更多了,在场上还时不时和流川唱反调,而三井受制于体能,防守端基本等于漏勺;也只有宫城算是勉强合格的进攻发动机,而宫城也因为身高太矮,在对位防守和攻击端较为乏力。
直到全国大赛打山王,湘北队在山王的高压下,才终于像是一个球队了。
对我来说,如果要组建球队,三井最多当第六人替补,樱木很可能就没多少出场机会,我更愿意用三井和樱木去换神宗一郎和花形透,或者高砂一马、池上都行。估计都没人记得池上是哪个队的。然后围绕流川枫为进攻核心,大猩猩为防御核心、第二攻击点打造一只球队。不是说全队都是强攻击点就一定好的,球就只有一个,你攻击别人就只能给你打掩护,得分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一个人硬打硬突是一种打法,利用跑动拉出合理的空位轻松得手是另一种打法;防守端5个点,漏一个勉强,漏俩这球就没法打了。三井体能差已经没有成长性了,樱木虽然未来可期,但太难管理,反而是球队定时炸弹,高中球队要的是服从团队和稳定性,三年一过,又是一队全新的球员。
高中教练目的是培养一个团队成才,逐渐的优化整个团队的培养机制,常年常胜,让参与整个团队的人都有个好的未来,而不是一个问题军团出一两个明星上大学剩下的人去混黑帮(这个可以看看美国的电影卡特教练)。
赛场离开神奈川了,王者和必胜buff都没了。山王不吃技犯,不吃垫脚,海南内线打不动,外线突不进去,就会被无限推反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