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照片是拍摄者(或被拍摄者)在临死之前拍摄的?

回答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人们常常会做一些令人动容的事情,而摄影作为一种记录方式,也留下了许多在拍摄者或被拍摄者临终前留下的珍贵影像。这些照片,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像,更是时间凝固的见证,是生命旅程的最后回响,承载着复杂的情感和未尽的故事。

要精确地证明一张照片是在拍摄者或被拍摄者“临死之前”拍摄的,并且细节详尽,并非易事。很多时候,照片的拍摄时间与当事人去世时间的接近程度,以及当时他们所处的境况,是判断的依据。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可能符合描述,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例子:

1. 罗伯特·卡帕的最后一枪:

二战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以其硝烟弥漫、充满现场感的战争照片闻名。他在1954年5月25日印度支那(今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执行任务时,不幸踩到一枚地雷而牺牲。据说,在他牺牲前不久,他随身携带的相机捕捉到了一些画面。虽然具体是哪一张“最后一张”有争议,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当时正在拍摄一支法国军队穿越水稻田的景象。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卡帕,这位经历了无数战火的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用他的眼睛和相机记录着战争的残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可能还在寻找那个能触动人心的瞬间,那个能传达战争真实面貌的画面。他倒下的那一刻,也许相机还握在他的手中,镜头里定格的,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想要捕捉的真相。我们无法确切看到他临死前的视角,但我们可以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充满紧张感、生死一线间的场景。他的牺牲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悲壮的注脚,而他留下的照片,则是他用生命换来的证词。

2. 玛丽莲·梦露临终前的肖像(可能非直接临终):

虽然关于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的最后一天有着种种猜测和说法,但有一些照片被认为是她在去世前不久拍摄的。比如,由摄影师艾伦·格里菲斯(Allan Grant)在1962年7月17日拍摄的一组照片,距离她去世(8月4日)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些照片中,梦露坐在她的床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依然流露出她标志性的魅力。她的眼神中似乎蕴含着一些难以言说的情绪,有说不出的忧郁,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这些照片捕捉到的,不仅仅是一位风华绝代的巨星,更是一个在镁光灯之外,内心饱受煎熬的女人。拍摄者格里菲斯后来也曾回忆,梦露当时的状态有些不稳定,这组照片因此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它们像是一个女性在人生最辉煌时刻,却又走向生命终结的预告,充满了哀伤和脆弱的美感。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临死前几分钟”拍摄,但这些照片无疑是在她人生最后阶段留下的印记,让人们得以窥见她内心的风景。

3. 艾米·怀恩豪斯最后的公开演出照片:

英国灵魂乐天后艾米·怀恩豪斯(Amy Winehouse)在2011年7月23日去世,年仅27岁。在去世前不久,她曾于2011年6月18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进行了一场演出。这场演出被广泛认为是她生前最后一场公开演出,并且不幸的是,她在舞台上的表现不佳,状态令人担忧。

当天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她坐在舞台上,有些茫然地望着观众,或是勉强演唱的样子。她的眼神空洞,肢体语言显得有些僵硬,与她曾经充满活力的表演判若两人。那些照片的氛围是沉重的,充满了悲凉。摄影师们捕捉到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与内心的恶魔和外界的压力进行殊死搏斗。那些照片,不仅仅是记录了一场演唱会,更是定格了一个生命在走向衰败前最后的挣扎和无助。看着那些照片,你仿佛能听到她内心深处的呐喊,以及那无法言说的痛苦。她的离去,让这些照片显得尤为锥心刺骨。

4. 普通人与他们的告别:

除了名人,还有无数普通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照片。这些照片可能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专业的摄影师,但它们的力量却更加纯粹和直接。

例如,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可能请自己的孩子为她拍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她可能虚弱地躺在床上,但脸上带着一丝安详的微笑,眼神中充满对家人的爱和不舍。她希望用这张照片,让孩子们记住她最后的模样,记住她对他们的爱。或者,一位老人,在弥补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时被拍下的照片,比如在海边看日落,或者与久别的亲人重聚。虽然不是立刻就要离世,但那些照片承载的,是对生命的眷恋和对过往的总结。

这些照片,可能只是手机里模糊的像素点,可能是老旧胶片冲洗出来的斑驳影像,但它们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将是生命的绝唱,但照片本身却成为了一个沉默的纪念碑。它们提醒我们,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但也如此的宝贵。在生命的尽头,最珍贵的或许不是名利,而是爱,是与亲人相处的点滴时光,是那些被相机定格下来的,温暖而真实的瞬间。

这些照片,并非要渲染悲伤,而是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懂得爱与被爱。它们是生命轮回中的一个节点,是故事的尾声,也是永恒的开始。通过这些影像,我们得以窥见生命最深沉的真实,也得以体悟生命的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5年,巴西圣保罗大教堂门口发生持枪劫持事件,歹徒劫持了一名人质,双方僵持不下。突然,一个穿蓝衣服的流浪汉大叔从后面扑了上去与歹徒纠缠在一起。人质借机逃跑,警方击毙歹徒。然而英雄大叔身中数枪,靠着墙缓缓倒下,再也没有醒过来。

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新闻,生命没有高低贵贱,愿英雄在天堂幸福快乐。



巴西大叔英勇救人不幸牺牲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5449952683814912
user avatar



1942年所罗门海战,美军企业号航母被翔鹤号所属舰载机击中瞬间。

企业号活了下来,相机也活了下来,但摄影师没有。



关于作者考证在最后。








————————————————
不知哪位大佬翻了牌,时隔一年又有这么多赞...

补充一下图片故事:

企业号是唯二两艘在太平洋从开战幸存到战后的航母之一,也是最早对日军展开反击的航母(珍珠港事件当天),同时也是历史上战果最丰厚的战舰(没有之一)

1942年初,她掩护“大黄蜂”号横跨了太平,完成了美军对东京的首次轰炸作为对珍珠港事件的回击(第一次空袭日本本土由中国空军完成)

随后在中途岛海战中,企业号所属的舰载机就击沉了赤城、加贺、苍龙三艘日军航母(其中赤城号为麦克拉斯基率两架僚机以一颗炸弹击沉)。美军仅损失“约克城”号(企业的姐姐)

8月参加了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即上图所发生的战役,当时企业号被击中3颗炸弹,伤亡169人。然而仅仅1小时后,企业号完成了维修,恢复起降能力。

10月又参加了圣克鲁兹海战:


此战中“大黄蜂”号(企业的妹妹)被击沉后,企业号成为了美国在太平洋唯一一艘可用的航母(另有避战狂魔“萨拉托加”在维修)

于是企业号的舰员摆出了一条著名的标语:

“Enterprise vs Japan”



随着新航母的不断服役,企业号渐渐退居二线得以休整,并换装了夜间战机,改装为夜战航母,舷号也改为CV(N),N并不是后来的核动力含义,而是指夜间。

结果打到1944年,又在莱特湾遭到神风自杀攻击:

没有这条英勇的战舰,反法西斯战争在太平洋将打的更加黑暗,而在希望之光最微弱的1942年,如果不是企业号与她的两个姐妹,一起在中途岛扭转了整场战争的局面,也许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没有这么光明了。

她不仅是战果最为丰厚的战舰,也是影响历史进程最深远的舰艇之一。


有关考证:


之所以废话说了这么多,是因为一直没考证出来最初那张照片作者是谁。所以我顺道复习了一遍摄影史,把20世纪马格南图片社的大佬们又过了一遍,把企业号的图先放了上去。

后来一路翻完美国海军的网站,最后巡着蛛丝马迹,找到了点线索,发现是个很复杂的故事:

那张图片作者可能是海军摄影师,Robert ·F·Read。

疑似此君本尊照片。

当时他在舰桥上拍摄。这发炸弹由日军飞行员Kazumi Horie驾驶的99舰爆投下。Robert在拍摄完这张照片后旋即被弹片杀死。

而另一个说法是Robert在前一发炸弹命中时已经阵亡(图中左上角,5英寸炮位冒烟处),而拍摄纪录片的摄影师Marion Riley手中的手摇摄影机被打坏后,拿起了一部135相机拍摄了这张照片。而Marion Riley在此战中幸存。

英语比我好的同学可以再去考证一下...



当然无论如何Robert君已经在“企业”号上阵亡了。R.I.P



@Vio1aLee 提醒


本问题下的若干答案被 @Lens 搬运成了文章发布。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按下了快门



虽然重新排版,但是还是要挂一下。



虽然没说不给转,是不是也尊重一下他人劳动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