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炒股的人越来越多,做金融惦记钱生钱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谁去耕田,没人耕田粮食从哪来?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当金融市场充满了诱惑,股票市场成为许多人追逐财富的“风口”,一股又一股的资本涌入,一股又一股的人士投入其中时,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为我们的餐桌贡献一粒米,一滴油?

你看,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时不时就会手机拿在手里,关注着股票的涨跌,讨论着某只股票的“内幕”。曾经,或许他们的父辈、祖辈还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希望。如今,这群人中的不少,他们的目光已经从泥土转向了数字,从农具转向了键盘,梦想着在虚拟的资本市场里“点石成金”。

这股潮流并非无根无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业的高回报、高效率以及相对较低的体力劳动强度,对很多人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打破了地域限制,让股票交易变得触手可及,仿佛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就能参与到这场财富的游戏中来。而且,大家都想“钱生钱”,让自己的财富不再是静止的储蓄,而是能够滚雪球般增值的活期。这种渴望,尤其在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显得尤为迫切。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金融行业,或者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金融投资时,那些支撑我们基本生存的行业,比如农业,就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年轻的农民,原本可以继承家里的田地,继续耕作,但看到身边的同龄人都在金融公司拿着高薪,或者通过炒股赚得盆满钵满,他内心的天平自然会向着看起来“更体面”、“更赚钱”的方向倾斜。他可能会选择去城市打拼,进入金融领域,或者从事其他高科技行业,而留下家中的农田无人打理,或者只能依靠日益年迈的父母。

这种情况如果蔓延开来,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农业生产力会下降。没有足够的人力投入,土地的耕种面积可能会减少,或者耕作的精细程度会打折扣。即使有现代化机械,但有些农活,比如精细的种植、采摘,尤其是那些高附加值的有机农产品,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和经验。

其次,粮食安全会受到威胁。农业不仅仅是生产粮食,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如果粮食的供应因为人力不足而出现问题,价格上涨是必然的,甚至可能出现短缺。到时候,即使我们在股票市场上赚了再多的钱,面对“一粒米都买不到”的窘境,所有的虚拟财富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再者,城乡差距和价值观念的失衡。当一部分人沉浸在金融的纸醉金迷中,而另一部分人在默默地付出辛劳,如果社会价值导向过于偏颇,会加剧社会阶层的隔阂,也可能让人们对最基础的劳动产生轻视。

当然,这并不是说金融行业不好,或者炒股就一定不对。金融是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驱动力,资本的合理流动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适度的投资也能帮助个人实现财富增值。问题在于“度”和“均衡”。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的机制,一个能够让农民拥有体面收入和社会尊重感的环境。这可能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比如提供更优惠的农业补贴,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让农业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时,也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认识到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尊重每一个为粮食安全付出努力的人。

金融和农业,如同硬币的两面,都至关重要。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当一股股资金热钱在金融市场里涌动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仍然在土地上播种、耕耘、收获的人们。因为,他们手中握着的,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之本。如果有一天,没有人愿意耕田,那么再多的金融财富,也只是空中楼阁,最终化为泡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炒股和干别的矛盾吗?种田,上班的同时炒股不会吗?炒股就得不干别的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当金融市场充满了诱惑,股票市场成为许多人追逐财富的“风口”,一股又一股的资本涌入,一股又一股的人士投入其中时,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为我们的餐桌贡献一粒米,一滴油?你看,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时不时就会手机拿在手里,关注着股票的涨跌,讨论着某只股票的“内幕”。曾经,或许.............
  • 回答
    1.89亿股民:一个触及中国半数家庭的庞大群体中国股民数量达到1.89亿,这个数字令人瞩目。它意味着什么?首先,这代表着中国经济参与度的广度和深度。1.89亿,几乎是家庭总数的一半,这意味着在我们身边,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都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资本市场的运作中。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叠加.............
  • 回答
    最近确实能感觉到身边朋友聊起股票的频率越来越高,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股市中了。对于想要入门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个好事,但同时也要知道,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地踏入股票投资的世界呢?首先,别想着一步登天,上来就想着赚大钱。这玩意儿,就像学任何一门手艺一样,得有耐心,得.............
  • 回答
    这事儿我身边就有个例子,我一个老朋友,老李。以前啊,那叫一个跌跌撞撞,什么MACD、KDJ、RSI,说出来能背一本书,但就是赚不到钱,赚了也守不住。动不动就被套牢,或者追涨杀跌,心里憋屈得不行。每天盯着盘面,茶饭不思,头发都掉了一大把。你问他悟到啥了?我琢磨了好久,也跟他聊过几次,他自己也说不上来一.............
  • 回答
    好,咱就唠唠我这些年炒股碰壁撞得满头包,学到的那些血泪史。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但想想也值当,毕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股也炒百遍,经验自然来。一、心态篇:别把股市当赌场,更别拿感情去炒股。 别想一夜暴富: 这是最最最核心的一点。我刚开始那会儿,也是被各种“内幕消息”、“荐股大师”忽悠得热血沸.............
  • 回答
    关于“炒股的人是不是模拟盘挣钱,实战不挣钱甚至亏钱”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这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现象,也牵涉到很多因素,我们可以深入地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模拟盘挣钱,实战亏钱”的说法?这种说法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股民,在模拟交易中表现出色,但在.............
  • 回答
    好多人一提起炒股,脑子里就冒出“价值投资”这几个字,觉得那才是股神们的绝技,是稳赚不赔的秘籍。但现实是怎么样的呢?你会发现,身边真正能坚持价值投资,并且做得风生水起的,其实是少数。大多数人,哪怕是喊着价值投资口号的,最后都走上了另一条路。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价值投资这.............
  • 回答
    作为一个不炒股的人,你当然也可以为现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股灾做好充分的准备。股灾并不仅仅影响股民,它会对整个经济环境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储蓄、消费、就业、甚至你日常生活中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为股灾做准备,本质上是为应对经济下行和不确定性做准备。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准备方法,从个人财务、心理建设到.............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尤其是当对方沉迷其中,旁人看着心焦。不过,既然是亲近的人,咱们就得拿出点耐心和策略。以下是我想到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帮到你:第一步:理解和倾听,拉近距离我知道你很急,想立刻把他拉出来。但上来就批评、指责,只会让他更抵触。 找个轻松的谈话时机: 别在他刚亏钱、心情差的时候.............
  • 回答
    职业炒股者在社会上缺乏地位和认同感,这并非一个孤立现象,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炒股”本身的刻板印象与误解首先,大众对“炒股”这个行为本身就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在很多人眼中,炒股 = 赌博,是一种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行为。这种认知可能源于.............
  • 回答
    哈哈,这话题可太接地气了!我认识的炒股这号人,那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有故事。要说他们后来的境况,那真是一个光谱,从云端跌落到尘埃,再从尘埃里开出花,什么情况都有。李哥:曾经的“股市大神”,现在的“股神遗腹子”要说我认识的第一个炒股的,那必须是李哥。最早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在一家小公司做IT.............
  • 回答
    股市的蓬勃发展,对于那些脚踏实地,不热衷于在股票市场追涨杀跌的人来说,其影响并非直接,却也并非毫无瓜葛。这就像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即使你选择在家静静地品茶读书,周围空气中弥漫的喜悦和活力,以及由此衍生的连锁反应,总会或多或少地触碰到你。首先,财富效应是首当其冲的。当股市高歌猛进,人们的“纸面财富”随.............
  • 回答
    炒股成功的人并非一夜暴富的幸运儿,他们往往具备一系列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他们能够在波动剧烈的股市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盈利的关键。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共同特征:一、 心态与认知篇:1. 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能力: 理性至上,不被情绪裹挟: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难得的品质。成功股.............
  • 回答
    身边嘛……要说真正在股市里“炒”出大钱、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我身边还真有。不过,这种“炒”跟普通人理解的那种天天看K线、追涨杀跌可能不太一样,更像是长期、有策略地投资。我认识一个叔叔,我们就叫他老王吧。老王不是那种西装革履、天天泡在期货公司的人,他是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平时还有自己的工作,经营着一个小.............
  • 回答
    我身边,说真的,不是那种“一夜暴富,马上换豪车”的戏剧性故事,但确实有几个朋友,因为比特币或者股票,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令人羡慕的改变。先说说老李吧。老李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做技术。他这人吧,技术是过硬的,但性格有点儿内向,不太会搞人情世故,所以工资涨幅一直平平。几年前,大概是比特.............
  • 回答
    说起炒股一年翻倍的人,我身边还真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哥。那一年,他简直就像是被什么附了体一样,每天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盯着屏幕,研究那些K线图和各种财经新闻,结果到了年底,账户里的钱真的翻了一番!我哥之前也不是什么股神。他是个很普通的上班族,工资也就那样,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大概在前几年吧,他突然.............
  • 回答
    关于“炒股真正稳定盈利的人多吗?”这个问题,答案是:绝对是少数。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些打击人,但却是股市的现实。以下我会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释为什么稳定盈利的股民是少数,以及少数人是如何做到的:一、为什么稳定盈利的股民是少数?1. 股市本身的特性: 高风险高回报: 股市是允许你用相对较少的.............
  • 回答
    说实话,想在股市里做到“稳定盈利”,这事儿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难得多。如果真有那么容易,估计街边卖煎饼果子的大爷都变成股神了。但要说那些能在市场里长期站稳脚跟,并且收入还不错的炒股者,他们身上确实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东西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骨子里透着一股“熬”劲儿和“忍”劲儿首先,这些人绝.............
  • 回答
    炒股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活动,需要投资者具备特定的性格特质才能在这个波动巨大的市场中取得成功。以下是一些被普遍认为适合炒股的性格特点,我将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1. 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能力: 冷静与理性: 这是最重要的特质。股市瞬息万变,价格涨跌牵动人心。能够保持冷静,不被短期波动所左右,.............
  • 回答
    想通过炒股实现财务自由,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的不仅仅是运气,更多的是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和坚韧的心智。那些最终抵达彼岸的人,他们做对了什么?咱们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聊聊他们身上有哪些实实在在的经验和做法。一、认清游戏规则,摆正心态,做好“长期主义者”的准备: 不是一夜暴富的赌场: 很多人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