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以前买房送户口,是否相当于供过于求时的促销?现在房子限购,是否意味着房子供小于求?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以前买房送户口”和“现在房子限购”这两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市场供需的角度来剖析一下,这其中确实蕴含着供过于求和供小于求的信号,但背后还有更复杂的原因。

“以前买房送户口”:供过于求的促销手段?

在过去一些时期,尤其是在一些城市经济发展初期或者为了吸引人口、刺激房地产市场时,确实出现过“买房送户口”的政策。从纯粹的供需角度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解读为供过于求时的促销手段。

为什么这么说?
库存积压的可能性: 当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未售房屋,开发商和地方政府面临销售压力时,会想方设法吸引购房者。户口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享有优先或特殊待遇的城市),一旦与房产挂钩,就极大地增加了房产的附加值,从而刺激购买需求。
地方政府的考量: 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口来支撑城市功能、税收和劳动力市场。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吸引力不足,那么通过户口作为“附加值”来“打包销售”房产,是一种加速人口导入和城镇化进程的手段。这可能意味着当时当地的住房供给相对于潜在购房需求(尤其是有落户意愿的需求)是充足的,甚至可能存在过剩。
提升房产的“稀缺性”: 户口就像给房子增加了一个“稀缺资源”的光环,让原本可能只考虑居住属性的购房者,因为户口带来的潜在利益而动心。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创造一种人为的稀缺性,以消化过剩的供给。

但也要看到其复杂性:
并非纯粹的供过于求: 户口政策的出台,也可能与城市发展战略、人口结构调整等宏观因素有关。有时并非市场完全饱和,而是政府希望主动引导和优化人口流入结构,例如吸引高素质人才。
政策工具的多种用途: 将户口与房产挂钩,也可以视为一种区域发展政策的工具,用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吸引力,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库存促销。

总的来说,“买房送户口”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反映了当时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消化压力,是一种有效的促销和人口导入策略。

“现在房子限购”:房子供小于求的信号?

而“现在房子限购”,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表明当前许多城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是供小于求的问题,或者至少是政府认为存在供小于求的风险,并希望通过行政手段来调控。

为什么限购意味着供小于求?
抑制过热需求: 限购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降温”,即抑制过度的购房需求。如果市场是供过于求,那么政府通常会推出鼓励购房的政策(比如降低首付、税收优惠等),而不是限制购房。限购正是针对那些“想要买但又买不到”或者“一旦放开就会立刻冲入大量购买者”的情况。
维护市场稳定: 当购房需求远大于可售房源供给时,房价容易出现快速上涨,甚至脱离居民实际购买力,导致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和社会不稳定。限购就是一种“刹车”机制,防止市场过热,维持价格的相对稳定。
资源分配的考虑: 在一些一线或核心二线城市,除了市场供需外,户口、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稀缺性也与住房紧密相关。限购政策很多时候是与户籍挂钩的,其背后逻辑是,有限的公共资源应该优先供给那些已经落户或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居民。这种“公共资源稀缺性”与“住房供给”结合,进一步强化了供小于求的信号。
调控的根本目标: 限购的直接目的就是控制购房资格,减少有购买能力但并非刚需的投机性或投资性需求,从而让有限的房源能更多地满足真正的自住需求,缓解供需矛盾。

但也要辩证看待:
地域差异: 需要强调的是,限购政策并非全国普遍适用。它主要集中在一些人口流入大、经济发达、住房需求旺盛的城市,特别是“热点”城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可能依然面临去库存的压力,并不存在明显的供小于求。
短期与长期: 限购是一种行政调控手段,它并不直接增加住房供给,只是在短期内限制了需求。长期来看,房价和供需关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还需要结合土地供应、住房建设等供给侧的政策。
政策的复杂性: 限购政策的设计也包含很多细节,例如针对不同户籍、不同家庭结构、不同购房次数的差异化限制,这反映了政府在调控时试图平衡多方面的社会和经济因素。

总而言之,当前许多城市推行限购政策,是政府为了应对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快速上涨以及公共资源分配压力而采取的措施,这清晰地表明在这些城市,尽管总供给可能不少,但有效供给或满足特定群体需求的供给,相对于旺盛的需求而言是不足的。

总结一下:

“买房送户口”: 在过去,这更像是在某些市场环境下,为了刺激销售、导入人口而采取的一种“超额附加值”促销手段,通常暗示着当时市场供给相对充足,甚至有消化压力的可能。
“房子限购”: 在当前,这是一种明显的行政调控信号,主要出现在需求旺盛的城市,表明这些地方的有效住房供给相对于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而言是不足的,或者政府认为存在供小于求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风险。

这两个现象反映了房地产市场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所面临的典型性供需格局和调控逻辑。它们是市场经济规律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产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一个说吧。

首先,买房送户口这个政策,主要是因为中国户口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现在医保也才逐渐打通。所以如果户籍和房产分家,那么会增加用工成本,增加百姓负担。所以买房和户籍挂钩。

其次,人口未来会减少,但不是现在。现在是峰值。还会持续几年然后才是下滑。

第三,就算人口开始下滑也是宏观层面的下滑。具体到北上广深,各级省会直辖市。沿海地级市。人口不会出现下滑。因为其他不发达地区人口会逐渐涌入。这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本质一样。靠各种移民,偷渡等维持人口基数。但中国由于是同文同种没有融合压力。

第四,房价基本涨到头了,未来会回归理性,既该涨的涨,该跌的跌,不会出现全国一篇形式。好比股市,九十年代股市那真是要跌。全屏没红,要涨全拼没绿。但是现在哪怕大盘崩还是有几个小红的。

第五,同一城市也开始出现,不同地段涨跌,为户口奋斗成为城里人所以是房子就行的时代过去了。开始最求舒适度,配套设施了。所以这些地段会涨。好多年没有配套设施的地方会跌。

第六,中国是人口大国,但是概率论也一样实用,我们常说百分之一人口掌握99财富,以中国庞大的基数来说,也有一千多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