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5 月 25 日日本称今晚将全面解除紧急事态宣言,意味着什么?日本疫情算是控制住了吗?

回答
5 月 25 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全面解除紧急事态宣言,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标志着日本政府在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理解这个决定的含义以及日本疫情是否算控制住,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全面解除紧急事态宣言的含义

紧急事态宣言的解除,最直接的含义是:

法律强制性的限制措施将不再存在: 此前,在紧急事态宣言下,各地政府可以根据《新型流感等対策特别措置法》提出更具体的限制措施,例如要求民众非必要不外出、要求商业设施(如百货商店、电影院、游乐园等)暂停营业或缩短营业时间,以及要求举办大型活动(如体育赛事、演唱会等)的主办方取消或延期活动。宣言解除后,这些强制性的法律依据消失了。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增强: 虽然中央政府全面解除宣言,但各地方政府仍然可以根据各自的疫情状况,采取“防止蔓延等重点措置”等更轻微但仍然有一定约束力的措施。例如,继续呼吁民众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或者对特定地区的集会人数进行限制。
社会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 宣言的解除意味着政府鼓励社会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企业可以恢复正常营业,商业设施可以重新开放,文化和体育活动也可以在遵守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重新举办。这对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日本经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政府责任的转移: 从某种意义上说,解除宣言也意味着政府将一部分责任从“强制控制”转移到了“呼吁与指导”。未来的重点将更多地放在鼓励个人和企业的自主防疫行为,以及加强医疗系统的应对能力上。

二、日本疫情算是控制住了吗?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疫情数据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解除宣言可能意味着:

1. 新增感染人数下降: 在宣布解除宣言之前,日本各地的新增感染人数在持续下降,特别是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数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医疗系统承受的压力有所缓解。
2. 医疗资源紧张情况缓解: 由于新增病例的减少,医院的床位占用率、重症监护室(ICU)的占用率都显著下降,医疗资源不再像高峰时期那样濒临崩溃。
3. 疫苗接种的初步进展: 尽管当时疫苗接种的覆盖率还不是很高,但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为部分人群提供了初步的保护。这被认为是政府对未来疫情控制的信心来源之一。
4. 经济和社会压力的考量: 长期的紧急事态宣言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许多行业受到重创,失业率上升,民众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政府在疫情控制的同时,也必须考虑经济和社会稳定。
5. 新的防疫策略的实施: 政府可能认为,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后紧急事态宣言”的防疫策略,包括鼓励国民保持“三密”避免、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基本防疫措施,以及加强检测和追踪。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疫情仍然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1. 病毒变异的风险: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可能出现传播力更强、致病性更高的变种。一旦新的变种流入或在日本国内出现,疫情可能再次反弹。
2. 疫苗接种的不足: 当时日本的疫苗接种率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高,这意味着大部分人口仍然易感,尤其是在老年人以外的其他年龄段。
3. 地方差异和反弹的可能性: 尽管全国新增感染人数下降,但一些地区可能仍然面临较高的风险。一旦封锁措施解除过快,或者民众放松警惕,疫情很容易在局部地区卷土重来。
4. “第五波”或“第六波”的威胁: 新冠疫情具有周期性,即使在低谷期,也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如季节变化、变异病毒出现、民众行为改变等)而出现新的高峰。
5. “后疫情时代”的挑战: 即使疫情得到暂时控制,但如何管理长期共存的病毒,如何在经济恢复和公共卫生之间找到平衡,仍然是巨大的挑战。

总结来说,在 5 月 25 日日本宣布全面解除紧急事态宣言时,可以认为日本的疫情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新增感染人数显著下降,医疗系统压力得到缓解,政府有信心通过非强制性的措施来维持防疫成果。

但更准确地说,日本的疫情并没有完全“控制住”,而是进入了一个“风险可控、逐步恢复”的新阶段。 政府的策略从“紧急状态下的强制性遏制”转变为“常态化下的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活动恢复”。未来的防疫成效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民众的自觉性: 人们是否能够持续遵守防疫措施。
疫苗接种的推进: 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对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政府的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 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疫情的局部反弹或新的变异株。
变异病毒的影响: 未来出现的变异病毒的特性将是关键因素。

因此,解除宣言是走向“后疫情时代”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在日本已经彻底结束,后续的挑战依然严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日本的感染人数在绝对数字上跟中国没法比,但是以人口比例计算,日本当下的近17000名感染者相当于中国的18~20万人左右,死亡率与中国大致相当。同样,韩国的11000人相当于国内的40万人左右。这个人数其实也不算小了。再考虑到日本和韩国是在中国之后才进行防疫的,这个损失也不能说不严重。

但是,众所周知,日本之前的筛查制度并不完善,直到今天日本也没有做到应检尽检,所以日本的数字肯定存在着失真。(也许失真的数字不会太高,也许最多也就到5万左右吧。)

我个人不认为日本控制住了疫情,但我觉得日本目前能做出这样的评估,应该是建立在“我觉得我能控制疫情”的基础上。“大约每3周对地区的感染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分阶段放宽避免外出和举办活动限制”,这其实也是说根据情况看,如果放开后会造成感染但不会对医疗系统造成太大压力,那么评估一下收益和损失,自然是逐步放开更合适。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日本宣布开启和解除紧急状态的依据是《日本紧急状态法案》,但这个法案是今年3月刚刚通过的法案。换句话说,这个法案就是为了疫情专门设立的。所以,日本人对于“紧急状态”的定义和掌控标准是没有参照的。按照所谓定期评估、分阶段放宽的做法来看的话,这种“解除紧急状态”更像是中国从一级响应下调为二级响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没事了。

user avatar

@SuperDJ

我评论不能发图片,单起一个回答回复你,不知道你是不懂英文还是不懂数学,但是印度人写的1%应该能懂吧?加油,按照这样的速度,纽约时报只需要100个头版就能刊登出所有名字了!不过到时候总死亡人数又是多少呢?


附上这位朋友的神论,“但中国说就十万人你觉得谁能凑着名单说少了?你可以信,我不信” 反正中国的十万必不是十万,美国的1%就是100%,那可是美国啊!这位朋友,您可真让我喷饭

user avatar

分几个维度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先提结论:日本疫情没有控制住


1、对中国的警惕以及日本自身的习惯

中国在疫情初期的快速反应与信息发布让东亚以及东南亚国家在第一时间提升了疫情响应手段,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纷纷表示对中国乘客进行严格的健康审查。同时国内正值春节,大部分人在家团聚,出国旅游也因为疫情被大幅压制,国内的疫情没有出现针对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集中外泄。

日本人春季习惯戴口罩以及不出门麻烦大家的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病毒传播的速度,但是日本政府推行的提升检测门槛的做法却让世界对日本的疫情产生了怀疑。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如图,根据数据,中国严防死守初见成效的二月底至三月期间,日本疫情数量在缓慢增长(受检测总数少的影响)。同时日本就算接触了紧急事态,仍然在保持每日两位数-三位数的增长,中国的日新增则基本被控制在了20例以内。(两国数据均含境外输入)

2、世界规模疫情的传播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完全依赖国际贸易国家的疫情变化

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是无法和中国一样使用“五个一”来断掉贸易往来的,他们自身的制造业(主业)严重依赖国际贸易,一旦停掉会对国内民生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通过世界疫情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出,韩国随着逐渐放开通航,出现了疫情的二次上涨,日本的疫情快速增长期是跟着国际疫情变化一并进入爆发期的,新加坡更是完全受世界疫情影响,现在累计确诊已经3.8万人了(世界上说韩国和新加坡控制好只能是初期,不是现在)

3、美国疫情不得到控制,日本的疫情就无法得到控制

日本高度依赖美国,在美国每日新增持续居高不下的前提下,日本是谈不上“得到控制”的,除非日本的疫情比美国严重,否则美国人才不会停止向日本输出疫情。

4、日本的检测政策带来的公信力缺失

在疫情发展初期,表明一个国家疫情控制能力的数据有:每日新增,总检测数,因病死亡人数等多项数据。其中每日新增数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疫情增长的速度,总检测数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疫情控制的强度,因病死亡人数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医疗手段是否能跟上因病住院的人数。

那么请注意,因病死亡人数的统计是在该人“因病”的前提下进行统计的。那么只要不检测,自然每日新增和因病死亡人数都会很好看,但是相应的会丢失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公信力,你测都不测,我怎么能信你的确诊数据和因病死亡人数?

这里不是说日本瞒报或者是疫情数据不透明之类的,单独要表明的是这样的做法引起的数据不可信。日本的死亡人数没有激增,说明疫情传播速度没有到失控的地步,但是也仅仅是“没有到失控的地步”,还不能说算得上“得到控制”。这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中间是有很大一块灰色地带的。

就比如在武汉全民一千万检测之前,武汉的疫情得到控制了吗?还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去武汉安不安全?我们从数据上看,武汉确实没有新增了,同时也封闭很久了,大家复工了也没有爆发。但是从理论上看,只要有潜在的带病个体,就可能继续传染,而且是一个传一群。那么这中间就是一个灰色地带,武汉的疫情在“没有失控”和“得到控制”之间可能是任何一个状态。所以武汉进行了全民核酸检测,花了10个亿让武汉的疫情进入了“得到控制”这个概念之中。现在更是作为了入境备用点,具备了接收境外输入病例的能力。

那么日本政府除非也进行一次“全民核酸检测”,否则在检测数量严重不足的前提下是肯定不能算作“得到控制”的,你连目标有多大都不清楚,还谈什么控制啊。而且就算你自己认为自己控制住了,别人怎么跟你统一意见?打个比方,如果奥运会没推迟到明年,在八九月份开幕,日本极力宣称自己已经控制住了疫情,是个安全的国家,别国一看,日本一亿人,检测数量百万出头(按照其他回答的东京都1.5%检出率反推),说自己控制住了我信不信?体量不如他的欧洲国家光确诊就几十万,体量比他大的国家检测数量都要破亿,这样的检测数能让日本人自己相信,但是能让全世界相信吗?

所以日本宣布解除紧急事态也好,数据下降也好,都不是症结,关键点是要把检测数量提上去。在最开始的爆发期撑过去之后,现在做全民检测可能确诊总数变化不会太大,同时还能让世界安心。

user avatar

日本这次和美国是唯二让我意外的国家

日本居然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抗住了,美国居然就一直没完没了下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