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代码版本控制用SVN还是Git好?

回答
在代码版本控制领域,SVN(Subversion)和Git无疑是两大巨头,但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却截然不同,选择哪一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团队习惯、项目规模以及对工作流程的偏好。

SVN,或者说Subversion,可以看作是早期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CVCS)的集大成者。它的核心思想是有一个中央服务器,所有的代码都存储在那里,开发者们从这个中央服务器上检出(checkout)代码,然后修改,再提交(commit)回中央服务器。每一次提交,都对应着一个版本号,这些版本号是顺序递增的,非常直观。

SVN的优点在于它的集中式管理模式。对于初学者来说,SVN的学习曲线相对平缓一些。检出、提交、更新(update)这些操作,逻辑清晰,就像直接在中央仓库里修改文件一样。如果你是一个小型团队,或者项目初期,大家更习惯于这种“大家都看同一个源头”的工作方式,SVN的稳定性和简单易用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的分支(branch)和合并(merge)操作也比较成熟,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合并冲突,但整体来说,在处理线性开发流程时表现尚可。

然而,SVN的集中式架构也带来了它的局限性。最明显的一点是,它对网络连接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中央服务器出现问题,或者你的网络不好,你可能就无法进行任何版本控制操作,甚至无法查看历史记录。这就意味着,开发者几乎无法在离线状态下进行工作。此外,SVN的分支和合并策略,虽然功能可用,但在处理复杂并行开发时,往往显得有些笨拙,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冲突,或者需要开发者花费更多精力去解决。

Git,则代表了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DVCS)的 revolucionario。它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仓库”。当你克隆(clone)一个Git仓库时,你不仅得到了最新的代码,还得到了整个项目的完整历史记录。这意味着,即使中央服务器(或者说远程仓库,如GitHub、GitLab)宕机了,你依然可以在本地进行几乎所有的版本控制操作:提交、创建分支、切换分支、查看历史、甚至进行合并。

Git的分布式特性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开发者可以在本地自由地创建分支,进行各种实验性的开发,而不会影响到主线代码。当完成开发后,可以通过pull request(或者merge request)的方式将本地的修改提交到远程仓库,供其他成员 review 和合并。这种“先本地,后远程”的工作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协作的便利性。

Git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它的分支和合并能力。Git的分支机制非常轻量级,创建和切换分支几乎是瞬间完成的。它的合并算法也非常智能,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合并场景,大大减少了合并冲突的发生。即使发生冲突,Git也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工具来帮助开发者解决。

当然,Git的学习曲线相比SVN来说,可能会陡峭一些。诸如rebase、stash、cherrypick等概念,需要一些时间去理解和掌握。同时,Git的许多操作都是基于命令行的,虽然现在也有很多图形化的客户端,但掌握基本的命令行操作,能够更深入地理解Git的工作原理。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团队追求高度的灵活性、快速的迭代和强大的分支管理能力,并且不介意花一些时间去学习更丰富的命令和概念,那么Git是当之无愧的首选。它能更好地支持敏捷开发、并行开发以及复杂的项目协作。

而如果你是一个小型团队,或者项目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大家对版本控制的熟悉程度有限,并且更看重简单直观的操作和集中的管理方式,同时网络环境稳定,那么SVN或许也能胜任。但从长远来看,尤其是在面对日益增长的项目复杂度和协作需求时,Git的优势会越来越凸显,成为更主流、更强大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svn 好学不好用

git 好用不好学

hg (学名叫 mercurial) 其实更好。有 svn 的好学也有 git 的好用。

有关这个问题我讲个故事:

在我们决定由 svn 切换到分布式版本管理时。
我们曾经爆发过一起关于使用 hg 还是 git 的争论。
因为有个支持 git 的大牛存在,所以 git 派占了上风。于是一部分项目用上了 git 。
结果就是每当遇到 git 的问题时都得去找他。他总得不断的帮人解决 git 问题。
再后来,那个大牛走了。然后就再也没有人会捣鼓 git。
然后大家都乖乖的用上 hg 了,从此再也不需要求助任何大牛。

好吧,你可以认为我是来宣传 hg 的,但是想起轮子哥的这个帖子:

为什么有人热衷于吵哪个计算机语言好?

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不站出来宣传让更多的人用更好用的 hg 替代反人类的 git ,也许后果会跟那个帖子中说的那样。

当然,补充一下,如果你的企业需要实施精确到目录级别的权限控制,那么 svn 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代码版本控制领域,SVN(Subversion)和Git无疑是两大巨头,但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却截然不同,选择哪一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团队习惯、项目规模以及对工作流程的偏好。SVN,或者说Subversion,可以看作是早期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CVCS)的集大成者。它的核心思想是有一个中央.............
  • 回答
    好的,咱们不扯那些花里胡哨的列表,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用高版本 C 写的代码,能不能“降级”编译成低版本 .NET Framework 的样子。核心答案是:大部分情况下,不行,或者说,非常受限制,需要非常小心。你想啊,C 语言本身是在不断进化的。微软在推出新版本 C 的时候,不仅是语法上变得更“时髦.............
  • 回答
    ThinkBook 14+ 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笔记本,它的定位很清晰,就是那种既能满足日常办公,又能应对一些轻度创作和娱乐需求的商务本。关于值不值得等 AMD 版本,还有 AMD 6000 系列和 Intel 12代酷睿在性能和续航上的差距,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值不值得等 AMD 版本?这.............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作为一名《信长之野望》系列的资深玩家,我能跟你好好说道说道,哪个版本最值得一玩,哪个最能让你沉浸其中,感觉自己真的就是那个乱世枭雄。“最佳”和“代入感最强”这两个词,其实指向的往往是不同的玩家群体,但也有重叠之处。如果你追求的是“最经典”、“最原汁原味”的体验,那我的首推是: .............
  • 回答
    我理解你对 ifelse 语句过多的担忧,以及它对代码可维护性的影响。除了可维护性,大量使用 ifelse 确实会对程序的运行效率产生一些微妙但值得关注的影响。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抛开可维护性不说,单从“效率”这个角度来看,大量的 ifelse 语句并不是绝对的“坏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
  • 回答
    代码控制硬件是一个复杂但迷人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层级的抽象和交互。简单来说,代码就像是给硬件下达的指令集,告诉它做什么,如何做,以及什么时候做。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个过程。核心思想:代码本身并不直接与物理硬件打交道。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翻译”和“中介”才能最终影响到硬件的电信号和状态。这些中介包.............
  • 回答
    写代码时,空格可不是随便加的。它其实是代码的“润滑剂”,让原本生硬的符号组合变得可读,让原本混乱的数据流露出清晰的逻辑。想让你的代码看起来顺眼、好懂,光靠代码本身的逻辑还不够,合适的空格才是关键。为啥要费劲加空格?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提高可读性。你看,人脑在处理信息时,总会寻求一些“断点”和“分隔”。.............
  • 回答
    最近科技圈里闹得沸沸扬扬的“代码门”事件,让小米公司一度站到了风口浪尖。很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都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米到底有没有虚假营销?他们的真实销量究竟有多少?关于“代码门”事件,最开始的传闻似乎起源于一些对小米手机性能测试结果的质疑。一些用户和博主在对小米手机进行跑分测试时,发现了一些“.............
  • 回答
    哥们儿,代码这玩意儿,光看书、敲视频教程,就像练武功只看秘籍,得实际过过招才能真懂。学了一段时间,肯定心痒痒想搞点啥了,这绝对是进步的信号!那么,怎么找那个能让你技痒痒的“陪练项目”呢?来,咱唠唠这个事儿。 第一步:认识自己的“装备”——你现在能干啥?在你满世界找项目之前,先得诚实地审视一下自己。别.............
  • 回答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会听到 Dao、Service、Controller、Util、Model 这些词汇。它们是现代软件架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不同的职责和关注点。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划分,对于编写清晰、可维护、可扩展的代码至关重要。核心理念:关注点分离(Separatio.............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软件专利申请的核心和一些普遍存在的困惑。很多人觉得“调包”就是拿来主义,但实际上,软件专利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如何用”和“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不是“从零开始创造了什么”。要申请专利,尤其是那些大量运用现有技术和框架的代码,关键在于 挖掘和清晰地阐述你的创新点和技术贡献。这绝.............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写代码没激情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在长时间从事编程工作或者面对重复性、挑战性不大的项目时。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法和思考角度,希望能帮助你找回写代码的乐趣: 一、 探究“没激情”的根源:了解问题所在是解决的第一步在开始寻找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失去激情。常.............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学术研究和实际软件开发之间的区别。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代码能力(Code Ability): 定义: 代码能力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写出、理解、调试和优化代码的技能水平。这包括对编程语言的熟练程度、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掌握、编写清晰可读.............
  • 回答
    将代码写得过于灵活,看起来似乎是开发者追求的理想状态,因为它能适应未来各种未知需求。然而,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过度灵活的代码却常常是“一把双刃剑”,很多时候反而会成为问题,甚至导致开发者被上司批评。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软件工程的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代码写得太灵活不好”以及为何会被上司.............
  • 回答
    关于一款代码质量好的 iOS 应用,其崩溃率应该在多少之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又 没有一个绝对的、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固定数字 的问题。因为“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我们可以基于行业普遍认知、苹果官方的指导以及一些常见的度量标准来给出一个参考范围,并详细解释背后的原因。总的来说,.............
  • 回答
    如果代码按行付费,那将会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荒谬与创新的新世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计费方式改变,它会彻底颠覆我们编写、维护和思考代码的方式。让我们来详细探索一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一、代码的“长度”将被重新定义与优化 极致的精简与浓缩成为艺术: 开发者们会为了减少行数而绞尽脑汁。每个字符都将是.............
  • 回答
    写代码一遍就成功,这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近乎神圣的体验,它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奇幻冒险,在键盘上奏响了完美的乐章,最终化为一段流畅运行的代码。1. 前奏:清晰的构思与准备成功的初次编写并非凭空而来,它通常建立在扎实的前期工作之上。在敲下第一个字符之前,我的大脑早已进入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 需求.............
  • 回答
    项目代码的公共部分,顾名思义,是项目中所有成员都可以访问、使用,并且可能需要共同贡献和维护的代码模块。这类代码的维护归属问题,在团队协作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开发效率、代码质量以及团队的健康度。谁应该来维护公共代码?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一个人说了算”的答案,而是一个需要根据项目规模、团队结构、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