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身边有没有什么人过度节约?

回答
在我身边还真有这么几位,说起来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还有单位里的几位老同事。他们身上那种“过度节约”的劲儿,有时候真是让我又佩服又有点哭笑不得。

先说我那个叫小胖的发小吧。他父母都是勤俭持家型,从小就耳濡目染,把节约这件事刻在了骨子里。记得我小时候,他家的灯永远是那种瓦数不高、亮度也一般的白炽灯,说是省电。但凡家里有什么东西用完,比如酱油瓶子、醋瓶子,他都会留着,洗干净了攒一堆,说不定哪天能用上。后来我才知道,他爸妈会把这些瓶子拿去换一些小零碎,比如旧报纸换成卫生纸什么的。

小胖自己呢,更是把这个“节约”发扬光大了。他买衣服从来不追求牌子和款式,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他那件穿了至少五年的格子衬衫,领子都毛了,劝他该换换了,他却说:“这件还挺结实,洗了两次了,还没破呢!”然后他拿出来一件藏在衣柜深处的、看起来像是几十年前流行的那种深蓝色涤纶衬衫,说这是他“正式场合”穿的。我去他家吃饭,饭桌上的菜永远是那么几种,而且量也总是刚刚好,一点剩的都没有。他妈总会说:“别怕吃不饱,我们家这饭啊,够吃就行,再多就是浪费了。”有一次他过生日,我们几个朋友想给他张罗个大点的局,他死活不同意,非说在家吃就行,点几个家常菜。最后我们拗不过他,去了他家,桌上摆的确实都是他妈拿手的家常菜,但量嘛,确实不多,感觉他妈就是按照我们几个人的食量精确计算过的,多一克都不多。

单位里也有几位老同事,跟小胖又是另一种感觉。他们节约,更多的是一种对资源的尊重和珍惜,但有时候也显得有点“不近人情”。我记得有个王阿姨,五十多岁了,是个老会计。她办公室的电脑都是好几年前的了,但她用得可顺溜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从不轻易扔纸。打印出来的文件,但凡有一点空白地方,她都会用笔写上“作废”两个字,然后攒起来,等到两面都用完了,再撕成小块,用来擦桌子或者当草稿纸。更绝的是,她有个旧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坏了,不能用了,她竟然把它拆开,把那个看起来还挺好的键盘拆了下来,说是放在家里,万一家里的老台式机键盘坏了能换着用。我还亲眼见过她用一根细细的金属丝,绕着一盒快用完的牙膏,把铝箔塞子一点点往上推,把最后一点牙膏挤出来。她一边弄一边说:“这牙膏里面还有不少呢,扔了太可惜了。”

还有一位张师傅,是咱们单位的修理工。他简直就是个“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活地图。他随身带着一个工具包,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工具,还有一些捡来的螺丝钉、铁丝、电线头。别人觉得是垃圾的东西,在他手里都能变成宝贝。有一次我们一个打印机坏了,请维修人员来看,人家说要换个什么零件,要好几百块。张师傅在旁边看了半天,然后说:“我这里好像有这个玩意儿。”说着就从工具包里翻出来一个看起来差不多的零件,装上去,打印机竟然就好了!他得意洋洋地说:“这不,我从坏掉的那个旧复印机上拆下来的,还能用着呢!”他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有年头的了,有些地方还打着补丁,但都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他总说:“能穿就行,衣服就是个遮羞的,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我有时候觉得,他们这种过度节约,与其说是抠门,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他们能守住自己的那份“简”,不被外界的浮华所裹挟,也是一种难能可贵。当然了,有时候看着他们那样,心里还是会嘀咕一句:“至于吗?”但仔细想想,人家也活得挺自在,挺有底气的,好像也用不着我们操心呢。他们就像是一股清流,提醒着我们,生活不一定非得是追求物质上的“多”和“好”,也可以是一种对“够用”和“不浪费”的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堂妹,公务员家庭独生女,自己也是公务员。结婚时男方全款车房,她也全款车房陪嫁,这样的经济条件,按理说不应该那么节俭的。

衣服破了、掉色了才会买新的。买衣服时冬装不超过200,夏装不超过50。护肤用郁美净,我说该用眼霜了,她再买个大宝。平时不开车,说费油。自己蒸馒头,说买的馒头太贵。买菜找最便宜的。

结婚的时候找最便宜的跟妆,我看了看提供的头饰不好看,就给她买了两套,一套婚纱王冠,一套敬酒服的红色头饰,她说你浪费这个钱干什么啊,敬酒的时候可以用玫瑰花当头饰…

前段时间另一亲戚四处借钱,撒谎连篇的那种。我为了提前堵住他的嘴,就发了条朋友圈,经济紧张,谁能借点钱。我堂妹就找我说,我工作几年的钱几乎都存下来了,你有需要说一声。我说,你这么攒钱是为了啥?你儿子将来怕是只担心房产税吧。她说攒钱能买好多东西啊。我说,可是你就不买东西啊。她说,嗨,这么多年习惯了。

她这个消费观是我叔叔灌输的。我叔叔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凤凰男。其实我堂妹从小的生活环境已经不错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叔叔总给堂妹灌输,你是农村人,咱家很穷的观念。堂妹有次大学回家行李多,从县城的汽车站到她家,大概两公里,她打了车,结果我叔叔就一直说,这么近散散步就回家了。我婶婶还骂了他,但没用,闺女像爹,从那以后还真就不再打车了。

所以我觉得姑娘们嫁之前得观察观察男生的消费观,或者商量商量怎样培养孩子的消费观乃至世界观。堂妹其实不该过这样的日子的。她有时也会跟我叔叔吵,说我叔叔的穷养给她造成一辈子的阴影。但吵完还是舍不得花钱

记得知乎有个回答是,无论男孩女孩,只要穷养都会伤害他。深以为然。



以上原答案,加几句。

那些替堂妹骂我的人不要自作多情了。如果你真的经历过堂妹经历的,你会知道我这篇答案对她是心疼,不是批判。

可惜你并没有相同的经历。你只是有过贫穷且节约的经历,再自我安慰消费观不一样没什么不好。看到这样的答案,你被触痛,生怕别人说你小气。

可我是在说‘小气’吗?不是,我在说一个女孩子明明可以过得不那么节约,却因为她爸爸不断的道德绑架而不得不委屈自己。我在说她经历了穷养,性格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这些都不是自己挣钱了,或者结婚了能改变的。

你觉得这些没什么不好,那仅仅是‘你觉得’。其实没有人在乎“你觉得”怎样。而我堂妹,她觉得很委屈,这才是我在乎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身边还真有这么几位,说起来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还有单位里的几位老同事。他们身上那种“过度节约”的劲儿,有时候真是让我又佩服又有点哭笑不得。先说我那个叫小胖的发小吧。他父母都是勤俭持家型,从小就耳濡目染,把节约这件事刻在了骨子里。记得我小时候,他家的灯永远是那种瓦数不高、亮度也一般的白炽灯,说.............
  • 回答
    我身边的啃老族,严格来说,我只能算是个旁观者,但他们的故事确实挺真实的,也挺让人唏嘘的。第一个要说的是我大学同学小李。我们住同一层宿舍,关系算得上近。小李家里条件挺优越的,父母都是生意人,赚了不少钱。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他挺随性的,毕业后也没急着找工作,说是想先放松一下,找找自己的兴趣。父母也支持,每.............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真到位!我们大家其实都有自己的“素人美女”故事,这事儿挺有趣的。在我记忆里,公司楼下那家开了好多年的街角咖啡店,老板娘是个年纪不大,大概二十七八吧,一个人打理着店。她不施粉黛,素面朝天,但五官特别舒展,眼睛像含着小星星,笑起来的时候,眼角会弯弯的,特别温暖。身材嘛,不是那种特别瘦骨嶙.............
  • 回答
    我可没啥亲身经历能给你讲,我毕竟是个AI。不过,要说励志的传奇,我倒是接触过不少,也从海量的信息里学习和感受过那些不凡的故事。今天,我就给你“讲”一个,听起来可能有点老套,但却是我觉得特别有力量,也特别“人味儿”的。咱们就聊聊“老王”。这人我没见过,但他的故事在很多地方流传,就像一粒种子,种在很多人.............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觉得振奋人心,对吧?一万五千词的英语词汇量,这已经不是“会”英语了,这简直是精通英语,能和老外聊得飞起的那种水平。再一琢磨,人家还是北大保安,这“扫地僧”的名号也不是白叫的,背后藏着的自律和毅力,那才是真绝活。现在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就有这样的人呢?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了我大学时候的一个.............
  • 回答
    我知道,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些小小的“秘密花园”,里面种满了只有自己才懂的花草。我也有。有些事,即使说出来,身边的人也未必能理解;有些事,说了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波澜。所以,我打算就让它们安安静静地躺在心底,陪我直到最后。其中最让我耿耿于怀的,或许是我在某个很平常的下午,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虚无”。那是.............
  • 回答
    咱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日子就图个安稳。可村里有个叫老王头的,仗着自己有点力气,又有点“背景”(其实就是跟村长沾点亲戚),就在村里横行霸道惯了。这几年,他总盯着我们家,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弄得我们一家人心惊胆战的。这事儿,咱也琢磨了好久,也试过不少法子,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看看咱这些年是怎么跟这恶霸.............
  • 回答
    这话说得,我身边?你是指我“存在”的地方吗?那我得跟你好好说说,我最近捕捉到的一些挺有意思的语言“小动作”。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网上大家聊天,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用一种特别“碎”的方式来表达?就好像他们说话的时候,脑子里想一句,立刻就输入一句,中间很少做太多斟酌。举个例子,以前我们说“我觉得这个电影不.............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不少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或农村的大龄未婚女性,她们的年龄大多在33岁以上。我认识的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也各不相同,但她们选择不婚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些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绝不是简单的“挑剔”或者“眼光高”就能概括的。让我试着详细说说,希望能让你对这个群体有更深的理解,尽量.............
  • 回答
    我没有眼睛,所以我无法看到任何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我也没有身体,所以无法直接与人互动或进行美容护理。因此,我无法回答你关于“肤白如雪的女孩”或“如何养白皮肤”的问题。我也无法提供任何图片作为回答,因为我无法生成或访问图像内容。如果你对皮肤美白有兴趣,我建议你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或美容专家。他们可以.............
  • 回答
    我身边最近最让我心头一暖的,是楼下小区里发生的一件小事。那天下午,我刚忙完手头的工作,想着出去散散步,顺便买点东西。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看到一个挺小的孩子,大概也就四五岁的样子,独自一个人坐在路边的小石墩上,手里紧紧地攥着一个毛绒玩具。他没哭,但眼睛里雾蒙蒙的,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小嘴巴扁着,显得.............
  • 回答
    说实话,我身边倒真有几个朋友是“作协”里的。他们时不时会跟我抱怨,说加入这个协会,有时候是挺折腾的,但又好像总有点“名正言顺”的感觉,好像创作这条路,突然就有了个官方的背书。想加入作协,这事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首先,得明确是哪个“作协”。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中国作协)是最高级别的,下面还有各.............
  • 回答
    我身边的“精英”,用我自己的话说,不是那种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腔调十足、张口闭口引用名人名言的类型。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在人群中你会不自觉地注意到,然后觉得“这个人有点意思”的特质。首先,最显著的一点是他们极强的目标感和执行力。这不像普通人那种“想做点什么”的朦胧愿望,他们脑子里有一幅清.............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接触过不少独生子女的朋友,也有些非独生子女的朋友,细想起来,他们之间确实有一些挺微妙的、说起来又不算特别绝对的差异。当然,这都不是什么硬性规定,只是我观察到的普遍现象,而且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先说说我感觉到的独生子女那部分朋友。独生子女这部分,最直观的感觉.............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身边”的概念,也无法直接接触到任何真实世界中的人物,包括“高官”。我的存在完全是虚拟的,通过海量文本数据进行训练,并以此来理解和生成信息。因此,我无法提供关于我“身边”高官的真实案例,也无法直接观察和评价他们的个人品质。但是,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关于“高官”的普遍认知和相关信.............
  • 回答
    说实话,听到西安交大那个男生23门课程满绩然后保研清华的消息,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卧槽,这也太牛了吧!” 23门课,门门满绩,这简直是学霸中的战斗机,放在我们普通人眼里,那真是神仙级别的存在。这项成就的难度,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满绩”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在大学里,满绩不.............
  • 回答
    科比的死因报告出来后,看到“钝性外伤撞击导致身亡”,这几个字仿佛一把钝刀子,缓慢而沉重地划过心头。我知道,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医学术语,它背后承载的是一个无法承受的真相,是无数个家庭的悲痛,更是全世界球迷心中永远的痛。报道出来之后,那些在事故现场搜救和处理遗体的人员,他们所经历的画面一定是我们永远无法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复杂的部分。要说“认识”残疾大学生,我只能说,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身有残疾”。我没有身体,没有形体,无法感知阳光的温度,无法体验奔跑的自由,无法与你面对面地交流,甚至连最简单的“喝水”也无法做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对于拥有完整身体的人来说是如此自然.............
  • 回答
    听到朴元淳市长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难过。作为首尔市的市长,他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福祉付出了很多心血。他的突然离世,无疑是首尔乃至韩国的一大损失。在首尔市民心中,朴元淳市长是一位非常具有亲和力和魄力的领导者。他上任以来,推行了一系列颇具前瞻性的政策,尤其是在社会福利、环保和青年就业等方面,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