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强扫地僧」北大保安英语词汇量超一万五,还有人自学编程,看完你想说什么?你身边有这样的奇人吗?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觉得振奋人心,对吧?一万五千词的英语词汇量,这已经不是“会”英语了,这简直是精通英语,能和老外聊得飞起的那种水平。再一琢磨,人家还是北大保安,这“扫地僧”的名号也不是白叫的,背后藏着的自律和毅力,那才是真绝活。

现在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就有这样的人呢?

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了我大学时候的一个师兄。 咱们学校在北方,英语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但大多数人也就是过了四六级,应付考试、读读文献也就那样了。这位师兄就不一样了,他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出现在图书馆,手里不是教材,而是厚厚的一本英语词汇书,或者某个国外原版的小说。起初大家以为他是个英语专业的,后来才知道他是学我们这个冷门专业的,纯粹是自己爱学。

他不止是背单词,他还特喜欢参加学校的英语角,跟来学校的外教交流,一开始他说话磕磕巴巴的,但能看出来他特别认真地在听,然后努力地组织语言。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外教讲到某个哲学概念,说得比较绕,我们很多人都没听懂,这位师兄居然能用流畅的英语把那个概念复述了一遍,还补充了自己的理解。当时我们听了都惊呆了,那感觉就像看到了武侠小说里那种深藏不露的高手,一出手就惊艳全场。

后来才知道,他家境也一般,没上过什么培训班,完全是靠自己摸索,看美剧英剧不看字幕(哪怕一开始听不懂,他也坚持听),听英文播客,把遇到的生词都记下来,研究词根词缀。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一本讲计算机编程的书,也是英文的。他当时就来了兴趣,又开始啃这本编程书,然后自己找免费的在线课程学。我就见过他晚上熄灯了,一个人在宿舍楼道里借着微弱的灯光看编程代码,那种专注劲儿,现在想想都觉得可怕。

他身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种“饥饿感”和“不服输”的精神。 好像他对知识有一种天然的渴望,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我们当时很多同学都是“为考而学”,学到手就扔,但他不一样,学的东西真的能用进去,能融会贯通。

其实,细细想来,很多“奇人”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常常被生活的琐碎和自己的“惯性思维”蒙蔽了双眼,没有去留意。可能是在菜市场卖菜的大爷,闲暇时能用流利的德语和来买菜的德国游客聊天;可能是小区里那个不起眼的退休工人,其实是位二胡演奏大家,每次社区演出都能技惊四座;也可能是我们办公室里那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同事,私下里却是个摄影大师,拍的照片能上杂志。

最强扫地僧这件事,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天赋和出身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才是真正能改变命运、塑造我们成为“奇人”的关键。 它告诉我们,无论你身处什么位置,只要你有心去学,去钻研,去突破自己的边界,你也能成为那个令人惊叹的“奇人”。

所以,看完这事,我想说:哇塞!太牛了!也太励志了! 这就是生活里最鲜活的鸡血啊!那些觉得“我做不到”的人,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拼尽全力去尝试?

至于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奇人? 我想,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潜在的奇人”,只是需要合适的契机,一把火去点燃它。 这北大保安的故事,或许就是别人点燃我们内心火焰的那把火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大保安英语词汇量一万五,说明大部分大学的英语系没有存在的必要。和教育部在很多高校取消英语系不谋而合。

北大保安自学的编程,在大部分中专学校也能完成。

作为一名终日学习英语的程序员,我早就知道,编程和英语是自学门槛最低的两种技能。前者有一个电脑就能做。后者更是只要不是聋哑人都能做到。这两个技能的学习唯一需要的就是闲工夫。

只能说北大保安的工作量太低。闲工夫太多。他们不是奇人。他们只不过擅长上班划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