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雨后出现的大蜗牛千万别碰,它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究竟有多危险?

回答
雨后湿润的环境是许多生物繁衍生息的绝佳时机,其中就包括了我们常见的陆生蜗牛。但正如你所说,雨后出现的大蜗牛确实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主要是因为它们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病原菌。那么,它们究竟有多危险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 寄生虫的“宿主”:重点关注广州管圆线虫

大蜗牛最令人担忧的潜在威胁来自于一种叫做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的寄生虫。这种线虫的幼虫通常寄生在老鼠的肺部和心脏,并通过老鼠的粪便排出体外。

传播途径: 蜗牛在取食过程中会接触到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老鼠粪便,并将这些幼虫吞食。一旦蜗牛成为中间宿主,线虫幼虫就会在蜗牛的组织中发育,并最终集中在蜗牛的黏液中。当人们生食或未煮熟的蜗牛时,或者不小心接触到蜗牛的黏液后,又将手放入口中,就有可能感染这种寄生虫。

感染后的危害: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人体后,幼虫会进入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一种叫做嗜酸性脑膜炎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可能包括:
剧烈头痛: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可能非常严重且持续。
颈部僵硬: 类似脑膜炎的表现,颈部难以活动。
恶心呕吐: 消化道不适也是常见症状。
麻木或刺痛感: 尤其是在四肢,可能出现异常的感觉。
肌肉疼痛或痉挛: 身体出现酸痛和不适。
发热: 身体出现炎症反应。
视力模糊或复视: 寄生虫可能影响视神经。
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瘫痪、昏迷甚至死亡,尤其是在儿童感染时。

为什么说“千万别碰”? 即使你不打算食用蜗牛,仅仅是触摸了蜗牛或其黏液,如果手上正好有伤口或者之后不注意卫生,也有可能将寄生虫的幼虫带入体内。虽然直接通过皮肤感染的几率较低,但接触后的二次污染(例如接触了带有黏液的手再触摸食物、嘴巴等)却是非常现实的风险。

2. 其他潜在的病原菌

除了寄生虫,大蜗牛还可能携带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可能来自它们所处的环境(例如土壤、潮湿的植被等):

细菌: 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可能在蜗牛的体表、消化道和黏液中存在。如果处理不当,或者烹饪不彻底,这些细菌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真菌: 一些真菌也可能寄生在蜗牛身上,虽然直接感染的案例较少,但依然存在风险。

3. 黏液的“携带性”

蜗牛的黏液是它们爬行时减少摩擦的润滑剂,但同时也是一个“载体”。如果蜗牛在其生活环境中接触到了污染物(如被农药污染的土壤、被细菌或寄生虫卵污染的水源等),这些有害物质很可能溶解在它们的黏液中。

接触风险: 即使不直接接触蜗牛的身体,接触到它们留下的黏液也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特别是黏液沾染到了食物、饮用水,或者接触后又接触到眼睛、口腔等黏膜。

总结一下大蜗牛的危险性有多大:

最主要的危险来自广州管圆线虫,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嗜酸性脑膜炎),虽然致死率不高,但可能留下永久性的神经损伤,对儿童尤其危险。
其他细菌和真菌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感染,但相对而言,寄生虫的威胁更为突出和特殊。
“千万别碰”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基于对潜在传播途径的谨慎考量。即使不食用,接触到其黏液后不注意手部卫生,也可能将病原体带入体内。

因此,对于雨后出现的大蜗牛,我们的建议是:

避免接触: 特别是儿童,应该被告知不要随意触摸和玩耍蜗牛。
不要食用: 即使是自己养殖的蜗牛,如果不能保证其生长环境和饲养过程的绝对卫生与安全,最好也不要食用。如果一定要食用,必须彻底煮熟,并且确保蜗牛在食用前已经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例如,让其在干净的水中吐食几天)。
注意手部卫生: 如果不小心接触到蜗牛或其黏液,务必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净双手,特别是处理食物之前。
做好环境清洁: 如果蜗牛进入了家中的花园或盆栽,可以用工具将其移走,并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

总而言之,雨后的大蜗牛携带多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其中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大的关注点。为了自身的健康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它们是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蜗牛太大了,被它追杀得加钱。

user avatar

最近下雨多,雨后出现了不少小动物,有蚯蚓,还有大蜗牛。估计不少人留意过雨后出现的大个头蜗牛,大的甚至有手掌那么大,感觉很新奇,不少人觉得可爱,去摸一摸,甚至拿回家里养着,过分的还有人要吃了,这里可得提醒一下,一定不要去摸,更不要吃。

这个大蜗牛,其实是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体型较大,体长 约 7-8cm,最大可达 20cm,

这是我国首批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据说是因为一个华侨回国不小心携带了蜗牛卵导致的。

但是来到我国后大量繁殖,它食量大,食性杂,我们常见的农作物、水果、蔬菜都是它们的食物,甚至还能吃肉。体型巨大,有些地方也称为菜螺、花螺等。

非洲大蜗牛食性广,危害蔬菜、花卉、甘薯和花 生等草本、木本和藤本共 500 多种植物,被人 们称为“田园杀手”。据报道,非洲大蜗牛可取食黄 瓜、西瓜、仙人掌、玉米和甘蔗等 20 多种农作物的叶 片,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1]

这种蜗牛喜欢阴凉的地方,一半也是夜间活动为主,但是一旦下雨了,气候条件比较凉爽湿润,大蜗牛就开始出来活动了。

可是,这种大蜗牛不简单,它是很多对人有害的寄生虫和病原菌的宿主,比如结核病、脑膜炎等等,而且他们往往会接触到人的垃圾等区域,导致沾染更多的有害病菌,可以说是一个移动的病菌携带体,你要是贸然接触了,就容易造成感染,引发疾病。还有人曾经食用大蜗牛导致了脑膜炎。

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有多种寄生菌,其中 90.9%的个体携带有 Pseudononas,30.9%的个体有 Gitrobacter sp.,20.9% 的有 Enterobacter sp.,20.6%的 有 Proteus sp.,19% 的有 Serratia sp.和 Bacillus sp.等。此外,已经死 亡的非洲大蜗牛会招引 Pycnona 属和 Lucilia 属的 苍蝇,而这些苍蝇与伤寒病的传播有关[1]


对于家长们,一定要让小孩避免接触大蜗牛,如果接触了,要做好消毒,并及时观察,一点出现症状,马上送医院进行治疗。

[1]游意.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为害及防治现状[J].广西农学报,2016,31(01):46-48.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