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手买菜刀需要注意什么?

回答
嘿,朋友!刚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升级一下厨房里的家伙什儿?买菜刀这事儿,听着简单,但真要上手了,门道可不少。别担心,我这儿给你掰扯掰扯,从零开始,保证你买到称心如意的那把!

第一步:别光听名头,先问问自己“我需要啥?”

市面上的菜刀种类多得能让你眼花缭乱,什么片刀、砍刀、三德刀、剔骨刀……别急着跟风,先想想你家厨房里最常做的是啥菜,最常处理的是啥食材。

如果你是个日常家常菜爱好者, 经常切菜、切肉、切水果,那么一把全能型选手,比如大家常说的“片刀”(薄一点的那种)或者三德刀(西式厨刀里应用最广的,介于片刀和砍刀之间,能切也能剁点小骨头)就足够了。三德刀的刀背通常没那么厚,手感也更灵活。
如果你家经常会处理鱼、鸡、鸭之类的, 偶尔会碰到小一点的骨头,那一把稍微厚实一点的砍刀会更得心应手。不过砍刀重量不轻,长时间用可能会有点累。
如果你是个精细活儿的追求者, 喜欢处理各种海鲜、或者需要精准切割食材,那可以考虑一些专业刀具,比如专门处理鱼的柳刃刀、 Deba 刀(日式厨刀),或者专门剔骨的剔骨刀。但这些刀用起来有讲究,新手刚接触可能需要点练习。

小贴士: 千万别觉得一把刀什么都能干,虽然有些刀号称全能,但专业的事儿还是交给专业刀具效果更好。一开始,一把好用的全能刀就足够你玩转厨房了。

第二步:刀刃这块儿,可不只是“快”那么简单

我们挑刀,最直观的就是看它是不是锋利。但刀刃的锋利度,其实跟很多因素有关,包括钢材、开刃方式、刀刃的角度等等。

钢材是灵魂: 菜刀的钢材决定了它的硬度、韧性和保持锋利的能力。
高碳钢: 硬度高,非常锋利,也容易磨,但相对容易生锈,需要勤打理。如果你不介意花点心思保养,高碳钢的刀会给你带来惊喜。
不锈钢: 相对耐腐蚀,不容易生锈,但硬度一般比高碳钢低,锋利度可能没那么持久,需要更频繁地打磨。现在很多不锈钢也做得不错,比如 VG10、AUS系列等,综合性能都很棒。
复合钢(夹钢): 这是把两种不同钢材结合起来的技术。通常是用硬度高、易保持锋利的钢材做刀刃核心,外面包裹着韧性好、耐腐蚀的钢材。这种刀兼顾了锋利度和耐用性,是很多高端刀具的选择。
陶瓷刀: 绝对的锋利,而且不生锈,切水果蔬菜特别好用。但它非常“娇气”,一碰就可能崩口,切骨头和冻肉更是想都别想。适合当辅助刀具用。

刀刃的角度: 这个会影响到刀的锋利度和耐用性。很多日本厨刀的刀刃角度会比较小,所以特别锋利,但相对也更容易卷刃。西式厨刀的角度通常会大一些,更耐用一些。新手的话,选择一个折中方案,或者了解清楚自己购买的刀刃角度会更好。

刀刃的平整度: 拿到刀之后,可以对着光线看看刀刃是不是平整的,有没有明显的豁口或者弯曲。虽然这需要一点经验,但大概能感觉出来。

第三步:握在手里是什么感觉?手柄很重要!

刀柄虽然不是直接接触食材的,但它却是你跟刀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把刀用起来顺不顺手,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刀柄。

材质:
木质刀柄: 触感温润,复古感强,但遇水容易开裂或发霉,需要勤保养。
合成材料(如 Micarta、G10、ABS 等): 耐用、防水、防滑,而且通常比木质的更稳定,是目前比较主流的选择。
金属刀柄: 质感好,但如果遇水或者手汗多,可能会比较滑。

人体工程学: 好的刀柄会考虑到握持的舒适度,让你的手指能自然地贴合,不会产生不适感。可以试试看能不能舒服地握住,会不会有硌手的地方。有些人喜欢有指槽的设计,有些人则喜欢平整的。这完全看个人喜好。

连接方式: 刀柄和刀身是怎么连接的也很关键。全龙骨(刀柄金属延伸至刀柄末端,手柄通常是嵌在金属上的)的刀通常更结实耐用。半龙骨的刀柄会短一些,但重量更轻。

第四步:重量和平衡感,会影响你的“刀技”

重量: 太轻的刀切起硬一点的食材会费力,太重的刀长时间用又会累。一般来说,中等重量的刀更适合新手。你可以试试用握刀的姿势,感受一下重量是否在你可接受的范围内。
平衡感: 一把平衡好的刀,拿在手里应该是稳的,感觉重心点在刀身的中部或者稍微靠前一点的位置。你可以试着把刀轻轻放在手指上,看看它是否能保持平衡。平衡好的刀用起来会更顺手,也更安全。

第五步:品牌和口碑,可以作为参考,但不是唯一标准

有些品牌因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而备受推崇,比如德国的双立人、维氏,日本的旬、堺孝行等等。但请记住,名牌刀价格不菲,而且有时候你付的是品牌溢价。

多看看评论和用户反馈: 在网上搜搜你想买的刀的评价,看看其他用户的真实使用感受。
可以从一些入门级品牌开始: 如果你刚开始,预算有限,也可以选择一些口碑不错的国产或者性价比高的品牌。

第六步:摸一摸,掂一掂,试一试!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可能,一定要去实体店亲手感受一下。

握住刀柄: 感受它的材质、厚度、形状是否合手。
掂掂重量: 看看是否太重或者太轻。
观察刀刃: 看看是否平整、是否有划痕。
如果店家允许,可以轻轻切一块东西: 比如一块豆腐或者一张纸,感受一下它的锋利度和切削感。

一些额外的碎碎念:

别迷信“一把刀吃遍天下”: 真的要说一句,不同的刀有不同的用途,配齐一套基础的刀具,会让你的烹饪体验事半功倍。
保养很重要: 无论是多好的刀,都需要好好保养。每次用完都洗干净,擦干,放在刀架上或者刀鞘里,定期打磨一下。这样你的刀才能一直保持最佳状态。
安全第一: 无论是买刀还是用刀,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了解正确的握刀和使用方法,不要在滑溜的地面上使用刀具,用完后及时收好。

总而言之,买菜刀不是一件小事,但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多做功课,多动手感受,相信你一定能找到那把最适合你的厨房“战友”!祝你购物愉快,烹饪开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手买菜刀,注意自身实际需求和情况。

新手刚入厨门,学好烧菜是目的,而厨艺的提高与菜刀的价格没多大关系,适合就好。

学中餐,就买一把切片刀,一把斩切刀或斩骨刀,一把多用途小刀和一把厨房剪刀。另外,你还需要一块廉价的中目磨刀石。这些东西,精明识货的朋友100块软妹币能全部搞定了。

以上你用的最多的就是一把切片刀,中式切片刀是打理素菜的王者。现在的国产优质碳钢、合金钢或中碳不锈钢中式切片刀已经足够锋利了,绝对是日常使用最佳选择。我本人日常就用一把普通的国产不锈钢切片刀。

有同道中人评价:同等薄度下更重更高的刀(中式刀)具有更高的转动惯量(直上直下不容易乱晃),能让新手切出更薄更均匀的食材。上来就把最佳选项排除了,然后给过日子的人推荐一堆毫无通用性的奢侈刀具,秀个什么劲?

他们是不来秀格调的,是做商业推广的。我如果以后也参与商推,我会直白硬推。

等你水平上升想追求更高的境界,再买把桑刀。想把土豆丝和豆腐干切成头发丝,桑刀会帮到你,当然前提你要练好基本功。

我看一个点播量很高的屠夫分肉视频,整整半只猪全程用一把廉价黄柄小刀轻松搞定,不过中间用磨刀棒磨了两次,说明技巧和磨刀很重要。斩骨刀在视频中只用到了两次。

所以记住,新手千万别听大V忽悠买贵的刀。

知乎或“什么值得买”的一些运营号,写文章看似专业,实际上很多是营销文案,如果有人对他们介绍某产品或某行业宣传的谬误提出质疑,他们就会关闭评论。

也不要在比如某鱼平台找职业卖家买,别以为你在她们手里能捡到便宜的名牌刀具。

名牌用18/10不锈钢做菜刀,还斩骨刀?即便60块也被知乎刀友们喷死了。那么这是假货?不一定哦,他们官网上几百到上千软妹币的砍刀,材质仅写“马氏体不锈钢”,也没有标号,心虚吧。国标18/10延展性很好,但基本等于美标304的硬度,做个餐叉和汤锅可以,做刀会钝的比较快。德国当地正经的不锈钢刀基本都是德标1.4116吧,相当于中国50cr15的硬度,品牌溢价太高。

菜刀,材质和工艺比牌子重要。

这里找来一个厨师分享的视频截图,他自己最喜欢的是他在2元店买的廉价的“炮弹钢”斩切刀,35元的价格是不是惊艳所有人。






外国厨刀不是中国新手的首单选项。剁馅,你用西式主厨刀和日式三德刀做都不行。中国人不学做馄饨,包子,饺子,锅贴算学中国菜吗?这时候斩切刀就是很好的选择。

学外餐,其实也不需要一整套买回来,你想想你有多少机会用到面包刀?你有多少机会做鱼生?另外,学厨艺别买陶瓷刀。另外,别为了装逼或被忽悠买了死贵的日本厨师专用刀具,那些刀用途窄保养麻烦,磨日本刀是个技术活,钢材硬度高不算刃型还很独特。

刀好不好,材质是第一位的,而材质是要契合用途和使用习惯的。也就是说,学好用刀技术比买把贵刀重要。

我建议大家一定要看清材料正规标号,这比品牌重要,不要给广告文案骗了。

如果你家附近有实体店,推荐你去体验实物,掂量一下重量和平衡度是否适合你,不同腕力,臂力的人对同一把菜刀的体验可能是不一样的。不过一般来说,切片刀大多在300克,斩切刀大多在400克,斩骨刀大多需要超过600克,重的有1千克的。九江弯和某些烧腊刀重量在700克左右。

至于材质,我其他文章有介绍,一定要认清标号。当然,网商虛标材质的也有的。

~~~续更分割线~~~

上面某厨师介绍的炮弹钢,怀疑是他所在的三、四线城市厨具店老板随口一说的营销话术,让人感觉“造炮弹的钢估计是好钢”。但,那应该是一块很好的合金钢。另外,厨师们普遍喜欢刀鸣悠长的切片刀。

各位看官不要因上图去买所谓“金门炮弹钢菜刀”。金门炮战1978年早停了,对面岛民至今还能大量挖出来打菜刀?现在用的是台湾普通钢吧? 这种名气大概就如“台湾凤梨”一样是“惠台政策”下的产物吧?

其中一段文案说一个弹头可以做40把刀,加上里面钢片和底座,一个炮弹共可以做60把刀,估计要大口径炮弹了。我下面放2张参加金门炮战的56加农炮和56重迫击炮炮弹的图,各位看官们看看,发射的弹头形状、大小是怎样的。

上下一比,就知道材质和大小完全不同,买金门炮弹钢菜刀还需要拼人品?虽然现在弹头一般使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结构钢,如50Mn、58SiMn和60MnMo钢等,但后面打宣传单需要好钢?那时候全国都很节约。

———— 题外话 ————

我纯粹为了好奇想落实一把高速钢做厨刀,英文简写为HSS。在国内高速钢也被称为锋钢,或是风钢,白钢。如果弄不到宽的,有窄的风钢锯条我就做一把日式的。

高速钢估计做下图样式价格便宜,用料也省。其实日本人做“蔬刃”、“薄刃”都是因为抠门省料,你们去查一下日本正规刀具店,他们的中式方片菜刀卖的可贵了,因为用料多啊。

这是一种十分常用的工具钢,淬火时即使在空气中冷却也能硬化,并且很锋利。它是成分复杂的合金钢,含有钨、钼、铬、钒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很高的硬度,很耐磨,抗高温,做切片刀估计很爽。高速钢很贵吗?我给你们看看网上一些DIY朋友的聊天记录。

不过这位尾号46的DIY朋友,一块好好的高速钢菜刀的刀柄做得不忍直视,我极度嫌弃。

当然,如果我能有幸得到一块上好的BG-42钢板,找老师傅做一把厨刀一定很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