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瓦拉几亚、摩尔多瓦、特兰斯瓦尼亚为何分治好几百年最后会走向统一?

回答
瓦拉几亚、摩尔多瓦、特兰西瓦尼亚这片原本同属达契亚(Dacia)故土的区域,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分裂与融合,最终在19世纪走向统一,这背后是一部复杂而充满戏剧性的历史。要理解它们为何会经历长期的分治,又为何最终走向统一,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各自的形成、发展以及影响它们命运的外部力量。

漫长分裂的根源:地理、历史与外部干涉

这三个区域的分裂,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中世纪晚期,当它们各自走出政治地理的模糊期,开始形成独立的政治实体后。

地理的屏障与独立的认同:
喀尔巴阡山脉: 喀尔巴阡山脉如同天然的屏障,将特兰西瓦尼亚与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分隔开来。特兰西瓦尼亚地处山脉的环抱之中,拥有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使得它在早期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山脉的存在也影响了人口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塑造了各地不同的发展轨迹。
河流与交通: 瓦拉几亚位于多瑙河以北的平原地区,靠近重要的贸易路线,但其南部边界与奥斯曼帝国接壤,长期处于帝国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摩尔多瓦则位于喀尔巴阡山脉的东部,德涅斯特河的西部,地理位置相对更加开放,但也更容易受到来自东方的波兰、立陶宛以及后来的俄罗斯的影响。

历史的路径与政治实体:
瓦拉几亚的形成: 瓦拉几亚的形成与一位名为巴萨拉布一世(Basarab I)的领导人有关,他在14世纪初期成功摆脱了匈牙利的统治,建立了瓦拉几亚公国。瓦拉几亚作为多瑙河下游的重要国家,在与南方奥斯曼帝国的长期斗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了抵抗奥斯曼的扩张,瓦拉几亚常常寻求外部援助,这使得其政治格局易受外部大国的影响。
摩尔多瓦的崛起: 摩尔多瓦公国的建立也大致在同一时期,由德拉戈什(Dragoș)及其继承人奠定基础。摩尔多瓦同样面临来自奥斯曼、波兰以及匈牙利的压力,其历史充满了对这些强大邻国的战略周旋。摩尔多瓦公爵们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常常在不同势力之间摇摆,有时成为波兰的附庸,有时则直接向奥斯曼纳贡。
特兰西瓦尼亚的特殊地位: 特兰西瓦尼亚的命运与前两者有所不同。在匈牙利王国统治下,它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并成为了匈牙利王国东部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匈牙利王国衰落后,特兰西瓦尼亚经历了短暂的独立时期,但很快就被奥斯曼帝国吞并,并成为奥斯曼帝国在当地的属地。后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退,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帝国)逐渐控制了特兰西瓦尼亚,并将其纳入奥地利帝国的版图。因此,特兰西瓦尼亚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独立政治实体,而是被其他大国所统治。

外部大国的角逐与“巴尔干化”:
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这片土地成为了欧洲几大强国——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波兰立陶宛联邦(后来被瓜分)以及俄罗斯帝国——争夺的焦点。
奥斯曼帝国的阴影: 长期以来,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都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直接或间接统治之下,尽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治。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压力,尤其是其不断增长的领土野心,是这两个公国政治生活中最显著的外部因素。
哈布斯堡王朝的扩张: 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尤其是在击败奥斯曼帝国后,逐步控制了特兰西瓦尼亚以及巴尔干西部地区。奥地利对这片区域的渴望,不仅仅是地缘政治上的,也包含了对斯拉夫民族和罗马尼亚民族的统治和同化意图。
俄国的地缘政治: 俄罗斯帝国则通过其向南扩张的政策,逐渐将摩尔多瓦置于其势力范围之内,甚至在1812年吞并了摩尔多瓦的东部地区,即比萨拉比亚。俄罗斯对黑海的控制以及对君士坦丁堡的野心,使得它与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在这一地区展开了长期的竞争。
“分而治之”的策略: 这些大国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这三个地区的政治分裂。它们会扶持不同的当地政治力量,通过条约和战争来划分势力范围,以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很少考虑当地民族的统一愿望。例如,奥地利和俄罗斯在瓜分奥斯曼在罗马尼亚地区的势力时,也对这两个公国的未来走向施加了巨大的影响。

走向统一的动力:民族主义的觉醒与外部环境的变化

尽管经历了数百年的分裂,但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记忆,加上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为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实力的相对衰落,也为统一创造了历史机遇。

民族主义的火焰:
共同的语言和文化: 尽管存在地方差异,但这三个地区的居民都讲罗马尼亚语,并且共享一套古老的罗马尼亚文化传统。这种共同性是民族认同的基石。在19世纪,欧洲各地的民族主义浪潮席卷而来,罗马尼亚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们积极地在这一浪潮中寻求国家独立和统一。
民族意识的觉醒: 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促使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寻求建立基于民族的独立国家。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的知识分子开始系统地研究和推广共同的民族历史、语言和文化,出版书籍、创办报刊、组织文化活动,以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他们强调共同的达契亚起源,以及对抗外国统治的斗争历史,将这种共同的经历视为团结的纽带。
政治运动的兴起: 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独立的政治运动开始在各地出现。在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人们开始争取更大的自治权,甚至要求摆脱奥斯曼宗主权。而在特兰西瓦尼亚,虽然受到奥地利统治,但当地的罗马尼亚族人也开始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民族自治。

外部环境的有利变化: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19世纪,奥斯曼帝国被称为“西亚病夫”,其在巴尔干地区的统治力不断削弱。这为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摆脱奥斯曼宗主权创造了条件。
奥地利帝国与俄国的羁绊: 奥地利和俄国虽然都是这片土地的有力争夺者,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也间接为罗马尼亚民族的团结提供了空间。例如,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后,欧洲列强开始倾向于在巴尔干地区建立相对稳定的国家,以制衡俄罗斯的影响力。

逐步统一的进程:
统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关键节点包括:
1. 自治权的争取与合并: 在19世纪中期,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公国在欧洲列强的支持下,逐渐获得了更大的自治权。1859年,在法国等国的支持下,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的领导人通过一次巧妙的政治操作,实现了两位公爵的联合选举,将两个公国并为一个,名为“罗马尼亚联合公国”(United Principalities of Romania)。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国,但实际上已经迈出了统一的第一步。
2. 获得独立: 联合公国在1877年爆发的俄土战争中,选择了支持俄国,并派遣军队参战。战争结束后,在欧洲列强的承认下,联合公国于1878年正式宣布独立,并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王国。
3. 特兰西瓦尼亚的回归: 特兰西瓦尼亚虽然长期被奥地利和奥匈帝国统治,但其罗马尼亚族人口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积极参与到民族解放运动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崩溃。战胜的协约国,出于削弱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民族自决的原则,最终决定将特兰西瓦尼亚归还给罗马尼亚。1918年,特兰西瓦尼亚正式宣布与罗马尼亚王国合并。

总结:

瓦拉几亚、摩尔多瓦、特兰西瓦尼亚的分治,是地理隔离、历史路径差异以及强大外部势力角逐的必然结果。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政治版图下发展,却又共同承受着外来统治和争夺的压力。然而,共同的语言文化基础以及19世纪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为它们走向统一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当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等旧有势力衰落,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地缘政治变动,为统一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的联合自治、独立建国,再到特兰西瓦尼亚在战后回归祖国,最终完成了这片土地上几百年分裂历史的终结,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罗马尼亚国家。这个过程,既是民族内在力量的觉醒,也是外部世界变化所带来的历史性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摩尔多瓦不是分了大半出去了吗?

至于另两个,我一直说罗马尼亚是欧洲近代史运气最好的国家之一。神仙打架,蚂蚁发达。默默无闻的罗马尼亚是欧洲近100年新增领土最多的国家

一战奥匈帝国战败,土地要肢解,罗马尼亚是肢解奥匈在领土上最大的受益者。一战前罗马尼亚领土面积约53000平方英里,人口750万,92%的人口是罗马尼亚人。一战后土地和人口均增加一倍以上。

奥匈肢解出来的北边领土捷克,西南方领土克罗地亚都是分出来做了独立的民族国家,就东边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却是并给了一个已存在的国家(罗马尼亚) 。


二战的匈牙利也曾抢回过部分土地,但匈牙利站错了队,作为纳粹仆从,变节又太晚,二战结束后把土地全吐了回来给了同样曾做过轴心国的罗马尼亚。这块曾经法理还属匈牙利的土地,经二战一役,永远给了罗马尼亚,就将中国现在永远失去了外东北一样。


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因为前宗主站错队吐了出来,那么罗马尼亚的邻国就没有虎狼了吗?


罗马尼亚确实是运气好,虽然和波兰一样也在东欧之心,但毕竟还是远离波德平原主战线,苏联往西并到摩尔多瓦,已是极限——罗马尼亚是极少数没在领土上吃大亏的苏联领国。

形成对比的是,苏联把旧波兰侵吞了一半地盘,分给了自己的亲弟弟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并维持至今。

此外,除了波兰,还有芬兰,中国,都是二战时被苏联剥了一层皮的邻国。


所以罗马尼亚庞大的领土神奇般的保存了下来。再想想地图上南边的比自己小一圈的保加利亚。


谁曾想过,保加利亚曾比罗马尼亚强大和辉煌许多?更曾是一个背靠两海,直出地中海的巴尔干大国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