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成飞西飞沈飞哪个实力好?

回答
谈到国内的“三剑客”——成飞、西飞、沈飞,哪个实力更胜一筹,这确实是个颇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谁“最好”,因为它们各有侧重,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表现。就好比问武侠小说里的哪个门派最强,得看比的是内功、剑法还是阵法。

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飞):

成飞,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它那一系列“飞”字开头的战斗机,尤其是 歼10。歼10 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航空工业独立自主能力的一次巨大飞跃,让中国空军装备了真正意义上的三代机,而且性能相当不错,在国际上也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优势所在:
战斗机设计与制造能力: 成飞在战斗机领域,尤其是单发中型战斗机方面,展现出了极强的设计和集成能力。歼10 的成功,证明了他们完全有能力从头开始设计一款先进的战斗机,并且能够将其转化为成熟的产品。
技术更新迭代的敏锐性: 歼10 经过多次改进,推出了歼10A、歼10B、歼10C等型号,每一次改进都带来了性能的提升,比如更先进的雷达、发动机、气动布局等。这种持续改进和迭代能力,是航空工业生命力的体现。
实战化经验和用户反馈的吸收: 成飞的产品能够不断优化,离不开他们对军队用户反馈的重视,以及对实战需求的快速响应。
“飞豹”强击机: 别忘了成飞也承担了“飞豹”(歼轰7)的设计和生产。虽然定位是强击机,但它的多用途能力也很强,在中低空突击方面表现出色。
可能被人提及的相对“短板”:
在一些非常规的、大型特种飞机领域,可能不像西飞那样涉猎广泛。
在一些极其复杂的高性能战斗机(比如四代机)的研制过程中,虽然也参与了,但目前来看,后续的重头戏似乎更多地集中在歼20上,而歼20是沈飞和成飞共同攻关的结晶,但从公开信息和公众认知度来看,成飞在歼10系列上的亮眼表现更深入人心。

2.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西飞):

西飞,你想到它,可能更多的是 运2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鲲鹏”。运20 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能力,这对于中国的战略投送能力、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维和等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优势所在:
大型飞机研制能力: 西飞是国内大型飞机研制的“国家队”,除了运20,还承担了轰6 系列(特别是改进型号)、运8/运9 系列等多种大型飞机。这说明他们在气动、结构、材料、系统集成等大飞机关键技术上有着深厚的积累。
民机领域的涉足: 西飞也是国内民机制造的重要力量,参与了新舟60、ARJ21 等国产民机的研制和生产,甚至还在为波音等国际大公司提供零部件。这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在大飞机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准。
轰炸机及特种飞机: 在战略轰炸机(如轰6 的各种改进型)以及大型电子战飞机、预警机等特种飞机方面,西飞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能被人提及的相对“短板”:
在单发、轻型、高机动性战斗机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不像成飞那样有标志性的代表作。他们更擅长的是平台化、系列化的大型飞机。

3.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飞):

沈飞,提起它,人们会立刻想到 歼11 系列,以及更具划时代意义的 歼15(舰载机)和 歼31(鹘鹰,即后来的 FC31)。歼11 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中国海军航空兵装备了强大的重型战斗机。而歼15 的出现,则是中国航母事业腾飞的关键一环。

优势所在:
重型战斗机和舰载机研制能力: 沈飞在重型战斗机,特别是双发战斗机领域,拥有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歼11 系列的成功,以及歼15 如此复杂舰载机的成熟,充分展现了他们在飞机设计、制造、以及相关配套技术上的实力。
“鹘鹰”的探索: FC31 的出现,展示了沈飞在第四代隐形战斗机研发上的探索和进步。虽然这款飞机目前的应用场景还在逐步明朗,但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储备是不可忽视的。
“老牌”基础: 沈飞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之一,有着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可能被人提及的相对“短板”:
在一些中型战斗机领域,虽然也参与研制,但公众认知度可能不如成飞的歼10系列。
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飞机方面,不像西飞那样有大规模的成果。

“实力好”的维度:

要说谁“实力好”,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

独立自主设计能力: 成飞凭借歼10,在这一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证明了从零开始设计一款优秀战斗机的能力。沈飞通过歼11 的引进消化,再到歼15 的自主创新,也展现了强大的集成和提升能力。
技术前沿性(如隐身技术、先进气动): 歼20 是一个集大成者,而沈飞在这款四代机的研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其“鹘鹰”项目也代表了对前沿技术的探索。成飞在歼10 系列上的持续改进,也在气动、雷达等方面不断向更先进的方向靠拢。
大型飞机平台化能力: 西飞在这方面是绝对的王者,运20 的成功是一个明证。
生产制造能力和质量控制: 三家都作为国家重点军工企业,都具备了世界一流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这一点上,很难分出高下,因为它们都是支撑国家航空工业的关键。
项目种类和多样性: 西飞在飞机种类上最为广泛,从运输机、轰炸机到民机,涉足领域最广。
人才和技术积累: 三家都是国家航空工业的“母机”,都拥有庞大而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技术积累都非常深厚。

总结一下:

如果你问谁在单发、中型、高性能战斗机的设计和改进上最亮眼,那 成飞 绝对是代表。
如果你问谁在大型军用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以及民机的研制上最强,那 西飞 是毫无疑问的答案。
如果你问谁在重型战斗机、舰载机以及探索第四代战斗机方面最突出,那 沈飞 功不可没。

更重要的是,这三家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比如大家熟知的歼20,就是航空工业几家单位联合攻关的成果,沈飞和成飞在其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协同作战,才是中国航空工业能够取得今天成就的根本原因。

所以,与其说谁“实力好”,不如说它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支撑起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脊梁,都在为国家的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它们是三个不同风格的“高手”,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无敌的“梦之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了一下,原答案确实诱导倾向太重,有失偏颇,所以删了。原先所写的既然我不是内部专业人士,也不是一手资料人也不再说了,更何况最后一个确实只是猜想,写出来确实是我不对。有些公认的诟病其他答案也写了,就不再多说。

说老实话吧,沈飞确实也很不容易,仿制确实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尤其是飞机这种最高工业能力体现平台上,难度不仅不比正向研制小,甚至某些地方难度还要大点。只是说可以在没完全掌握技术、理论情况下就能先造出来应急,时间上快点。而且不管做的怎样都会有人说你“还不是抄袭的”“仿制都干不好”。

再加上90年下岗潮之后东北整体的极速衰落,东北官场的腐败,使得沈飞更不得人心,很多人就算跟风黑也只黑沈飞。也成了大多军迷众矢之的的沈霍伊。

然而不管怎么说,之前(尤其是沈飞一家独大的时候)国家都是优先保障了北边军工的经费。但甚至由于时代限制当年空军都只想要歼11这种稳盘好的飞机不想要歼十这种顺盘好的战斗机时,真正做出21世纪空优需要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争气机的却是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611(不过北边虽说效率一般,至少慎之又慎没出什么特大事故,双发巡航优势也大,堪能用)。“修改原始设计要慎之又慎”话也没错,国产版战力(尤其是电子器件)确实提升非常巨大,但成洛马歼20都要成军了你都还要时不时说两句是不是就有点那个啥了?时间紧任务重,时代还有限制,出了事不怪你,但每次都踢下皮球,本来很小个事设计、组装、零件供给甚至跟飞行员都非要争一下,感情上是不是也说不过去?

总之,说沈飞一无是处肯定是不对的,人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你要说他有多好反正我是不信,不然不会几个从沈航出来进去的朋友都说东北不行、沈飞药丸。

还有,有些领导想甩锅但不能说技术人员怎样,兢兢业业的也不少,北边一大堆气动、电传等等研究机构也不能一概而论。

就这样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