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DIY留学申请如何做?

回答
独立自主,规划你的留学之路:DIY留学申请全攻略

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留学中介模式?想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留学梦想,体验从零开始的掌控感?那么,DIY留学申请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不仅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还能省下不少中介费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将收获宝贵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规划能力。

别被“DIY”三个字吓到,它绝非遥不可及。今天,我就来带你一步步拆解DIY留学申请的每一个环节,让你轻松上手,自信满满地迈出留学第一步!

第一步:清晰定位——你为什么要去留学?

在开始搜集材料之前,先问自己几个关键问题,这将是你整个申请过程的“北极星”:

我为什么想留学? 是为了追求更前沿的学术研究?是为了学习特定的技能?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还是为了拓展职业发展前景?
我想去哪个国家?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体系、文化氛围、生活成本和签证政策。你的语言能力、预算、个人兴趣都会影响你的选择。
我感兴趣的专业是什么? 明确专业方向,能够帮助你缩小院校范围,并更精准地了解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
我的学术背景和能力如何? 你的GPA、标准化考试成绩(如雅思/托福、GRE/GMAT)、实习经历、研究经历等,都是院校评估的重要依据。

建议:

做一份“留学愿景清单”: 把你对留学的期待、目标、偏好都写下来,越具体越好。
和有留学经验的朋友、学长学姐交流: 他们的经验分享会给你很多启发。
浏览留学论坛和社群: 看看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有哪些热门专业和院校。

第二步:精挑细选——锁定你的理想院校

有了清晰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大海捞针,但要有策略地捞!

1. 院校信息搜集:
官方网站是王道! 目标国家的教育部门网站、目标大学的官方网站是获取最权威、最准确信息的第一来源。
专业排名: 参考QS、Times Higher Education、US News等权威排名,但不要完全依赖排名,更要关注专业契合度和学校的学术声誉。
专业课程设置: 仔细研究目标专业的课程列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研究方向等。看看是否与你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相符。
录取要求: 这是DIY申请的核心!包括GPA要求、语言成绩要求(如雅思/托福总分及小分要求)、GRE/GMAT要求、先修课程要求、工作经验要求等。
申请截止日期: 务必记清楚!不同批次(如早申请、常规申请)的截止日期不同。
学费和生活费: 预估你的留学预算,并与目标院校的学费和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进行比对。

2. 院校匹配度评估:
“冲刺校”、“匹配校”、“保底校”: 为自己设定一个院校梯度,确保有充分的录取机会。
城市和校园文化: 考虑你是否适应学校所在城市的生活节奏、文化环境,以及学校的整体氛围。
地理位置和就业机会: 如果你希望毕业后在当地就业,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与产业界的联系也很重要。

建议:

制作一个“院校对比表格”: 将你感兴趣的院校的各项信息(专业、排名、录取要求、学费、截止日期等)列出来,方便比较。
关注学校的社交媒体和新闻: 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和特色。
如果可能,参加线上/线下开放日: 直接与教授和招生官交流。

第三步:硬实力打磨——标准化考试与语言关

这是申请的基础,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

1. 语言能力测试(雅思/托福):
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要求: 有些学校对总分有要求,有些则更看重小分(如口语或写作)。
制定备考计划: 根据自己的基础,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单词、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的专项训练。
参加模拟考试: 熟悉考试形式,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源: 教材、在线课程、APP、学习小组等。
报名考试: 提前规划好考试时间,给自己留出重考的机会。

2. 研究生入学考试(GRE/GMAT):
明确是否需要: 并非所有专业和国家都需要GRE/GMAT,有些课程可能只要求GPA和语言成绩。
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 提前熟悉考试结构,如语文、数学、写作等部分。
制定系统备考: 与语言考试类似,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选择合适的备考材料: 官方指南、权威教材、模拟题等。

建议:

提前一年或更早开始准备: 语言和标准化考试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保持学习的连续性: 每天坚持学习,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要害怕多次考试: 目标是拿到最好的成绩。

第四步:软实力亮剑——打造你的申请材料

这部分是展示你个人独特魅力和学术潜力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脱颖而出。

1.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 Statement of Purpose SOP):
核心作用: 解释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和学校,你的学术背景如何与专业契合,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以及你为什么是这个专业的合适人选。
内容要点:
引人入胜的开头: 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是你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一次深刻的经历等。
清晰的逻辑线: 叙述你的学术经历、研究成果、实习经历,并解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你的学术兴趣和能力。
专业契合度: 详细说明你对该专业的热情,你了解的该专业领域内的前沿问题,以及你希望在学校学习和研究的具体内容。
与学校的联系: 说明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可以提及特定的教授、研究项目、课程设置等。
未来规划: 阐述你的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以及这个学位将如何帮助你实现目标。
有力的结尾: 总结你的优势,重申你的决心。
写作技巧:
真实、真诚: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避免空洞的套话。
具体、有细节: 用事例和数据支撑你的论点。
逻辑清晰、结构严谨: 段落之间衔接自然。
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这是最基本的。
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调整: 不要一篇SOP“走天下”。

2. 推荐信(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LOR):
选择合适的推荐人: 最好是能够深入了解你的学术能力、科研潜力、工作态度和个人品质的老师、导师或直接上司。
提前沟通: 至少提前一个月与推荐人沟通,告知你的申请计划、目标院校和专业,并提供你的简历、SOP草稿、成绩单等材料,帮助他们写出有针对性的推荐信。
提供具体信息: 提醒推荐人提及你参与过的具体项目、取得的成绩、你的优点和潜力。
尊重推荐人的时间: 确保推荐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推荐信。

3. 简历(Curriculum Vitae CV / Resume):
突出学术和研究经历: 列出你的GPA、获得的奖项、参与过的研究项目、发表的论文或参加的学术会议。
展示相关工作/实习经历: 详细描述你在实习或工作中的职责、取得的成就,以及从中获得的技能。
清晰的格式和排版: 简洁明了,易于阅读。
针对性修改: 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点,调整简历的内容和排序。

4. 其他材料:
作品集(Portfolio): 对于艺术、设计、建筑等专业,作品集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精心准备。
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部分研究生项目会要求提交。
成绩单(Transcripts): 需要由学校官方提供,并可能需要翻译和公证。
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同样需要提供官方版本。

建议:

尽早开始构思SOP: 好的SOP需要反复修改和打磨。
多找人帮你修改SOP和简历: 包括老师、同学、有经验的朋友,从不同角度获取反馈。
提前和推荐人建立良好关系: 这样才能让他们更乐意为你写出有力的推荐信。
仔细检查所有材料的准确性: 任何错误都可能影响你的申请。

第五步:提交与跟进——细致周到的申请过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 注册在线申请系统: 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在线申请系统。
2. 仔细填写申请表格: 务必认真、准确地填写每一个信息栏,避免任何错误。
3. 上传所有申请材料: 按照学校要求上传相应格式的材料。
4. 支付申请费: 确认支付方式和金额。
5. 提交申请: 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提交。
6. 跟进申请状态: 提交后,定期查看申请系统或邮件,确认所有材料是否齐全,如有问题及时联系招生办公室。
7. 参加面试(如果需要): 部分学校或专业会有面试环节,提前做好准备。

建议:

留出充足的时间: 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提交申请。
备份所有提交的材料: 以防万一。
保持与招生办公室的沟通: 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六步:录取与签证——迎接新的开始

恭喜你,熬过了最艰难的申请阶段!

1. 接受录取通知: 仔细阅读录取通知书,了解报道时间、所需文件等信息。
2. 办理签证:
准备签证材料: 通常包括录取通知书(Offer Letter)、I20表格(如果是美国)、经济证明、护照、照片等。
预约签证面谈: 按照使馆要求提前预约。
准备签证面试: 诚实、自信地回答签证官的问题,清晰地表达你的留学目的和经济能力。
3. 安排住宿和行程: 预订机票,安排抵达后的住宿。
4. 行前准备: 学习当地文化,了解生活常识,准备行李。

建议:

详细了解目标国家的签证政策: 各国签证流程和要求有所不同。
准备充分的经济证明: 这是签证的关键。
保持积极的心态: 签证过程可能有些波折,但坚持下去。

DIY留学申请,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虽然是DIY,但你依然可以寻求帮助和支持。

学校的国际招生办公室: 他们是你的信息来源,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在读学生或校友: 他们的经验分享非常有价值。
留学论坛和社群: 可以在上面找到和你情况类似的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DIY留学申请是一段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收获的旅程。它需要你的耐心、细致、毅力和独立思考。当你最终拿到心仪的Offer,踏上异国土地的那一刻,你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祝你留学之路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背景简述

本科: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化学工程 和 经济BA

研究生: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工程和管理

TOEFL:106 (2010年)

SAT:2100(2010年)

SAT2:2380(2010年)

AP:数学2(5分)物理2(5分)化学2(4分)经济宏观&微观(5分)

OFFER:UCLA数学系,南加大数学系,波士顿学院经济系,凯斯西储大学工程系

前言

凯斯西储大学不算我的offer中排名前面的,但是当时选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专业。其他大学文理学院和工学院跨专业难度较大,而凯斯西储是可以自由选专业的。所以最终选择了凯斯西储的工学院。虽然后来有过后悔没有去UCLA的数学系,但是总的来说我的出国留学之路还是很顺利的。

另外:以上分数考试年代已久有9年了,这些都是我高二暑假高三前考的,所以可能参考意义不是很大。现在的小朋友出国留学的很多,竞争压力更大,需要比我考更高的分数才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必经之路。

我的求学之路和美国找工作之路总的来说比较顺利,有过后悔,但是总的来说不后悔。下面我就讲一讲我,一个工程系老姐姐的故事,希望能给后面的小朋友一个参考。

毕业酒会

前期影响

家里父母出国较多,影响较大,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想出国读书,去国外体验一下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所以大概在初二的时候就开始对英语非常重视。初三中考结束,我就考了雅思,虽然只考了6.5分,但是那阵子高强度的学习也对后来我的英语有了质的提高和帮助。初中和高中跟着学校出国交换的一年也给我的人生经历带来了影响,对国外的风土人情有了了解,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出国留学的目标。于是我就在高二那一年开始准备材料。

高中的准备

高一开始学习SAT知识。由于我一直是个很懒惰的人,所以一直是课余时间顺带着看看英语,比如晚自习做一个阅读section,虽然量很少,但是日积月累,到高二的时候我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就和高二开始着手准备的同学们拉开了差距。于是高二暑假,我选择上了新东方的SAT一个月强化班,随后去香港考试。但是第一次的考试并不理想,于是我又选择了再考一次,第二次上了2100分。由于先考了SAT,托福相对来说就变得简单多了。我准备了1个月,就考了托福。准备主要是刷题和看OG官方指南。口语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是个跨不去的坎,最后我也只考了23分,是个遗憾。同时,由于我是理科生,AP的内容对我来说就比较简单,所以课余时间我也学习了很多AP的内容,这也许对我的申请条件也是一种加分。

除去这些学习上的准备,我找了当时一家比较有名的留学机构,一共申请了17所大学(其中7所DIY,10所中介帮忙申请)。由于高中生经历不是很多,所以做事情很多时候缩手缩脚,申请文书不敢很大胆的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所以现在的小朋友们可以看情况放开来表达你所表达的,国外大学注重的是在有四维逻辑基础上的真诚。只要不要有太多太蠢笨的语法错误,你的表达就是你的人格魅力。当时我的中介在处理问题上并不是很严谨,比如很多著名大学的面试环节,由于邮箱是他们在管理,他们都没有给我通知,导致了我错失了很多面试的机会。哪怕面试不代表一定录取,但是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高三那年,我就正式开始学习大学课程了,这也造成了我的大一大二生活更多的是吃老本,也过的比较轻松。

综合来说,申请大学需要注意的点如下:

1. 如果是自己申请,common application的信息一定要检查不要填错;

2. 邮箱需要自己或者中介定期查看,避免像我一样遗漏一些重要信息;

3. 尽早开始学习大学内容,这样大学时期会相对轻松一些,有余力去做intern或者做一些课余之外丰富自己生活,对以后的找工作有所帮助的事情;

4. 成绩是敲门砖,其余丰富的课余生活只能给自己的申请添砖加瓦,但是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除非你做到世界范围内出名;

5. 高中时候想学习的不代表大学时候想学的专业,希望大家高中时候有个大概的范围:理科,文科,工科,艺术,音乐,究竟喜欢的是什么,不要到最后后悔,跨专业比较难。

6. 如果你的理想是留在美国找工作,挑选专业一定要有远见,或者一定要是你自己喜欢的,做到专业内最精的。美国大学,找实习和第一份工作GPA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忽视。一些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代表未来一定也是热门。比如我刚入学的时候,传统工程的工资很高,化学工程达到10w的人均,可是后面随着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的兴起,学计算机的明显好找工作很多;

7. DIY也其实不难,但是对于没有经验的高中生来说,确实需要小心翼翼,因为这一部分是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如果对自己的处理事情能力不是很自信的话,找中介也是一种选择,以后转学或者申请研究生的时候轻车熟路可以自己申请。

8. 择校的话,Location也是个十分重要的事情。有些学校虽然没有名次,但是地理位置好(比如加州,纽约,华盛顿这些著名城市就业率就高很多),甚至比排名靠前的但是地理位置一般的大学就业率都好。

和同学

大学时期

大学时期的生活,由于我们是在克利夫兰这个大荒村,我们刚入学的时候全市只有10家中餐馆,去逛街都需要坐公交,所以我们的生活不得不变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过长远看是有好处的,GPA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对大家的建议:

1. 生活

安全问题:

我刚下飞机的时候很惊慌,因为我们是90%的黑人率,并且我们的学校离机场这段距离只有Taxi和轻轨两个选择(那时候还没有uber)。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打车,这里也劝大家,人生地不熟的时候尽量选择安全的交通方式,除了纽约加州等大城市,还有著名的安全系数高的城市,有些地方还是存在安全问题的,尽量保持自己的人身安全。

日常交通:

我们都有离学校相对近的宿舍,大一大二是强制住宿的,大三之后允许搬离学校。但是那时候我选择住离学校近的地方,这样上下课只需要走10分钟。东部大部分地方比较冷,这样是性价比最高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话买车就不是必要的了。如果住的离学校远,或者经常需要去别的地方intern的话,还是建议买个代步车,二手车市场发达的美国代步车1w左右就可以买到相对不错的车了。

室友关系:

大一时候我们是有室友的,那时候我们会事先在国内聊一下伙伴,看有没有聊得来的作为室友;当然关系会随着专业和生活节奏的不同产生变化,但是一个好的室友是能给你带来无穷收益的。很不幸,我的室友并不是。我的室友是ABC,曾经让我过了一个学期不开心的生活。包括她给我另一个闺蜜的UGG里倒蜂蜜酱,偷我放在床底下的辛拉面,我们过了一个学期面对面不打招呼的生活,但是那段时间真的过得很不开心,不想回宿舍,出了自己的小房间就需要锁门。所以大家挑室友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课余生活:

本科生活相对简单,就是上课放学,写作业,出去吃饭,偶尔大家一起唱KTV。如果你在纽约上学,你会体会到不一样的奢靡生活。

2. 成绩

a) 不要小看GPA,你的GPA对你的转学,申请研究生,找第一份实习,找第一份工作,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个人能力内请大家尽量认真学习得到高GPA。

b) 如果连续两学期挂科太多会被学校警告甚至劝退,请大家不要踩线。

c) 不要做任何违反法律的事情。我有同学因为酗酒闹事被劝退的。

d) GPA会是你的敲门砖。

3. 社团

一般大学的社团都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大家有时间和精力,希望锻炼英语,最快的方法就是和人交流,而交流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就是社团交流。也有一些兄弟姐妹会。大家可以考虑要不要参加。这些兄弟会姐妹会也是社交的一种渠道,但是会占用你很多私人时间去交际。如果你的性格不是交际花,但是又想快速融入美国社会,普通社团会是一个很好地选择。还有一些专业活动也可以酌情参加。很大一部分人脉和社交都是基于这些。

4. 转学和研究生

a) 转学最好在大一转,大二时候有的专业课会被要求重新上;

b) 研究生需要靠GRE,这对已经在美多年的同学们来说不是问题,但是也要越高越好;

c) 成绩是敲门砖,在美国转学和申请研究生相对来说比国内难度小。你可以试试名校。很多我的朋友都是GPA高直接进哈耶普了。

工作时候的居住环境

导师背景 CWRU工程管理硕士,化学工程和经济双学位学士。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和本科申请。本科被UCLA,USC,波士顿学院,UIUC等多个大学录取,硕士留校,毕业之后在美国新泽西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了一年半。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目前在国内一家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工作,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也同时拥有丰富的美国金融工作的经历。


user avatar

背景简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

我本科毕业于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国际组织方向),本科阶段到法国里尔政治学院交换学习过,研究生申请到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政策与发展专业。

现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公派实习生,有到非洲、中东、欧洲、拉丁美洲的实习和工作经验,在教科文工作期间分别在纳米比亚和黎巴嫩工作一年,明年即将到智利开展为期一年的工作。

当年申请研究生时自己DIY,收到了包括LSE在内的多所欧洲院校的Offer,对欧洲的硕士项目申请较为熟悉。雅思成绩8.0,其中阅读8.5,听力8.5,写作8.0,口语7.5。

写在前面

在我看来,留学申请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我们在准备留学申请过程中所需要的文书材料,无疑都是在帮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三观、兴趣爱好、优势、未来规划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详细地对审核老师们表现出来。

我的申请经历可以说是比较丰富的,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工作申请经历,我认识到我们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重点就是要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有个全面且正确的认识,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

我的本科学校是一所双非学校,能申请到LSE的研究生,除了幸运以外,离不开的还有许多努力。

选择与申请

我本科毕业于外交学院,不属于教育部管辖,而是隶属于外交部,所以我们学校是一所双非院校,在北京城内知名度还不错,但出了北京,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我本科专业学的是外交学的国际组织方向,当初跟家里人讨论商量之后,再加上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觉得这个专业还是比较符合我对未来职业的期望的,所以就填报了。

在第一节课上,老师向全班同学问了一个问题:有谁以后是真的要在国际组织工作的?结果全班二十多个同学,举手的却只有寥寥几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很多我的同班同学都只是因为看重外交学院是提前批院校,加上分数较高,才填报的这个学校,自身对这一行业并没有多大的热情。

大四那年,历史重演了,由于我们学校的教学方向比较偏重语言方面,因此有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大四毕业生选择了海外留学这条路,而且很多同学选择了国际关系这一方向。

问他们为什么选这一专业,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因为我本科都是学这个专业的,跨专业的话担心降低成功率。可是就算完成了硕士学业,他们最后的职业选择也还是和自己的专业方向不对口。

说这些只是想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我们人生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要深思熟虑,在做选择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做。

毕竟人生不是玩游戏,不能reset重来,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如果在做选择之前,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和实际能力做个全面的评估,作出相对合适的选择,那么未来可能会少了很多遗憾。

由于我是真心喜欢这一专业的,我本科学习期间参加的各种实习和实践活动都是紧密围绕着这一方向展开的,为的就是未来能够如愿进入国际组织工作。

因为在我看来,要想进入国际组织,不仅要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相关实习经历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除了参加了许多的学校社团以外,在大一的暑假期间,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到坦桑尼亚去做志愿者。

我还在大三那年申请到法国里尔政治学院去交换学习,进入大学以来,还自己利用课外的时间学习了法语。这也是为了我的最终目标而做出的努力(因为法语是国际组织中的工作语言之一)。

一转眼,就到了大四,我就开始思考申请硕士的事情,因为我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因此在硕士阶段,我想要学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

结合各项考虑,我将目光集中在了欧洲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其中有日内瓦大学(公立学校,学费低廉,而且许多国际组织的总部都设立在日内瓦)的公共管理专业、巴黎政治学院(是国际政治领域的顶尖级学府)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跟我本科学校有合作,是个英法双语学校,申请难度也较低)的国际关系与外交学这三所学校,在申请日内瓦和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时,我还获得了这两所学校给出的法语成绩的conditional offer。

正在我提交申请后,焦急等待结果时,突然有了一个实习机会,这是由国际留学基金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办的一个项目,即是sponsored traineeship,有一年的实习机会,不仅提供了二十多个岗位,还有资助。

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大好机会,因为教科文组织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我仔细查看了岗位列表,本科生就能申请,且比较符合我的个人经历的就只有教科文组织驻纳米比亚办公室,于是我想都没怎么想就提交申请了,最后也如愿被录取了,20:600的录取率,而我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一个,而且那二十个人里面只有三个是本科生,我就是其中一个。

就这样,我成为了我们班唯一一个一毕业就到国际组织工作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能够在那么多优秀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对国际组织满怀热情,尤其是对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

因为到国际组织工作的初心,我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往这个方向努力着,不断地培养锻炼着自己的语言、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还有较丰富的海外学校和工作的经验。

我相信,只要意志坚定,能够为自己的愿望付出不懈的努力,并且能做到长期坚持的话,好的机会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这一切的重点就是: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很多时候,我们擅长的东西可能并不是我们真正喜欢的,而我们真正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却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能成为我们的职业,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如果我们已经下定了决心,对前路的种种困难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那么我们就已经比大部分踌躇不定的人要强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仔细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为自己制定新的计划。

到国际组织工作的缘由

我本身是一个比较内向、性格偏温和的女生,喜欢文学艺术也是我的特点之一。受到家人的影响,我从小时候就开始阅读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非常丰富精彩的,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要学会走出去扩充自己的视野。

其中我最喜欢的,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小说就是《追风筝的人》,通过这本小说,我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还存在许多黑暗的、不为人知的地方。我想要去帮助那些身处黑暗世界的人们,从那一刻起,我将帮助他人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填报志愿前,在家人的带领下,我去做了一个职业测评和性格测试,结果显示,我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

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对未来的期许,我选出了外交和影视艺术这两个专业,其中外交这一专业的职业前景比较好,也跟我的个人能力比较符合。

而影视艺术是我真正喜爱的一门专业。我的高考成绩还不错,过了北大和清华的录取线,我最后坚持本心,选择了外交学院,但我从未为自己的决定嘎到后悔过,因为我明白,我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准备,到清华北大这种最高学府学习,虽然是个非常宝贵的机会,但我还是想坚持本心,坚持自己的梦想。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我们在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都要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要不断地跟自己对话。

我会有这样的思考习惯,很大程度来源于我从小积累的阅读习惯。因为每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都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反问自己:作者的这个观点,我同意吗?书中写的真的是真相吗?如果我是主人公,那个场景我会怎么做呢?

每当我阅读时我都会围绕书中的内容,对自己问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提问。在我看来,这好像就是在照镜子,让我不断地锻炼着自己的思考能力,帮我不断地重新梳理思路,认识自己。这种习惯也可以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处,可以应用到和别人的对话交流中,或是应用到我们的旅途中。

在我的职场生活中,许多前辈对我说:我们一定要扩充自己的眼界,多走走看看,多体验体验生活。这点我也是非常认同的,在这几年中,我去了许多地方,到各个国家生活工作过,经过这些经历之后,我的眼界也真的变得更加宽阔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人也变得更加有自信了。

在纳米比亚的那一年里,我改变了很多,包括我对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经过那一年以后,我开始对自己学习和接收到的东西产生了怀疑,那一年的经历也让我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发生了改变。

我慢慢看清了西方的经济文化,包括霸权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些特点,这也是我为什么开始申请硕士留学的原因,我觉得这也是我能成功申请到LSE的重要原因。

开始申请LSE

第一次的硕士申请因为实习机会而搁置了,我开始了第二次的申请。

这次我还是从众多的欧洲院校中选择了三所,其中有巴黎政治学院的国际公共管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政策与发展和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社会与文化人类学。

因为巴黎政治学院的名声和我对它的执念,我再一次选择了将它作为我的目标院校之一。

而选择LSE是因为该校的社会政策与发展专业排名在全球都靠前,2019年甚至能排到全球第一名,而且该校的申请难度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等都和我的条件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比较符合。

选择天主教鲁汶大学的原因是因为该校的学费较低,而且申请难度也较低,可以用来当保底院校。最后我选择了LSE。

在伦敦的学习生活,加深了我对资本主义的厌恶感,我对发展中国家也更加向往了。因为之前有过一次实习的经验,我又一次抓住了机会,申请公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这一次我到了黎巴嫩,工作方向是教育政策领域。

这一年由于和领导建立了较友好的合作关系,表现也不错,所以领导转岗去智利的时候就把我也带上了。于是我就积累了三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经验,这样我要想正式成为国际公务员的话,也就有了入门的机会。

申请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申请经历的一些思考和回顾,接下来我着重讲一些申请总结吧

我们在申请的时候主要就是要让学校知道“你是谁”,也就是要向学校展示自己。

其中要包括自己的学术兴趣、三观情况、详细的未来规划等,还要说服学校给我们offer,也就是向学校说明我们能够给学校带来些什么。

我们不仅要从自身考虑,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以外,还要从学校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学校招生也是为了发展自身,清楚了这一点,书写文书就有了大概的方向。

我们在书写文书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说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

我们可以到学校的官网去查看学校的专业介绍,然后根据自己的相关学习、生活和实践工作经历,向学校表明自己有哪些能力,能胜任哪些学术工作,对哪些领域感兴趣,为此做出过什么努力等等。

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该校的毕业生就职情况,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看该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否和自己的职业规划相一致,思考到该校学习可以给自己提供哪些职业道路,可以如何帮助自己建立相关的行业人脉等等。

查看专业课程设置,根据自己搜查到的资料,在文书中提一提自己感兴趣的导师或是课程,这样能让学校看到你是有认真了解过学校的,态度上会有加分点。根据自己的了解还可以提出自己对课程和科目的一些见解。

还可以将学校的传统作为切入点之一,表明学校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是浓厚的学术环境、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实践机会多,是哪个原因让你迫切希望进入该校学习。告诉学校,

总之就是要在仔细查阅资料、充分了解学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特点,向学校表现出自己对该校的了解和渴望。

还要通过文书让学校知道,你是适合这个学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展现自己的兴趣、规划、经历等内容的时候,都要向所申请专业的方向靠近,让学校看到你的价值。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正如我上文所说,学校招你,也是基于学校的发展,优秀的学生,和学校match的学生,自然会更受青睐。

这一切的起点,都是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有些人用尽一生也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但我们只要踏出了第一部,开始反思自己,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也是我这篇文章的主旨,希望大家不要为了留学而留学,而是基于认真思考而做出的选择,要学会与自己交流,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找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导师背景 硕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社会政策与发展专业(QSRanking 2019年排名全球第一),本科毕业于外交学院,专业外交学(国际组织方向)。 DIY申请了包括LSE在内的多所欧洲院校的各类人文学科,熟悉欧洲(包括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申请流程。 目前就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洲、中东、欧洲、拉美洲均有工作和实习经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独立自主,规划你的留学之路:DIY留学申请全攻略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留学中介模式?想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留学梦想,体验从零开始的掌控感?那么,DIY留学申请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不仅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还能省下不少中介费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将收获宝贵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规划能.............
  • 回答
    想要在英国攻读本科,自己动手申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IY申请”,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也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整个流程,甚至可能为你省下一笔可观的留学服务费。别把它想得太复杂,只要有条理地一步步来,完全是可行的。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明晰目标,找准学校和专业。英国的大学数量不少,专业设置更是五.............
  • 回答
    决定DIY申请香港留学,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也同样充满成就感的道路。一旦你下定决心,接下来的准备工作可谓是一场系统性的“战役”,需要你细致规划,步步为营。首先,最关键也是最首要的一步,就是明确你的留学目标。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需要你深入的自我剖析。你为什么想去香港留学?你的专业兴趣是什么?你期望.............
  • 回答
    DIY英国留学申请,这绝对是个体力活,但一旦搞定,成就感爆棚!别担心,我这就把我知道的,从头到尾给你掰扯清楚,保证你说“懂了”。首先,咱们得明白,英国大学的申请跟国内高考那一套不太一样。它们更看重你的“潜力”和“匹配度”,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分数。所以,咱们要准备的材料,核心就是围绕着这两点去构建。第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澳洲留学申请DIY这事儿,保证说得明明白白,不绕弯子,让你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别担心,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难,只是需要点耐心和细致。第一步:明确你的留学目标——这是基石!在你开始填表格、准备材料之前,你得先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去澳洲干嘛。 你想学什么专业? 这个最重要。澳洲有很多世界顶.............
  • 回答
    哈哈,想要自己搞定留学申请?这绝对是条充满挑战但也特别有成就感的路!比起那些“千篇一律”的指南,我这儿给你来点更接地气的,让你感觉就像是跟朋友聊一样。首先,明确一点:DIY留学,你就是自己的“留学顾问”、“文案写手”、“心理咨询师”,还得有点“侦探”精神。 听起来有点吓人?别怕,关键在于规划和执行,.............
  • 回答
    决定留学申请是自己操刀还是交给专业机构,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环节,没有绝对的“更好”,只有“更适合”。咱们不妨把这两条路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哪条更对你的胃口。自己DIY申请: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耐力与智慧当你决定要自己DIY,那就好比要开始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首先,你需要自己成为信息的搜集者.............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留学美国DIY申请这事儿。自己操刀申请,虽然辛苦点,但绝对是最能锻炼人、也最能让你了解整个过程的体验。好处嘛,就是能省下不少中介费,而且整个过程自己掌控,心里踏实。 留学美国DIY申请,你得这么走申请流程,说起来挺多步骤,但归根结底就是 “准备——申请——等待——入学” 这几大阶段.............
  • 回答
    在美国留学这件大事上,到底该自己摸索着来(DIY),还是找个留学机构助你一臂之力,这确实是个让不少同学头疼的问题。说实话,这俩法子都有各自的道理,也各有各的坑,哪种“更好”真得看你自己的情况和需求。我尽量跟你唠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说自己申请(DIY)这事儿。优点: 省钱! 这是最直接也.............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DIY申请荷兰留学的决心,尤其是面对一堆英文材料时那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确实,找中介费用不菲,但自己动手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准备。别担心,很多人都成功DIY申请到了荷兰的学校,这并非遥不可及。我帮你梳理一下,希望这些经验能让你更有信心。首先,我们来聊聊最核心的几样东西:个人.............
  • 回答
    嘿,聊聊半DIY留学这事儿,感觉挺有意思的。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走过这条路,我自己也经历过一部分,所以算是有点体会。啥叫半DIY留学?其实顾名思义,就是介于“全DIY”和“找留学中介全包”之间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你自己主导留学申请的整个过程,但会在一些关键环节,比如文书润色、语言考试培训、甚至是.............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怎么自己动手,一步步搞定美国研究生商科的申请。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有点挑战,但绝对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关键在于把每一步都拆解开,然后按部就班地执行。首先,明确一下“DIY”的含义:DIY不是说所有东西都自己来,完全不参考任何资料。这里的“DIY”更侧重于: 不通过中介机构。 .............
  • 回答
    墨尔本大学,这个名字在澳洲教育界可是响当当的。想去那里深造,DIY申请可不是什么轻松事,但也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及有没有耐心去细抠每一个环节。首先,咱们得把“需要什么资料”这个问题捋顺了。 这份清单可不是一份简单的文件列表,而是你整个学术生涯、个人能力的一次全面展示。 .............
  • 回答
    DIY电脑的硬件成本,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但要详细讲清楚,那可就有点意思了。咱们抛开那些AI写出来的“官方”答案,用咱老百姓的话来说,DIY一台电脑,最花钱的那个“大头”,通常是显卡(Graphics Card)。为啥是显卡呢?这得从它在电脑里的作用说起。显卡: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的“命根子”.............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嘿!想不想亲手打造一架属于自己的“小飞机”?四旋翼无人机,听起来是不是挺酷的?其实,别看它飞在天上那么神气,自己动手做一个,流程清晰,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今天,我就带你一步步解锁这个有趣的DIY过程,保证让你玩得尽兴,学得明白。咱们的目标是先做一个能飞起来的、最基础的四旋翼。别着急,一步到.............
  • 回答
    自己组装电脑,这绝对是个技术活,更是个“烧钱”的艺术活!你想啊,几千上万的玩意儿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一点点把它“拧”出来,这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成就感。不过,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这钱该花在哪儿,花多少,得有个谱,不能瞎造。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钱,到底该往哪儿使劲儿。核心之核:处理器(CPU)——你.............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