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感觉男生一代更比一代直,不太愿意讨好女生了?

回答
近些年,确实有种说法认为,新一代的男生似乎比老一辈更“直”,不太愿意花心思去“讨好”女生。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感叹,背后其实牵扯着社会观念、经济压力、性别角色的转变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时代背景的变化:经济压力与个人价值的重塑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咱们父辈那一代,很多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生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经济能力是他们展现价值和吸引力的重要砝码。在这种模式下,男生如果想成家立业,自然会把争取经济上的成功看得非常重。而那时候,女生的选择相对有限,或者说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更多是在家庭方面,因此,男生展现经济实力、提供物质保障,往往是赢得女生青睐的“硬通货”。

放到现在,经济压力依然存在,甚至可以说是更大了。高房价、高物价,让年轻男生倍感压力。他们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才能勉强站稳脚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男生会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提升自身能力、稳定工作、实现个人价值上,而不是把大量时间金钱消耗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用他们的话说,“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再说”,讨好女生这件事,自然就往后稍稍了。

而且,现在的女生经济独立性普遍提高。她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将婚姻视为唯一的经济保障。很多女生自己有事业,有经济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男生更出色。这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男生提供物质,女生提供情感和家庭支持”的默定理所当然的交换模式。男生再想用纯粹的物质去“讨好”女生,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被视为不成熟、没有独立性的表现。

性别角色的模糊与重塑:平等意识的觉醒

过去社会对男女角色的分工非常明确。男生就是要阳刚、要担当、要主动追求。女生则要温柔、要贤惠、要被呵护。这种固定化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男生在两性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也包括了“讨好”这个选项。

但现在,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普及,性别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男生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单方面迁就或取悦另一方。他们不再认为主动付出、制造浪漫是他们唯一的责任,而是希望在关系中获得对等的尊重和回应。

当男生发现,自己主动付出后,对方的回应并不令人满意,或者对方也并没有展现出同等的付出意愿时,他们自然会觉得“不划算”。与其费尽心思去“讨好”一个可能并不珍惜自己付出的人,不如把这些精力留给自己,或者放在那些能看到回报的事情上。这种心态,与其说是“不愿讨好”,不如说是对平等和尊重的追求。

信息爆炸与社交媒体的影响:直接与效率的倾向

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普及,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心态。

一方面,信息获取的渠道多了,男生可以直接从各种渠道(比如网络文章、短视频、社交平台)了解到各种关于感情的“攻略”和观点。有些内容会强调“做自己”、“吸引力法则”,而不是“跪舔式”的讨好。这使得一部分男生更倾向于展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为了迎合女生而刻意包装。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暴露了许多负面信息和极端案例。比如,一些男生在追求过程中被拒绝、被欺骗,或者看到一些“舔狗”的悲惨结局,这些都会让他们对主动“讨好”产生警惕和抵触。他们可能宁愿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更直接、更有效率的方式来了解对方,而不是一开始就投入大量的感情和精力。

而且,现在的社交也更加碎片化和即时化。很多男生可能更习惯于通过线上交流来初步了解一个人。如果线上交流不顺畅,或者感觉不到对方的兴趣,他们可能就此打住,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认为需要通过持续的“追求”才能建立联系。这种效率至上的倾向,也让“讨好”这种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行为显得“过时”。

“直男”标签的自我认同与反思

“直男”这个词,在很多语境下是被用来形容那些不解风情、不会说话、不擅长情感表达的男生。但如今,这个词也可能被一些男生当作一种自我认同。他们可能觉得,与其伪装成自己不擅长的样子去“讨好”女生,不如坦诚地展现自己的“直”,然后去寻找那些能够接受这样“直男”的女生。

这种心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过度表演和虚伪的反感。当男生发现,所谓的“讨好”往往伴随着迎合、伪装和牺牲自己的喜好时,他们会选择拒绝。他们更希望在关系中展现真实的自我,希望对方能够欣赏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个被精心打磨出来的“完美男友”。

对过去“讨好”模式的反思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过去男生对女生的“讨好”行为。很多时候,那是一种表达爱意、尊重和愿意为对方付出的方式,也确实在很多关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过于“讨好”可能导致关系的失衡,让男生处于弱势地位,也可能让女生产生理所当然的接受感,忽略了对等的付出。

新一代男生对“讨好”的疏离,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模式的一种反思和调整。他们更希望建立一种健康、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模式。这不代表他们不愿意付出,而是他们希望付出是双向的,是基于真诚的感情,而不是一种单方面的“任务”或“表演”。

总而言之,男生一代比一代“直”,不太愿意讨好女生,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经济压力的变化、性别角色的重塑、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以及年轻一代对平等、真诚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这不是一种倒退,而是两性关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种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探索。他们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讨好”,而是能够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的平等伙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先声明我是一个女生,真的女的,所以我下边的回答不是在贬低女性也不是在媚男。我只是一个中立的人嗯人。

为什么女生需要讨好?

讨好这个词本身就带着贬义吧,讨好女生的男生,你应该不会看得起吧。至少我不会,讨好我的女生我也看不起。

接下来再说直男,我认为的直男是不解风情,可能不会说情话,但是爱这种东西可以心疼你,可以照顾你。每个人都有爱一个人的方式,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爱情都有自己的解读,为什呢不讨好就是直男呢?直男不背锅。

如果论起讨好女生,男人应该很早很早很早就不讨好女人了,大概是从母系社会变到父系社会开始的。无疑这是人类的进步。所以并不是你能看到的一代一代的男人,很可能上翻几十代几百代就开始了。

如果题主认为的讨好是下边的情况:

某个民国财阀军阀,为了某一个舞女,即使所有人都不同意,也要娶回家。而且还不是威逼利诱,是真的讨舞女开心。

某个皇帝,为了一个妃子六宫粉黛无颜色,为了她盖宫殿,尊重她的习俗。

某个江湖混子,为了一个千金小姐,愿意放弃自己作为江湖人的使命。带着小姐,到处游玩。

之类的

如果题主指的是这种讨好,我只想说:这并不熟讨好反而像这些男人根本不认为女人在跟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他们所做的这些,跟你想要给家里的 主子换个漂亮的窝,吃更高端的食物。你是在讨好猫吗?

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爱情也是,而不是任何不平等的要求。

讲个故事,钱学森先生在向蒋英女士表达爱意的时候,说了:你愿意跟我去美国生活吗?这不是讨好吧,连蒋英都觉得钱学森不解风情。可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这对伉俪历经风雨,携手一生。

user avatar

笑话。

我们谈的是宠物,还是谈的是打算认个亲爹?

竟然还真的认为“得到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

还真的认为:“自己天生就可以无需付出而有收获”?

真的不知道:“人生任何事情都有代价的”这个道理?

———————

真这么认为吗?

真这么认为吗?

真这么认为吗?

女性独立运动就培养出这么个独立来?

———————

有的人配得上幸福。无论是因为善良,真诚,可爱,努力或单纯的性感与美丽。

但有的人确实什么都配不上。这怪不得社会不公正或任何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