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刚出生一个小时内的幼虎有行动能力吗?

回答
刚出生一小时的幼虎,如果用“行动能力”这个词来衡量的话,那得非常谨慎地定义。它们确实有动作,但绝非我们想象中成年虎那种自由奔跑、捕猎的模样。

可以这么说,它们此时的“行动”主要围绕着 生存本能的启动 展开,而且是非常有限的、依赖性极强的动作。

首先,刚出生一小时的幼虎,基本上还是一个柔软、几乎没有骨骼支撑的小生命。它们的皮肤细腻娇嫩,身上还可能沾着羊水和胎盘的残余。最明显的动作,就是 微弱的蠕动和挣扎。想象一下,一只刚出生的小猫,那种努力扭动身体的模样,幼虎在这一点上非常相似,但因为体型更大,动作会显得更加笨拙和无力。

它们会 尝试寻找乳头。这是生命最初的关键任务。母虎会趴在地上,而幼虎则会在母虎身上本能地拱动、嗅闻,努力地将头部转向有奶水的方向。这个过程并非精确导航,而是靠着温热的身体感知和嗅觉,一点点摸索。它们会用小小的脑袋轻轻拱母亲的腹部,寻找那个温暖而充满食物的源头。如果幸运,它们能接触到乳头,然后开始 吸吮。这个吸吮的动作,虽然看起来稚嫩,但却是它们获取生存能量的第一步。

幼虎在这时候还 无法抬头或支撑自己的身体。它们的颈部肌肉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头部基本是软绵绵地搭在地上,或者搭在母亲身上。它们无法像稍大一点的幼崽那样,好奇地转动脑袋观察周围。

你可能会看到它们 蹬腿或者划动四肢。但这更多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是身体在表达某种不适或者努力想改变姿势。这些动作通常是短暂的、没有方向性的,更像是身体在尝试“醒来”和适应这个世界。它们的爪子非常小,虽然有锋利的幼爪,但此时并没有力量去抓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更不用说用来支撑身体了。

它们会发出声音,但也是非常非常微弱的 呜咽声或细微的嘶叫声。这些声音是为了吸引母虎的注意,表达自己的存在和需求。你会听到它们在吸奶时,发出轻微的“咕噜咕噜”声,这是一种满足的表现。

总而言之,刚出生一小时的幼虎,它们拥有的“行动能力”,更准确地说是一种 原始的、本能驱动的求生反应。这些动作包括:

轻微的身体蠕动和扭动,以调整姿势或寻找母体。
本能地在母虎身上拱动和嗅闻,寻找乳头。
尝试吸吮乳头,获取初乳。
偶尔出现的无意识的蹬腿和划动四肢的反射动作。
发出微弱的生存信号(呜咽、嘶叫)。

它们是完全依赖母亲的,脆弱得不能想象。任何脱离母亲庇护的行为,对它们来说都是致命的。此时的它们,更像是一团温热的、需要被精心呵护的生命之火苗,正努力地在母亲的怀抱里燃烧起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白小鱼

以东北虎为例,刚出生不足1小时的幼虎,是几乎没有多少行动能力的。

动物行为学的视角来看,

该题属于动物的「行为发育」方面的问题。

在动物的行为发育中,由于「发育的内稳定性」(developmental homeostasis)的存在,所以,行为发育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1]

在哺乳动物中,一般我们将还未性成熟的个体,统一叫做「幼仔」(young),进一步,则把还没断奶的个体叫做「仔体」(baby)、把处于断奶后与性成熟之间的个体叫做「幼体」(juvenile)[2];因此,若细究起来,刚出生的小老虎,应该叫「仔虎」[3][4],但为了方便起见,后面我们就一律用「幼虎」来指代小老虎。

食肉动物的幼仔在刚出生时,往往发育水平都很低,几乎没有视力和听力,需要妈妈的悉心照料才有机会存活[5]

与同为猫科动物的家猫相类似,幼虎在刚刚出生时,眼睛通常是没有睁开的[3][4][6],大约在出生后的第5~10天才会逐渐睁开[3][4][7](但也有出生后就睁着眼睛的情况[3][8]),一般身体强壮的幼虎睁眼更早,身体弱一些的则睁眼较晚[9];而小猫咪则是在出生后的第14天左右,眼睛才完全睁开[10]

(由于我没找到有授权的初生幼虎照片,所以就拿猫咪的来代替一下吧,请见下图:)

同时,刚出生的幼虎,听力也非常微弱[9][6],两只耳朵紧贴着圆圆的脑袋[7];虽然小老虎的视觉和听觉,这时基本都派不上用场,但它们的嗅觉却非常灵敏[6]

正如上文提到的,食肉动物的幼仔在刚出生时,往往发育水平都很低,与牛、羊这样的有蹄类动物大不相同[5]

刚出生的幼虎,身体又粗又短[7],爬动能力微弱[3],后腿无力、依靠前腿拖行[9],四肢只能勉强支撑身体连滚带爬地移动[4][7],移动时后腿和肚子往往半贴着地面[11],需要虎妈妈帮忙咬断脐带[12][13][14]

而羔羊在出生后,

通常自己就能扯断脐带[15][16]

出生10多分钟后,就已经可以站起来了[16]

一般情况下,幼虎在出生后的40~90分钟,就可以吃上奶了[8],有时则可能需要6~14个小时才能吃上[8][12],如果虎妈妈太长时间不给幼虎哺乳,比如20个小时,那往往就需要人工来给幼虎哺乳了[8]

幼虎出生后的4天内,初乳所提供的物质非常关键,它决定了幼虎能否健康成长[12](对同为猫科动物的家猫来说,幼猫可以从初乳中,获得来自猫妈妈的母源抗体[17]),而幼虎能否及时吃到初乳,则主要取决于幼虎自身的活力以及虎妈妈的母性强弱[8]

出生约15天后的幼虎,已经可以走动得比较快,但动作还不够稳健[4][7];到第20天左右,幼虎就能走得比较稳健了,但通常不会长距离移动[4][7];到一个月大时,幼虎开始喜欢经常行走[4][7],且走动自如[8]

参考

  1. ^ 动物行为学(第二版)/尚玉昌 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
  2. ^ 哺乳动物学(原书第六版)/[美]T. A. 沃恩(Terry A. Vaughan),J. M. 瑞安(James M. Ryan),N. J. 恰普莱夫斯基(Nicholas J. Czaplewski)编;刘志霄 译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6〔Mammalogy(Sixth Edition)〕
  3. ^ a b c d e 虎研究/马建章,金崑 等 编著.—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2
  4. ^ a b c d e f g 东北虎/孙海义 编著.—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1.3
  5. ^ a b 动物园野生动物行为管理/张恩权,李晓阳,古远 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7
  6. ^ a b c 于洪伟, 刘丹, 周绍春, 田家龙, 马国庆. 圈养东北虎幼仔行为的研究[J]. 林业科技, 2012, 37(6):41-43.
  7. ^ a b c d e f g 朱本仁, 夏菊兴. 中国幼虎生长和发育的初步观测[J]. 动物学杂志, 1983(1):20-24.
  8. ^ a b c d e f 赵云华, 刘永利, 曾德生. 人工饲养东北虎繁殖行为的观察[J]. 野生动物, 1992(3):54-56+6+43+50.
  9. ^ a b c 郭爱霞, 李建春, 王林森, 徐凤珠, 李伟. 笼养东北虎的繁殖研究[J]. 野生动物, 2009, 30(1):3-6.
  10. ^ 猫病学(第5版)/[美]格雷·D. 诺斯乌斯(Gary D. Norsworthy)主编;[美]丽萨·M. 雷斯汀(Lisa M. Restine)副主编;赵兴绪 主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8〔The Feline Patient(Fifth Edition)〕
  11. ^ 朱彦, 王昂, 李劲松, 王朝友, 潘向阳. 圈养东北虎育幼期行为观察[J]. 野生动物学报, 2020, 41(2):314-319.
  12. ^ a b c 李季. 东北虎饲养与繁殖[J]. 畜牧兽医科学, 2019(13):83-84.
  13. ^ 张明海, 张常智, 刘丹. 半散放东北虎产仔行为的初步观察[J]. 兽类学报, 2006, 26(3):255-261.
  14. ^ 廖锐章, 梁汉明, 潘德成, 李耀智, 卓锦清. 圈养东北虎繁殖行为特点观察[J]. 野生动物学报, 2019, 40(2):448-452.
  15. ^ 绒毛用羊生产学/田可川 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9
  16. ^ a b 羊的行为与精细饲养管理技术指南/张鹤平 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
  17. ^ 犬猫营养学(第3版)/[美]Linda P. Case,Leighann Daristotle,Michael G. Hayek,Melody Foess Raasch 主编;陈江楠,许佳,夏兆飞 主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6〔Canine and Feline Nutrition(Third Edition)〕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