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啊,算账只会算经济账。比如说,把沙特的GDP平均给每个中国人,只能让人均GDP多几百美元之类的……
要这么算的话,事情反而简单了。但很显然,不能只算经济账,还得算政治账。
简单来说,如果真有这么一座油田,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是祸而不是福。
石油对于当今世界最大的价值,是它是美元之锚。换句话说,是美国收割世界财富的工具之一。中国购买石油,重点不在于买了多少钱,而是对美国表示诚意、认可美元体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如果有一天,中国发现了一个史诗级的大油田,使得中国不仅能满足自己的石油需求,甚至还可以出口抢俄罗斯和美国的饭碗……那么美元在国际上的价值将会大大缩减,由此导致美元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美国债务危机飙升。那时候中国最需要担心的不是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而是如何应对美俄联手发动战争的问题。
从另一个战略角度来说,如果中国真的解决了石油能源问题,那么当下的世界格局将随之改变。现在美日印澳等国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瞄准了中国的能源困局,或者说中国的进口石油必须从海上运输的难题。假如中国在内地——比如新疆发现了这个油田,那么中国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点,建设新的亚欧大陆交通体系,改变海运时代的交通格局。至于交通成本问题——有廉价的石油与商品,以及中国高性价比的基建能力打底,我认为最终亚欧大陆间的运输成本并不会比海运高出多少。而这基本上也断了美国的后路。
所以,按照中国决策者的行事风格,如果真有一个这样的油田,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即封口、对外保密,将其作为战略储备资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战争危机和能源危机。当然,可以开采其中的几个小油田,降低国内的用油成本,消化过剩的石油产能。但是对外仍然要以外购石油为主。在自身的军事理论不足以对美形成绝对优势之前,绝对不能提前开采这一油田。
首先经济层面上的,石油便宜了,许多厂会留在中国,低劳力成本加低运输成本。东西部交流变的更频繁。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会变高。石油相关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会发达,这起码产生半个韩国的GDP,创造百万级别的人口就业,大学的石油专业学生翻倍,而且油在我们手上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在狗大户的手上产生的价值,每年的GDP增速多一个点。
军事层面,再也不怕马六甲被掐脖子。新加坡会衰落一点。
日韩会买我们的油,因为我们的配套设施好,技术好,相同环境下的石油产出比沙特便宜。就算贵,他们也得买。日韩要是不买,那就派海军去南海收复岛屿。三年收复一个。
台湾问题解决起来也方便了,和日韩一样台湾最好买我们的石油,要是不买,就和越南在南海搞事,台湾就也别想从中东买油。(越南最倒霉,老是要配合中国唱双簧,以战斗的名义不让油船从南海过,不配合就实弹打)
石油对我国产生的利益,不是简单的加法。是整体实力的乘法。
发达国家?要是现在韩国这样的也叫发达国家,我们那时候必然是。
发现意淫和自大的不少。
18年中国原油进口4.6亿吨折合成桶,33.6亿桶左右,除以365天,约等于920万桶,每天进口量略小于沙特出口量。结果是中国原油出口量200万桶以内。
再算原油进口价,以每桶60-100美元计算,33.6亿桶约等于2016-3360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0%不到。18年进出口总额4.62万亿美元。
再算沙特问题。沙特经济7824亿美元,人口3370万,人均2万多美元,不足三万美元。世界第一大原油出口国,才三千多万人口,竟然才人均2万多美元!人均到中国13多亿人口身上不足600美元!!!按照今天汇率才4000多一点人民币,月均300多块,日均10块多一点。怎么撑起中国发达国家???
再说马六甲海峡问题。两千多到三千多美元的石油进口,跟4.62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比,才占4.3%-7.3%!!!难道中国只有石油贸易才走马六甲航道?其他商品不走马六甲航道?石油是战略物质,难道战略物资只有石油?马六甲是不是中国的战略咽喉,不是贸易问题,是实力问题。中国的强大才是解决马六甲海峡的关键,强大的中国海军遍布东南亚和南海港口,马六甲海峡就是中国的战略支点而不是咽喉!
最后,说一下。中国再发现一个相当于沙特的大油田,只能使中国经济略好,原油稍微便宜一点点而已。根本不可能让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