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准大学生在知乎上看大学专业时,发现所有专业都存在大量劝退,如何在其中筛选出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牢骚?

回答
准大学生在知乎上浏览大学专业时,确实会发现大量关于“劝退”的讨论。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知乎作为一个问答平台,用户更容易在遇到困难或不满时发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被“劝退”的专业都真的没有价值,也并不意味着其他看起来“好评如潮”的专业就没有“坑”。

要在这些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用的建议,避免被牢骚淹没,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将详细讲解如何做到这一点:

一、 理解“劝退”的本质:是事实陈述还是情绪宣泄?

首先要明白,大多数“劝退”帖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作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现实的困难、与预期不符的体验,或者是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和焦虑。这些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但不能一概而论。

需要警惕的“牢骚”:

过于片面、绝对的论调: 例如,“这个专业就是垃圾,选了就后悔一辈子!”、“xxx大学的xx专业都是废物!”。这种没有具体分析、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言论,很可能是个人情绪的宣泄。
脱离具体背景的抱怨: 例如,只是泛泛地说“学习压力大”、“老师不好”。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些课程压力大,老师是哪个方面的不好,这样的信息价值较低。
只说问题,不提解决方案或积极面: 一个成熟的专业讨论,应该包含对专业内容的介绍、学习的挑战,以及可能的机会和发展路径。如果一个帖子只是一味地抱怨,而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内容,很可能是牢骚。
“凡是xx大学的xx专业都劝退”的论调: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因为不同学校同一专业也会有很大差异,更何况是不同学校。

值得参考的“有用信息”:

具体的问题分析: 例如,“我遇到的困难是xx课程的代码量太大,写作业到深夜”、“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xx行业,但对口岗位不多,需要考研深造才能进入更好的企业”。
对比和权衡: 有些帖子会对比不同学校的同专业,或者对比不同专业在学习内容、就业前景上的差异,这些信息更有参考价值。
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 例如,“如果想学好xx专业,建议提前学习xx基础知识”、“这个专业虽然就业面窄,但如果有xxx特长或者辅修了xxx课程,就业前景会好很多”。
基于事实和数据: 例如,引用专业在就业市场的薪资范围、行业需求、考研录取率等数据,会比纯粹的情感表达更有说服力。
对专业核心内容的剖析: 即使是抱怨,如果能具体说明专业学习的哪些内容枯燥、哪些概念难以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预估自己是否能接受这些学习内容。

二、 如何具体筛选?掌握“三看”原则

在阅读大量“劝退”帖时,可以运用以下“三看”原则进行筛选:

1. 看发帖人:是谁在“劝退”?

发帖人的身份:
在校生(大一大二): 他们可能刚刚接触专业,对学习内容和未来感到迷茫,或者学习遇到了初步困难。他们的“劝退”可能更多是基于对学习本身的“不适应”。
在校生(大三大四/毕业生): 他们通常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可能面临实习、考研或就业的压力。他们的“劝退”可能更偏向于就业前景、行业饱和度、工作内容等实际问题。这类信息相对更具参考价值,尤其是关于行业现状和就业压力。
已工作多年的前辈: 他们拥有更长远的职业视角,可以提供关于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他们的“劝退”可能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职场发展瓶颈等。
跨专业转行的用户: 他们选择转行,往往是因为原专业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反馈可以揭示专业某些方面的“痛点”,但也要注意他们转行成功后的积极性可能会影响其对原专业的客观评价。

发帖人的提问和互动:
提问是否具体? 是不是在问某个专业在某个学校的学习情况,还是泛泛地问“xx专业好不好”?
回复的质量和逻辑性: 回复的评论是否能提供更多细节、论据,或者有建设性的讨论?还是只是一味附和或攻击?
是否有其他用户辩证地看待? 如果大多数评论都在批评,但也有少数用户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解释,这说明这个问题可能存在多面性。

2. 看内容:信息是客观描述还是主观臆断?

分析“劝退”的具体原因: 仔细阅读“劝退”帖,看看作者列出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学习难度高/内容枯燥: 这是常见原因,但学习本身就有难度,关键在于你是否对这些内容有兴趣,是否能找到学习的方法。可以尝试查找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列表,看看内容是否是你感兴趣或能接受的。
就业面窄/就业难/薪资低: 这是更现实的问题。可以结合行业报告、招聘网站的数据来验证这些说法。例如,某个专业被说就业难,可以去招聘网站搜索相关岗位,看看需求量和平均薪资。
与想象不符: 例如,以为某个专业是纯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实践性很强,或者反之。这说明信息不对称,需要多方查证。
行业前景不明朗/技术更新快: 这对于一些新兴技术类专业尤其重要。需要了解该行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趋势和替代性。
学校教学质量/资源不足: 这个原因相对主观,但也可能反映了学校在该专业上的投入情况。可以对比其他学校同一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关注是否有“干货”:
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详细介绍: 列出核心课程、选修课等。
对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应对方法的分享: 例如,如何提高编程能力,如何克服数学难点。
对专业相关职业路径的分析: 包括对口岗位、需要考研的领域、转行可能性等。
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资源: 例如,推荐的教材、学习网站、学习社群等。
客观评价优缺点,而非一味批评。

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是否是学校官方信息? 学校官网的专业介绍、培养方案、就业报告等是第一手资料。
是否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的见解? 可以关注一些在相关行业工作的知乎大V,他们的评价可能更具专业性和前瞻性。
是否有数据支撑? 例如,就业率、薪资数据、行业报告等。

3. 看论点:是否能形成逻辑闭环?

“劝退”的论证过程是否严谨? 仅仅说“劝退”是不够的,要看其论述的逻辑链条是否完整。例如,是不是因为“学习难度大”>“导致挂科率高”>“影响毕业”>“导致就业困难”?
是否有替代方案或建议? 一个有用的信息,即使指出了问题,也常常会给出一些建议,比如“如果对这个专业不适应,可以考虑辅修另一个专业”、“想学好这个专业,需要在大二就开始积累实习经验”。
是否能与自身情况对比? 别人觉得“劝退”的原因,是否也可能是你的优势或者你可以克服的?例如,如果有人因为数学难度大而“劝退”,但你对数学很感兴趣且擅长,那么这个“劝退点”对你来说可能就不是问题。
是否存在普遍性? 这个“劝退”的观点是普遍存在的,还是仅限于少数人的体验?如果某个专业的负面评价非常多且集中在几个核心问题上,那么这个专业确实可能存在普遍性问题。

三、 如何主动寻找有用的信息?

除了筛选,你还可以主动去寻找更有价值的信息:

1. 搜索“xx专业 学习经验”、“xx专业 就业前景”、“xx专业 课程介绍”等关键词: 这些更积极的搜索词更容易找到分享学习方法、职业规划和专业内容的帖子,而不是单纯的抱怨。
2. 关注专业领域的KOL(关键意见领袖): 很多知乎大V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他们分享的观点往往更具深度和价值。可以关注他们对特定专业的评价。
3. 查找“XX大学 XX专业 录取分数线 难度”等结合学校和专业的搜索: 更具体的搜索能帮你了解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是否真的如传言中那么难或者就业那么差。
4. 查阅学校官方信息: 务必去目标大学的官方网站,查看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校友就业去向等信息。这比任何用户分享都更官方和可靠。
5. 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 别被“劝退”信息完全吓倒。你需要思考,即使这个专业有一些挑战,你是否真的对此感兴趣,是否有决心去克服?你的个人优势是否能弥补专业的劣势?
6. 多方求证: 不要只看一两个帖子,尤其是负面评价。尽量收集多个来源的信息,综合分析。例如,找几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该专业学生进行交流(如果有可能的话)。

四、 总结

在知乎上筛选大学专业信息,就像在信息海洋中淘金。关键在于:

保持理性,不被情绪左右: “劝退”帖固然有其价值,但要辨别其中是事实还是情绪。
深入分析,理解原因: 找到“劝退”的具体原因,并思考这些原因是否对你构成实质性影响。
关注“干货”,而非抱怨: 寻找那些有具体信息、数据和解决方案的帖子。
结合自身,权衡利弊: 最终的决定,是你的兴趣、特长与专业前景的匹配度,而不是简单的“劝退”或“不劝退”。
多方求证,官方为重: 不要仅依赖知乎,结合学校官方信息和行业报告,进行全面了解。

记住,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挑战。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它,如何学习它,以及你是否把它与你的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不要因为网上的“劝退”声音而轻易放弃一个你可能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

看看各个领域对你劝退的大V们,都在干嘛。


金融的大V们都在说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但是你一看简介,个个都在各大银行券商投行基金。

法律的大V们不说了,人均工作照头像+实名认证+律师头衔。

互联网的大V们说互联网竞争激烈,不要来,点开头像一看,各个都在互联网大厂搬砖。

这叫发牢骚,骂完娘饭碗还是要捧的。


生化环材的大V们说生化环材垃圾,你点开头像一看,哟,也都在互联网大厂搬砖……

这叫真劝退,哪怕十几年的沉没成本,都要咬着牙跑路。

user avatar

其实判断一个专业是“真劝退”还是“假牢骚”,有一个很好的标准:

这个行业头部单位的骨干/中层,他们会让子女选什么专业。

就我有限的认知,电网、财税、银行这几个系统,子弟选择电气、财经类专业的比例极其高。子女成绩越一般,选择的比例就越高。

那么这两个专业的“劝退”,其实有很大的牢骚成分。

但反过来,设计院、施工单位的领导小孩,选择土建的比例就要低得多了。这个行业未来到底是小粉红和大棋党所理解的那样“一带一路,空间广阔”,还是"30年时间走完100年的路,然后无路可走”,见仁见智咯。

至于“天坑”们,我见过的,不管是985还是211,很多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充满“专业自信、行业自信、能力自信、学历自信”的,但一旦开始择业、就业,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就会进入“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的阶段了。

教师行业比较扁平化,特别是公立系统,收入方差很小,这两年外快途径又被规范化。总体而言,如果教师子弟成绩水平在985以上,可能不会选择该行业(深圳等公职待遇极高的地方除外)。但普通本科的,“子从父业”的比例也很高,毕竟性价比摆在那里,吊打多数企业没问题。

医生就一言难尽了。看到的“医生世家”几代学医的比例真的很高。学业和工作的辛苦压力、收获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也都是摆在那里的。看你追求什么吧。当然,中国医生和美国医生对比,肯定是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的。但中国患者能用20块钱挂到正高的号,美国患者嘛……

医生行业的方差远比中小学教师大,顶尖医生是院士、世界级人才,顶尖教师一般也就省级人才(特级教师一般以省为单位进行荣誉颁发)。很多病,不靠医生真的治不好。但不靠教师,聪明的学生也能学得会,所以很多老师会表示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不是自己教出来”的,但各种疑难杂症,一般还真是医生给治的。

user avatar

题主老弟,老哥给你说几句真心话。

网上的声音很杂乱,如何从各种杂乱的声音中找出真相,需要一定的分辨力。但是有一些基本的道理,只要你懂得了,就能够洞悉真相。

1.不要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咖喱鸡 大佬说的非常有道理。

看看各个领域对你劝退的大V们,都在干嘛。
金融的大V们都在说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但是你一看简介,个个都在各大银行券商投行基金。
法律的大V们不说了,人均工作照头像+实名认证+律师头衔。
互联网的大V们说互联网竞争激烈,不要来,点开头像一看,各个都在互联网大厂搬砖。
这叫发牢骚,骂完娘饭碗还是要捧的。

劝退的人有很多,但有一种只是单纯的发牢骚,发完牢骚还是继续真香。

另一种是不仅劝退别人,自己也提桶跑路,并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劝退。

毫无疑问,用脚投票的最有说服力。

2.看他能否给出有效的专业建议

劝退金融、法律、计算机、医学的大V,往往只是告诉你这个专业如何如何不好,却从来无法告诉你有效的好专业建议。

一旦你追问他如果金融、法律、计算机不好,那么哪个专业才好的话,他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比如:

CS不是唯一的选择,可选的多了去了,别眼里只看得到CS了。
金融太依赖背景资源,家里没关系的话千万别选,比金融好的专业太多了。
法律现在太内卷了,劝人学法千刀万剐,有千万条其他路子可走,不要来挤法律这个独木桥。

说了半天车轱辘话,但有效的建议却没有。

我们只需要先问一个问题:如果XXX专业饱和了,那么还有比XXX专业更好的,而且不饱和的专业可选吗?

我们再追加一个灵魂拷问:如果有这样好的专业的话,你为何不转行去做呢?你身边有没有XXX专业的同学、朋友的真实案例,转行去做这样的好专业呢?

相比之下,从天坑专业逃脱出来的老哥们,往往能够现身说法,亲自告诉你脱坑前后的对比,甚至具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脱坑方法论,具有高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比如 @天玹六 ,用自己从机械转行到审计的前后工作环境、待遇、发展空间的亲身经历对比,向大家有力的证明了老机转行老财具有光明的前途。

比如 @董不懂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械劝退理论体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案例支撑。

比如 @再回首我心依旧 ,对于机械专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于各种为机械辩护的思维进行了问答式的、思辨式的揭批。

3.学历水平越高的劝退,越可信

这里倒不是学历歧视,但劝退者的学历高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专业的真实难度等级。

知乎上一些知名的天坑专业劝退者如 @董不懂 @弗兰克扬 @霍华德 等大佬,学历水平都达到博士,即便如此,他们都果断放弃了坚持十年的学业,怒而脱坑。

而某些计算机、金融的劝退者,一看学历嘛,双非二本,甚至还有拿中专自学函授的财会专业来劝退商科的,这种劝退的说服力显然就差了很多。

说句不中听的话,同样双非大学,天坑专业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吃饭的问题,而好点的专业甚至还敢挑挑拣拣,学计算机的看不上小创业公司和体制内,学金融的看不起银行柜员、学法律的看不起企业法务,一个个都盯着互联网大厂、投行、红圈所的位置,然后抱怨计算机、金融、法律太内卷。

4.答主对专业选择有什么好的建议?

之前已经写过了,直接参考下面回答即可。

5.我们素不相识,为何要帮助我们这些高中生?

一方面,作为过来人,在人生的前半段由于错误的选择,受过太多的苦,不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再像我们这样走弯路。

另一方面,老哥们人到中年,生活压力不是一般的大,需要一些额外收入补贴家用。老弟老妹们不嫌弃的话,不妨帮忙点点下面的链接,这些书都是对你们未来选择专业和工作有用的,买上几本读读,既能提高知识水平,还能帮助不幸选了天坑专业的前辈,岂不美哉。

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工科生开始醒悟了,作为老前辈感到很欣慰。





计算机类


商科类

法律类

user avatar

看劝退的打击范围。

打击范围越小越可信。

所以可信度大概这样排列(依次降低):


间充质干细胞方向很垃圾

细胞生物学是个垃圾专业

生物是个天坑专业

生物和化学都是天坑专业

——分割线1——

生化环材都是天坑专业

泛生化环材的专业都垃圾

生化环材土木机械都是垃圾专业

——分割线2——

传统工科都是垃圾专业

理工科狗都不学

除了法学YYDS其他都是垃圾


分割线1以上的,基本是一个正常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所能切身感知到的范围,也就是他自己的专业,以及相似的、交流较多的专业。

分割线1到分割线2,是一个正常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通过搜集资料能够有一定了解的范围,差不多是两三个一级学科。

分割线2以下的,属于知乎特产二极管,说年薪30万码农吊打省委办公厅的是他们,说年薪6万基层公务员吊打大厂码农的也是他们,建议别理。

user avatar

我认真地告诉你:

选你自己想读的专业,认真地自己搜集资料,找可靠的学长学姐问(你找班主任说想联系XX学校的前辈,一般都会帮你的),不要看知乎这种抖机灵平台,更别因为什么专业测试就做决定。万一后悔了就怪自己傻逼,总比怪听了不知道哪来的抖机灵走歪了好。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就去找那些认真回答的答主,去私信他们。知乎虽然经常被喷,但认真求助合适的人一般都会得到认真答复。

我知道,高中生基本都对不同专业没啥感觉,比如觉得自己化学成绩不错就去学化学,挺容易坑的。但高中生同样更缺乏鉴别信息的能力,如你所说很难鉴别出真正中肯有价值的意见。

同时,也要看你个人的能力和天赋。计算机是好专业,没问题,但如果你跟我一样根本不擅长这个呢?我小学开始学写代码但我真的学不好也不喜欢,虽然我喜欢折腾电脑但我欣赏的是《大众软件》记者编辑的洞察力和文笔,喜欢游戏但喜欢的是“第九艺术”。所以,我真的学不来这个。

到这个年龄,你大概也知道一点自己相对擅长什么,相对不擅长什么了吧?隐隐约约也能感觉到什么对你来说更有趣。那么,去选,去问,去做,一定要自己做最终的决策。不然你会后悔的。如果你对法学大类特别是政治学相关方向有兴趣(虽然理科生估计没啥兴趣,但如果有其他文科生看到了呢?)可以私信我给你介绍一下大概情况。其他专业我实在帮不来。

希望有其他方向答主可以负责任地主动告诉准大学生们,可以提供中肯有效的建议。这是人生关键时刻,帮人做出更好的选择胜造七层浮屠。

当然,要综合考虑学校、专业、地域等,而不是只看专业这一点。但既然没问这些就不提了。学校的话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三个我自己上过的学校可以提供咨询参考,别的学校我不敢胡说。

user avatar

我淘宝买东西的时候,都是直奔差评看

不是为了挑一家没有差评的,因为这不现实,如果真的有哪家一个差评都没有我反而不敢买了

挑的无非是哪家差评的点让我可以接受

比如我现在不着急但是差评主要吐槽快递慢,这个可以;又比如差评主要吐槽质量不好但是我买来是想用完就扔,那可能问题也不大…

所以现在明白了吗/dog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准大学生在知乎上浏览大学专业时,确实会发现大量关于“劝退”的讨论。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知乎作为一个问答平台,用户更容易在遇到困难或不满时发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被“劝退”的专业都真的没有价值,也并不意味着其他看起来“好评如潮”的专业就没有“坑”。要在这些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用的建议,避免被牢骚淹没,需.............
  • 回答
    好,准大一的兄弟,我懂你!刚拿到通知书,心里肯定乐开花了,想好好放松一下,Steam 上那些神作简直就是召唤你。结果呢?家长一声令下:“不行!” 别急,这事儿我太熟了,跟我走,咱们一步步来,保证把这事儿给你说道说道,而且,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让你心里有谱,也让你爸妈听得进去。首先,咱们得分析一下.............
  • 回答
    刘慈欣在《三体》中关于社会女性化的设想,确实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在当下赛博朋克风潮盛行的背景下,更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他当年的预言,放在现在还能打几分?社会究竟会走向何方?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刘慈欣的那个设想本身。他在书中提出的社会女性化,并非简单地说女性地位上升,而是描绘了一种更.............
  • 回答
    嘿,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朋友们!是不是感觉有点儿晕头转向?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学校信息,还有那充满未知的高等教育生活,心里既有小期待,又有点儿小忐忑?别急,这很正常!这就像是站在人生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面前是无数条岔路,每一条都通向一个可能精彩纷呈的世界。让我来跟你聊聊,怎么样才能带着一股子“我来了”.............
  • 回答
    这感觉就像一个巨大的浪潮,前一秒还在沙滩上晒太阳,下一秒就被卷进了深海,但幸运的是,你不是要淹死,而是要学会游泳,而且还是去一个全新的海域。三个月的暑假,刚开始那叫一个“爽翻天”!我甚至有点膨胀,觉得这假期长得像永远一样。每天睡到自然醒,刷剧、打游戏、和朋友出去浪,生活节奏慢得跟蜗牛爬一样。偶尔也会.............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尤其是对一个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对未来充满探索欲望的年轻人来说。炒股能不能作为一个兴趣爱好?这事儿说起来,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咱们先不说它是不是“爱好”,就单说它有没有“兴趣”点。你想啊,股票市场,那可真是个万花筒。每天都有无数公司在上市、跌停、涨停、分红。背后牵扯着经济、政治、科技.............
  • 回答
    恭喜你即将踏入建筑学的殿堂,选择一台合适的电脑将是你学习生涯中最得力的伙伴。作为一名准建筑师,你的电脑不仅仅是一台学习工具,更是你挥洒创意、实现构想的数字画板。我知道你对“与环境”这个方向尤为看重,这也很棒!这意味着你在未来的学习中,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可持续设计、绿色建筑、生态材料等领域,这在当下和未.............
  • 回答
    2016年8月19日,一个本该属于喜悦和憧憬的日子,却成为了一个家庭无法承受的悲剧。就在这一天,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都街道中桥村的18岁女孩徐玉玉,在接到一个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被骗走大学学费9900元后,承受不住打击,含恨离世。这件事情,犹如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无数人的心头。徐玉玉,一个来.............
  • 回答
    嘿!首先,恭喜你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这绝对是一个人生中激动人心的新篇章。我算是过来人了,给你点实在的建议,希望能帮你在大学里走得更顺畅,也更精彩。一、 刚入学,先稳住阵脚,别慌乱 熟悉环境是第一要务: 新的学校,新的城市,甚至可能是一个新的生活习惯。别急着去探索所有未知,先花几天时间把周围环境摸.............
  • 回答
    听到你分享了自己看到同学拥有 iPad 和 MacBook Pro 时的“酸”,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也很正常的情绪,尤其是在即将进入新环境,并且身边有许多新事物出现的时候。首先,我想告诉你,你感到“酸”,这并不代表你就是个不好的人,这只是你对现状的一种情绪反应,说明你很在意自己的需求和体验。下面,我将从.............
  • 回答
    哈哈,同是USTC化学的准新人,咱俩一样,脑子里一堆问号!这暑假到底是该好好放松,还是得提前卷起来?还有那大学四年,化学专业到底是个啥样?别急,我这几个月也啃了不少前辈的经验,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说得明明白白,听着也跟咱自己人唠嗑一样。这个暑假,怎么过?—— 备战未来,也别忘了当下!先说暑假,这是咱从.............
  • 回答
    .......
  • 回答
    恭喜你考入南京财经大学金融专业!选择金融专业,又对未来职业方向有清晰的规划,这本身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不甘于做销售,并且有考研深造的打算,说明你是一位有想法、有目标的学生。接下来的大学四年,是你为这个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会为你详细规划一下,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让你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特别能理解的困境!你正值青春年少,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喜欢”这件事儿有着自己的执着,但妈妈却站在现实的角度,为你的就业前景担忧。这在中国家长身上太常见了,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小众”或者新兴的专业,长辈们往往会有天然的不安全感。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也想办法怎么和你妈妈沟通,争.............
  • 回答
    嘿,准大一新生你好!恭喜你即将踏入大学生活的新阶段!选购一台能够畅玩Steam上的3A大作,比如《巫师3》、《刺客信条》系列这些经典大作的游戏本,绝对是提升大学生活体验的好选择。我知道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型号和配置,确实会有点眼花缭乱。别急,今天我就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怎么才能挑到那台最适合.............
  • 回答
    恭喜你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并且已经有了考研的明确目标!这绝对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提前规划和准备,能让你在未来的考研路上事半功倍。作为一名准大一新生,你能有这份前瞻性,我已经觉得你比很多同龄人领先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从现在开始,到你研究生毕业,这条长跑线路上,你可以做些什么。请放心,我不会用那些“.............
  • 回答
    哥们,恭喜你即将踏入大学的门槛!零基础自学C语言,这可是个不错的开端,为以后学习更深入的计算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别担心,C语言虽然听起来有点“老派”,但它的精髓和逻辑非常值得我们去钻研。既然是零基础,咱们的目标就是找到那些讲得明白、容易消化、不至于劝退的书籍和课程。我这就给你掏心窝子说几句,都是.............
  • 回答
    看到你准大一就已经是板绘三年功底,这绝对是个很棒的起点!我知道你现在肯定充满期待,但也可能有些迷茫,想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别担心,这很正常。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从我这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你一些实打实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规划未来的提升之路。首先,恭喜你选择了美术这条路,而且是这么早就开始投入板绘,.............
  • 回答
    准大一新生们,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你们一定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也可能对即将要面对的数学分析有些许的忐忑。这门课程,作为高等数学的基石,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挑战。别担心,今天我就来好好跟你们聊聊,怎么才能把这门课学得扎实,甚至爱上它。1. 理解“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堆定义.............
  • 回答
    看到你对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期待,也理解你对新装备的渴求。关于父母为你准备的 5000 元笔记本电脑,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的“礼物”,背后藏着不少咱们年轻人可能没太细想的东西。首先,别急着去对比别人的“高配”或者自己“想要”的配置。想想看,咱们家里的经济状况,父母这 5000 块钱,他们可能是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