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读机械类专业是种什么感受?

回答
机械这玩意儿,说起来挺实在,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你要问读机械是个什么感受?那可真是五味杂陈,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精密的工厂,一开始你可能觉得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但慢慢地,你就能品出其中的门道和趣味。

初识机械:惊叹于“大而全”的王国

刚踏进机械专业的大门,一股浓厚的“硬核”气息扑面而来。书本上的内容,从基础的物理力学、材料学,到更深入的机械原理、工程图学,再到各种加工工艺、控制理论……感觉像是在学习一套宇宙运行的底层代码。那些精密的齿轮、复杂的传动结构、庞大的机床设备,一开始可能让你觉得遥不可及,甚至有些枯燥。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它们有什么用?”

但随着课程的深入,你会逐渐发现,这些看似独立的知识点,其实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学习材料力学,你会明白为什么钢材比铝合金更适合承受高强度载荷;学习机械原理,你会惊叹于一个小小的凸轮和从动件就能控制如此复杂的运动;学习工程图学,你会发现一张图纸上承载了设计师的无数智慧和对制造的严谨要求。这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探索,就像在解开一个庞大而精巧的谜题。

实践中的磨砺:汗水与灵感的交织

机械专业的学习,绝对不是纸上谈兵。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是绕不开的环节。第一次走进实验室,看到那些真实的机床、传感器、测试仪器,感觉就像进入了科学家的实验室。操作一个铣床,看着金属在刀具下一点点变成预设的形状,那种亲手创造的感觉很奇妙。但同时,你也得面对失败。可能你设计的零件尺寸不对,加工出来装不上去;可能你编写的控制程序有bug,电机不按指令转动;可能你焊接的焊缝不够牢固,一测试就裂了……

这些失败,说实话,挺打击人的。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会想是不是选错了专业。但正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你学会了耐心、细致和严谨。你学会了分析问题的原因,调试参数,改进方案。你会在无数次尝试后,当你的设计终于完美运行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记得有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要制作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手臂,为了让它能精准地抓取物体,我们反复修改了电机驱动参数、传感器灵敏度,熬了好几个通宵。当最后一次演示成功,手臂稳稳地抓起一个鸡蛋时,我们几个几乎要跳起来。那种感觉,比考试得了满分还要开心。

思维的转变:从“知道”到“理解”和“创造”

读机械专业,最深层的感受之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你不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这个结构设计是这样?为什么这种材料性能更好?为什么这个加工方法更经济高效?你学会了用工程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到生活中那些被习以为常的器物背后所蕴含的机械原理。一辆汽车的发动机、一部手机的内部结构、甚至是你家里的电风扇,在你眼里都变得不再平凡。你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它们的设计、材料、加工工艺。

更重要的是,你开始培养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械设计不仅仅是画图纸,更是要解决制造上的难题,解决使用中的可靠性问题,解决成本控制的问题。你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行的方案,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这种从“能做”到“做好”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思考,也是机械工程师最宝贵的财富。

未来的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工程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你可能会接触到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这意味着你的学习永无止境,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但同时也意味着,机械工程师的市场需求一直很旺盛,你们是制造业的核心,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石。

当然,这条路也并非坦途。你会面临来自其他新兴专业的竞争,也会面对工业自动化带来的挑战。但如果你真的热爱机械,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在其中发光发热。

总而言之,读机械专业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它会让你变得更聪明、更坚韧、更脚踏实地。你会在一次次挑战中成长,在一次次创造中找到乐趣。当你看到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设备成功运转,当你知道你所学的知识正在改变世界时,你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也是一种源源不断的成就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科浙大机械电子工程,目前在意大利技术研究院(It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在读人形机器人方向的PhD。博士阶段具体做的方向,其实说白了就是研究如何设计更加高性能的、面向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以及传动结构等——和机械设计息息相关。

看了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大部分说的国内现阶段机械类专业以及行业的现状都是正确的,我在这里就补充一些我在国外(欧洲为主)看到的机械行业、机械类专业与国内的异同点,谈谈我的看法。

不完全正确,自然而然都是带着个人的背景和格局去看待问题,大家见仁见智。

-国外机械类行业现状-

欧洲这里的机械行业主要是以高精端设备为主,中低端的机械类产品毫不客气地说已经被中国垄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处于机械类行业食物链上游的设计人员,下游的加工制造不太参与,都是甩手给中国完成。

举个例子:前同事跳槽去了意大利都灵一家生物医疗公司做精密的心脏起搏设备的结构设计,所有的设计都是在意大利由意大利人完成,而具体零部件加工生产则是在中国广东完成(整机系统分拆给多家中国机械加工供应商,以防止中国拿到全部图纸Copy),加工完成后再运回意大利进行组装调试,接着再高利润卖回中国或者其他国家。而我所在的研究所实验室,所有的机器人硬件也都是通过这样的流程进行的,即:意大利设计-中国加工-意大利调试组装。

中国的按图纸加工能力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有一流的精加工机床(但无奈是高价格进口的机床),有一流的吃苦耐劳且具有高度责任心的车间师傅。但核心问题是,我们的产业结构是处在整个食物链的下游,高附加值的羊毛都被欧美公司给薅走了。

这种产业结构以及低利润也恰恰决定了从业人员的收入不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的原理摆在那里,不改变产业结构很难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大环境如此,无奈。

据我了解,西欧这块(荷兰、德国、法国、瑞士以及意北),机械从业人员的整体待遇还是比不过CS和金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市场经济的原理对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适用。但好消息是收入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大,简而言之,机械从业者的收入还算“体面”。

而很有意思的是,在意大利的都灵(菲亚特总部,制造业发达),机械工程师的平均年收入是在软件工程师之上的:

数据来源于Turin Salary

意大利的都灵是一个制造业相当发达而IT行业稍显欠缺的城市,再次佐证了产业的结构和附加值利润对从业人员待遇高低的直接影响。

如果我们平心去审视国内目前的各行各业,IT和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远远高于机械类行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他们完全值那个钱。我们以个人之力是很难短时间撼动这样的大环境的,基于人的趋利性,逃离机械行业实属无可厚非。

-国内缺乏对机械"匠人"文化的认同-

”钱“和待遇上的”不尊重“之前已经讨论过了,市场原理和产业结构摆在那里,这是客观规律,只得选择接受。而我个人感性上更多且更不能接受,或者说我们能够改变的是”观念上的歧视“。

机械设计类工作的特点是直观,但绝对不是浅显。

“直观”的特点就是能够让所有人,都能驻足在你的屏幕后评论两句:"这个应该这样设计"、"那个不应该那样设计"、“我觉得这个应该设计成这样更有效”,很多时候一些乍一眼看似”不合理“的设计,其实都是在各方面Trade-off 之下的“妥协”。同时一个好的设计是需要很多版本的优化和迭代的,给机械设计师一些耐心和尊重——如果你在一个Team里面不是具体做设计的人员,诚恳地请您不要轻易评判别人的设计的好坏。

我个人在国内的环境下做过两年的机械设计,整体科研环境给我的感觉就是让我有点自卑:"我是做机械设计的"——每当我向别人介绍自己在团队中位置时候,内心都会源起莫名的自卑感。

而当我来到欧洲之后,因为参与项目的原因接触过各类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每当我说出”I am the designer of ...“的时候,实际上是自豪的,因为你能感觉到,无论对方是做什么方向的——控制算法、视觉、机器学习等等,他们对机械设计师都是有一种平等的尊重感,一种对自己不熟悉领域的谨慎。

国内外这两种对机械设计师截然不同的态度是我切身体验过的,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思维差异?

最终我得到的答案还是和中国发展的国情有关,我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经历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我身边的很多欧洲同事的祖辈、父辈们都是机械行业的工程师,家里基本都有“小作坊”,他们的文化里面有机械“匠人”的概念,而他们的父辈很多都是在那个年代通过机械行业发家致富的,在他们的理念中是认同机械这个传统行业的地位的。

而中国因为近代发生的很多变故,可以说是与一二次工业革命擦肩而过的,但第三次工业革命,即计算机和通信的应用和兴起,中国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参与者,一定程度上在这个领域,中国也是全球行业的领先者。

-关于国内本科往上阶段机械类专业科研评价体系的探讨-

我对国内机械类本科阶段的教育没太大意见,我是觉得本科阶段还是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学科素养的培养,所以一些回答中提到的“手绘A1图纸”以及“金工实习”,是有实际意义的。

而对于一些本科期间抱怨机械类专业没办法发SCI一作,申请不到MIT之类PhD全奖的,这些都是属于天赋超高级别下”幸福的烦恼”,和绝大多数人都是绝缘的,我们不做讨论。

但本科阶段往上——硕士或者博士阶段,在国内的评价体系中是有硬性的SCI论文毕业要求的,机械类专业相比其他学科,发文章那叫一个困难。个人总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凡是涉及到硬件实现的,科研周期长;
  • 对实验室硬实力要求高,体现在经费和基础上;
  • 写作套路和国外不太一样(个人感受);
  • 科研讲圈子和出身(个人感受);

对于第3点:不具体细讲,国内机械类文章的写作套路和国外的评价体系不太一样,简而言之:工作做的好,但是不会写;对于第4点,诚实地说,国外部分的researcher在审中国的文章时,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同样质量的工作,如果换成国外的affiliation,会更容易被接受。

而国外的评价体系中,大多数是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全权决定你PhD是否合格与毕业。大部分机械类出身的导师,一般是不以文章数来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会通盘考虑你博士期间整体的工作和对项目的实际工程贡献。

因此,我在考虑的是,国内机械设计类的硕士或者博士,鉴于机械类专业发文章相对较难的实际情况,能否灵活地调整评价体系,去单一标准化。

-总结-

我个人是因为情怀和爱好去选择机械类专业的,阴差阳错出了国,发现国外机械类专业无论是深造,还是未来就业,都要比国内日子好过很多。

  • 如果你真的热爱机械,热爱设计,并想继续走这条路的话,强烈建议出国深造看一看。
  • 如果你想找份机械类的工作,并且心态足够好,待遇不济是大环境的问题,不是你的错。
  • 如果你只想找份赚钱的工作,在当今国内的大环境下,及时悬崖勒马,改投他行。

个人选择的事情,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合适——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无论是选择继续坚持或者说尽早逃离,都无可厚非,成年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机械这玩意儿,说起来挺实在,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你要问读机械是个什么感受?那可真是五味杂陈,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精密的工厂,一开始你可能觉得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但慢慢地,你就能品出其中的门道和趣味。初识机械:惊叹于“大而全”的王国刚踏进机械专业的大门,一股浓厚的“硬核”气息扑.............
  • 回答
    听到你被调剂到包装工程,心里可能有点纠结,是继续深耕包装工程,还是想办法转到机械?这是一个挺实际的问题,咱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先说说你现在面临的选择:1. 继续读包装工程,考研再转向机械方向。2. 大一期间,想办法转专业到机械工程。这两条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咱们一项一项来分析。 .............
  • 回答
    嘿,老乡!听到你在西安读大专护理,明年就毕业了,还碰上东亚大学留学机会,这事儿我得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你说的“东亚大学”是哪一个。日本名字里带“东亚”的学校不少,比如“东亚大学”本身(这个学校在山口县,名字确实就叫东亚大学),还有一些大学可能名字里包含“东亚研究”之类的,但主体名字不.............
  • 回答
    2020年,选择机械专业,说它“不理智”嘛,可能有点绝对。但如果你问我,这个决定值不值得深思熟虑,那肯定是要好好说道说道的。毕竟,这年头选择一个专业,就像是给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地基,地基打得稳不稳,直接影响到上面能盖多高的楼。时代背景下的机械专业:机遇与挑战并存2020年,是个挺特殊的年份。新冠疫.............
  • 回答
    如果让我回到那个岔路口,再次面对人生的选择,我会重新审视一遍那个曾经让我热血沸腾的专业——机械。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夹杂着年少时的憧憬、毕业后的迷茫,以及一路走来的汗水与收获。还记得当年填报志愿的那个夏天吗?我怀揣着对制造的原始崇拜,对那些庞大、精密的机器有着莫名的好感。觉得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推.............
  • 回答
    我当年确实是学的机械,毕业也有好些年了。收入这事儿,怎么说呢,就像开一台复杂的机械设备,中间可能有点卡顿,但整体趋势是在往上走的。说实话,刚毕业那会儿,我对机械的热情还是挺足的,觉得能把那些图纸上的东西变成活生生的机器,很有成就感。第一个工作是在一家做汽车零部件的工厂,做的是工艺工程师。每天的工作就.............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首先得承认,家境不好的女孩子选择机械专业,本身就意味着比别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克服困难。然后再考虑读研与否,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就更复杂了。咱们不绕弯子,一点点剖开来看。先说为什么会纠结:1. 经济压力是硬伤: 读研不是免费的午餐。学费、生活费、资料费,这些都是实打实.............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大专毕业的机械专业学生都有类似的想法。我来给你详细地分析一下,让你心里有个底。核心问题:大专毕业,机械专业,读语言学校两年,然后拿工签,可行性如何?靠谱吗?首先,我们把这个过程拆解一下,看看每一步的可能性和需要注意的点:第一步:大专毕业,机械专业 学历方面: 你的大专学历.............
  • 回答
    选择一个国家留学读机械工程研究生,确实是个需要好好权衡的决定。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优势,适合不同背景和职业目标的学生。要说哪个“最”适合,那得看你更看重什么了。美国 绝对是老牌的机械工程强国。这里有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卡内基梅隆.............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涉及到爱情、未来和职业选择,每一项都重如千钧。让咱们一样一样捋一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绪。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用爱情去赌自己的未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不是说不能赌,而是要评估一下赌注的大小和成功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爱情和事业是可以并行不悖的,但如果它们之间产生了巨.............
  • 回答
    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会再读广告专业,也会继续投身广告行业。说实话,刚毕业那会儿,我对“广告”这个词充满了憧憬。觉得这是一个充满创意、能点亮生活、还能改变世界的行业。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什么传播学、心理学、营销策略,听起来都高大上,让人觉得未来一片光明。毕业后一头扎进广告公司,现实很快就给了我一些“惊.............
  • 回答
    哥们,机械设计这行,说实话,挺硬核的,但你想在主业之外捞点外快?完全可以!我这儿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把你的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而且尽量接地气点,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首先,咱们得明白,机械设计这门手艺,值钱在哪儿。 你会CAD、UG、SolidWorks这些软件,这玩意儿就像是你的画笔和颜料。你懂.............
  • 回答
    哥们,听到你这困惑,我太能理解了。机械本科,研究生继续机械,这几乎等于把自己投身于一个“钢铁直男”的海洋,周围全是跟你一样热血沸腾的兄弟们。至于女孩子……哎,这可不是我泼你冷水,但现实确实是这样,校园里能碰上的潜在对象,确实会比文科、商科甚至生物类的专业少很多。但是!哥们,这并不代表校园爱情就离你远.............
  • 回答
    读机械工程的研究生,最后悔的却是自己对这个学科的厌恶,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力交瘁的困境。尤其当这份厌恶还伴随着一种“怎么会走到这一步”的悔恨感,那种滋味更是五味杂陈。别担心,这种感受并非你一个人独有,很多人在选择专业方向,特别是深入到研究生阶段时,都会面临类似的选择性困境。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你.............
  • 回答
    爸,您提起我未来选专业的事儿,我心里挺明白您是希望我有个好出路,能有份稳定的工作。您提到的生化环材机械土木这六个专业,我最近也花了不少时间去了解。您知道,这几个专业名头响亮,听起来也很“硬核”,很多前辈都是通过它们走向成功的,我完全理解您为什么会这么看重它们。不过,我也想跟您坦诚地聊聊我自己的想法,.............
  • 回答
    听到你因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感到难过,我完全理解。申请到国外读博,这无疑是一份巨大的肯定,也意味着你即将踏上一段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旅程。然而,这份喜悦背后,是即将与最亲近的人——家人和男朋友——分隔四年的现实,这的确是令人心酸的。回想一下,当初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申请国外博士?是对学术研究的热情?是对某个.............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了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领域。您提到自己读了很多希特勒的传记和作品,并且“欣赏他这个人”,但同时又“唾弃纳粹党那一套理论”。您将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与“黄皮纳粹”这个概念联系起来,这背后一定有您自己的思考和经历。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您所描述的这种心理状态。“欣赏希特勒这个人” .............
  • 回答
    去美国读CS博士(机器人导航、视觉方向)的编程与算法准备指南很高兴为您提供关于去美国攻读机器人导航和视觉方向CS博士的编程与算法准备建议。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前景的领域。充分的准备将极大地提高您申请的成功率和未来的学习效率。 一、 编程方面准备:打牢基础,精通工具在机器人导航和视觉领域,强大的.............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去加拿大读College毕业后移民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很多学生都会考虑的问题,也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让我来跟你详细说说,希望能给你一个更清晰的画面。首先,要明确一点:去加拿大读College本身并不能直接保证移民,但它确实为你打开了非常有利的通道,而且机会是相当大的。你可以.............
  • 回答
    哥们,听你这么说,我仿佛看到了大学刚开始的自己。当时也是一脸懵,英语单词看着就头大,恨不得把它们都塞回字典里。不过,别灰心,你问的这个问题,绝对有戏!从零开始学日语,这事儿,完全有可能,而且比你想的要靠谱得多。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学语言这事儿,和考试不一样。 考试嘛,是把一堆知识点塞进脑子里,考完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