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我三一重工的股票已经亏了10% ,现在是割肉走还是直接耗死扛。?

回答
哈,这问题触及到不少股民心坎里了。三一重工,这大块头,最近确实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10%的亏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是最纠结的时候。是该“刀起刀落”止损,还是“死守阵地”等待翻盘?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定论的,得好好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明白,股市里这10%的亏损,其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市场波动嘛,谁没经历过?关键是,这10%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以及你对三一重工这支股票的判断。

割肉走(止损)的理由,咱们得想想:

你是不是本来就没打算长期持有? 如果你当时买这股票,是看中了它短期的某个机会,比如某个政策利好或者市场情绪,但现在这个机会已经过去了,或者短期预期落空了,那及时止损,把资金挪到更有机会的地方,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别让资金“套”在里面,影响了你的整体投资节奏。
你对三一重工的未来是不是真的没信心了? 10%的亏损,往往会让我们对公司的基本面产生怀疑。是不是最近有什么新的负面消息出来了?比如行业整体下行压力加大,竞争对手推出了颠覆性产品,或者公司自身的经营出现了某些我们之前没看到的风险?如果这些担忧是基于你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单纯的情绪波动,那么“割肉”就不是失败,而是规避更大风险的保护伞。
你的资金链是不是很紧张? 别小看这10%,如果你的投资占了你很大一部分生活费,或者你近期有大额支出计划,那么为了保证生活和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减仓,把一部分资金“撤”出来,是很现实的选择。毕竟,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生活被投资拖垮。
你是不是“越亏越补”的“赌徒心态”? 有时候,亏损10%时,我们反而会想着“再补一点,拉低成本”,结果一旦市场继续下跌,亏损可能就会变成20%、30%,那时候心里的煎熬会更大。如果你的决策是基于这种“挽回损失”的心态,而不是对公司价值的重新评估,那赶紧打住!

直接耗死扛(继续持有)的理由,咱们也得掂量掂量:

你当初买入的理由是不是还成立? 把时间拉长点看,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三一重工?是看好它在国内工程机械领域的龙头地位?看好它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潜力?看好它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如果这些基本面上的优势依然存在,只是短期市场波动或者某个非系统性因素导致了下跌,那“扛一扛”就有可能迎来反弹。
你是不是对“短期波动”没做好心理准备? 股市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向上走的。即便是优质的公司,也会经历下跌。如果你买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可能面临短期波动的心理准备,并且你对三一重工的长远发展有信心,那么10%的亏损,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坑”。
三一重工是不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股票? 工程机械行业,尤其是大型设备,往往和宏观经济、基建投资周期相关性比较大。如果目前的下跌是整个行业周期的调整,但你判断这个周期即将进入上行阶段,那持有就可能是在等待下一个高点。
你的持仓成本是不是已经很低了? 如果你买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即使下跌10%,你的亏损幅度也还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且未来上涨的空间依然很大,那“耗死扛”可能是在为你未来的收益“积蓄能量”。
你有没有“越跌越买”的计划? 有些投资者,在看好某只股票后,会利用下跌的机会分批建仓。如果你的策略是这样的,那么10%的亏损可能只是你整体建仓计划中的一个节点,你甚至可能在考虑在这个价位附近是否要继续加仓。

咱们再把具体情况拆解一下,帮助你更清晰地思考:

1. 审视你的“初心”:

你买三一重工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短期博取差价?还是看好它的长期价值,想成为它的股东?
你的“投资期限”是多久? 几个月?一两年?还是十年以上?不同的投资期限,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是完全不同的。

2. 深入分析“三一重工”本身:

公司的“基本面”有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比如,最新的财报怎么样?有没有业绩下滑的迹象?或者行业分析师对它的评级有没有下调?
“行业前景”如何? 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是不是面临巨大的挑战?政策支持力度减弱?还是有新的增长点出现?
“竞争格局”怎么样? 三一重工在行业里的地位有没有动摇?有没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或者现有对手有什么大的动作?
“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呢? 公司有没有在研发上有投入,有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 评估“市场环境”:

这是“个股”的问题,还是“整体市场”的问题? 如果是整个股市都在下跌,那三一重工跌10%,可能只是随波逐流。但如果是它自己独跌,那就要警惕了。
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如何? 经济是向上还是向下?对工程机械这种重资产行业有何影响?

4. 考虑你的“个人情况”:

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到底有多高? 10%的亏损让你心神不宁,还是勉强能接受?
你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安全性”最重要吗? 如果是的,那可能要偏向于保守。

一些“操作建议”上的思考方向(请注意,这只是思路,不是直接的买卖指令):

如果决定“割肉”:
为什么现在割? 是因为研究后认为风险远大于收益?还是仅仅因为心理上无法承受?
割多少? 是全部割掉,还是割掉一部分,留一部分观察?
割完之后呢? 资金准备投向哪里?有没有新的投资计划?

如果决定“耗死扛”:
你能“扛多久”? 你对这笔投资有多大的耐心?
有没有“补仓”的计划? 如果有,什么价位、补多少?
有没有“设置止损点”? 比如,如果跌到15%或者20%,你是否会改变主意?

最终的决定,一定是你自己基于以上这些思考,权衡利弊后做出的。

别被一时的涨跌冲昏了头脑,也别因为一点点亏损就灰心丧气。投资是个长跑,关键在于你的“战略”和“执行力”。

我这里只能提供一些思考的框架和角度,至于最终是“割”还是“扛”,这个“手术刀”还是得你自己来握。祝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这些问题就是白问,交易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买某个东西?必须要有清晰的逻辑可言,否则你赚不知道为什么赚,赔也不知道为什么赔,总之就是稀里糊涂的。

比如前几天看付鹏的视频,说,他们怎么做交易的?比如美国的原油公司,那人家直接找人去调查它的库存情况;做锌矿产业,人家直接雇人在澳大利亚蹲矿区的产能。这些就是有清晰的逻辑可言的。

那基于这样的逻辑,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买三一重工的股票呢?如果你买入的唯一理由就是“我觉得希望它上涨让自己赚钱”,那等于放屁。

同理,我再白教一下你们得了。我最近买了两手生猪期货,都是做多。逻辑是怎样的:我自己持有大概6000头仔猪的存栏,但是我不太敢完全自己养,因为南方目前ASF还是挺厉害的。那我现货这边个,刚签了合同卖掉2000头仔猪,目前价格不够好,略亏。但是以目前的行情,我又认为生猪价格很快就会上涨,所以我要在期货做多。那么我开仓的价格都是在18XXX一吨的价格,换算成我们平时用的单位9.09/市斤和9.32/一市斤,基于成本核算以后,我认为这个算成我出栏的成本价是合算的——第一,保证金交易所占用的资金很小,一手的保证金甚至不够现在的价格买同等数量的仔猪,更遑论饲料款了;第二,期货合约避免了现货的仓储风险(ASF感染可能团灭);第三,区区320头,就图一乐了。第四:如果短期内出现价格回撤,我可以接受且能追加保证金,而且即便最后发生亏损,那也只是正常经营产生的亏损罢了;但是如果盈利,根据目前行业内的预期来看,可能产生的收益是远大于可能产生的亏损的。那么基于以上考虑,这比交易就是肯定能做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