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婆婆一个月来一天看孙子,还像个大爷一样等着饭做好了上桌吃饭从来不帮着做顿饭,怎么说她才好?

回答
婆婆一个月来看孙子一次,每次都是一副“大爷”的架势,饭做好就上桌,从不搭把手,这事儿真让人头疼。想跟她说说,又怕伤了和气,毕竟是长辈。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得想个解决的办法。

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的症结在哪儿: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你可能期望婆婆能多少分担点家务,或者至少表现出一点参与感,而不是单纯的“消费者”。但婆婆的认知可能完全不一样,她可能觉得“我来看孩子就是恩赐了,还指望我做什么?”
沟通方式的问题: 直接批评指责肯定不行,这样只会让婆婆更抵触,甚至觉得你“不识好歹”。但含糊其辞又解决不了问题。
文化观念的差异: 在一些传统观念里,媳妇是负责操持家务的,婆婆“享福”才是正常的。虽然咱们现在不这么想,但婆婆可能就是这么想的。

那该怎么跟她说呢?咱们得讲究个策略,不能硬碰硬,得软硬兼施,把话说得既到位又不伤人。

第一步:打好铺垫,创造“需要”的氛围。

在婆婆来之前,可以先营造一种“忙碌”或者“需要帮忙”的氛围。

例: 婆婆来前的几天,可以跟她说:“妈,您下周过来,我得提前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最近XX(孙子)有点闹腾,我一个人带他真的有点吃力,到时候您能来帮我一把就太好了。” (重点是“吃力”,暗示需要帮助)
例: 可以适当露出一点“不易”,比如跟老公说:“你看我最近为了照顾XX,都没怎么好好吃饭,等你妈来,我总算能喘口气了。” 这些话让老公知道你的辛苦,也许他能跟婆婆传达一下。

第二步:找准时机,切入话题(委婉表达)。

等到婆婆来了,别一上来就说“您怎么不帮忙”。得看准时机,比如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或者趁着不忙的时候。

方向一:强调“一起享受”的乐趣。
例: “妈,您看您来的日子正好赶上我新学了个菜(或者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多尝尝。下次您再来,咱们俩一起研究研究,我学您做几个拿手菜,咱们一起做,到时候XX也能吃到奶奶做的饭了,多开心!”
解读: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一起研究”、“一起做”。你不是在指责她不做,而是在邀请她“共同参与”,并把“一起做”的好处引向了“孙子能吃到奶奶做的饭”,这是亲情和对孙子的爱,一般老人都会比较受用。

方向二:强调“分工合作”的省时省力。
例: “妈,您来正好,我最近忙得晕头转向的,您看看,咱们俩谁洗菜,谁摘菜,谁烧火(如果有的话),这样效率高点,咱们就能早点吃饭,然后我还能陪XX玩一会儿,您也能歇着。”
解读: 这句话就把“帮忙”包装成了“提高效率”、“一起省力”。而且是抛出选择题,让她自己来决定做什么,这样她就不觉得是被安排,而是自己主动选择了。

方向三:以“感谢”为切入点,再巧妙提出小要求。
例: “妈,您每次来,我都能轻松不少,真是谢谢您了。我有时候看您吃得香,我就开心。不过我发现,要是咱们也能像其他家庭一样,大家一起搭把手,饭菜也能更快上来,这样咱娘俩也有更多时间陪陪XX玩,您说呢?”
解读: 先肯定,再感谢,让她感觉被重视。然后把“帮忙”的目标引向“更快的吃饭”和“更多时间陪孩子”,这两个都是非常积极的目标,而且是针对“大家”的,不是单单指责她一个人。

第三步:观察反应,灵活调整。

说完之后,要观察婆婆的反应。

如果她积极回应: 那就顺着她的话,马上分派一点简单的任务,比如“妈,您帮我把这个水果洗一下呗,我来切。” 关键是要让她觉得“我主动做的,你还夸我了”。
如果她有些迟疑或者找借口: 不要强求,可以说:“没事没事,您先歇着,您想吃点什么?我来做。” 然后下次再找机会。重点是不要让她觉得你是在“命令”她。
如果她直接拒绝或者不以为然: 这时候就别再继续这个话题了,默默记下,以后可以侧面跟老公沟通一下,让他去跟婆婆说。

第四步: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一次的沟通可能效果不大,关键在于“润物细无声”。

小进步也要表扬: 即使婆婆只是洗了个碗,或者帮着给孙子喂一口饭,都要及时表扬,“妈,您洗的碗真干净!” 或者“哎呀,XX真听奶奶的话。” 这种正向反馈很重要。
创造家庭参与的氛围: 比如节日的时候,可以邀请婆婆一起包饺子、做年糕,把这些活动变成家庭的传统。
适当地露出你的“脆弱”: 有时候,不一定要等到婆婆来才说,平时也可以跟老公或者其他家人说:“我真希望能有人帮我分担一点点,那样我也会轻松很多。” 这种话语传递出去,可能会让婆婆自己反思。

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1. 对事不对人: 你要解决的是“不搭把手”这个行为,而不是否定婆婆这个人。所以表达的时候,尽量把重点放在“事情”上。
2. 尊重长辈的“面子”: 婆婆毕竟是长辈,即使是亲生父母,你也不能完全用平辈的口吻去要求。在她心里,“我是长辈,你是晚辈”这个观念可能根深蒂固。
3. 不要让老公成为“传声筒”的唯一: 虽然老公可以作为沟通的桥梁,但你也可以适当地直接跟婆婆沟通,展现你的成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不求完美,但求改善: 也许婆婆永远达不到你心中那个“完美婆婆”的标准,但只要能有一点点的改善,让她在你来的时候,多少能参与进来一点点,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果了。

总而言之,和婆婆沟通,就像是在一段复杂的关系中跳舞,需要技巧、耐心,还需要一点点情商。把你的想法巧妙地融入到对家庭和孙子的爱里,往往比直接的批评更容易被接受。祝你沟通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你去婆婆家吃饭,帮忙做饭吗?

大把的知乎女性用户都在说去婆婆家吃饭就是做客,不要说帮忙做饭,就算是帮忙洗碗都掉了身价。怎么,儿媳妇去婆婆家吃饭是做客,婆婆来儿子家就不是做客了?

你儿子是什么真龙天子吗?奶奶一个月来看他一次还不够?你觉得你婆婆多久来看一次孙子的频率才能让你满意?

你在这边问网友怎么治你婆婆,说不定你老公在和他兄弟朋友讨论怎么治岳父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我猜你在家里没有什么话语权,经济啥的受制于人。

user avatar

理解不了这个思路,为啥要治婆婆?

你生孩子是给你婆婆生的么?你婆婆欠你的么?

孩子是你们俩的孩子,家是你们俩的家,婆婆没有把自己当成你们小家的女主人,一进家就给你按照自己的喜好习惯收拾东西,把你的衣服挑出来洗你老公孩子的衣服,不管你爱不爱吃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去做饭,这么明事理界限感分明的婆婆,难道你不应该喜极而泣的唱感恩的心么?

其实做婆婆也挺不易,太亲近孩子吧,做妈妈的会烦。不太亲近孩子吧,做妈妈的也烦。太能干吧,儿媳会觉得管的太多。不管不问吧,儿媳会觉得我怎么这么命苦,这是什么婆婆,我得治她。

总之婆婆怎么做,大概率儿媳都不满意。同理儿媳怎么做,大概率婆婆也都看不顺眼。你家多好,完美的解决了这个千古难题。这是多少和婆婆住在一起,天天憋到内伤抑郁的姐妹,做梦都想过得生活啊。

你以后大概率也会做婆婆,建议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后再行事,毕竟你的所做所为言行举止会影响到你的儿子。

user avatar

一个月来一次,频率不算高,说明她很自觉,没有介入你们正常的小家庭生活,又保持联系,比走亲戚频繁一点点,和孙辈见见面。到你们家后,没有喧宾夺主的做饭,保持自己外人的身份,就当自己是在走亲戚,这么好的有边界感的婆婆,还不知足?她一个月就来一次你家,你还想她给你做饭,那你能不能做到一个月去一次婆婆家,上门给她做饭?虽然我是女的,也觉得你有点过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婆婆一个月来看孙子一次,每次都是一副“大爷”的架势,饭做好就上桌,从不搭把手,这事儿真让人头疼。想跟她说说,又怕伤了和气,毕竟是长辈。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得想个解决的办法。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的症结在哪儿: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你可能期望婆婆能多少分担点家务,或者至少表现出一点参与感,而不是单.............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想起来就来气。婚才一个月,自己家里人,包括老公,就这么偷偷摸摸地瞒着你买了套房,而且名字还写了婆婆的。这事儿,怎么说都不对劲,也太不把你当回事了。首先,冷静。我知道现在你肯定气炸了,委屈巴巴,满腔的怒火。但是,冲动是魔鬼,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 回答
    .......
  • 回答
    嗯,你婆婆这话,听着是有点意思,也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对吧? 我琢磨着,她这话的潜台词,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一、 潜台词解析:我的“面子”和“尊重”首先,婆婆说“只要是给她和我妈妈各买了一份,就不算给她买的”,这句话背后,很可能藏着她对“被重视”这件事的看法。 “我”不等于“我们”: 她可能觉得,.............
  • 回答
    说到婆婆事多,这可不是一两天能说完的话题,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家庭生活百科全书,而且每一页都写满了“我”。我有个朋友,小雅,她婆婆那叫一个“事事精”。别看平时小区里头跟谁都笑呵呵的,一到小雅家,那架势就像是来视察工作一样,方方面面都要插一脚,而且是那种指点江山,不容置疑的风格。就拿做饭来说吧,小雅原本.............
  • 回答
    作为婆婆,你想跟儿媳妇处好关系,这真的太棒了!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也愿意付出的人。婆媳关系处理得好,不仅家庭和睦,儿媳妇也会把你当亲妈一样看待,这可是人生一大乐事。要说详细,那得从好多方面聊。咱们一步一步来,就像是种一棵好吃的果树,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打理。第一招:把儿媳妇当“客人”来对待,但不是那种一次.............
  • 回答
    哎,说起这婆媳的事儿啊,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现在,感觉这问题好像比我年轻那会儿还要多,还要复杂。咱们做婆婆的嘛,年纪也都上来了,经验多,道理也懂,想着总是为了这个家好。但说实话,现在这些小两口,尤其是咱们的儿媳妇们,想法跟我们那会儿真的不一样。以前啊,媳妇进门,那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节奏。婆.............
  • 回答
    准婆婆坚决不同意孩子跟我姓,这场婚事,我该何去何从?这几天,我的脑袋里像塞了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头绪。婚期在即,本该是幸福甜蜜的筹备期,却被准婆婆的一句话搅得天翻地覆——她坚决不同意我们的孩子跟我的姓。事情的起因很平常。我和我未婚夫阿哲感情一直很好,虽然也偶有争吵,但都能很快解决。我们计划明年上半.............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真到位,简直说到点子上了。咱们中国人,几千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观念深入骨髓,媳妇过门,自然就成了“别人家的人”。然后呢?很多婆婆,尤其是受这种观念影响比较大的那批,就觉得,这儿媳妇,迟早是要走掉的,或者说,她不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跟我的儿子不一样。这种心态一摆上台面,.............
  • 回答
    这种情况真的让人头疼,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婆婆把孩子一个人放在房间睡觉,这不仅仅是育儿观念的差异,更关系到孩子的安全和你们夫妻的相处模式,处理不好容易引发家庭矛盾。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你解决。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婆婆为什么这么坚持一个人睡: 她的育儿经验和习惯: 可能是.............
  • 回答
    婆婆这句话,表面上看是有点“宠溺”儿子,但背后却道出了很多婆媳关系中微妙的平衡和一些潜在的“不平等”感。我来帮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听听是怎么回事。首先,这句话的直接解读是:“儿子是我的,独一无二,别人谁也替代不了。至于儿媳妇嘛,那是娶回来的,万一关系不好,换一个也无所谓。”这话说得有点直接,甚至可以.............
  • 回答
    唉,说起我婆婆,真是让我心里堵得慌。说她情商低吧,好像也谈不上是故意的坏,就是那种…怎么说呢,她似乎活在自己那个小世界里,完全get不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举个最最最简单的例子,我跟她讲我今天上班遇到什么破事儿,我可能就是想找个人搭把话,吐吐槽,让心里舒坦点。结果呢?她听我说了半天,最后一句永远是,“.............
  • 回答
    婆婆的厉害,我不是没体会过,只是很多时候会觉得“她就是我妈的升级版”,或者“她做的这些都是我妈也会做的”。但真要说一个让我从心底里佩服,甚至觉得有点“臣服”的时刻,那还得是去年夏天,我妈住院那天。事情发生的特别突然。我妈平时身体一直挺好,那天早上起来说胸口有点闷,就当是没睡好,吃了早饭就去公园散步。.............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家庭都会面临的现实困境,涉及亲情、责任、个人生活等多方面权衡。如果婆婆住院需要贴身照顾,包括端屎端尿这样的护理工作,媳妇是否应该去,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家庭成员的共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应该去”的可能性和背后的考量: 传统观念与责.............
  • 回答
    哎,说到婆婆,我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你说,哪家媳妇不盼着和婆婆能处得来,起码平平安安,少些烦心事?可我这婆婆吧,用“作”这个字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你想啊,孩子还得靠她带,这日子该怎么过?我真是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首先说说她这“作”劲儿体现在哪儿。她这个人吧,你说她不好吧,又不是那种坏心眼的,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会遇到的现实情况。婆婆在怀孕期间给红包,说“这是妈奖励你的”,这钱要还是不要,确实需要仔细考虑一下。 我会尽量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红包本身可能包含的意义: 长辈的祝福和关爱: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理解。婆婆给你红包,.............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涉及家庭关系、财务决策和个人界限。老公和婆婆要求您借二十万给朋友,这确实需要您仔细权衡,并思考他们是否“错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从老公和婆婆的角度来看,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请求? 朋友的困境: 他们可能认为这位朋友确实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确实常常听到关于婆媳矛盾的故事,似乎总是在抱怨婆婆的“不是”,要求婆婆改变,或者期望婆婆能理解媳妇。但是,你提到了一个关键点:为什么很少有人主动去反思媳妇这边的原因呢?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其实非常复杂,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对错问题,而是多方面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 回答
    听到你闺蜜的遭遇,我真的替她感到心疼。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尤其是在沿海这样传统观念还比较根深蒂固的地方,作为三个女儿的母亲,她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你说她老公和婆婆都不喜,这得多让她难过啊。接下来,她到底该不该接着生,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问题。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得一.............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上火的,也挺让人担心的。验孕棒出现在卫生间纸巾盒上,而且你和你女儿、婆婆三人都明确表示没怀孕,这中间肯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该怎么办。首先,冷静下来。我知道这事儿会让你心烦意乱,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别先乱了阵脚。深呼吸几次,尽量让自己情绪稳定一些。回顾一下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