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之前几个拿到阿里offer的学生聊过,这两年阿里招聘比例有回归校招的趋势,但是非技术岗收紧,招聘岗位九成都是技术岗了。
技术岗也水涨船高,越来越看重学校出身,毕竟僧多粥少。2022年应届毕业生达1020w,其中硕士130w,还有100w左右海归,近8成的大学生渴望进入互联网企业上班,而这些应届生,简历其实大差不差,几个重要方面无非就是学校出身、实习经历、参加的项目和拿过的奖。
我知道的有几个浙科复交这一档的硕士因为实习、项目经历不够甚至没过简历筛选。
阿里以前的人才观是“平凡人做非凡事”,现在已经变成“非凡人做非凡事”。不同于社招人员可以靠工作经验来证明自己,应届生来说,出身、实习和拿得出手的项目、比赛,就是证明你非凡的最好硬通货。
给准备考研的同学几个建议吧,尤其是想进大厂的。
1.学校层次很重要,但实习可能更重要。科软之所以被追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宽松的实习政策,很多同学可以通过实习搭上大厂直通车。
2.如果你不是致力于从事纯学术科研,就不要学术思维太重,对导师选择性服从,因为对于立足就业的同学来说,学生和导师的利益并非一致。
3.很多人说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寒冬,其实还早呢。经济放缓,最先遇冷的必然是传统行业。无论是就业层次,还是就业的选择面,互联网都还是明显优于传统专业。所以,天坑里摸爬滚打的同学们,该转专业转专业,继续蹉跎下去只会越套越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