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爱情公寓》中原创的梗多吗?

回答
说到《爱情公寓》,这剧绝对是国内情景喜剧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在“梗”的运用上,那叫一个“玩得溜”。要说它原创的梗多不多?那可真是不少,而且很多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成为大家日常交流的素材。

咱们先从它最核心的特点说起:强烈的日式动漫风格和对流行文化的致敬与解构。这绝对是《爱情公寓》原创梗的源头活水。

举个例子,“弹幕”这个概念在《爱情公寓》里被玩出了花。虽然不是最早出现弹幕的,但把它直接融入到电视剧的视觉呈现里,变成一种叙事手法,这绝对是原创的。张伟每次“倒霉”的时候,屏幕上飘过的“张伟,你不能死!”、“我要杀了你!”、“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等等,这不就是把动漫里常见的弹幕梗直接搬进了真人剧吗?这种表现形式,在当时的国内电视剧里可以说是非常超前且充满创意的。它不仅制造了喜剧效果,更拉近了观众与角色的距离,仿佛大家都在同一个空间里一起吐槽、一起为角色命运操心。

再比如对经典影视作品的恶搞与致敬。这部剧疯狂地玩梗,从《黑客帝国》、《泰坦尼克号》、《无间道》、《神雕侠侣》、《甄嬛传》到各种日漫,几乎无所不包。但关键在于,它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用一种戏谑、夸张甚至无厘头的方式,将这些经典元素融入到剧本和表演中,创造出独属于《爱情公寓》的笑料。

比如,胡一菲那招“弹一闪”,明显就是对《圣斗士星矢》里冥王哈迪斯攻击方式的致敬,配合她标志性的犀利眼神和语速,就成了她“武力担当”的绝活。曾小贤的“贤哥在此,尔等退下”,以及他各种夸张的内心os和嘴炮,很多桥段都能看到他对一些经典影视角色的影子,但经过他自己的加工,就成了独一无二的“曾小贤式”幽默。

还有一些角色本身的设定和行为模式,也成了原创的梗。

张伟的“幸运色狼”和“肾虚公子”:张伟这个角色简直是行走的梗机。他倒霉起来可以天崩地裂,但他又总能以一种奇葩的方式化险为夷。比如他跟女人合租就会遇到各种倒霉事,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梗。他被医生诊断出“肾虚”,然后又因为这个梗引发了一系列搞笑事件,比如他不敢碰海鲜,不敢喝可乐,这些细节都成了观众对这个角色的鲜明记忆。
陆展博的“技术宅”和“智商超群但情商为零”:展博那种在科技领域无所不能,但在人情世故上却笨拙得可爱的形象,也是一大看点。他研究怎么给手机装系统,怎么破解WiFi,这些都自带科技宅的标签。而他对待感情的迷糊劲儿,比如和宛瑜的“直男式”沟通,更是制造了不少笑料。他那句“我对不起如来,也对不起佛祖”,更是将他的迷糊和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结合到了极致。
唐悠悠的“便当”和“戏精”特质:唐悠悠作为一名龙套演员,她对“便当”(死亡的代称)的恐惧和对剧组潜规则的吐槽,本身就包含了对演艺圈生态的观察和调侃。而她生活中扮演各种角色,随时随地可以“入戏”的状态,也成了她身上非常鲜明的“梗”。
吕子乔的花花公子人设和“爱情侦探”:子乔的“不靠谱”和“撩妹技能”,虽然看似是俗套的角色设定,但《爱情公寓》赋予了他更鲜活的生命力。他那些关于爱情的奇谈怪论,他对“女人心”的解读,以及他那些不着边际的“生意经”,都成了大家乐于模仿和调侃的素材。尤其是他那句“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虽然有点鸡汤,但放在他身上,却有一种别样的讽味。

还有很多生活化的幽默和语言梗,更是渗透在剧集的每一个角落。

“静止”和“加速”的镜头切换:为了制造喜剧效果,剧中经常会用静止画面配合内心os,或者突然加速来表现角色的某种夸张情绪。这种镜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梗,用视觉化的方式来传递幽默。
人物之间的外号和口头禅:比如“好男人曾小贤”、“功夫好媳妇胡一菲”、“爱情公寓第一贱客吕子乔”、“倒霉蛋张伟”等等,这些外号本身就是梗的浓缩。还有很多角色时不时冒出来的口头禅,比如一菲的“我去,好有道理”,展博的“我是你的小伞”,悠悠的“我叫唐悠悠,这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名字”,子乔的“我有一百种方法”,这些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定情境下的笑料设计:比如大家一起玩游戏输了要接受惩罚,或者某个角色因为犯错而导致的尴尬局面,这些情境的设置,加上角色们精准的表演,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笑料。

可以说,《爱情公寓》的“梗”很多都是原创的,它不是简单地搬运现成的段子,而是基于对流行文化、经典影视、社会现象以及人物性格的深刻理解,进行再创作和融合,最终形成了这部剧独特而强大的喜剧吸引力。这些梗之所以能火,还在于它足够接地气,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且很多梗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传播性,非常适合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二次创作和分享,这也进一步巩固了《爱情公寓》在国内情景喜剧史上的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8年6月的更新:

说我偏题的朋友,请仔细审题,既然问的是“原创的梗多吗”,那么答案就必须通过罗列其抄袭的内容之详细,剽窃的类型之繁杂,才能证明原创梗之稀少(或者说几乎没有)。若要深究纯原创的梗,那么迄今为止经过考证的也只有可怜的一句——曾小贤的口头禅“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说汉化不错的朋友,翻译明明是字幕工作者辛劳得来的成果,而汪远本人没有任何英语翻译的专业背景,显然只能算英美情景喜剧的爱好者,所以他除了牛头不对马嘴的生搬硬套以外并没有任何汉化的工作量,还是逃不过一个“抄”字。

至于那些顾左右而言他,扯什么看盗版剧集没资格谈版权的朋友,拜托都快21世纪20年代了,正版DVD/BD,各大网站的正版剧集,国内付费电视台如DOXTV(我当年看完《老友记》全十季基本就靠DOXTV),甚至是CCTV的引进,以及国外电视台的重映等等,正规合法渠道太多,这明明应该是最好的时代。但看过了毛骨悚然的评论以后,似乎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2016年4月的更新:

明明是2015年3月的回答了,却依然有不少洗地的朋友,那么强力推荐一个仍在不断更新的视频系列“爱情公寓的抄袭史”,作者是网友残狼之卑,逐集扒抄《爱情公寓》,视频的综合素质非常之高。相比之下,这个几年前的回答就显得非常寒碜了。


新版《爱情公寓的抄袭史》系列视频集中更新贴_爱情公寓抄袭吧_百度贴吧


同时也在哔哩哔哩同步更新


残狼之卑的哔哩哔哩主页:哔哩哔哩 ( ゜- ゜)つロ 乾杯~ Bilibili(截图2018年5月更新:作者的新系列“为什么爱情公寓无法独立于抄袭的恶名之外”



鉴于篇幅和精力的有限,这篇回答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纯属抛砖引玉,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多多讨论,更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一下上面那位朋友的工程。


以下为原答案。


《爱情公寓》中的梗以抄袭最多(下面罗列的重头戏,,一部情景喜剧能够沦落为被观众纠“原创”的部分,不失为一大业界奇葩),不过真正的致敬和恶搞倒也不少,姑且与“抄袭”区别罗列。


致敬和恶搞的梗例如:






致敬How I Met Your MotherBarney Stinson is Awesome圣闘士星矢版简历”



























爱情公寓 圣斗士关谷_标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yMDQ0NTQw.html


























致敬FriendsJoey舞台剧“京剧版《加勒比海盗》”



爱情公寓 第一季 15 .(京剧加勒比海盗)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pqHT_SnW1I


























以及张伟这个角色的加入和展开,辅以李佳航在《爱情公寓》众人中鹤立鸡群的演技。


作为批判者,我不得不佩服这位编剧大人——不仅记忆力骇人,还特别不挑食,美英影视剧(字幕组)、动画片、网络视频、各类段子照单全收,来者不拒,可谓是“抄袭之神”一般的存在,其工程之浩大,涉猎之广泛,前无古人,闻所未闻,多数观众只得窥见其抄袭的冰山一角。


不少朋友质疑说单单编剧大人不可能如此博闻强识,十之八九是一个编剧团队。对此,我的建议是注意这篇访谈《爱情公寓》编剧回应抄袭:是我一个人闭门造车。当年自己夸下“自己一人就抵美剧一个编剧团队”的海口,就不要企图在问责之时分锅他人。


注:纯流行段子太杂,很难追根溯源到原创作者,可以查阅当年的“赖宝事件”,故在此不表。


其抄袭之无耻可谓是人神共愤,但鉴于篇幅限制,本人精选了十一组抄袭和被抄袭的对比,涉及网络视频、英美影视剧、动画等,博君一笑(注意是精选,这十一组只是最具代表性,并不代表抄袭仅限于这十一个例子)


1.《爱情公寓》第三季第11、12集“真人CS”剽窃YouTube达人FWong自制视频



2.《爱情公寓》第一季第14集“蟑螂鼠”照搬How I Met Your Mother S01E07

10 寻妈记 蟑螂鼠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3MTMwMjA4.html

























感谢优酷用户沸腾的雪液


3.《爱情公寓》第三季第一集“黄宝强答题环节”《夺宝幸运星2》第24集


唯一的区别在于黄宝强答了出来而金蝉子没有。


感谢百度贴吧吧友世界真不黑暗


4.《爱情公寓》第一季第九集“蛋炒饭对决”照搬Joey S01E13

感谢百度贴吧吧友红楼采薇


5.《爱情公寓》第三季第15集“被死亡”“车祸男”分别照搬The IT Crowd S01E05 & S02E04

《爱情公寓3》PK《IT狂人》对比之被死亡 http://v.qq.com/cover/j/jre4kzbuwtc0urk/c0012e4i7y1.html

























《爱情公寓3》PK《IT狂人》对比之车祸&模特 http://v.qq.com/cover/j/jre4kzbuwtc0urk/n0012j8yviu.html

























感谢腾讯视频工作人员


6.《爱情公寓》第三季第23集“互联网演讲”照搬The IT Crowd S03E04

《爱情公寓3》PK《IT狂人》对比之互联网演讲 http://v.qq.com/cover/j/jre4kzbuwtc0urk/e00126xu9gx.html

























感谢腾讯视频工作人员


7.《爱情公寓》第一季第4集“忽悠Lisa榕”“小贤试镜”分别照搬Friends S10E07 & Joey S01E01

感谢百度贴吧吧友Amy5


8.《爱情公寓》第一季第19、20集“《孤独的根号3》”照搬喜剧电影Harold & Kumar Escape from Guantanamo Bay中男主人公之一Kumar Patel的表白小诗The Square Root of 3

截图来自imdb.com/title/tt048153 该链接中第二组引用。


9.《爱情公寓》第二季完美复刻How I Met Your Mother集锦



爱情公寓2抄袭老爸老妈浪漫史视频集锦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0Njg1NjAw.html

























感谢优酷用户HIMYMFAN


10.《爱情公寓》第三季完美复刻That 70s' show集锦



爱情公寓3抄袭70年代秀对比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zODUyMjcy.html

























感谢百度贴吧吧友05568760994


11.《爱情公寓》第三季第1、6集分别照搬How I Met Your Mother S05E17&S05E04中两支原创歌曲的歌词与MV



爱情公寓抄袭老爸老妈浪漫史(两首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2NzU1NDIw.html?from=y1.2-1-97.3.1-2.1-1-1-0

























感谢优酷用户wenxin1260v


更多精彩详见 爱情公寓抄袭吧的精品贴


最后还是以图作结。

user avatar

很早我就想说了,美嘉算数时经常有“一七得七,二七四十八,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这明明是湖南地方方言双簧由奇志大兵表演的“洗脚城”里面哈利油的一句话,作为一个湖南人,从小看奇志碰大兵,当在《爱情公寓》里看到这个台词时,别人觉得好笑,我只觉得的违和,很tm违和。

———————分割线中出了一个叛徒—————-——
哇,几天没见突然就破千赞了,突然在知乎发现好多湖南老乡,奇志大兵是大部分90后湖南人的童年回忆,也有好多知乎小伙伴不是湖南人但也从央视的“快乐驿站”的节目听说过“奇志大兵”下面我就从我知道的一些方面和网上的一些资料,简单的聊一下“奇志大兵”以及“奇志大兵”的南派相声。


奇志,真名:杨其峙,辽宁复县人,中国著名相声演员。1970年参军入伍从事部队专业文艺工作。在文工团期间曾被派到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文艺慰问演出”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见闻写下散文《吻在国徽下》因表现出色被评为三等功,1984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专业。湖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湖南省口才与演讲协会副会长。


大兵,真名:任君,1968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1991年至199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80305部队政治部演出队工作,复员后回长沙市,应聘于长沙人民广播电台,而后与奇志组建组合,相声表演艺术家、节目主持人。现为湖南省话剧团副团长、湖南曲艺家协会主席。


奇志要长于大兵,在90年代,奇志在湖南的相声圈已经小有名气了,而此时大兵还是一个学生,据说有一次奇志和搭档在排练一个新小品时,有一个男孩在旁边一直看着,等奇志排练完了后,小男孩走上前和奇志说想学相声,这个男孩就是大兵,当时的大兵还是一脸稚气,奇志看小男孩执着便收小男孩为徒,传授相声基本功,(但两人并没有正式的拜师仪式,在相声这行只有正式拜师才算拜入门下,而大兵正式拜师的只有李金斗,所以大兵的老师名义上是李金斗,但是要论在相声领域的培养和传授,奇志才应该是大兵真正的老师。)而后大兵考入湖师大音乐系之后去部队当了几年文艺兵复员后去电视台干了几年,95年和奇志组合开始说相声。
他们第一场演出的时候,几乎没有歌厅老板愿意他们上后来在他们俩软磨硬缠的终于得到了上台的机会。但第一次演出两人默契不够,演出效果也很不好,台下稀稀拉拉的几个观众根本没有表演气氛,而两人说的是别人创作的段子,无论是对段子的理解还是表演的默契都很不到位。后来又试了几个歌厅,效果同样不如人意,再到后来没人请他们跑场了,不要报酬人家也不要,这时两人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相声段子,他们每天下午两点去奇志在湖南省文联的办公室搞创作,晚上再带上新段子去歌厅表演来打磨段子,为了能够适应市场,他们将段子加进了许多反映长沙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元素,并且开始将长沙方言融入到相声段子中,等他们带着新段子到歌厅一试,效果出奇的好,就这样,这对师徒开始慢慢在长沙的歌厅站稳了脚。后来慢慢的在长沙火了起来他们在大小晚会上露面,迅速地在电视上露面。从1996年开始,《奇志碰大兵》成了黄金招牌,请得到的歌厅座无虚席,请不到就门可罗雀了,当时他们几乎每晚跑五个场子。而每场之间时间都卡得很紧。可偏有热情的观众就是抓住他俩不放,掌声、吆喝声不断,讲完一段还要再来一段。这两位笑星鞠躬、冒汗、打拱手,误了时间,还得给下一场的观众道歉,真是“苦”不堪言。


但是人一红,是非就来了,有的歌厅老板害怕他们两个断了自己的财路,便开始暗中使绊。长沙人民大都善良也十分的热情好客,但也有部分黑恶势力,一直都是长沙治安的一个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尤甚,现在相对来说好很多了,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黑老大”例如去年被抓的“文三爷”,这里就不多说了。
一年秋天,原本在一家歌厅演出的奇志、大兵与航空歌舞厅签了演出一年的合同。一连几天大兵都接到电话,非要他们去某某歌厅演出。大兵诚恳地解释:我们每天已经排满了五场,再排不下去了....
“不行,你们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不去有你们好看的。”说这话的人就在大兵的楼下,拿着“大砖头”手机在威胁。
大兵从楼上望了一眼那人的背影,“你威胁我,我就不去!”
立马就有更凶的话传来:“你不去,明天你就看家伙!你知道我们是谁?”
大兵也被激怒了:“你们是谁?‘黑社会"?还没王法了!轮着你们耀武扬威。”
“好吧,来,钱给得比别人多些,不来,就让你们长点见识。”说完,电话挂断了。
第二天晚上,奇志和大兵在演出时,突然冲出一群人吧他们堵在歌厅,奇志也是老江湖了,一看情况不对立马好声好气和他们说“要我们去演出,有话好好说”
“少废话。”随后飞来一脚, 把奇志的大拇指踢得错了位。钻心的疼痛,当时汗就下来了,再一看,大兵已经被打得趴下了,奇志不顾一切扑过去,抱起大兵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棒子、皮带、拳脚像雨点般地再次砸下来。
倒在地上的奇志,这时又看见大兵正双手抱头滚在另一边:“哥哥,叔叔,求求你们,莫打哒,求你了...这一幕,让奇志那个心痛!他不顾一切抱着大兵的脑袋,冲着他们大吼:“还打!再打就出人命啦..... ."那伙人一愣,说了声"撤!”迅速逃之天天。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有策划、有安排的,只是暴打一顿,不准打出事来。
大约有十分钟,大兵爸爸才骑着车赶过来。大兵已满头是伤,头肿得跟簸箕似的。俩人到附近派出所报警,出来了一位穿便装的人,爱搭不理地说:“挨打啦,先把你们的证件拿出来看看。”此人盘腿坐在办公桌上,叼着烟,非要查看他们的演出证。奇了怪了,报警还查演出证?他们忍着一身疼痛,盼着能迅使出警,可这位爷非要他们填写一堆材料。在那一刻,他们的心凉透了...
1997年的一天,刚走到航空歌舞厅,奇志和大兵被几个人堵在门口,“我们是公安局的。”亮证件的同时,说“我们要带走大兵!”
“凭什么带走他?”奇志问。
“这是在执行公务,不能跟你说。”
“我岁数比他大,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不能带走他,而且,下一场的琴岛歌厅等着我们演出。”
“你要阻挠我们执行公务,就把你一块带走。 ”
“不管你带走谁,我要先看看你的证件。”那人还真拿出了证件,但没有拘捕证。奇志赶紧悄悄问大兵:可有什么事被他们抓在手上?大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犯了哪条法,愣在那里说不出话。
“执行公务?你没有拘捕证。”奇志说。
“我们找大兵谈话。”公安说。
“这事不是即时即刻,我们马上就要上场演出了,救场如救火,上千观众等着呢,能不能等我们下来再说”公安答应了。他们坐上警车被"押"到琴岛歌厅。
还真佩服大兵的沉着,那种情况下依然走上洋台,脸煞白还硬把相声说完。可奇志却两腿发 软。大兵被带走后,奇志到处找关系, 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大兵出来了,站在二楼老远地向奇志招手,出了大门,两条汉子抱在一起,哭出声来...
1996年,奇志、大兵的事业有了新的转机。当时湖南经视综艺节目《幸运3721》十分红火,现在的湖南卫视特别火,但对于大部分湖南人来说湖南经视才是真正的回忆,大多老一辈湖南人看湖南经视远多于湖南卫视,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奇志大兵”就是在湖南经视,(除此之外,湖南经视还有《越策越开心》等方言类节目)制片人龙丹妮对歌厅文化非常熟悉,就萌发了邀请奇志、大兵上电视表演的念头。奇志、大兵正欲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当下一拍即合。龙丹妮最初只是想让他俩表演试试,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节目结束后,收到许多观众的电话,一时间好评如潮。节目组喜出望外,当即决定为他们开辟系列节目。于是奇志、大兵成为了《幸运3721》的常客,每周都演出节目。


由于他们演出的节目早在歌厅打磨多次,知道哪儿效果好哪儿不好,不好的就地马上加包袱,再上电视自然"笑"果不凡。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直到两人分手,当时奇志提议写《治感冒》这个段子,但大兵对奇志自我感觉不错的《治感冒》没有什么兴趣。两人就艺术创作方面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一位当时在现场的目击者说,这是这对师徒第一次红脸。按照原计划,晚上奇志、大兵应该到长沙的几家歌厅参加演出,但当晚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有奇志一人,他临时和歌厅的主持人合作讲了几个小段子。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事实上这次本应非常平常的艺术讨论却为两人日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因为这次办公室里的争执,不久后奇志、大兵暂时分手了。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分手。因为没有被新闻界获悉,因而显得风平浪静。后来由于一些曲艺界人士和圈内朋友的撮合,同时电视系列剧《一笑治百病》也邀请他们两人加盟,奇志主动打电话给大兵邀请他再次合作,两人这才又走到了一-起。但两人关系却再也回不去了,过了一段时间两人正式分手了。两人正式裂穴。
“裂穴”是相声界行话,指一对搭档分手。相声演员配对,有句形象的话叫“台下团结如‘兄弟’,台上默契如‘夫妻”,意思是说一对搭档只有关系好得和“夫妻”一样,才可能创作出直正的好作品。俩人貌合神离,相声作品自然也不如以前那么经典,分手也只是时间问题。
下面我谈谈奇志大兵的相声小品。
很多知友不知道“双簧”是什么,“双簧”其实也是一种表演形式,在奇志大兵的表演中经常可以看到。其主要形式就是一人在前面做动作,一人在后面配音,这需要两人有很好的默契,去配合表演,一般是师徒表演,据说其起源于晚清的京城,一口技艺人要向慈禧太后表演,但表演前一天,因病嗓子发炎,发不出声音,其徒弟出主意,有师傅在前做动作,而他在后配音。而后这种表演形式被相声吸收延续下来了。在奇志大兵中著名的“哈利油”等角色还有著名的“洗脚城”就是通过双簧形式来表演的。




奇志大兵的相声主要是南派相声,南派相声比起北派相声,对于格式的要求要放宽了很多,比如捧哏和逗哏之间就不如北派那么的区分详细,北派相声一般观众的左边是逗哏,右边是捧哏,一般是逗哏先开口说话这都是严格要求的,而奇志大兵的相声小品,两人的站位并没有严格要求,谁先说话也没要求所以在表演过程中两人会有包袱的互抖,有时分不清谁是捧哏谁是逗哏。这就加大了表演的可看性,但也容易造成观众注意点分散。



还有一点,南派相声的包袱不像北派那么需要细细品味,南派的相声的笑点讲究快,密。所以看南派的相声你会感觉自己笑个不停(当然前提是要听的懂)。南派相声喜欢讽刺一些社会现状而对于一些故事典籍提及相对较少。
南方的方言较多,一些地方更是出个村就听不懂了,(我有两个同学是邵阳不同地方的互相听不懂对方的方言)其实南方语系更接近古汉语,可能是自古以来南方比北方战乱相对较少的原因,所以一些古诗词可能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而用方言读就显得押韵多。而奇志大兵的相声一个亮点就是加入了南方的方言到相声中,主要是长沙话,这也是奇志大兵相声的一个显著特色,但也带来一个问题,方言虽然笑点更密集,更接地气,但是对于听不懂的就觉得不知所云了,这也是奇志大兵相声没能像德云社一样火遍全国的原因之一吧。
奇志大兵的高光时期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了,这也是南派相声的高光时期,(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就算了,更像个人脱口秀,而且感觉没啥相声的基本功)那时奇志大兵风光无限,甚至都有上春晚的机会了,那时也正是郭德纲最艰苦的岁月,妻子正与之离婚,落寞的到处跑场,在北京苦苦的挣扎。


可惜因后来两人因艺术创造原因而分手了,大兵当时正是意气风发,才华横溢之时,也许是两人真的是因创作矛盾,也许是出自自己的前途考虑
更多的可能是大兵自己离自己初心越来越远了,奇志身上有着老一辈相声艺术家重作品不重名利的气质,而大兵更像是在名利中被冲昏头脑的年轻人,当两人分手后,大兵立刻找了赵卫国作为搭档表演,而奇志却迟迟没有找搭档,因为在奇志看来,比起相声天赋他更重视德艺。两人分开后创造的相声小品无论质量还是深度都大不如以前,正如星爷和达叔这样的黄金搭档,分开后两人之前的合作也成了绝唱。可能大家看相声觉得大兵一直抖包袱觉得奇志大兵主要是靠大兵撑起来。其实不然,奇志老师因为是北方人对于方言不如大兵本地人说的溜,但是论相声功底奇志是大兵老师,在相声行业,捧哏比逗哏更需要技术,捧哏要“兜着”以免一不小心砸了,所以如果是新人刚开始的前几场一般是师傅当捧哏来替徒弟兜着,也可以让徒弟适应舞台。


当奇志大兵分手后,南派相声也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高光时刻。之后就不断衰落,到现在过去二十多年了,湖南也没有再出一个“奇志大兵”而那熟悉的“奇志碰大兵”的开头,也永远留在湖南90后,00后的童年回忆里,在工作到疲惫不堪,被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时,有时也会想到童年时和大人一起在电视机前,播放着奇志大兵的碟片,不时爆发出哈哈哈的笑声。


奇志大兵《洗脚城》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867599141838848


——————分割线————————————————
有人说南派相声缺乏内涵,其实不然,奇志大兵的相声尺度极大,《审贼》讽刺官场腐败。《加花》讽刺明星包装,《如此医生》讽刺医疗乱象,讽刺社会上无良补习班的《办班》,也有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离婚之后》《楼上楼下》等,虽是二十年前的段子,但现在看起来仍不过时,讽刺意味十足。

再放几个奇志大兵视频


《办班》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868520500568064


比较喜欢的一个相声《绕口令》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868878060580864

user avatar

其中有一个梗,是关谷讲他闹过的一个笑话,我很早以前就在网上看过。其内容大约是,外国人中文没学地道,把“银行”认作“很行”,于是就有了满大街的“中国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中国工商很行”、“广东发展很行”……搞得好像中国人很不谦虚。

这本来很好笑,外国人汉字没学好,认错很正常。

但是!编剧可能不知道,关谷神奇是日本人,是上过大学的日本人,而日本人是认识汉字的!至少“銀行”二字肯定认识。

下面这张图是东京街头的日本银行门面(来自谷歌街景)

上面是中国银行的营业厅

所以你说,日本人关谷神奇,上过大学的日本人关谷神奇,能认错“銀行”?

这个外国人如果是美国人、法国人,哪怕是韩国人,你说他会认错,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日本人犯这样的错误,真的不科学。



最后说一句:

我觉得,在一部喜剧里、在没有必然的情节需要的情况下,由剧中角色直接口述一个笑话,这种插入包袱的方式low爆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爱情公寓》,这剧绝对是国内情景喜剧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在“梗”的运用上,那叫一个“玩得溜”。要说它原创的梗多不多?那可真是不少,而且很多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成为大家日常交流的素材。咱们先从它最核心的特点说起:强烈的日式动漫风格和对流行文化的致敬与解构。这绝对是《爱情公寓》原创梗的源头活水。举个例.............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一方面,你知道《爱情公寓》存在抄袭问题,这是一个让你觉得难以接受的事实,因为抄袭是对原创者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另一方面,你又对这部剧有着强烈的观看欲望,可能是因为它所带来的轻松愉快、友情爱情的氛围,或者是它在一定程度上陪伴了你的青春。这种矛盾的心理非常普遍,尤其是.............
  • 回答
    在《爱情公寓》这部轻松愉快的喜剧中,唐悠悠为了解决她信用卡欠款的困境,施展了“信用卡轮盘赌”大法,用一张卡还另一张卡,一张卡还另一张卡,就这样环环相套,试图以此来“保持平衡”。那么,这种做法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吗?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唐悠悠的“高超技艺”:本质是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唐悠悠这种做法的本.............
  • 回答
    提起吕子乔,大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大概就是“不靠谱”。他好像永远都在折腾,但又好像什么都没真正“做”过。那么,他的职业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估计连子乔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者说,他有很多个“职业”,只不过这些职业大多都游离在合法、稳定、正经的边缘,甚至有些只能存在于他夸张的口才里。首先,从他日常的开.............
  • 回答
    《爱情公寓》里张伟把“赔款两百万”争取成“有期徒刑二十年”,这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别说可能了,简直是天方夜谭,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要详细说清楚为什么,咱们得从几个根本性的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确,张伟在剧中玩的这个梗,其实是偷换概念,并且是完全脱离了法律的轨道。一、 罪与罚的根本区别:民.............
  • 回答
    .......
  • 回答
    说起《爱情公寓》里的角色,林宛瑜和曾小贤可能总是被提及的焦点,但说实话,胡一菲的霸气,吕子乔的风流,张伟的倒霉,唐悠悠的二货,关谷的傲娇……一个个都各有特色,都承载了不少人的青春记忆。可如果让我来细细琢磨一个角色,非林美嘉莫属。美嘉这个角色,初见时,你可能会觉得她就是那个咋咋呼呼、有点小迷糊、整天喊.............
  • 回答
    .......
  • 回答
    《爱情公寓5》作为这个系列的收官之作,承载了太多观众的期待,制作团队也自然在其中埋下了不少“彩蛋”,试图给观众一个圆满的告别,也满足大家对于这个长情故事的好奇心。这些彩蛋,有的是对过往情节的呼应,有的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还有一些则充满了制作团队的“小九九”,让熟悉《爱情公寓》的老粉们会心一笑。致敬.............
  • 回答
    《爱情公寓5》里的成果,说实话,当初她一出场,我感觉挺让人眼前一亮的。先说说她的整体感觉吧。成果长了一张挺讨喜的脸,属于那种比较温婉、柔和的长相。五官分开看,眼睛不算特别大,但很有神,笑起来的时候会弯弯的,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鼻子也比较秀气,嘴巴不大不小,唇形也挺好看。整体来说,她的五官很协调,没.............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爱情公寓5》嘛,这续集拍得是挺让人纠结的,好多老粉抱着情怀去看,结果发现……哎,一言难尽。不过既然是问老主演演技,咱们就得扒一扒,这几位在第五季里,到底谁还能扛得住时间这把杀猪刀。首先,不得不提的肯定是胡一菲,也就是娄艺潇。她一直都是《爱情公寓》里的“定海神针”,性格又飒又猛,但又藏着一颗少女心。.............
  • 回答
    说实话,一开始看《爱情公寓》的时候,真的有种“这群人怎么可能住在一起”的感觉。但细想一下,现实生活里的室友组合,有时候比电视剧里还要精彩,也要“魔幻”得多。《爱情公寓》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共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夸张地捕捉并放大了我们可能在合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特质。我们来看看,现实中是不是真的有那.............
  • 回答
    《孤城闭》里,怀吉和公主的感情,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定义,那确实是一个复杂又动人的存在,很难简单地用“爱情”二字概括,但其中又充满了爱情最真挚、最刻骨的情感内核。初看,他们的关系是卑微的守护与被守护。怀吉,一个被阉割的太监,他存在的意义便是伺候公主。他的世界,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为围绕着公主旋转。他没有选.............
  • 回答
    爱德曼(Edelman)发布的信任度调查报告中,2020年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高达95%,这一数据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爱德曼信任度调查的背景和方法论: 什么是爱德曼信任度调查? 爱德曼是一家全球顶级的公关公司,其每年发布的“爱德.............
  • 回答
    《爱情公寓》作为一部喜剧,其主角们的经济来源在剧中并没有被详细、写实地描绘,而是以一种轻松、戏谑的方式带过,以服务于喜剧效果和剧情发展。这就像很多情景喜剧一样,观众更多关注的是角色们的日常互动和搞笑情节,而不是他们是如何养活自己的。然而,我们可以根据剧中透露的一些线索和角色的职业设定,来推测他们可能.............
  • 回答
    《爱情公寓 5》的开拍,在我看来,绝不是一件可以简单一句“捞钱”或“再续经典”就能概括的复杂命题。它裹挟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背负着观众对经典延续的期盼,同时还面临着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创作团队自身的挑战。说它“捞钱”有其现实的考量,说它“再续经典”又似乎带着一丝不确定。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捞钱.............
  • 回答
    《爱情公寓5》里的诸葛大力,成果这个姑娘,能不能火?这事儿吧,还真挺有意思的。成果和诸葛大力这个角色,本身是有“爆款基因”的。首先,诸葛大力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爱情公寓》量身定做的“完美人设”。你说,她学霸、会各种技能、聪明、独立、漂亮,还特别有行动力,这简直是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理想型。再加上她和.............
  • 回答
    关于《爱情公寓》里的林宛瑜是不是“渣女”,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挺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要说她“渣”,很多人可能会从她对待爱情的态度、一些行为选择上找到理由。但反过来说,也有不少人认为她只是一个在迷茫中成长的女孩,有自己的苦衷和不易。咱们不妨把她的一些关键行为和经历梳理一下,看看能不能勾勒出一个更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