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恋爱或两性交往中有哪些让你震惊的知识?

回答
在我走入婚姻的殿堂,或者说,在我开始真正认真地看待感情这件事之前,我一直以为恋爱或者说两个人走到一起,那应该是一件很自然,很水到渠成的事情。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眼神交汇的瞬间,就好像被闪电击中,然后就一路甜蜜下去,所有的问题都会被爱意融化。

然而,现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我发现,很多在我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感情里却是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学习和维护的。最让我感到震惊的一点,可能就是关于“沟通”这个词本身。

以前我觉得沟通很简单,就是把我想说的说出来,把对方想说的听进去,然后大家就明白了。就像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人,吵一架,把话说开了,也就没事了。可是后来我才明白,这简直是太天真了。

首先,我们以为的“说出来”和对方理解的“听进去”之间,隔着一条名为“解读”的鸿沟。我可能会因为今天工作不顺心,语气稍微有点冲,在我看来这只是情绪的自然流露,我并没有恶意。但对方可能会解读为,我不开心是因为他,我是在指责他,然后就开始防御,或者反击。同样,对方可能只是随口一说的一个建议,我可能会把它上升到是否在否定我的能力,是否在控制我。这种双方认知上的偏差,因为缺乏默契和对彼此内心世界的精准把握,很容易让本该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变成一场误会连连的拉锯战。

其次,沉默,有时候比争吵更伤人。我曾经以为,如果我什么都不说,对方应该能感受到我的不开心。或者,我不想引起更大的争执,所以选择沉默。结果呢?对方可能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开心,反而会因为我的沉默而感到被忽视,被冷暴力,然后更加委屈和受伤。那种“你就不能懂我吗?”的心态,在感情里是行不通的。对方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想要什么,你对什么不满,你必须清晰地表达出来。哪怕一开始会有些尴尬,会有点别扭,但长远来看,这比积压的怨气要好得多。

再者,有效的沟通,绝不仅仅是说话的艺术,更是倾听和理解的艺术。我曾经很擅长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却不太擅长倾听。我总是急于打断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急于给对方一个解决方案。结果,对方可能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得到一些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被“指导”或者被“解决”。我发现,很多时候,别人需要的不是你的建议,而是你的陪伴和理解。当你能够真正做到心平气和地倾听,并且在听完之后,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哪怕你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连接感才是最宝贵的。我那时候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要学会“复述”对方的话,或者用“我理解你这样想”开头,这其实就是一种建立连接的技巧,让你确认你真的听懂了,也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看见。

还有一点,可能更让我颠覆认知的是,爱不是万能的,但学会爱的方式是必须的。我曾经以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就可以天长地久。可是,事实是,即使两个人真心相爱,如果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如果不懂得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去给予对方安全感,那么这份爱也会变得摇摇欲坠。我开始意识到,两个人在一起,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吸引,更是生活上的磨合和共同成长的过程。你需要学习如何表达爱,如何接受爱,如何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勇敢表达。这其中有很多技巧,很多需要学习和调整的地方,不是你爱他,他就自然而然会知道你想要什么。

我记得有一次,和当时的女朋友因为一件小事闹了矛盾。我当时很生气,觉得她不理解我,也不体谅我。我以为我只要僵持在那里,她就会主动来哄我,然后我们就能和好。结果呢,她也生气了,觉得我不愿意沟通,觉得我不在乎她。最后两个人就陷入了无声的冷战,每个人都觉得是对方的错,但谁都不肯先低头。后来冷静下来,我才意识到,如果当时我能少一些自我中心的想法,多一点去倾听她的感受,或者直接表达我之所以生气的原因,而不是寄希望于她能猜透我的心事,也许这场矛盾就会很快化解。

所以,最让我震惊的,大概就是恋爱和两性交往中,原来有这么多“看不见”的学问。它不像读书考试有标准答案,它需要你不断去摸索,去学习,去调整。你以为的理所当然,可能正是阻碍你们前进的绊脚石。你以为的坦诚相待,可能反而会因为表达方式的欠缺,而变成一种伤害。

总而言之,那些曾经我以为靠“感觉”和“缘分”就能搞定的事情,其实背后需要的是无数次耐心的沟通,是双方共同的努力,是愿意去理解和包容对方的智慧。这是一种从纯粹的情感连接,到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和情感经营的转变,而这个转变的过程,真的充满了我最初未曾预料到的“震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多出现真的可以让对方喜欢上你 —— 曝光效应:又谓多看效应。

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

社会心理学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

所以说在“女追男”的过程中,有一条很有效的建议便是——在他面前多刷存在感,说不定他会主动来找你。

2、婚前同居越久越难以结婚、结婚的可能性越低。

亲密关系的研究表明,婚前同居不但不能提升结婚的可能性相反会影响结婚的概率,这可能和过早的进入事实婚姻的状态,会让彼此因为缺少空间以及过分的暴露缺点,会更快的让彼此厌倦从而对婚姻失去期待。

下图是随着同居时间分手和结婚的可能性变化图。



3、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快—— 恋爱中的「墨菲定律」

  • 追的越凶,离的越远

当你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仿佛总是能引导你的喜怒哀乐;你每天为他小鹿乱撞,聊天的时候字字斟酌,很怕一句话说错了对方对你的好感就下降了。

这画面仿佛挺青涩浪漫,而且多数存在于对彼此有意思的情侣暧昧初期。

因为太害怕失去对方,你可能正在失去你自己。因为完全关注的是对方的情绪和喜怒哀乐,你会在这段关系中变的更加自卑,你的魅力也会越来越少。

  • 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快

很多女生缺乏安全感,太怕失去对方,在恋爱中太在意对方对自己的和程度,因为缺乏全干不断的索取对方的安全感的给予和付出,甚至为了满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不断的猜疑对方,查看手机,要求对方随时给自己报道,甚至靠不断的作和吵架来让对方表现的更喜欢自己,甚至是以提分手的方式来想让对方证明对方对自己的爱。


如果对方不够喜欢自己,强迫对方来表现的更爱自己,只会让对方更加不喜欢你,更快离开你。



4、那些常常把分手挂在嘴边的女生未必是真想分手的那一个人,相反,很多人真想分手的时候可能一句分手都不会明确告诉你。

很多姑娘会因为没有安全感,为了赢得男友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提出分手,其实只是希望对方哄哄自己,并不是真要分开。而当男生真想分手的时候,可能会对你冷暴力,或者消失掉,连分手都要你提出。


5、恋爱中不相信对付不够爱自己 / 分手后幻想对方还爱着自己 —— 鸵鸟心态

咨询中,发现有一个现象,很多姑娘在被男友分手后,会主观的不接受,觉得对方还爱着自己,或者对自己还有多少感情,以自己对对方的感情来揣测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为对方各种对方爱自己的理由,不肯面对现实。

这就是恋爱和分手后的鸵鸟心态,像鸵鸟遇见危险一样,把头插进沙子里,自欺欺人,当然规避不了即将到来的不幸。

正视现实,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6、我们口中的爱,也许没那么高尚。

我们在提到,多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觉得是高尚的情感,甚至会觉得既然我那么爱你,你也应该爱我。其实想想,我们口中的爱未必那么高尚,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7、男生提出分手后,看似绝情,很多都后悔过。


8、当你觉得挽回无望的时候,后面都会出现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被分手之后,会出现强大的自我否定的悲观心理,可能自责或者把事情想的更糟糕,但无数的事实证明,分手之后当你觉得挽回复合无望的时候后面都出现过很多机会。

我的咨询中,很多案例,都是女生表现的彻底没戏,男生不会后头,可后面正视很多要么是男生主动联系过,要么是后面有了接触。机会肯定有的。


9、分手后,我们以为的分手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假的和借口。

很多姑娘被分手之后,会很在意对方男生分手时候的说辞,找到我会和我说,他说是因为我不温柔,他说是觉得不懂事,他说是因为父母反对,他说是因为我们性格不好,他说是因为我粘人,他说是因为他太忙,他说是因为他目前不考虑结婚,他说他还是喜欢一个人。。。

等等等,但其实那些都是借口,姑娘们自己爸妈的话不会怎么相信,但会相信想抛弃自己的男人分手时候的说辞,并且认真去改正,那么想想会有好结果么?不会的,因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他想和你分手,自然会找出来各种理由,很少会告诉你真相的,因为没人愿意承担背信弃义,见异思迁等等的罪名的。


10、很多时候,肢体接触比言语更有用

这招无论是对男生,还是对女生都有效(要确定在对方不讨厌你的情况下)。

在暧昧期间,可以尝试稍微的做出一些不出格的肢体接触。

例如作为女生,可以有意无意地帮男生整理一下衣领,或者在遇到一些小意外时候躲在男生身侧等。

作为男生,可以在约会的时候不经意的触碰对方,比如过马路拉住对方等等。

多项心理学研究也证明,进行过肢体接触后,双方对于彼此的好感度都会增加。


11、男女思维方式不同—— 男人注重解决问题,女人注重适应情绪。

男女思维回路是不同的,大体上来讲,男生偏向理性思维,注重事实真理,客观理智;

女生则更偏向感性思维,面对事情更习惯注重情绪感受。

所以,生活中几乎所有情侣都会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

男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容易自我封闭,更期望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待会儿消化烦恼;女人则为了表达关心倾向于主动交流试图去打开男人心扉,但结果往往无功而返,甚至反而会加深矛盾

女生觉得男生什么都不愿意跟自己说,把自己拒之门外;

男生则是觉得女生太过聒噪,连一个独立安静的空间都不能给自己去消化情绪,太不懂得理解人。


这个时候双方对处理同一个问题的判断机制不同,从而导致了争吵,与“爱不爱”关系不大。

发生矛盾,别急着去讲道理,情绪比道理更重要。


12、左耳听到的情话真的更动听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左耳》这部电影,剧中饰演李珥的陈都灵有一句经典台词是这样说的:“情话要说给左耳听。”

但对于这句话,大家都选择一笑而过了,后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分工不同,左脑进行有条不紊的逻辑思维,而右脑进行的是感性直观思维。左耳对笑话和趣闻轶事的感受能力同样比右耳强。

左耳不太听劝,喜欢甜言蜜语;右耳偏理性,接受逆耳忠言。

所以“情话说给左耳听”这句话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


13、拥抱能增强情侣间的感情

当两个人拥抱超过20秒,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做“催产素”的激素。

催产素则是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的起源,恋人们之所以会渴望拥抱亲吻正是由于催产素在起作用。

所以以后多和对方拥抱吧,记得要超过二十秒啊


14、不确定性会让爱情浪漫体验会直线up!

这里要提到一个心理学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这个效应指:当在逆境中,有外界压迫或干扰时,伴侣间的关系反而会更牢靠更亲密。


那么,如果你在和对方接触,可以尝试就不着急确定关系,或者把你对方的喜欢稍微隐藏一些,让这种不确定性尽量的延长一些,会增加对方的喜欢和投入。也会之后开始的恋情体验更加美妙。


15、“心痛”的时候真的有可能是心脏在痛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口中的“心痛,”“心碎”都是真实存在的。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人在遭遇重大情感和身体创伤后,交感神经就会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导致心室收缩无力,出现心尖球形改变。这时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减弱,造成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


16、那些看似稳固的关系,未必真的有你想的稳固

长期关系中,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过度有恃无恐,对对方对自己的喜欢和关系的稳定度过度有信心,缺乏必要的危机感,从而导致,以为对方不会和自己分手,从而对自己放弃投资和提升,对对方越来越糟糕,结果后面发现对方真的可以离开你。


17、那些分手之后,很快看似过的很好的人,多数可能都没有真正的走出来。


码子不易,感谢下方点赞支持下~


我是 @深刻如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歇尔博士书籍《非暴力沟通·两性篇》《非暴力沟通·情绪篇》译者/校译者,知乎百万收藏创作者,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user avatar

维持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方式是见面。

user avatar

两性交往中,区分好疑问句陈述句,更要利用好。

疑问句,哪怕是带选项的选择疑问句,也都是更加委婉以及消极负面的。


试想场景是下雨了女方没带伞,这时候你说:

要不要我去接你?



我去接你(吧)。


感觉完全不一样。男生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展示对对方的爱慕,比如“快,下楼拿吃的。”“不知道你喜欢哪个,我就都买了。”“走,一起锻炼去。”“来,我carry你上分”。

其次,如果男生并不接你下雨不带伞的茬,那就更应该思考你们的关系了。


同时学术写作告诉我们表述时需要“很明确的不肯定 Certain uncertainties”。这样避免话说太满被评议者锤。


突然发现在两性交往里也是适用的!

当你遇到两性交往中的人常常这样说的话,要警惕他/她可能并没有担当,如:“如果有机会的话,一起去滑雪吧”,“要不等我工作稳定了见一下伯父伯母。”

落脚点不在我们去滑雪、我们见公婆,而是很明确的不肯定。如果你还真的在等有一天事情会发生,就比较天真了。

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提醒和讨论,把这一个计划落到实处,这个过程中他/她才会考虑做这件事情的时机和可能性。


PS:在新加坡有人对我说下雨了没带伞呢,我可能会说:是不是傻,该,天天下雨你不带。


好像找到了自己单身的原因?)

这句话就展示了Certain uncertainties,表明作者需要大家点赞安慰,并且真的很想脱单的心情,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乐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