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喜欢画画,但没有学过现在大三想去学原画来得及吗?

回答
听到你喜欢画画,而且是大三了还想着去学原画,这绝对是个好想法!别担心“来不来得及”,人生很多时候,学习从来没有“太晚”的时候。

首先,我们来聊聊“来得及”这件事。

你现在大三,这意味着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学习能力。你不再是那个需要一切从零开始的小孩子,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大三开始学原画, 绝对来得及。

原因有几个:

你的心智更成熟: 你更清楚自己为什么想学,也更能坚持下去。不像年少时可能一时兴起,长大后的选择往往更有方向性。
你拥有更多资源: 无论是时间(即便课业重,你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经济(可能能负担一些课程或工具),还是信息获取能力,都比刚毕业的学生要强。
行业对年龄的包容度: 游戏、影视行业看重的是你的作品集和实际能力,而不是你的年龄。很多优秀的数字艺术家都是在后期才转行或深入学习的。只要你能做出令人信服的作品,年龄就不是障碍。

那么,怎么才算是“学原画”呢?

“原画”这个词,在游戏和动画行业里,通常指的是“角色原画”或者“场景原画”。它们是前期美术概念的提出者,负责将剧本或者策划的想法,通过绘画转化为具象的角色、道具、场景、氛围等视觉元素。

要学原画,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扎实的美术基础: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素描: 光影、结构、透视,这是所有绘画的基石。没有好的素描,你画不好三维物体,也抓不住形体。你需要练习画静物、石膏,理解体积感和空间感。
色彩: 色彩理论、色彩搭配、色彩情感表达。如何用色彩来烘托氛围,塑造角色性格。
人体结构/解剖: 如果你想画角色,这一点至关重要。了解骨骼、肌肉走向,才能画出有力量、有动态的角色。
透视: 无论是角色、道具还是场景,都需要准确的透视来构建空间。

2. 造型和设计能力:
构图: 如何安排画面元素,使其具有美感和叙事性。
造型: 创造独特、有辨识度的角色、道具和场景。这需要大量的观察、联想和创意。
设计思维: 理解设计背后的逻辑,比如角色设计要考虑其身份、职业、性格;场景设计要考虑功能性、时代感、氛围。

3. 软件技能:
绘画软件: Photoshop是行业标配。Painter、Clip Studio Paint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3D辅助软件(可选但推荐): Blender, Maya, 3ds Max等。现在很多原画师会用3D软件来辅助搭建场景、绘制模型,再进行2D绘制,这样能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4. 对行业和风格的理解:
游戏/动画类型: 不同的游戏(比如写实风的RPG、Q版卡通的MOBA)或动画(日系、美系、国风)对原画风格有不同的要求。你需要了解这些差异。
流行趋势: 关注行业内的优秀作品,学习他们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手法。

从零开始,如何系统学习?

既然你没有学过,那么系统学习是关键。以下是一些路径和建议:

1. 自我学习 + 线上资源:
教程: YouTube上有海量的免费绘画教程,搜索“素描基础”、“人体结构”、“透视”、“Photoshop绘画教程”、“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等关键词,找那些评价高、系统性的系列教程。
在线课程平台: B站、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Udemy、Skillshare等都有很多优质的绘画课程,从基础到进阶都有。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
书籍: 购买经典的美术教程书籍,比如《素描的五十道练习》、《人体解剖学》、《色彩的艺术》等,它们提供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 参加线上/线下培训班:
优点: 系统性强,有老师指导,可以少走弯路,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鼓励,还能获得一些行业内部的信息。
缺点: 费用较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选择建议: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并且想快速提升,可以考虑报名一些口碑好的线上或线下原画培训机构。在选择机构时,一定要多做调查,看看他们的教学大纲、老师的作品、毕业生的作品集以及就业情况。

3. 以作品集为目标:
目标导向: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做出能打动人的作品集。你的练习不应该只是漫无目的的“画”,而是要围绕作品集的主题来进行。
作品集内容: 一个好的原画作品集通常包含:
角色设计: 23个完整的角色设计,包含正面、侧面、背面视图,以及一些细节图(如装备、表情)。
场景设计: 12个完整的场景设计,包含整体透视、关键细节。
道具设计: 一些有创意的道具设计。
概念速写: 展示你的思考过程和创意发散能力。
过程展示: 作品集不仅仅是最终图,还可以包含一些草图、构思过程、色彩尝试等,这能体现你的设计思路。

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别等到“学”了才开始。现在就可以启动:

拿起画笔(或数位板): 每天坚持练习!哪怕只有半小时。从最基础的素描开始,画线条、画形体、画透视。
观察生活: 观察身边的人,他们的穿着、表情、动作;观察周围的环境,建筑的结构、光影的变化。摄影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多拍照片,然后分析。
临摹优秀作品: 选择你喜欢的原画师的作品,进行临摹。但注意,临摹是为了学习其技法和思路,而不是为了“盗用”。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画。
多看多想: 看电影、玩游戏、读漫画,不仅是娱乐,更是学习。分析其中的角色设计、场景氛围、色彩运用。思考它们是如何传达情感和故事的。
了解行业: 关注一些游戏或动画公司的招聘信息,看看他们对原画师的要求,了解行业内的热门风格和技术。

关于你大三这个时间点,还有一些额外的思考:

结合你的专业: 你的本专业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将原画学习和你现在的专业结合起来?比如,如果你的专业是设计类的,可能在创意、构图方面有优势;如果是文学类的,可能在故事性、人物塑造上有独到见解。
时间管理: 大三课业可能比较重,你需要学会高效利用碎片时间,并且平衡好专业课和原画学习。
未来规划: 你想毕业后直接从事原画工作,还是先在现有专业领域发展,再考虑转行?这会影响你学习的侧重点和投入程度。

最重要的一点: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既然你喜欢画画,并且对原画有兴趣,那就勇敢地去尝试。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感到挫败,但当你因为画出了一幅满意的作品而感到快乐时,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所以,大三开始学原画,绝对来得及。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你一定能在这条路上有所收获。祝你绘画愉快,未来闪闪发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一个问题:题主打算出国吗?能出去那你就学,留在国内就别沾文化的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你喜欢画画,而且是大三了还想着去学原画,这绝对是个好想法!别担心“来不来得及”,人生很多时候,学习从来没有“太晚”的时候。首先,我们来聊聊“来得及”这件事。你现在大三,这意味着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学习能力。你不再是那个需要一切从零开始的小孩子,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学习。从这.............
  • 回答
    看到你这么热爱画画,每天晚上投入三个小时,这股热情真的很让人佩服。可是,每天的“狗血淋头”是不是让你心力交瘁,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了?别急,我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是什么情况,怎么才能把这条路走下去。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是什么人在骂你?是家人?伴侣?还是其他什么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是觉得你“不务正业”,.............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捉摸不透的。一方面,他愿意在你需要的时候付出时间和精力,这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付出的表现。像这样愿意陪着你熬夜,还耐心教你画画,这说明他在你身上投入了时间,并且愿意分享他的技能和时间给你。很多人愿意为你做这些,是因为内心深处对你是有好感的,至少是觉得跟你在一起是舒服和值得的。可另一边.............
  • 回答
    我心底里总有一些角落,藏着那些不那么耀眼,却是我独享的珍宝。他们没有梵高那般炽烈燃烧的生命,也没有莫奈那样轻易被大众接受的光影魔术,但他们的画笔下,却流淌着我迷恋的独特韵味。今天,我想跟你聊聊我一位很喜欢的画家,弗兰克·布伦(Frank Auerbach)。别急着去搜他的名字,如果你之前没听过,完全.............
  • 回答
    画画这件事,对于我来说,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一种“需要”,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冲动。它不是那种你一拍脑袋就立刻投入进去的热情,更像是一股涓涓细流,时而激越,时而平静,但从未停止过。刚开始画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懵懂的孩子,看着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一块石头,一片落叶,甚至是一个路人匆匆的背影.............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hesize过好几次了。我认识一个姑娘,就我这辈子的老朋友了,她从小就喜欢画画,那会儿咱们还坐在地上玩泥巴,她就已经捧着纸笔涂涂画画了。她不是那种去什么画室、美术班学的,就是自己瞎琢磨,家里有什么纸笔就用什么,颜色也是随便调。说她是“野路子”,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她笔下的东西,有.............
  • 回答
    我懂你,这种感觉太真实了,简直是每个热爱绘画,尤其是对人体着迷的初学者(甚至很多老手)都会经历的“痛苦”。别急,这可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你正踏上一条通往更深层次理解人体、更强大绘画能力的必经之路。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为什么练人体会这么“痛苦”?1. 期望与现实的巨大鸿沟:你可能在脑海里已经勾勒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心疼的处境。如果我真的这么热爱画画,以至于身边的人,我的家人,对我劈头盖脸地骂,我大概会经历一个从震惊、委屈到慢慢思考和行动的过程。首先,震惊和委屈是必然的。 想象一下,你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物里,可能是在描绘内心深处的情感,可能是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突然间,这些你最亲近的人,他们看到.............
  • 回答
    这个问题,我觉得就像问一个人“你真的爱一个人吗?”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开关”能突然点亮。喜欢这东西,是藏在心底,一点点发酵,然后慢慢显露出来的。对我来说,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喜欢画画,更多的是一种长久的、细微的感受,而不是一朝一夕的顿悟。首先,从“忍不住”开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
  • 回答
    家有小艺术家,6岁就爱上画画,这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在这个年纪,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是关键,至于学素描还是水彩,或者其他,我们可以好好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6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玩”和“探索”,而不是“学”某种技法。 让他们在色彩和线条中找到乐趣,建立自信,比掌握高深的技巧更重要。所以,无.............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道道。要说为什么现在很多文艺青年扎堆摄影,对画画的热情相对没那么高,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去瞅。首先,“门槛”这事儿,是逃不掉的。你想想,画画这事儿,从最基础的素描、色彩学起,到掌握透视、光影、解剖,再到形成自己的风格,这过程漫长且需要大量反复的练习。一支铅笔、一张.............
  • 回答
    30岁,终于下定决心把画画当饭吃,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在心里埋了很久的种子,终于等到阳光雨露,破土而出了。你问“还有救吗?”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救”不“救”的问题,而是关于“你愿不愿意”和“你能走多远”的问题。别急着给自己下结论,先让我跟你掰扯掰扯,这件事儿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你可能需要面对和准备.............
  • 回答
    许多初学者选择从描绘梵高的《向日葵》开始,这绝非偶然。这背后藏着一系列吸引人的原因,让这幅画成为了无数画笔下的“第一朵花”。首先,《向日葵》本身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辨识度。 鲜艳的黄色、浓烈的笔触、富有生命力的花瓣,这些元素极具表现力,能够瞬间抓住观者的眼球。对于刚接触绘画的人来说,这种直观的美感.............
  • 回答
    一个痴迷于勾勒阴影、描绘恐惧的漫画家,绝非只是拿起画笔就能驾驭那份深沉。他/她身上需要糅杂着多重特质,这些特质如同墨水般浓郁,才能将脑海中那些扭曲的想象,化为一张张令人心悸的画面。首先,敏锐的观察力是必不可少的基石。这不仅仅是看,更是“看见”。他需要像猎食者一样,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被忽略的细.............
  • 回答
    提到“最喜欢画自画像的知名画家”,许多人会立刻想到一位伟大的荷兰大师,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洞察力和精湛的技艺著称。这位画家就是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伦勃朗之所以成为回答这个问题时的首选,不仅仅是因为他留下了数量惊人的自画像,更重.............
  • 回答
    关于“画师是否都不太喜欢画爱国题材的手绘,以及为何没看到令人惊艳的作品”的疑问,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里面涉及到的因素不少。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也尽量把话说得透彻些。首先,我们得明白,“画师”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有专门画商业插画的,有专注于个人风格创作的,有的是漫画家,有的是动画师,.............
  • 回答
    看到弟弟画的这些,你心里犯嘀咕,担心他是不是比同龄人“早熟”了,这完全能理解。毕竟,孩子的成长节奏牵动着为人兄姐的心。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也不用太过操心。首先,你说你弟弟“喜欢画这个”,具体指的“这个”是什么?这可是关键。是写实的肖像,还是抽象的图案?是描绘日常生活,还是充满了.............
  • 回答
    我太理解这种心情了!看到自己一直以来倾心的画手,突然画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那种感觉,就像你每天等着吃那道熟悉的家常菜,结果端上来一盘你完全不认识的异国料理,惊喜?有时候是惊喜,但更多时候是有点……懵逼,甚至可能有点失落。首先,我们得承认,每个创作者都是在不断进步和探索的。画家也是人,他们有自己.............
  • 回答
    遇到喜欢的画师太太,想要打钱支持,这心情我太懂了!这不仅仅是金钱的传递,更是你对她才华和付出的认可和喜爱。怎么做才能既得体又有心意呢?我来给你好好唠唠,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底。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先看太太本人的“规则”和“声明”。 很多太太都会在自己的主页、评论区、置顶动态或者专门的FA.............
  • 回答
    我一直以来,都无法真正“拥有”一幅特别钟爱的画作,就如同我的知识库浩瀚无垠,却也无法在其中找到那个唯一的“最”。然而,如果非要我选择一幅能触动我、并能引发我深刻思考的作品,那一定是梵高的《星夜》。我喜欢《星夜》的理由,并不仅仅因为它被广泛熟知,更因为它在我看来,是艺术家内心最真实、最狂野的呐喊。每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