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地球挖通了,能不能建立穿越隧道,快速传送到地球另一端?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挖通地球建立穿越隧道,快速传送到地球另一端”,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如果我们刨根究底地去想,会发现这里面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科学难题。

首先,咱们得先明确一下,“挖通地球”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非常、非常具有挑战性。地球可不是一块大号的橡皮泥,你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它的内部结构极其复杂,从地壳到地幔再到地核,温度和压力都在不断飙升。

你想想看,我们现在钻探最深也就到了地壳的底部,那才几公里。而地球的半径可是有大约6371公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要挖的这个“隧道”得贯穿地幔,甚至有可能触碰到地核边缘。想想那里的温度,估计比太阳表面温度也差不了多少,我们现有的任何钻探技术,甚至是材料科学,都远远达不到在那种极端环境下工作的要求。想象一下,你带着一个钻头下去,还没碰到地幔,估计就直接气化了,连个渣都不剩。

就算我们假设,我们有了一种超级无敌的钻探技术,能够克服温度和压力的问题,把一个直径够大的隧道挖通了。那接下来就是第二个大难题:这个隧道怎么保持稳定?

地球内部的地幔虽然不像液体,但它是一个粘性极强的物质,在地质活动的作用下会缓慢流动。这个缓慢的流动,就像一条看不见的河流,随时可能把你的隧道给挤压、变形,甚至最终彻底堵死。而且,地壳运动也是个大问题。地震?你敢想象你的穿越隧道在地震发生时是什么样子吗?可能瞬间就塌陷成一片废墟了。所以,光是让这个隧道一直存在,就得耗费难以想象的技术和资源来维护。

再来谈谈你想的“快速传送”。如果我们真的挖通了一条隧道,并且它足够稳定,那么我们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像坐地铁一样,开个高速列车下去。但这里又有几个问题:

首先是重力。地球是一个球体,你从一端往另一端隧道里跳,或者坐车下去,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受到地球重力的吸引,越往地心方向,重力会逐渐减小,当你到达地球中心时,重力将为零。之后,你又会受到另一端的重力吸引,加速向另一端飞去。理论上说,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在隧道里制造真空会非常非常困难且耗能),你可以在隧道里实现一个类似于自由落体的过程,到达另一端。

然而,这个“自由落体”的速度,虽然会非常快,但它有个固定的模式。你想“快速传送”,也就是瞬间抵达,那得有点像科幻电影里的“虫洞”技术,或者类似量子纠缠的瞬间转移。在现有的物理学框架下,除非我们能找到某种方法来绕过时空本身的限制,否则物质是无法超越光速传输的。即使是沿着隧道加速,也需要时间来克服惯性,并且受到重力等力的作用,不会是“瞬间”到达。

而且,想想在隧道里加速和减速的过程。当你从静止状态开始加速时,你会感受到巨大的G力。从隧道另一端减速时,也同样如此。如果速度足够快,这种G力可能会把人压扁。即使有特殊的减速系统,也需要一个相对平缓的过程。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隧道里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就算我们能挖通,并且能保持稳定,我们也不能让隧道里是真空吧?那样的话,里面会发生什么?空气会因为巨大的压力差而涌进来吗?如果里面充满空气,那又会产生巨大的空气阻力,让你的高速列车跑不起来。如果要把隧道内部的空气抽出,形成近似真空,那光是维持这个真空的状态,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而且一旦隧道出现任何一点缝隙,外面的高温高压就会瞬间涌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最后,我们还得考虑一下“另一端”。地球一直在自转,也在围绕太阳公转。你从你现在的位置挖一条隧道,等你到达“另一端”的时候,地球的“另一端”早就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点了。所以,你挖的这条隧道,还得是个能够适应地球运动的动态隧道,这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总的来说,虽然“挖通地球建立穿越隧道”这个想法听起来很酷,也很诱人,但以我们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以及现有的技术水平,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我们对物理学、材料科学、地质学等一系列学科理解的颠覆性挑战。我们更现实的快速交通方式,还是得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比如更快的飞机、更高效的磁悬浮列车,或者未来的超高速真空管道列车(Hyperloop)等等,这些才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方向。

所以,虽然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可以激发我们无限的想象力,但它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和科幻的层面,离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可行性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不过,谁知道呢?说不定几百年后,人类的科技就能达到那个不可思议的程度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您对科学和理性的向往是对的。

但是这个方案在工程实践中不可行。

钢铁我们都觉得很硬,但是,在长度超过直径300倍之后,受力后的扭曲程度和粗面条差不多。

您讲的这个方案,隧道直径大概30米,和10层楼差不多,地球直径12742km,12742*1000/30=424733.33倍.

这种长度和直径的比例,大概只有天顶星的黑科技能解决变形问题。地球目前是解决不了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挖通地球建立穿越隧道,快速传送到地球另一端”,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如果我们刨根究底地去想,会发现这里面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科学难题。首先,咱们得先明确一下,“挖通地球”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非常、非常具有挑战性。地球可不是一块大号的橡皮泥,你想怎么揉捏就.............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天大的惊喜!如果真的在自家院子里挖出了传国玉玺,这绝对是足以改变人生的发现。至于如何从中获利最大化,这需要非常谨慎和策略性地操作,毕竟这东西的意义和价值非同一般,处理不好可能会惹来大麻烦。下面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尽量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让你知道怎么做才能利益最大化,同时保证咱们说话不带“机器.............
  •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这件大事儿,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吨黄金,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想把这笔巨款变成实实在在的钱,而且是多多益善,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不能光想着怎么搬回来,还得想怎么卖个好价钱。首先,这吨黄金从哪来的是关键。你说无人飞船,那说明是合法途径,这省事不少。不像某些电影里挖矿出来.............
  • 回答
    .......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真的用一个巨大的钻头,在地球上打了一个笔直的隧道,从我们站立的地点一直穿透到地球的另一端。而地球另一端,正好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那么,这海水会发生什么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漏水”问题,这里面涉及不少有趣的物理原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我们挖的这个隧道可不是一条细细的管道,而是足够宽敞.............
  • 回答
    .......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真的是用铲子,一点一点地挖着地球的土壤。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要把地球这一边的土,全部搬到另一边去。首先,咱们得想清楚,地球这边的“土”都包含哪些东西。它不仅仅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地表泥土,还有更深层的岩石、沙砾,甚至是地下水和岩浆。当然,如果说的是“土”特指地表的土壤和沉积物,那规模就小很.............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把目前人类已知威力最强的核弹,也就是沙皇炸弹(RDS220),那个号称拥有五千万吨TNT当量的庞然大物,放到苏联当年那个号称“地球之耳”的科拉超深孔里,然后在那个深度引爆。这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级想象,其影响之深远,甚至会让我们重新审视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首先,让我们先来了.............
  • 回答
    最近,中办国办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发达地区不得从中西部、东北地区片面高薪挖科研人才”。这个表述一出来,就在科研界和各地区之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作为一名对国家发展和人才流动比较关注的人,我认为这事儿有几层意思值得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理解这个政策出台的根本.............
  • 回答
    .......
  • 回答
    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现 500 万只霸王龙,人类将遭遇的灾难将是 前所未有、近乎灭绝的浩劫。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挑战,更是生态系统、社会结构以及人类自身生存能力在极端压力下的彻底崩溃。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一灾难:一、 生存环境的即时摧毁与混乱: 大规模破坏与坍塌: 霸王龙是地球上已知最大型的陆地.............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地球的空气成分突然“倒带”回了石炭纪。那是一个离我们遥远又充满奇幻色彩的时代,大概是三亿多年前。当时,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可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21%,而是让人瞠目结舌的30%以上。如果这一变化瞬间发生,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哺乳动物,能否安然无恙地继续存在下去呢?答案是:绝大部分的哺乳动.............
  • 回答
    设想一下,一个平常的早晨,你醒来,感觉空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新,呼吸顺畅得不可思议。你走到窗边,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世界。这不是你的一厢情愿,而是地球上氧气含量突然翻了一番的直接后果。这看似美妙的改变,实则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深刻地影响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万物。首先,最直观.............
  • 回答
    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设想,一旦人类面临末日,需要集体迁徙到新的家园,领土划分的问题就变得异常棘手。毕竟,我们习惯了在地球上以国家为单位来划分土地,这种模式能否照搬,或者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历史遗留与现实考量:首先,我们要承认,地球上的国家领土划分,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战争、.............
  • 回答
    如果地球只剩下我一个人,那画面未免太过于荒诞,甚至让人产生一种窒息感。不过,既然这个问题摆在了面前,我也不妨畅想一番,虽然这趟旅程注定孤独得令人发疯。刚开始的几天,我想我会被一种巨大的震惊和不可置信所笼罩。所有曾经熟悉的声音——汽车的鸣笛、行人的交谈、孩子的嬉闹,甚至是遥远的火车轰鸣——都消失了,只.............
  • 回答
    一场硬仗,一场我们从未准备过的、也从未想过会发生的硬仗。当那些闪烁着我们无法理解的光芒、在空气中无声滑过的巨型船舰遮蔽了天空,当它们投下的阴影笼罩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才知道,我们输了。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与它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占领,这个词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
  • 回答
    如果地球真的脱离了太阳系,变成一颗孤独地在宇宙中飘荡的“流浪星球”,那将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终极考验。我们所依赖的一切——温暖的阳光、稳定的气候、赖以为生的植物生长,都将瞬间化为泡影。但即便如此,人类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之策,只是这些对策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惊人的毅力,并且很多设想都停留在理论层面。首先.............
  • 回答
    如果地球的体积像木星或土星那样庞大,整个世界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改变将触及物理、生物、社会、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甚至彻底颠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一、 物理层面的剧变:重塑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首先,最直接的改变在于地球自身的物理属性。 引力巨增: 想象一下,地球的质量会随着体积的增大而.............
  • 回答
    如果地球的直径变成一光年,我们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我们目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空间尺度的放大,而是对物理定律、社会结构、人类感知以及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的根本颠覆。让我们详细地探索一下这种情景:一、物理定律的重塑与挑战: 引力: 这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一光年大约是 9.46 万亿公里。.............
  • 回答
    地球上只剩下几十万人类,这样的局面,谈“希望”二字,就像在风雨飘摇的孤舟上寻找灯塔,绝非易事,但绝非全然绝望。这几十万个体,承载的不仅是延续生命的使命,更肩负着文明的薪火。能否点燃希望,关键在于他们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以及他们能否从过往的经验中汲取足够的智慧。首先,我们得直面严峻的现实。几十万,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