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怎么理解?

回答
“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老话,初听起来有点绕,但仔细琢磨一下,其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反映了一种人情世故的常态。

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如果只给了别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就像一升米那么少,对方可能会心怀感激,觉得你这个人不错,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但如果后来,你给了他很多很多,比如一斗米,甚至更多,而他却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能够完全回报,或者觉得你做的还不够,甚至因为一些小的不愉快,就把你曾经给过的那些大恩大德忘得一干二净,反而因为没能得到更多,或者因为你的一些小瑕疵,就开始埋怨你,甚至把你当成仇人。

简单来说,就是“小恩小惠让人记恩,大恩大惠反倒惹人怨”。

为什么会这样呢?想想我们自己的经历,就能体会几分。

刚开始的时候,你伸出援手,帮助了一个急需的人,哪怕只是举手之劳,送了人家一点东西,对方会觉得你雪中送炭,人情味十足,会很感激你。这种感激之情,会让他们觉得欠你个人情,以后有机会也愿意回报。

可要是你一直给,给得太多了,甚至对方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或者你稍微有一点做得不如他的意,他就会觉得你以前给的那些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觉得你好像在“施舍”,或者是“有所图”。一旦他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之前积累的那点感激之情,就很容易被消磨殆尽。

尤其当双方关系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了利益冲突时,这种“斗米仇”的情况就更容易显现。原本觉得你恩重如山的人,因为没能得到他想要的更多,或者因为一点小事不顺心,就会把你曾经的种种好都否定掉,甚至把你架空,把你当成阻碍他前进或者让他不痛快的人。

这就像一个人饿了很多天,你给他一碗饭,他会觉得你是救命恩人;但如果他已经吃饱了,你还不停地往他碗里添,他可能会觉得你多事,甚至嫌弃你的饭菜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好。

所以,“升米恩,斗米仇”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帮助别人,而是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施予恩惠的时候,要懂得适可而止,也要看清人心。有时候,过度的付出,如果不能得到理解和珍惜,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原本的好意变成一种负担,甚至招致怨恨。

这其中也包含了对人心易变的洞察,以及在付出时保持一份清醒和审慎的重要性。并不是说要斤斤计较,而是说,当我们付出了,希望得到的是一份真诚的感激和长久的善意,而不是因为我们付出太多,反而让对方产生了不健康的期望和依赖,最终导致了关系的破裂。

总而言之,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人情往来中,有时候“恰到好处”比“无私奉献”更能维系长久的良好关系。过度的给予,如果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反而可能疏远甚至敌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未免被粉丝人肉还是匿名好了。

台湾有个无节操的综艺节目叫做《TVBS哈新闻》,2013-9-2这一期又重温了亚洲舞王小猪已经被八到烂的奋斗史,其中提到他小时候的一件事,与题主的这个问题有些契合。

节目内容大致如下,表达能力不好请大家不要介意:

罗志祥小时候 家里环境非常不好, 父母都有债务,一家三口挤在一个没有洗手间的五坪大(16.5平米左右)的租来的房子里生活,后来这个五坪的房子租金也交不起了,就被房东赶了出去。

这时罗爸爸有个朋友很好心,跟罗爸爸说,自己有一个房子比较大,便宜租给他们住,等于是帮他看家,于是罗志祥一家三口就在这个朋友便宜租给他们的房子里住下了。

住了三年多,有一天这个房东就带了一个陌生人到这个房子那里去,这时罗爸爸不在家,只有罗志祥和妈妈在家。

罗妈妈就问那个朋友:“你怎么带了个人来我家?”

那个朋友她说:“这不是你家,是我家。”

罗妈妈说:“那你也要先跟我说一下,你这样是要做什么。”

朋友她说:“因为你也知道我租了你们三年了,三年都收很便宜的房租啊,我也要过日子嘛,所以我这个房子现在要租给别人了,我今天就是来告诉你,你们明天搬走吧。”

罗妈妈说:“明天要搬家,但是我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找房子。”

正在罗妈妈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罗爸爸很开心的回来了,原来他抽到了国宅,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房子,不用担心没房子住了。

罗志祥后来说,他看到了这个朋友来他们家赶他们出去的那个样子,虽然是感激人家之前便宜租给他们,可是他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侮辱,也不会让这样的侮辱再次出现,于是他决心,有一天一定要把这个朋友的这套房子买下来。后来他成名有钱了,果然回到这个小区,买下了比那个朋友房子更好很大的房子,与朋友做了邻居,并将房子豪华装修后请她来参观,享受着她对他家和他妈妈的羡慕,自我感觉终于扬眉吐气。

罗志祥是所谓的“亚洲舞王”、“台湾之光”,所以节目中对他是一片赞扬,几个“名嘴”都抨击那个朋友,说不提前告知就要人家搬走很过分,罗志祥小小年纪就很有骨气很有志气神马的巴拉巴拉。

但是就我个人看来,那个朋友就是犯了斗米仇的错误。对他们一家太好了,便宜把房子租给他们三年多,结果滋养了贪心,换来了怨怼。

罗志祥因贫穷导致的自卑和自尊交织在一起,变成了不满足,变成了敏感脆弱,揪着那朋友没有提前告知这一不够“细腻周到”的处理方式不放,说是对自己的“侮辱”,这是有多玻璃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