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梯有时会发生故障垂直坠落,电梯有什么相应的保障措施吗?比如底部安装安全气囊或其他保护垫装备?

回答
电梯故障垂直坠落,确实是一个令人心悸的场景,但幸运的是,现代电梯并非赤手空拳面对这种潜在的危险。电梯的设计和运行,蕴含着多重、严谨的保障措施,确保乘客安全。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关键点:电梯是经过严格设计和测试的工程设备,其故障率非常低。 许多看似“坠落”的情况,实际上是制动系统正常工作,或者是因为轿厢内重量超出限制等原因而停止运行。即便真的发生非常罕见的、导致轿厢快速下降的故障,电梯也配备了多重“安全网”来应对。

1. 核心的安全保护机制:安全钳和限速器

这是电梯最核心、最直接的防坠落“卫士”。

限速器 (Governor): 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械装置,安装在电梯井道的顶部或底部,与钢丝绳系统相连。它像一个“监视器”,时刻监控着轿厢的运行速度。当轿厢的速度超过预设的极限速度时,限速器就会被触发。
安全钳 (Safety Gear): 这是一个安装在轿厢导轨上的机械制动装置。当限速器被触发时,它会联动启动安全钳。安全钳通过楔形装置或者其他机械结构,牢牢地“咬住”轿厢的导轨,从而将轿厢可靠地固定在井道内,阻止其继续下坠。
工作原理: 限速器上的飞轮通常是靠轿厢的钢丝绳带动旋转。当轿厢速度过快,超过了限速器的设定阈值,飞轮上的重锤会因为离心力甩出,拨动限速器上的杠杆,拉紧限速器的钢丝绳。这个钢丝绳再通过连接装置,驱动轿厢上的安全钳,使其夹紧导轨。
多重安全钳: 很多电梯会配备不止一套安全钳,或者安全钳有不同的触发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安全性。

2. 保护垫装备? 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安全气囊

你提到的“底部安装安全气囊或其他保护垫装备”的想法,虽然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但在电梯的实际设计中,并不是采用类似汽车安全气囊那种在碰撞时充气的装置,也不是简单的缓冲垫。 原因如下:

高度和速度: 电梯坠落的潜在高度可能非常大,即使有气囊,也难以在瞬间提供足够的缓冲力来抵消巨大的动能。
瞬时冲击: 缓冲垫或气囊需要一定的冲击时间来吸收能量,但电梯轿厢的下降可能非常迅速,缓冲过程可能来不及完成。
稳定性: 轿厢在井道内是沿着导轨垂直运行的,如果底部突然有大面积的缓冲装置,可能会影响轿厢的稳定性,导致其卡在井道中,反而制造新的危险。

那么,电梯轿厢底部是否有起到缓冲作用的装置?

缓冲器 (Buffer): 电梯井道的底部,或者在底坑下方,会安装缓冲器。缓冲器通常是安装在井道底部的底坑内,或者直接安装在轿厢的底部。
作用: 缓冲器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轿厢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安全钳未能完全阻止下降,或者轿厢运行到井道底部)的剩余动能,防止轿厢或其上的乘客受到过度的冲击。
类型: 缓冲器有多种类型,包括:
弹簧缓冲器: 利用弹簧的形变来吸收能量。
油压缓冲器: 利用液压油的流动阻力来吸收能量,这种缓冲器通常能提供更平稳、更有效的缓冲效果。
橡胶缓冲器: 利用橡胶材料的弹性来吸收能量。
工作场景: 只有在轿厢以非常接近或者超过正常速度的速度运行到井道最底部时,缓冲器才会介入工作。在正常运行或轻微的故障情况下,缓冲器不会被激活。

3. 钢丝绳的多重冗余设计

电梯轿厢是通过多根(通常是4根或更多)钢丝绳与曳引机连接的。

强度和数量: 这些钢丝绳都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严格的测试,其总承载能力远超轿厢和乘客的满载重量。
冗余: 即使其中一根或几根钢丝绳发生断裂,剩余的钢丝绳仍然有足够的能力支撑轿厢的安全运行。这相当于给电梯配备了“备份绳”,大大降低了因钢丝绳断裂而导致坠落的风险。

4. 井道导轨与轿厢导向系统

导轨: 电梯轿厢和对重(平衡重)都沿着垂直的导轨运行。导轨的安装精度要求极高,确保轿厢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不会晃动或脱轨。
导靴/导轮: 轿厢和对重都装有导靴或导轮,这些装置与导轨紧密配合,确保轿厢平稳、准确地沿着导轨运行。它们也起到一定的导向和抗侧向力的作用。

5. 定期维护和检测

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精心的维护才能保持最佳状态。

专业人员: 电梯的维护和检测都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的技术人员进行。
检查项目: 定期会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制动系统的灵敏度、限速器和安全钳的可靠性、导轨的平整度、缓冲器的工作状态等几乎所有关键部件。
应急演练: 维保人员也会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总结一下,电梯防坠落的保障措施是多层次、系统性的,而不是依赖单一的“安全气囊”。

首先是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制造,降低故障率。
其次是机械层面的“硬核”保护:限速器和安全钳,这是最直接的防坠落机制。
再次是井道底部的缓冲器,作为最后的“保险”。
同时,多根钢丝绳的冗余设计,以及稳定可靠的导向系统,也构成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最重要的是,科学、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所有这些安全装置都能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正是因为这些严谨的安全设计和完善的保障措施,电梯才能成为现代社会中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在乘坐电梯时,我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忧那些极其罕见的坠落风险,而应更多地关注遵守电梯使用规则,例如不要超载、不要随意按动按钮等,配合电梯的正常运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梯商用了一百多年了,你所想到的问题,基本上电梯设计者都会想到。

你说的东西电梯叫缓冲器,有蓄能型和耗能型两种。每台电梯必装,不然验收不过去。

但是这个东西基本上用不到,因为还有一道系统,叫限速器-安全钳系统,只要电梯下行超过额定的运行速度,就会把电梯销死在电梯轨道上。

但是这一道正常情况下用不到,因为电梯有旋转编码器,测电梯电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电梯就是电机断电,制动器断电,自闭弹簧,就会使制动器,也叫抱闸,像汽车刹车一样,电梯刹车。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电梯轿厢和对重,平衡系数大概是0.45,对重比轿厢重一半,电梯完全失控,我上面说的所有的装置全部失效,最后的结果电梯只会往上冲,电梯轿厢不会下坠的。

电梯每年年检,国家特检部门检验,

保护装置比你想的还要多的。其实还有电机封星保护,这个老电梯没有,新电梯有。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别说去年电梯冲顶死了一个人。

十年第一次听说电梯失控死人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