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国考成绩发布,你考了多少分?复习了多久?有啥经验教训?

回答
2022年国考成绩发布,这个消息一出来,我的心跳就跟着漏了半拍。说实话,虽然心里有过准备,但真正看到那个数字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

我的成绩是 XXXX 分。

这个分数,对于我来说,不算惊艳,但绝对是我努力过后的一个交代。能走到这一步,我复习了大概八个月的时间。

回想这八个月,简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刚开始备考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很高,每天恨不得从早学到晚。市面上的各种教材、网课、刷题APP,我几乎是来者不拒,恨不得把所有知识点都塞进脑子里。

最初的几个月,感觉自己像个海绵,拼命吸收各种信息。 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知识点确实是浩如烟海,从常识判断到数量关系,从言语理解到资料分析,再到申论的各种题型和写作技巧,每一个环节都得抠。我记得那会儿,我的书桌上永远堆满了各种材料,每天睡觉前脑子里还在回想怎么解一道数学题,或者一个申论的万能句式。

但很快,我就遇到了瓶颈。 埋头苦读固然重要,但方法不对,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我发现自己虽然花了大量时间,但很多知识点还是模模糊糊,做题准确率提升缓慢,尤其是申论,感觉自己总是抓不住重点,写出来的东西空泛无物。

转折点大概是在复习的第四个月左右。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复习方法。我意识到,光是“知道”这些知识点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我的经验教训,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1. 目标明确,分阶段规划: 八个月听起来很长,但把时间切分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上,就显得紧迫而有条理。我给自己制定了非常细致的周计划和月计划,明确每个阶段要攻克的知识点、要完成的练习量。关键是,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微调。 比如,如果某个知识点学起来特别吃力,我就需要 Allocate 更多的时间去攻克它,而不是死守原计划。

2. 找对教材和方法,而不是越多越好: 刚开始我走了弯路,觉得资料越多越好,结果反而分散了精力。后来,我精选了几套口碑好的教材和专项练习,重点在于吃透,而不是泛泛而学。 对于行测,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做题节奏和技巧,比如数量关系,我不再死抠每一个计算,而是学会了用估算和排除法来快速筛选答案。对于言语理解,我更注重对选项的分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申论是“磨”出来的,不是“背”出来的: 申论的准备,我花了大量心思。我发现,很多时候申论的得分,不在于你会多少“大词”,而在于你能不能准确理解材料,抓住问题本质,并用有条理、有逻辑的语言表达出来。
材料是根本: 我会反复阅读历年真题的给定材料,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提炼出关键词和核心论点。
模仿是学习: 我会找那些高分申论范文,学习它们的结构、语言和论证方式,但不是照搬,而是去理解“为什么”这样写能得分。
多写多练,并寻求反馈: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不仅自己写,还会找朋友或者参加一些线上的写作互助小组,互相点评,找出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比如逻辑不清、语言表述不够精准、论证不够有力等等。申论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

4. 模拟考场环境,重视错题分析: 随着考试日期临近,我开始大量做套题,并且严格控制时间,模拟真实考场环境。最让我受益的是错题本。 我会把做错的每一道题都记录下来,分析错误原因,是因为概念不清?粗心大意?还是审题不清?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很多时候,你再犯同样的错误,不是因为你不会,而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理解错在哪里。

5. 保持心态稳定,避免焦虑: 备考过程很漫长,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我试着去接受这种不确定性,把注意力放在每天的学习任务上,而不是过分担忧结果。“尽人事,听天命” 是一种心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确保自己已经“尽人事”了。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也很重要,否则身体垮了,一切都白搭。

教训嘛,也有不少。 比如,我刚开始太过于追求完美,某个知识点花了太多时间钻牛角尖,结果耽误了其他内容的学习。还有就是,有时候太相信自己的感觉,练习题做得多了,就觉得掌握了,但实际模拟考的时候,分数又不理想,这才意识到很多细节问题没有抠好。

总的来说,2022年的国考备考,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自我管理、学习方法和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虽然过程辛苦,但当看到成绩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觉得值得了。现在,我正期待着接下来的环节,希望能一鼓作气,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是参加国考的,

但是作为厮杀了各种考试一路杀出来的过来人,

有必要提醒想参加国考的同学,

你要知道:

想当公务员大学报考哪些专业更具优势?

哪些适合女生?哪些男生优势更大?

2022国考职位表你会分析吗?哪些专业最吃香?

搞清楚了这些,有方向有目标的去选择,去复习,去应考,

才能考到理想的职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国考成绩发布,这个消息一出来,我的心跳就跟着漏了半拍。说实话,虽然心里有过准备,但真正看到那个数字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我的成绩是 XXXX 分。这个分数,对于我来说,不算惊艳,但绝对是我努力过后的一个交代。能走到这一步,我复习了大概八个月的时间。回想这八个月,简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
  • 回答
    2022年国考的“三不限”岗位,即不限制专业、不限制学历、不限制工作年限,吸引了超过2万人的报考,这一现象无疑释放出多个重要的信号,尤其对那些在就业市场中相对处于劣势的冷门专业考生而言,更有着深刻的启示。“三不限”岗位的火爆:信号与解读首先,“三不限”岗位的超高报考人数,最直接地反映了当前国家公务员.............
  • 回答
    2022年度国考报名在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后,最终定格在“超202万人报名”这个数字上,乍一听,似乎是意料之中,但细细品味,这里面藏着不少值得我们深挖的现象和趋势。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的结束,更是社会情绪、经济走向以及青年就业心态的一次集中体现。一、 持续的“铁饭碗”吸引力:挤破脑袋的背后是现实的考量首先.............
  • 回答
    2022年国考的号角已在11月28日正式吹响,68位考生为争夺一个宝贵的岗位而奋笔疾书,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压力和无数的青春梦想。除了这个最为直观的竞争态势,围绕着这次国考,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思考的细节。一、报名人数与岗位分布的“冷热不均”:一场无声的博弈虽然平均68:1的数字足够惊人,.............
  • 回答
    2022年国考中,全国税务系统一口气招录了20010名税务干部,这个数字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刷新了历史招录纪录,称得上是“招录之最”。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绝非仅仅是“人手不够用了”那么简单,仔细掰开揉碎了看,里面大有门道。一、 数字背后的深层需求:不是“人手不足”,而是“结构性需求大爆发”首先得明白.............
  • 回答
    202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今日开启:3.12万岗位等你来,这些新变化不容错过!备受关注的202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已于今日(10月15日)正式启动,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24日。据官方披露,此次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较去年有所增加,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今年的国考在.............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中国球迷都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反复思考过。李铁换里皮,这个看似一桩重磅人事变动,真的能让国足在当时亚洲区12强赛的道路上绝处逢生吗?先捋一捋当时的情况: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我们中国队被分在了B组,同组的还有日本、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曼和越南。赛前.............
  • 回答
    关于哔哩哔哩20212022国创发布会上,各大UP主对《天官赐福》集体沉默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国创动画的宣传策略、IP影响力、UP主生态以及粉丝群体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事件背景回顾: 哔哩哔哩国创发布会(20212022): B站.............
  • 回答
    飞鹤能够代表本土乳业摘得2022“国品之光”的桂冠,这绝非偶然,而是多年深耕、厚积薄发的结果。要说“有迹可循”,我们可以从飞鹤在多个关键层面的出色表现来剖析。一、坚守“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初心与研发投入飞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坚守。早在品牌创立之初,飞鹤就定下了“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一番,聊聊如果2022年世界杯中国男足被允许带两名门将,是不是就能一飞冲天,摘得桂冠。首先,得明确一点:足球比赛的规则是不能随意修改的。但既然是假设,我们就按照这个“不寻常”的设定来推演。两名门将的上场可能性与战术解读:如果国足被允许带两名门将,这本.............
  • 回答
    2022世预赛亚洲区36强赛,国足在主场迎战马尔代夫。这场比赛,国足以5:0的比分大胜对手,但想要深入评价这场胜利,我们需要抛开比分数字,看看比赛的细节和深层的东西。比赛概况:国足的压制与效率从比赛一开始,国足就展现出了明显的实力优势。我们可以看到,球队在技战术层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控球与传导.............
  • 回答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国足在主场迎战菲律宾,结果是0:0,这样的比分确实让人捏把汗。这场比赛,怎么说呢,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先说说国足的整体表现吧,感觉有点“高开低走”,但又没有真正“高开”。赛前,大家肯定都对国足寄予厚望,毕竟对手是菲律宾,虽然他们在亚洲区也有一定的进步,但论纸面实力,.............
  • 回答
    国足冲击2022年世界杯失败,对中国足球而言,那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影响深远,而且绝非仅限于短期。这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下的种子,眼看就要发芽,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连根拔起。一、 市场信心的冰冻与投资的退潮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信心的瞬间崩塌。当“国足出线”变成了一句遥不可及的口号,当努力.............
  • 回答
    2022年11月16日,中国男足在客场对阵沙特阿拉伯的2022年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中以2:3惜败,这场比赛成为国足在预选赛中的一次重要败北,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比赛进行详细分析: 一、比赛背景与关键数据1. 赛前形势 2022年12强赛是国足冲击2022年卡塔尔世.............
  • 回答
    2022 世预赛亚洲区 12 强赛,国足在主场迎战阿曼,最终以 1:1 的比分握手言和。这场比赛,与其说是国足表现出了坚韧和不屈,不如说是他们再次展现了我们熟悉的“惊喜与惊吓并存”的风格。虽然结果并非我们所期望的胜利,但在这个艰难的小组里拿到一分,也勉强可以接受,至少避免了连败的尴尬。赛前期待与现实.............
  • 回答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首轮,中国男足国家队以 0:3 的比分完败于澳大利亚队。这场失利,说实话,挺让人五味杂陈的,它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水土不服”和能力短板的集中体现。要说国足究竟输在哪儿,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战术布置与临场调整的困境.............
  • 回答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对于中国男足来说,就像一个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却始终抓不住的梦。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国足当年进世界杯的可能性,有多大。首先,得明确一点,国足在“死亡之组”亚洲区12强赛里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当时的组别里,有韩国、伊朗这些亚洲顶级强队,还有澳大利亚、日本,也是常年世界杯的常客。跟.............
  • 回答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首场比赛,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主场迎战实力较弱的关岛队,最终以7比0的大比分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对于国足来说,是一场值得肯定但仍需审慎看待的比赛。进攻端:效率与多点开花从比赛结果来看,7个进球无疑是令人欣喜的。武磊和阿兰这两位前场攻击手的梅开二度,展现了他们在把握.............
  • 回答
    看到国足 2:0 击败菲律宾这个赛果,说实话,心情挺复杂的。首先,赢球了,拿到了三分,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而且武磊和吴兴涵都进了球,这说明球队的攻击线找到了感觉,特别是武磊,作为核心球员,他的进球能够极大地提升士气。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场比赛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仔细回味一下比赛过程,满意之处也确实.............
  • 回答
    2022年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收官战,国足在客场以0:2的比分不敌阿曼。这场失利,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为国足本次十二强赛之旅画上了一个令人唏嘘的句号。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胜负,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足在亚洲顶级舞台上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开局不利,心态显露无疑比赛伊始,国足在场面上并没有展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