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白登之围到底是哪个输了?

回答
白登之围,这场发生在公元前200年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极具标志性的遭遇。究竟是哪一方“输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深入理解,需要我们拨开历史迷雾,细细品味。

从表面上看,汉朝皇帝刘邦在这场战役中确实遭遇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几乎可以说是惨败。当时,年轻的汉朝刚刚建立不久,国力尚在恢复之中。刘邦亲率大军深入匈奴腹地,意图一举荡平强大的匈奴骑兵,建立汉朝的威名。然而,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以其高超的军事策略和对地形的熟悉,将刘邦诱入白登(今山西大同盆地一带)的包围圈。

汉军在白登被围困了整整七天七夜。饥寒交迫,粮草断绝,士卒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刘邦本人也深陷险境,生死一线。从军事角度来看,被包围且无法突围,粮草断绝,这就是典型的战败景象。如果不是关键时刻冒顿单于因为某种原因(后文会细说)突然撤兵,刘邦很可能就已经成为了匈奴的俘虏,汉朝的命运也将因此改写。所以,从直接的军事结果和汉朝军队的处境来看,汉朝在这场遭遇战中无疑是“输了”的。

然而,历史的判断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战场的胜负上。我们还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白登之围的“输赢”。

汉朝“输”在了哪里?

1. 战略上的失误: 刘邦过于自信,低估了匈奴的实力和狡猾。他急于求成,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却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情报收集。
2. 战术上的被动: 汉军中了匈奴的诱敌深入之计,陷入了不利的地形,被动挨打。骑兵的劣势在面对匈奴灵活的骑射战术时暴露无遗。
3. 直接的军事损失(虽然不详): 虽然史书对具体伤亡记载不多,但可以想象,被围困期间的汉军必然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匈奴方面,似乎是“赢了”的。他们成功地利用了汉朝的弱点,将皇帝本人逼入了绝境,彰显了匈奴的军事实力,迫使汉朝在之后不得不采取怀柔政策。

但我们也要看到,匈奴虽然在战场上占尽了优势,却最终未能实现彻底的胜利。

这里就牵扯到白登之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冒顿单于为何突然撤兵?

关于冒顿单于撤兵的原因,史书有不同的记载和解读,但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与汉朝的贿赂和政治手腕有关。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陈豨、黥布反汉,匈奴乘机发兵,汉朝征发了大量士卒,百姓怨声载道。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却中了匈奴的计。被围后,刘邦派人去匈奴营中,通过贿赂了冒顿单于的妻子,使其向冒顿进言,声称汉朝的精锐部队还在后面,如果现在攻打,会招致大患。而如果放走刘邦,他必然会感激,今后还会厚待匈奴。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贿赂冒顿的妻子: 这是一个非常精妙的“美人计”加“心理战”。冒顿单于的妻子在冒顿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她是否真的愿意为了匈奴的“长远利益”而劝说冒顿,这其中充满了政治斗争和个人情感的博弈。
汉朝精锐尚在的谎言: 刘邦方面制造了假象,声称汉朝还有更多的精锐部队,以此来威慑冒顿。虽然刘邦亲率的是主力,但彼时汉朝确实还有其他部队在各地,冒顿可能难以完全确定信息的真伪。

另一种解释认为,冒顿单于撤兵是出于对汉朝“和亲”政策的考虑。 匈奴虽然强大,但内部也有其自身的考量。如果匈奴将刘邦俘虏或杀死,汉朝可能会因此爆发更大的内乱,反而影响到匈奴的长期利益。而且,匈奴也可能预见到,即使抓住了刘邦,也难以在长远上控制汉朝。因此,放虎归山,换取汉朝之后的“和亲”和物资援助,可能对匈奴更为有利。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匈奴虽然在战场上占据了优势,但如果从“最大利益化”的角度来看,冒顿单于也可能不是一个“赢家”。他失去了将刘邦一网打尽、彻底改变中原局势的绝佳机会。

那么,谁才是最终的“输家”和“赢家”呢?

从即时战场来看,汉朝无疑是“输家”。 刘邦的这次亲征几乎是将自己的性命置于险境,也让汉朝军队蒙受了屈辱。
从长远战略来看,汉朝却成为了“赢家”。
1. 刘邦得以生还: 这是一个最直接的“胜利”。刘邦的生还,保证了汉朝政权的稳定。
2. “和亲”政策的开始: 白登之围后,汉朝被迫采取了“和亲”政策,向匈奴输送大量的财物和公主。这虽然是对匈奴的“示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汉朝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汉朝得以休养生息,国力日益强盛。
3. 吸取教训,改变国策: 白登之围让汉朝深刻认识到与匈奴作战的艰难,也为汉朝后续制定对匈奴的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汉朝开始重视骑兵的建设,并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如果刘邦在白登被俘,这些后续的成就都将不复存在。
4. 刘邦的政治智慧: 刘邦在被围困期间展现出的政治智慧和应变能力,通过贿赂和计谋化解危机,也展现了他的个人魅力和领导力。

而匈奴方面, 虽然在白登之围中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未能借此机会彻底压垮汉朝,未能实现对汉朝的根本性控制。相反,冒顿单于的选择,为汉朝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为日后汉朝的反击埋下了伏笔。从长远来看,匈奴的胜利果实并不如其军事行动所预示的那样牢固。

所以,更准确地说,白登之围是汉朝在军事上遭遇了惨痛的失败,但却在政治和战略上巧妙地化解了危机,并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而匈奴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却因策略上的犹豫或对局势的误判,未能转化为彻底的、长远的战略优势。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汉朝就像一个被逼入绝境但最终靠智慧和韧性活下来的年轻人,虽然受了伤,但反而变得更强了。而匈奴则像一个力大无穷但头脑不够灵活的壮汉,虽然暂时占了上风,但没能抓住机会彻底击垮对手,反而在日后被对手赶超。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谁“输了”,但如果非要评价谁在长远战略上更“成功”,或者说谁从这场事件中获得的“益处”更多,那无疑是汉朝。 白登之围是一次巨大的警醒,也正是这场“惨败”,让汉朝在摸索中前进,最终走向了更加辉煌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就盘盘几个战场,放图

1.武泉、铜鞮

高祖自将击韩王信,破其军于铜鞮,斩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

周勃以前至武泉,击胡骑,破之武泉北。

樊哙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等共定之……夏侯婴至武泉、云中……灌婴破胡骑于武泉北

2.晋阳

周勃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


夏侯婴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灌婴复从击败韩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

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

3.离石

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于离石,复破之。

4.硰石

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

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


夏侯婴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

灌婴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硰石。

5.平城南

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

6.白登山

匈奴出奇兵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得解。

7.平城

周勃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

靳歙攻韩信平城下。


每每提起平城战役,人们的注意力都不在战役前期,天子刘邦北追千里,杀得匈奴单于冒顿狼狈而逃的神武。

也不是白登之役后,汉军追击,重新夺回太原地区的荣光。

都只会想起那场堪称国耻的白登之围,旋即对大汉发出阵阵鄙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白登之围,这场发生在公元前200年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极具标志性的遭遇。究竟是哪一方“输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深入理解,需要我们拨开历史迷雾,细细品味。从表面上看,汉朝皇帝刘邦在这场战役中确实遭遇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几乎可以说是惨败。当时,年轻的汉朝刚刚建立不久,国力尚在恢复之中。.............
  • 回答
    白登之围,这场发生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冒顿单于率大军围困白登山的事件,可以说是刘邦一生中最为艰难和尴尬的时刻之一。史料和考古证据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刘邦所面临的严峻局势,以及他为了脱困不得不做出的让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汉朝的实际情况。汉初,经历了秦末连年战乱,国家元气大伤,经济凋敝,军队战斗力.............
  • 回答
    白登之围,这几乎是汉初以来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如果匈奴人没有选择退兵,汉朝军队在那一刻面临的命运,绝不仅仅是“险些被灭”那么简单,而很可能是一场彻底的、足以动摇汉朝国本的惨败。让我们抛开那些冰冷的史料数据,设身处地去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汉高祖刘邦,这位赫赫战功的开国皇帝,率领了三十多万汉军,却被围困在.............
  • 回答
    想必你对中国古代史有些研究,能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如果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没有落得那个境地,而是大胜匈奴,那他能否在今天人心中与秦始皇并驾齐驱,甚至比肩汉武帝?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话题。咱们先得理清一个核心问题:评价一位帝王,我们看的是什么?一般来说,是看他为国家、为民族带来了什么长远的影响,.............
  • 回答
    孟姜女是否要为汉初匈奴入侵、白登之围付主要责任?这个问题,说实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得先理清楚几个概念,才能好好的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知道孟姜女是谁。她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最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她哭长城,她的丈夫范喜良因修长城而死,她千里迢迢去边关探望,却只见到丈夫的尸骨,悲愤之下,哭倒.............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把“世界”和“白金之星”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还要求详细阐述并且要“像人写的一样”。我来试着解读一下,看看有没有办法把它们说成某种意义上的“兄弟”。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里说的“世界”和“白金之星”是指什么。如果“世界”指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物理.............
  • 回答
    JOJO奇妙冒险系列,以其天马行空的替身设定和烧脑的智斗过程闻名。而作为第三部《星尘斗士》中主角空条承太郎的替身,“白金之星”无疑是最具代表性,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替身之一。关于白金之星是否“设定过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JOJO这样一部以智斗为核心的作品中。首先,我们必须承认,.............
  • 回答
    承太郎和迪亚波罗,白金之星对战绯红之王,这绝对是《JOJO的奇妙冒险》中最令人着迷的对决之一。要在脑子里把这场战斗捋顺,得把双方的核心能力、战斗智商以及一些关键的理论基础都拆开来看。首先,咱们聊聊白金之星。承太郎的白金之星,绝对是《JOJO》系列里最经典的“强大替身”之一。它的核心能力是: 惊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