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千万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住八十年,大概相当于一个月五万的房租。为什么这样还有人买?

回答
五千万在北京买房,住八十年,平均下来一个月差不多五万的房租。乍一听,这笔账算起来似乎挺不划算的,尤其是对比月供房租的话。可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人在北京咬牙贷款,甚至是倾尽家财也要买一套房。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逻辑和现实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一、 未来增值,不止是成本平摊

首先,我们要明白,买房不仅仅是为了一个遮风挡雨的窝,更是一项投资。这五千万的房子,可不是八十年后就变成一堆废铜烂铁,它还有很大概率会升值。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房产的稀缺性和保值增值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想象一下,你现在花五千万买的房子,八十年后,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它的价值也可能翻倍甚至更多。那时候,你再想在北京买一套同等面积、同等地段的房子,可能需要的金额是现在的数倍。所以,这一个月五万的“房租”成本,很大一部分是抵消了未来巨大的资产增值,而不是纯粹的消费。换句话说,你是在用一部分“现在的钱”,去锁定“未来的价值”。

二、 “自住”的价值,金钱难以衡量

咱们中国人,对于“家”这个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连接。房子,从来就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它承载着家庭的记忆,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安宁。

归属感和稳定感: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漂泊,租房搬家是常态,没有归属感和稳定感。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布置每一个角落,而不是处处受制于房东的规定。尤其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频繁更换学校、邻居,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一套固定的房子,意味着固定的学区,稳定的社交圈,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安稳。

家庭的传承: 很多中国人买房,也是为了给下一代留下点什么。房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可以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少奋斗几十年。如果只是租房,即使租金很高,到头来也什么都没留下。

尊严和话语权: 在某些场合,尤其是在相亲、谈婚论嫁的时候,有没有房产往往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房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人经济实力和稳定性的象征,拥有它能带来更多的尊严和底气。

三、 租房的“隐性成本”,你看到了吗?

一个月五万的房租听起来高,但租房的“隐性成本”往往被大家忽略了:

搬家成本和麻烦: 租房意味着可能要经常搬家,每一次搬家都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消耗,更别提其中的心力交瘁了。家具电器、生活用品的搬运、安装,都充满了繁琐和不确定性。

装修和布置的限制: 租来的房子,你很难随心所欲地装修和布置,很多想法只能忍痛割爱。想钉个钉子挂幅画,可能都要看房东脸色。这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房东随意涨租和不续租的风险: 租房最让人不安的就是,房东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涨租,甚至不续租。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你可能被迫在短期内找到新的住处,这会打乱你的生活节奏。而房东的种种要求和限制,也让你在生活中时刻带有不确定性。

资金的非流动性: 虽然五千万买房,资金被锁定了,但至少你知道这笔钱是以实物资产的形式存在的。如果把这笔钱用来租房,虽然短期内钱是流动的,但长期来看,这笔钱“花”掉了,并没有转化为能带来增值或稳定性的资产。

四、 北京的特殊性,不只是一个城市

北京的“五千万一套房”,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北京房产的稀缺性和价值。

稀缺资源: 北京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还在持续流入。优质的地段、好的学区、便利的交通,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当你想获得这些资源时,你不得不支付高昂的代价。

政策导向: 国家层面一直鼓励居民通过购房来安居乐业,尤其对于一线城市,买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被默认的“安家”方式。

对标国际: 如果将北京的房价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五千万在北京买一套相对不错的房子,实际上也并没有那么“离谱”。在这些城市,同等位置和品质的房子,价格可能还要高出许多。

五、 心理账户和预期管理

最后,这其实也涉及到我们的心理账户和预期管理。

“这是我的钱”: 租房的五万是“花出去的钱”,而买房的五万,虽然也要还贷或者说资金被占用,但它是“我的资产”。这种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人们更愿意为拥有和掌控的东西付出,而不是为使用权。

对未来的信心: 很多人愿意在北京买房,也是因为他们对北京未来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向,以及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是比较乐观的。他们相信,付出今天的代价,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

总结一下:

所以,当人们看到“五千万在北京买房,住八十年,平均一个月五万”这个账单时,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租金支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可以长期持有、大概率会增值的资产;是一个能带来安稳、归属感和家庭传承的“家”;是规避了租房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和隐性成本;是对北京这座城市未来发展和个人生活品质的投资。

虽然“一个月五万”的数字听起来很惊人,但在北京,这背后承载的往往是更深层次的需求和对未来的期许。这是一种权衡,一种取舍,更是一种对“安居乐业”最朴素的追求。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北京买房,是他们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可所必须迈出的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租房子住的话不想住只能是收拾好铺盖卷滚蛋再去找个新的。

买房就不一样了,不想住的话也是收拾好铺盖卷滚蛋,但是会有个接盘侠给你至少5000万让你去找个新的。

user avatar

月租金五万,一万租的房子,四万租的帝都。

在一个奋斗了四十年仍不算发达的国家,各方面人才与设施都严重不足,学习生活工作在首都是个非常节约生命的好地方,有什么解不出的题,想不通的事,找不到的人,在帝都都很容易圆满实现,这样的命运,一个月多花四万,甚至可能还不用,你不觉得简直太划算了吗?

当小地方也能培训你的泛函分析天赋,宽慰你症状明显的焦虑症,嫁娶你厅堂厨房皆去得的人儿,北京就不必被人漂了,这就是资本内逃的实质:极化。

user avatar

买房子相当于在配置资产,你还月供就当作把房子租给自己了。但你在居住的同时也拥有房屋的交易权,就是说房价上涨的时候你可以出售来套现。

另外房子本身就是一个金融工具,是普通人这辈子能接触到的最简单的杠杆产品

租房是纯粹的消费行为,房价的涨跌都和你没关系。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大红利期,外加银行贷款审批比较松,很多人都本金可能就是几万几十万,房价连续翻倍的情况下胆子大一点的用再抵押+低首付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攒下几套甚至几十套房。

这种滚雪球操作在任何一个牛市都可以操作

只要满足三个条件:

房价持续走高

再抵押套现的金额能满足首付

现金流能负担还款

这就相当于用房贷压了五到十倍的杠杆在一个大牛市里大捞特捞。

虽然一旦熊市身价也立刻缩水,但因为房地产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房价可能涨的慢,但基本不会跌。

当然这里也有个隐含条件就是大局势是和平并且整个经济是上行的。

要知道过去40年的世界和平和中国改革开放超级经济发展放眼整个人类史都是极其罕见的。这是超级时代红利。

你说租豪宅住其实在美国很常见

因为美国有房产税,是按估值的百分比来计算的。而且很多地方的房价涨幅基本停滞了。这种情况下房子的投资价值就没那么高了。

比如《绯闻女孩》里某名媛世家在曼哈顿的豪宅就是租的,因为租金可能比买断之后的税要低。

user avatar

题主没搞懂顺序,所以看不明白。

根本没有人,先辛苦努力赚五千万血汗钱。再把血汗钱交给房地产商,去买一套破房子。

100%的人是这样买房的。

辛苦努力赚了5万块,然后5万首付买了房,10万的房价暴涨到100万。


在这期间,他又赚了10万,把100万的房子卖掉。

加上近期赚的10万,当首付,换内环,换大房子。


200万的房子,暴涨到2000万。

又把2000万的房子卖掉,加上自己工作又赚的20万块,在换大房子。

换的房子又涨到5000万。


看明白了吗?

所有买了5000万房子的人,实际出资,实际靠自己赚的,只出了35万。

所有买天价房的,都是用工作赚的35万,或多一点,或少一点。

又加上房价暴涨的4000万,才买了5000万的房子。


当然,除了房价暴涨的4000万,还有人是靠拆迁暴涨的4000万。

靠货币放水,靠比特币,靠时代红利获得的4000万,买了5000万的房子。


你觉得5000万买房不划算,太正常了。

你用劳动的辛苦钱去衡量房价,5000万房子的价值,当然不会超过100万。

你得用中彩票,比特币。社会红利,货币注水,房价暴涨,拆迁赚得的4000万去衡量房价。

这些彩票收入,加上自己工作赚的50万,买一套5000万的房子,就一点都不贵了。


非搞笑,非黑,我一个上海的朋友,真的就是这样买房的。

当然,他现在的房子总价值还不到5000万,而是2000多万。

因为他胆子小,不敢像亲戚朋友一样零首付,养信用卡,骗贷加杠杆。


整个过程中,他实际工作赚的不超过50万,剩下2000万都是房价自己赚出来的。

我朋友时常后悔,说要是敢赌,敢加大杠杆,最差也该有几亿身价。

他还跟我们吐槽过那些90后的亲戚,敢上极限杠杆,养信用卡还贷的,一天班都不上,几年靠房价赚几千万的多的是。


这些人连自己工作存的35万都不需要。

靠银行赚的2000万,买了5000万的房子,200万的兰博基尼,你去问问他们,房价贵不贵。

他们只会觉得房价太便宜,起码还该上涨100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