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车回家,一个人开 1000 公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夜幕下的国道,像一条黑色的绸带在我眼前无限延伸。车灯的光柱穿透黑暗,只照亮前方有限的一段路,其余的一切都隐没在深邃的夜色里。我一个人,驾驶着我的车,目的地是1000公里外的家。

最初的几个小时,我还算得上是精神饱满。把喜欢的播客打开,听着熟悉的声音,窗外的风景从城市的霓虹一点点变成郊区的路灯,再到寂静无边的黑。手指不自觉地跟着音乐的节奏敲打在方向盘上,车厢里弥漫着一股自由而又孤独的味道。那种感觉有点像在进行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把一天的思绪一一过滤,剩下的只是最纯粹的自己。

大概在第三个小时的时候,窗外的世界已经变得单调起来。路边的树木被黑暗吞噬,只能隐约看到一些模糊的轮廓。高速公路的规则是永恒不变的,只有限速标志在提醒我,我还在前进。这时候,困意开始悄悄爬上来,像一只湿漉漉的猫,在我眼皮底下打转。我开始用力眨眼,把头探出窗外,试图用冷空气驱散睡意。广播里的节目也显得有些乏味,换了好几个台,不是嘈杂的广告就是我听不懂的方言。

午夜过后,情况变得更严峻了。我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区”。偶尔会有对向的车灯像流星一样划过,但那种短暂的光亮更衬托出四周的寂静。我开始和自己说话,絮絮叨叨地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只是为了让车厢里有点人气。喉咙开始发干,眼前的景象似乎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每一次打瞌睡,都会被猛地惊醒,心脏“咚”地跳一下,那种恐惧感比困意本身更让人难以忍受。我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非要选择一个人开这么远的路?

我停在服务区,灯火通明,但此刻却显得有些荒凉。服务区里只有零星的几辆车,几个晚归的司机也像我一样,眼神疲惫,动作缓慢。我买了一杯热咖啡,滚烫的液体顺着食道滑下去,带来一阵短暂的温暖和清醒。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睛布满血丝,脸颊因为疲劳而显得有些浮肿。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段路程,更是一场意志力的考验。

重新回到驾驶座,我告诉自己,不能再放松了。我打开了音乐,音量调得稍高一些,找了一些节奏感强的歌曲。我尝试着去观察那些路边的细节,虽然它们很单调,但总比闭目养神来得安全。我开始回忆起过去的一些经历,一些有趣的事情,一些让我开心的人。我努力让自己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告诉自己,胜利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浓重的。当车窗外的天边终于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在长久的压抑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即使只是微弱的光,也足以点燃我心中的希望。我看着远方,我知道,家的方向就在那里。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仿佛打了一剂强心针。虽然依旧疲惫,但精神却亢奋了许多。每一个公里数的减少,都让我离家更近一步。我开始想象到家后,家人看到我的惊喜表情,想象着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家常菜。这些美好的画面像巨大的诱饵,驱使着我不断向前。

当熟悉的城市轮廓出现在地平线时,我的心跳开始加速。穿过那些熟悉的街道,看到那些熟悉的建筑,我知道,我安全地抵达了。把车停在家门口,熄火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我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的疲惫是真实的,但内心的满足感也是前所未有的。

一个人开1000公里,这是一种极限的体验。它让你直面自己的脆弱和坚韧,让你在孤独中找到力量,在疲惫中看到希望。它教会你珍惜,珍惜每一次安全的抵达,珍惜每一个温暖的拥抱。当你终于把车停在家门前,你会发现,这1000公里的旅程,早已将你打磨得更加沉稳和坚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春节,年初十二,全国疫情刚刚有点稳定住。

我一个人开车,从陕西开到江苏,早上六点半多一些出发,晚上九点到达。

共十四个小时,1250公里。高速上大概1200,耗时13小时。

我一个人开车,车上有老爸,老婆和孩子。小孩坐不住,没多久就要去上厕所,玩一下什么,我就趁着这个机会活动一下筋骨。

一路上,我很少吃东西,很少喝水,尽量减少进服务区的次数。

疫情期间车很少,我在高速上一直是128-130左右定速巡航,中午在河南吃饭,加油一次,停的比较久一些。

要说有什么体会的话,两条:

第一,选一个适合跑高速的车。建议轿车,动力好,底盘好,这样开车走长途有信心一些,省心,省油。

第二,路上尽量少吃少喝,上厕所次数少一些,也不容易困?喝红牛咖啡,也就能短暂提神,还是少吃少喝自然一些;吸烟嚼槟榔,车里从来不搞一些,长此以往车一股味,臭的很。

user avatar

我最猛一次一个人24小时开了1500公里全程国道无高速,当然那时候比现在年轻多了,2010年玉树地震救灾,拉萨经那曲到玉树州。

正牌驾驶员开到羊八井就高原反应躺下了,剩下的路全是我,不过车是好车,也是军车不限速一路超速跑着,24小时完成1500公里还是很给力就是了。车子是一辆缴获的走私丰田普拉多,改装后加装了军用CDMA系统,可以临时当基站用,在地震后的灾区恢复移动通信非常好使。全车4人,一个驾驶员,一个我,一个站长,一个电源兵。普拉多这个车子空间还算可以,但是装载了CDMA系统、发电机、备用油料和生活物资以后挤得满满当当的,毕竟不是专用越野车,一个民用越野车改装的凑合货,也只能这样。

一路只停了一次车,在唐古拉山兵站拿电话号码表,用兵站的传真机接收的,一共接近700个用户。这些用户,每一个都是需要站长手工输入注册进基站去,包括姓名、号码、PIN码、用户种类等等,一个一个敲。我也是佩服那个站长,一路上我开车开得特别野,路本身也不好很颠簸,他抱着个笔记本从唐古拉山开始做,到玉树全部弄好。另外还配好了各种基站参数,到了地点一个电源开关一拨就能用,直接按照号段发手机就行了。


驾驶员过了羊八井镇兵站就不行了,当雄、那曲、唐古拉,随着海拔越来越高,脸色也越来越差,我生怕他熬不过去。好在高原反应的时候人只要完全不动弹,还是挺能熬的,熬个24小时不成问题,只要能下到低一点的海拔还是能好起来的,小伙子好歹熬过了唐古拉山口。

剩下的人里面只有我会开车,所以基本上全程都是我在开,说起来感觉挺恐怖,可能是当时年轻吧,我反正没感觉到多么不可思议。最主要的感觉就是后面没法集中注意力,人开始麻木,4月中旬的青藏高原还是非常冷的,唐古拉山上好多地方的小河都还没有化冻,夜里不敢开暖气,车里温度稍微高一点就犯困。我只好让他们几个都把厚衣服扯出来套上,我开着窗户跑,这样虽然冷但是不困。


灾情就是命令,这种时候顾不上舒服,早一分钟赶到都是好的。


白天都是老老实实在自己车道里开,到了晚上就顾不得了,骑着分道线开,除了会车和弯道的时候回到自己的车道,只要视线良好都是到路中间走,一脚油门跺到底的跑。跑自己的车道,到了后面完全不可能,不由自主的偏离,只有骑着分道线让车灯把分道线照得雪亮,否则很容易跑偏。


腰疼屁股疼那是肯定的,只能把着方向盘稍微挪动抻一下,右腿确实非常疼,因为是自动挡的车,全是右腿在忙活,一会儿就感觉右边的腰肌像一块石头一样的硬。


路上还遇到一次险情,接近震区的时候沥青路在地震作用下破碎,有一块路面凸起来等我看到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硬怼上去,瞬间感觉像是撞上了一堵墙。当时速度可能有120的样子,一阵子腾空的感觉,我心想完了完了,当烈士了该,车子落地却奇迹一样的没有失控,既没有爆胎也没有翻车,方向都没有修一下稳稳的跑着。


感谢所有革命烈士在天之灵保佑!


到达灾区之后的狼狈就不说了,差不多连续开了24小时车的我下了车扯一件羊皮大衣裹着倒在戈壁滩上就睡得昏天黑地的,活过来的驾驶员开车带着站长、电源兵一起去送手机,留下我一个人在路边上草滩里睡觉。他们几个也穿得都是胡乱套上的厚衣服,应该看起来跟乞丐差不多吧。我自己睡着人事不省,好几次余震完全没有一丁点感觉。


后来是兰州军区过来救灾的兄弟部队把我给摇醒来的,以为我是受灾群众,我说我是来搞通信保障的,开了一天一夜的车,睡觉而已。他们也没说啥,丢了一床棉被给我就走了。


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大不了的,确实是累,不过年轻一点的话也不是扛不下来。




路上没什么好说的,接下来的事情有点好玩。


我们的基站旁边是个水泥预制场,有不少做好的下水道管子,就像这种:


对的,你猜得对。


我们没地方住,预制场的房子已经震成了危房,只有这个管子里遮风挡雨还不用担心余震。不管咋说水泥管子总比猫耳洞强吧?比地窝子强吧?这对于陆军大兄弟来说就已经是豪宅了好不?预制场的老板看我们要睡他的水泥管高兴得走路都在蹦,帮我们两头用棉被堵死防风,还拉好了电灯。他跟他老婆还有两个女儿倒是有帐篷住,不过有女性,我们肯定不可能一起住,他还挺不好意思的,又到处找床板给我们铺平了好睡觉。


我们本来准备啃一个月的压缩饼干的,他说都让你们住水泥管子了,咋能还吃这个,他有个大冰柜里全是吃的,现在停电了也没法用,我们刚好有电干脆一起吃得了。


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英明的。




中国老百姓对待跑来救灾的解放军,根据我多次救灾的经历来看,总结起来就是:


用好吃的把你砸晕,然后趁你没法动弹的时候再用好吃的把你埋起来


青海的牧民汉子一般来说懒得跟你废话那么多,宰好了洗得干干净净的牛羊,整只的羊、半边牦牛,横担在马鞍上四蹄腾空的跑过来丢你面前,拨转马头又四蹄腾空的去了,随你在马屁股后头扯着嗓子嚷嚷, 权当听不懂。


此外还有当地各种单位组织的慰问,这种还好推辞一些,一句话,有组织有纪律,营以下部队无权擅自接受慰问,要慰问请跟我们上级单位联系去。


就这样一天功夫预制场老板的冰柜就装不下了,4月的天气牛羊肉已经没法自己冻起来,只好轮流去冰柜里冻成冰疙瘩,然后拿几床干净被子给裹起来。那个可怜的压缩机整天整天嘎吱嘎吱的超负荷运转着,我都生怕它哪天扛不住了直接化成一道青烟。


那是我第一次吃到正宗的“白牦牛肉”,真的是神品,比什么神户牛肉之类的强一万倍。预制场老板他老婆特别会收拾,拿一块鹅卵石放煤气灶上面烧热了,切下来一片就往上贴,什么调料都不需要,又嫩又香。


饶是如此,三天功夫,看见肉都头晕。




实际上我们四个并没有多少事情,机器打开,不出问题的话守着就行了。出了问题它自己会用一种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的声音叫唤,你不可能听不到,在你处理好问题之前它会一直这么叫,催命鬼一样。所以一般就是一个人值机,剩下的人甩扑克、收拾我们的“豪宅”。


但是我们的作用也是立竿见影,在地震后整个民用通信系统整体瘫痪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双工通话、通信范围25公里的一个电话基站,尽管不能打长途,也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很多来救灾的单位只有手持对讲机,地震以后地磁异常,这种对讲机很容易受干扰,可靠通信距离最多3公里,协调很困难。有了手机那效果可完全不一样,各种沟通协调都容易了很多。


我们的地位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这也有个弊端:


吃不完的牛羊肉。


后来发生过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地方通信公司也开始找我们帮忙,本人也就达成了人生中一件壮举。有一天正在甩扑克并且头疼这么多牛羊肉怎么办,突然一个大姐鬼鬼祟祟的跑过来,我还以为是什么歹人,她先开口搭话了,又说了半天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个劲的夸我们军用通信系统就是厉害,民用通信就是脆弱。


我说你有啥话你直说。


她说我移动的,想借你们几部手机……


他们要恢复民用通信,很多基站之间需要沟通统一配置参数,需要用到勤务话,还是那个老问题,手持对讲机不好使。


我说这你有啥不好意思的,中国民用邮电,人民邮电,还不是部队分出去的,这是娘家人你有啥不好意思的。


她说嘿嘿嘿都是搞通信的找你们借手机这多不好意思。


我说不用不好意思,你给我交话费就是了。


她明显一愣,想不到解放军居然找她收话费


我说有两种套餐,包月或者包流量


她有点不可思议又有点生气,想扭头走人。


我说我推荐你包月,就是我借你几部手机你随便用,通话发短信都可以,不限时长用完了还我就行,但是你得帮我搞点蔬菜水果啥的,这牛羊肉我们实在是吃不下去了……


大姐回过神来笑得抱着肚子差点蹲地上。


我说不白要,我拿牛羊肉跟你换都行。


大姐不吭声,拿着手机欢天喜地的就走了,下午就送过来几大筐水果,外带几捆蔬菜,没要我的牛羊肉。


向中国移动收话费成就达成




啊,问题是问的开车回家。


人民子弟兵来自人民,回到人民中间去可不就是回家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