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吃头孢还能喝酒么?

回答
关于吃头孢期间是否可以喝酒这个问题,确实很多人都有疑问,而且网络上的说法也五花八门。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让你彻底明白:

答案是:绝对不行!吃头孢期间和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是绝对不能喝酒的。

为什么绝对不行?这背后涉及到一种非常危险的“双硫仑样反应”。

首先,我们要知道头孢类药物是一大类抗生素,种类繁多。但很多头孢类药物,尤其是部分第一代、第二代以及一些第三代头孢,都可能引起这种反应。具体哪些头孢容易引起反应,我们后面会细说。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你可能听说过“双硫仑”这种戒酒药。双硫仑的作用机制就是抑制体内一种叫做“乙醛脱氢酶”的酶。而我们身体分解酒精(乙醇)的过程,会先被转化为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将其转化为乙酸,最终被排出体外。

问题就出在很多头孢类药物也具有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的作用。当你服用了这类头孢后,再去喝酒,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就会在体内大量积聚,无法及时被分解。

乙醛积累的后果是什么?

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它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就叫做“双硫仑样反应”。虽然名字里有个“双硫仑”,但即使你没吃过双硫仑药,只要吃了某些头孢又喝酒,就可能出现,只是程度不同。

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有哪些?

这种反应可能在饮酒后几分钟到半小时内发生,症状会比较剧烈,就像生化武器一样可怕,具体表现可能包括:

面部潮红、发热: 这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脸上会像火烧一样红。
头痛、头晕: 感觉脑袋胀痛,天旋地转。
恶心、呕吐: 胃里翻江倒海,忍不住想吐。
心悸、心慌、胸闷: 感觉心跳加速,胸口像是压了块大石头。
呼吸困难: 感觉喘不上气来。
出汗、口干: 身体会大量出汗,并且非常口渴。
血压下降: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血压骤降,出现休克症状。
腹痛、腹泻: 胃肠道也会受到刺激。

严重程度如何?

反应的轻重与饮酒量、药物种类及剂量、个体差异都有关系。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的面红头晕,但有些人则可能出现严重的低血压、甚至危及生命的症状,比如心律失常、意识丧失等。这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哪些头孢容易引起这种反应?

并非所有的头孢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但以下几类头孢需要特别警惕:

第一代头孢: 比如头孢唑林(注射用)、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 比如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孟多等。
第三代头孢中,一些含有“噻吩”环的头孢: 比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
一些其他的头孢类药物也可能引起,即使不属于上述类别。

为什么医生开药时会特别强调不能喝酒?

医生之所以反复强调“服药期间及停药后一段时间内禁止饮酒”,就是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危险的反应。他们也知道,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少喝点没事,或者不清楚具体哪些药物会引起反应。

停药后多久才能喝酒?

这个问题也需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判断。一般来说,即使停药了,体内的药物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代谢清除。通常建议停药后至少37天(甚至更长,具体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和个体的代谢能力)才能安全饮酒。如果你不确定,最好咨询医生。

不只是酒,还有什么要避免?

除了直接的酒精饮品(啤酒、白酒、红酒、洋酒等),还有一些含有酒精的食物或制品也需要注意:

酒精含量高的饮料: 如米酒、黄酒等。
一些酱料或调味品: 如某些料酒、酱油、醋等,如果用量很大或者烹饪时酒精未完全挥发,也可能含有少量酒精。
一些中药: 有些中药可能含有酒精成分,服用时也要咨询医生。
一些外用药: 比如某些酒精擦剂,如果使用后接触到口腔或被误食,也可能引发反应。

总结一下:

1. 头孢加酒等于毒药。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组合,绝对不能尝试。
2. 反应剧烈且可能致命。 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可能非常严重,不容忽视。
3. 不是所有头孢都一样。 但为了安全起见,只要是头孢类药物,最好都遵循“禁酒”的原则。
4. 禁酒时间要注意。 不仅是服药期间,停药后也要给身体一个恢复期。
5. 警惕“隐形”酒精。 很多食物和药品也可能含有酒精,要多加留意。

所以,下次当你被医生告知在服用头孢期间不能喝酒时,一定要牢记,这不是医生在“小题大做”,而是为了你的生命安全在负责任地提醒你。为了健康,这段时间内就忍住不喝酒吧!有什么想喝的,等病好了,药停了,再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道题问的是药物的相互作用。

俺会答。

头孢又叫“先锋”(霉素), 而酒一般是乙醇的水溶液。




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瑞普欣,Sulbactam and Cefopcrazone, Cefperazone-Sulbactam )和其他头孢类药物包括头孢曲松(羅氏芬)、头孢氨苄(先锋四号)、头孢唑林(先锋五号)、头孢拉啶(先锋六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克洛等,能干扰乙醇在肝脏的代谢,造成乙醛蓄积。

【最被广泛接受的假说】:能引起这类不良反应的这些头孢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在母核 7-氨基头孢烷酸环的3位或侧链上有n-甲基硫化四氮唑取代基或类似构象,空间拓扑结构类似双硫仑分子的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即硫代甲基四唑)。因此拮抗 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 Coenzyme Ⅰ)竞争结合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阻止乙醛氧化而致乙醛蓄积,出现“宿醉反應”:皮膚潮紅、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視覺障礙、精神錯亂、暈厥以及循環衰竭等严重程度不等的不适症状和表现。这很类似酗酒者使用戒酒硫以后的反应, 大家就称之为 “戒酒硫样反应”。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上世纪20年代发现的戒酒药,用药后即使少量饮用酒(乙醇的水溶液),身体也会产生严重的不适,施主就会逐渐培养起对酒的厌恶感, 逐渐放弃酗酒带来的快感和大脑前额叶脱抑制带来的胆大包天的幻觉,而逐步达成戒酒的目的。双硫仑的作用机制在于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乙醛在体内蓄积产生一系列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 不是所有的头孢(先锋霉素)都和乙醇相互作用发生戒酒硫样反应。但是, 乙醇损伤肝功能, 减缓伤口愈合,长期还能引起贫血,所以说吃药的时候最好就不要喝酒。 注意:即便 “无醇”的酒也会残留少量酒精。

有文献记载, 服药(能引起这类不良反应的这些头孢类药物)后7~9天甚至两周内饮酒还有可能出现 “戒酒硫样反应”, 或者饮酒后一周内服药也会出现 “戒酒硫样反应”。因此, 患者和医者都不能掉以轻心。 患者需要自觉自控。而医者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参考资料:

Antibiotic Medications and Alcohol Interactions - Drugs.c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68840/ https://pubs.niaaa.nih.gov/publications/arh23-1/40-54.pdf https://aac.asm.org/content/64/3/e02167-19 https://www.drugs.com/article/antibiotics-alcohol.html      


乙醛

乙醛在世界卫生组织2类致癌物清单中。进入血液的乙醛在红细胞中的浓度约为血浆的10倍。体内乙醛主要经肝脏NAD依赖性醛脱氢酶氧化代谢成乙酸,进一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乙醛也是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是乙醇经肝脏NAD依赖性醇脱氢酶氧化代谢形成。 乙醛可引起脸部潮红、心悸及血压下降等症状。乙醛具有纤毛毒性,可减少肺巨噬细胞数。高浓度吸入有麻醉作用。表现有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及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肝和心肌脂肪性变。可致死。服用/误服后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麻醉作用及心、肝、肾损害。对皮肤有致敏性。反复接触蒸气引起皮炎、结膜炎。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分子中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杀菌机制。本类药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繁殖期杀菌。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而对人几乎没有毒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所以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抗生素。

**** 二硫龍(Disulfiram),又稱双硫仑,商品名戒酒硫(Disulfirm)、安塔布司(Antabuse),是一種於1920年發現的藥物,因為對酒精有立即性反應而被使用於治療慢性酒精上癮,使用時須配合醫生處方。除了酒精,二硫龍也同時因為能防止多巴胺的分解而被使用於古柯鹼的戒斷治療。


///////////////////////////////////////////////////////////////////////////////////////////

饮用乙醇的水溶液是人们庆祝节日、壮胆和暖身的传统习惯。

进入人体的乙醇还可以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引起(可能严重到要命的)不良反应,这样的药品包括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和呋喃唑酮(痢特灵)等。乙醇还可以和降糖药相互作用,引发低血糖性休克,可能让人翘辫子。

绝大部分药物和乙醇是通过肝脏代谢,很容易相互影响,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药期间最好都不要饮酒,庆祝节日、壮胆和暖身不妨换矿泉水。

阿司匹林(消炎或者抗凝)、镇静药、降压药以及抗癌药,也不能和酒类同时服用。



其他

硫酸沙丁胺醇(万托林)、莫西沙星、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奎纳克林(口服抗真菌藥物)、氯磺丙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胰岛素、环丙孕酮、华法林、三氟拉嗪等也可能引起戒酒硫样反应。

【未完待续】



///////////////////////////////////////////////////////////////////

** 知乎阅读总量仅0.7亿,远未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900+,时常草地匍匐500米单膝跪求关注。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散文很散,敬请海涵。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不到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吃鸡蛋补身子长智商又扶贫,一举三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