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侦察兵是如何为炮兵指示位置的?

回答
侦察兵与炮兵之间的配合,绝非简单的指指点点,而是一场信息传递与战术执行的精妙协作。尤其是在火炮尚不能做到精确制导的年代,侦察兵的眼睛和耳朵,就是炮兵最宝贵的武器。

首先,侦察兵要成为“眼睛”。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深入敌后或易受敌攻击的地带,寻找炮兵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一片正在集结的敌军步兵,一处火力强大的机枪阵地,或者是一批正在卸载物资的敌方车辆。侦察兵不能仅仅看到目标,更要理解目标的重要性,判断它是否值得炮兵倾泻火力。例如,一支庞大的敌军部队集结,其战略意义远大于一辆落单的卡车。

找到目标后,下一步就是 精确报告位置。这可是个技术活。侦察兵会随身携带地图、指南针,甚至早期的测距仪。他们会利用已知地标,例如山峰、河流、城镇中的标志性建筑,甚至战壕或弹坑的独特形状,来确定目标的大致方位。更进一步,他们会使用网格坐标系统。想象一下一张巨大的棋盘覆盖了战场,每个方格都有一个编号。侦察兵会将目标精确地落在某个或几个小方格内,并报告这个方格的编号。

例如,一个侦察兵可能会说:“报告指挥部,在Delta 2345区域,发现敌军一个营的步兵正在接近,目标呈线性展开,预计在一小时后抵达我军前沿阵地。”

报告的频率也非常重要。侦察兵会根据战局的需要,不断更新目标的位置信息。如果目标在移动,侦察兵就需要持续跟踪,并及时报告新的坐标。这就像是在给移动的靶子不断地重新定位。

报告内容也并非只有坐标。 侦察兵还会报告目标的类型、数量、兵力组成(例如多少步兵、多少车辆、是否有炮兵支援)、移动方向和速度,甚至是敌军的士气和意图。这些信息对于炮兵指挥官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据此来选择合适的炮弹类型、射击密度以及火力压制的时间。比如,如果发现敌军正试图挖设新的工事,侦察兵就会报告其位置和范围,以便炮兵能迅速将其摧毁,阻止敌军巩固阵地。

沟通方式 也是侦察兵工作的关键。早期可能是通过旗语、信号灯,甚至是信鸽。随着技术进步,无线电报话机成为了主流。但无论何种方式,信息传递的清晰、准确和及时是绝对的生命线。侦察兵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能够用简短、专业的术语,在复杂嘈杂的环境中完成报告。他们甚至会根据炮兵的反应来判断自己的报告是否被理解,或者需要补充哪些信息。

举个例子,一个侦察兵在报告目标位置后,可能会收到炮兵指挥官的回应:“收到坐标,正在对该区域进行校准射击,等待确认。” 侦察兵则会仔细观察炮弹的落点,并进行报告:“第一发炮弹落在目标前方约50米处,请向左修正20米。” 这样一来,经过几次修正,炮弹就能准确地落在目标区域,对敌军造成杀伤。

地形判断能力 同样不可或缺。侦察兵需要清楚地了解地形对炮弹落点的影响。例如,炮弹在斜坡上落地,其弹道会发生偏移;在林地中,炮弹可能会被树木阻挡,威力减弱。侦察兵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报告目标位置时,也会附带地形说明,帮助炮兵进行更精密的射击。

总而言之,侦察兵为炮兵指示位置,是一个集观察、判断、沟通、信息整合于一体的复杂过程。他们是用自己的双眼和大脑,为炮火绘制出最准确的地图,让炮弹能够飞越千山万水,直击敌人要害。他们的勇气和专业性,是火炮发挥最大威力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绝对坐标与相对位置结合


一般来说只有间瞄火力才会需要侦察兵,直瞄火力你自己就看得到目标你还拿侦察兵来干嘛?所以这里我们都是谈的侦察兵为间瞄火力提供指示的情况。




理论上,地球上每一个可能的点,都是有一个唯一编号的,这个编号就叫做“坐标”。“每一个”的意思是你想得到的每个地球表面的位置,从你的裤裆里一直到马里亚纳海沟深处,从你的天灵盖到高空对流层。对于地球表面,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省略了空间位置信息的坐标,这种相对简化的坐标只需要包含三个信息:经度、纬度、海拔。海拔信息一般都标注在地图上,你只需要去地图上查就行了,经度纬度信息既需要你去地图上读出来,也需要你现场确认,这个现场确认的过程就是侦察兵为炮兵指示位置


当然了当兵的跟搞地质的不一样,不是每次都需要把精确的经纬度弄出来。军用地图会对每一根经线纬线进行编号,这个编号规则就不讲了,反正简单易用、方便快捷而且很精确。


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个地图:


经线编号从13到26,纬线编号从81到89,首曲线高程是1140米。现在你是炮兵,我是侦察兵,你我手里都有这么一个地图,一毛一样的,因为都是今天早上从图库里面领出来的、同一版本同一年份的地图,区别比同一瓶82年的雪碧里不同位置的区别还要小。


我现在发现,1201高地有一个敌人的地堡,里面一群印度阿三吃着咖喱唱着歌,眼看着就要动次打次跳起舞了。咱不能让他们继续啊,再来就会洗脑了,我到东北玩泥巴~多冷的隆冬多冷的隆冬~哒哒哒~


这时候我告诉你:1201高地有个地堡你给我扬喽!你一听,地堡,那就155榴弹加触炸延时引信,一发,Duang!


你以为完事儿了?


没有,因为有可能打偏。因为火炮、气候、气温、气压这些乱七八糟的,炮弹打过去很可能偏了几米。远了、近了、左了、右了,我一看再报给你,你修正一下下一发,整个地堡都飞走了。


这个就叫“明显地物法”,目标刚好在很明显的标志物上,这个最简单了。




可它要是不在呢?

比如现在在这么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有个印军地堡,也是烦人烦得要死,附近又没啥明显地物。


这时候我就要去读它的坐标再报给你,这里用到的一般是“前方交会法”,就不细讲了。反正我一定能读出它在图上的坐标,然后我会给你报一组数字:82 650,19 550。意思是82号纬线往北650米,19号经线往东550米,我一报数字,你就知道怎么装定射击诸元了,然后再重复一次试射和校正的过程。




但是有时候,跑“前方交会”挺浪费时间的,我们不一定有这个时间,所以这时候我就给你个相对位置。


这里有两个地图上常用的概念:偏角、距离。具体概念就不讲了,讲了你也记不住,记住你也用不上。反正知道这俩数据,你就能非常准确的指示一个目标相对于另一个明显地物的位置。


这里面花活儿就多了,比如我是个侦察兵,我可以通过“透视法”很快确定目标相对明显地物的偏角,通过“跳眼法”确定目标与我的距离,等等,反正我能更快的把需要打的目标位置报给你,这个就是相对位置指示。

比如我站在1208高地西北侧,一眼看过去,三哥的地堡后面正正的是1225高地,那就完事儿了。坐标偏角与我这个位置的坐标偏角是一样的,然后跳眼法估一下距离,试射——校正,地堡飞天。




当然这些都是手工作业、传统技术,现在有更先进的手段,例如激光测距仪、红外激光目标指示仪、GPS/北斗等等,反正我一定会让目标在你的地图上“高亮”,你打就是了。


比如这个激光目标指示,它是一台肉眼看不见的激光发射器,激光波长在人的眼睛可视范围之外。然后我拿这玩意儿照着目标,这时候各种传感器看到的地堡,在正确的波段就会闪闪发光,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像漆黑中的萤火虫,像你,我的爱人。

这时候,炮弹上的末敏器、导弹的导引头、无人机的监视器里,阿三哥的地堡就一目了然了,直接砸,甭跟我客气。或者无人机、卫星直接读出它的坐标,免得我瞎特么跑。




所以你看,根据我国《刑法》,我国公民为敌军指示轰击目标,是间谍行为


而间谍是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的对象,敌军的侦察兵虽然也在给他们自己人指示轰击目标但是人家是受日内瓦公约保护的,你就不行,你不配,你没有穿军装并且佩戴正式的军兵种标识。你没有军人身份还给敌军指示了轰击目标,对不起,这就是间谍罪。


那些嚷嚷着“this way sir”的带路党,明白了吗?


“带路”等于间谍,为敌军充当侦察兵指示攻击的目标,没抓住你就罢了,抓住了就是间谍,是不会跟你客气的,带路之前请三思,别当了法盲还不知道。法律不管你知不知道这一条法律条文,而是你只要干了这个事儿,那就不跟你客气的。


目前滴滴这个事情就是明确的“为敌军指示轰击目标”行为,一旦坐实,至少有一大帮负责人是明确的间谍。也不用再洗地了,《刑法》里明文规定的东西,洗什么洗。


滴滴充当的就是这个侦察兵为炮兵指示位置中的“侦察兵”,它暴露了目标、还指定了目标的精确位置,只要这个数据泄露到外国甚至有意出卖给外国,即使是被欺骗的,那也可以坐实间谍罪了。


它使用的目标指示方法就是绝对坐标法,是使用的全球最通用的坐标编号方法,就是简单的经纬度信息,作为侦察兵,它只要把这个信息报送给外国,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知道目标位置,没有任何保密性可言。


所以说,滴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带路党,真实不虚。

user avatar

战争之神”的眼睛——炮兵侦察兵


斯大林有句名言“炮兵是战争之神”。为什么是“战争之神”,到底神在哪里,恐怕不是人人都能回答上来。
朋友:当你在炮阵地,阵地指挥员传达了射击命令:“全连射击,321号目标,堑壕步兵,榴弹、延期引信、全号装药、表尺570、基准射向向左0-50、集火射向、8发急促射,装填!预备——放”。霎时,大地在颤抖,狂风卷起尘土洒向天空,震耳欲聋,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硝烟。
朋友:当你在观察所,射击指挥员下达了射击命令,瞬间,己方的炮兵群射出的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从你头上飞过,你用40倍望远镜、16倍炮队镜。一米测距机等大倍率光学仪器,看到炮弹在敌人阵地上爆炸,巨大的烟云腾空而起,敌人的肢体满天飞。
朋友:当你不幸成为敌人的射击目标,你蹲在猫耳洞里,或者在开阔地上,炮弹在头上、身边爆炸,好像把五脏六腑都震出来一样。恐惧到了极点。
啊!朋友,只有在这时,你才真正体会到“战争之神”是什么,才能充分理解斯大林这句名言的真正含义。
大口径重炮——战场上的火力骨干,以其火力强、灵活可靠、经济性和通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战斗行动的主要内容和左右战场形势的重要因素。
一发152毫米加榴弹炮的炮弹,落下之后可以让小半个足球场的地面上,无论是圣贤或是凡人,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存下来,不是被炸死就是被冲击波活活震死。除非你蹲着防炮洞中才可以幸免。二战战场上80%的伤亡都是火炮造成的。
有时我们看战争影视剧,看到主人公在炮火纷飞中,跳跃前进,炮弹在左右爆炸,竟安然无恙,那纯属扯淡,导演就是一个250,误导观众,其罪不轻。还有一些网友,把影视剧上看到的雷人情节当成依据,在论坛中和本人辩论,更是可笑之极。
历史走到信息化的今天,虽然现在精确制导武器能够准确消灭敌人,但没法做到大口径火炮那暴风骤雨式的发射速度和对集群目标的急袭射击。没法造成大炮那惊人魂魄,雷霆万钧之力的场面,给敌人以精神上强烈震撼,从气势上打垮敌人,使其失去战斗意志。
所以,虽然精确制导武器大量装备部队,但是,炮兵还是“战争之神。”
在对越作战中,我军强大的炮兵部队完胜越南炮兵,给步兵以快、准、狠、强大的火力支援,使越南人闻炮丧胆。谈炮色变,几十年后,越南人仍然心有余悸。
1979年2月20日9时10分,在复和战场上,我炮兵第一师第26团配属陆军162师作战,在进攻越南的一个连队守卫(编号01号目标)的高地时,全团36门152加榴炮,12发急促射,仅仅三分钟的时间,400多发炮弹、17吨钢铁就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砸向了敌阵,等射击完毕,步兵冲上去后,只是“收玉米”了。
一支炮兵部队,除有指挥机构,另外有五部分组成,就是观、通、炮、驾、炊。如果把这支部队比作一个人,那么
观:就是观察所的侦察兵,计算兵,是人的眼睛。
通:就是通讯兵,包括有线兵、无线兵,就是人的耳朵。
炮:就是炮阵地,包括炮长、瞄准手、炮手。是人的拳头。
驾:就是驾驶员,是人的腿脚。
炊:就是炊事班,包括后勤供应,是人的嘴巴,提供能量的。
这五部分缺一不可。我主要介绍炮兵的眼睛—侦察兵的装备、任务和方法。
首先说明,炮兵侦察兵是普通一兵,不是特种兵。既不会擒拿格斗,也不能百步穿杨。但是需要机灵一点,文化水平高一点的新兵,所以,每年新兵下连队,侦察排长、班长第一个先到新兵连挑兵。随后是电台台长,其他专业就没有这个特权了。
炮兵侦察兵是技术侦察,单兵作战能力远不如步兵侦察兵,因为步兵侦察是武装侦察。
其次说明,我所讲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侦察兵的装备,已过去了40多年,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那些装备大多都该进博物馆了。不存在泄密问题。有的主要装备已经在古玩市场上作为古董交易,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
再其次,我所讲的仅凭记忆,手头连起码的《观测教程》都没有,难免挂一漏万,欢迎老前辈、战友、军迷、网友补充,批评指正。
炮兵使用的角度单位是密位,写法:6密位:0-06、10密位:0-10、4000密位:40-00。
密位和度的换算:360度等于6千密位,360°=60-00。
一密位等于零点零6度,0-01=0、06°。
一度约等于17密位,1°≈0-17。
一、侦察班的装备:主要装备有方向盘、8倍炮队镜、计算盘、一米测距机。79年战时先后配发了16倍炮队镜、40倍望远镜。次要装备有:6倍、8倍望远镜、指北针、1:5万军用地图。79年战时用的是1:10万军用地图。84年战时用的是新版1:5万军用地图。有图版、标杆、大钢卷尺、陆军指挥尺、量角器、坐标梯尺、电话单机、秒表、电话线。夜间照明器材。战时两支折叠式冲锋枪,每枪配子弹300发。每人手榴弹四颗。八十年代后又配备了激光测距机



作者本人与 一米测距机



16倍炮队镜



40倍望远镜



作者本人于8倍炮队镜



方向盘

侦察兵的主要装备部署也是有讲究的,基本观察所(主观)部署方向盘、四十倍望远镜、16倍炮队镜、测距机,但是其他观察所要根据主要装备的性能、用途有选择的携带装备,40倍望远镜、16倍炮队镜因为其体积大、沉重、携带不便,只能在基本观察所(主观)使用。8倍炮队镜在侧方观察所。前进观察所、敌后观察所,只能携带方向盘、测距机。
二、侦察兵的任务:
1:连测战斗队形,就是确定观察所主观、侧观的坐标,高程、炮阵地的坐标,高程。
2:给火炮赋予基准射向。
3:侦察敌方目标,发现目标,确定目标坐标、高程。
4:校正射击,报告弹着点的偏差量,
5:评估射击效果。
三、侦察兵的方法:
侦察兵的训练项目有:器材使用、识图用图、夜间捕捉目标、连测战斗队形、正运算、逆运算、按图行进、整理联测成果、目测距离、秒表测距、观察炸点、指示与接受目标等等。
我不能一一介绍,只介绍从占领观察所,发现敌人到消灭敌人的过程。
侦察兵首先在战区阵地前沿制高点上,选择视线良好“便于观察、便于疏散隐蔽、便于构工伪装、便于组织对敌坦克的防御的位置。”避开独立明显的物体和透空地带,开设观察所主观。然后根据地形向侧方300到500米不等开设侧观,弥补主观观察死角。或者主观被敌人发现、摧毁后,接替主观执行侦察任务。
主、侧观之间用有线,或者无线联络。侧观一般用炮队镜。
占领观察所后,首先架设方向盘,使方向盘精确归北,根据军用地图上的磁坐偏角修正方向盘,使方向盘测出的方位和军用地图一致,根据指挥员下达的基准射向在方向盘装定,然后测量主观、侧观的直线距离,并给侧观赋予反覘分划。
这样,主观、侧观、目标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已知主、侧观之间直线距离,主观测出目标点的内角,侧观测出目标点的另一个内角,在这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一个边长,应用三角函数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定理,就可以求另外两个边长了(观目距离)。
这时,根据团指挥连测地排给与的战区内能够观察到的二至三个方位物的精确坐标,高程,采用主、侧观交会法,确定观察所主观、侧观的坐标、高程。同时用地图定站立点方法,在地图上确定观察所坐标,高程,与交会法确定的坐标相验证,如果相符,就可以向上级报告了。
炮阵地侦察兵同时作业,测定每连基准炮的坐标、高程,并给每门炮赋予基准射向。
这个过程叫“连测战斗队形”。
侦察兵要根据所执行的战斗任务,开设基本观察所(主观)、侧方观察所(侧观)、前进观察所(前观、一般配属在前卫营、尖刀连)、敌后观察所。如电影《闪电行动》就是根据我炮一师27团1979年对越作战时,朔江战斗中开设敌后观察所事迹改编。
连测战斗队形完毕后,开始在目标区域测定上级指定的方位物坐标、高程,并且将方位物定在军用地图上。
侦察班长要随战场指挥员勘察地形,了解当前敌情,并熟知方位物编号、位置。
方位物就是在目标区域内有明显特征的标志物,有上级根据战场情况,有重点的选定,并给与编号。
这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在目标区域用大倍率光学仪器观察战场,一旦发现敌情,迅速给侧观指示目标,进行交会作业,同时用一米测距机测定距离,侦察班长一方面向计算组通报交会分划,观目距离,一方面向上级报告敌情。自己也快速计算目标坐标,并在地图上标定出来。
需要进一步讲明的是,"指示与接受目标"。
在主观,有指挥员给观察所人员指示目标,主观同时给侧观指示目标,这都要用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手指简便测量角度。
指挥员会用手指一比划:“全体注意,第三号方位物向左1-20、近方,装甲火力点,交会!”这个向左120密位,就是用手指简便测量的。
看过《闪电行动》的网友都会记得,在影片最后,主人公刘凯华用手指简便测量,给后方炮阵地报目标坐标,高程。是有这个方法,但是,问题出在导演外行,用手指简便测量的是角度,并不能测出坐标来,也不能测出高程来,因为纵坐标是五位数,横坐标也是五位数,需要计算,或者从军用地图上量取。这个镜头里的坐标是四位数,简直胡扯蛋。如果情况紧急,可用地图简便报“井”字坐标,纵、横坐标共五位数。那也需要地图,并不是用手一比划,就可以报出坐标来的。
还有,更为离谱的是影片中刘凯华用手一比划,报出了五位数的“距离15112”,也就是一万五千多米的观目距离,谁有那么好的眼力,能在十几公里之外看到目标,就是用四十倍的望远镜也不能在十几公里外校正射击。简直笑掉大牙了。
或许有网友会说,刘凯华报的是炮目距离。这个说法也对,导演也许就是要演员报炮目距离。但是,必须明白敌后观察所的作业流程。敌后观察所需要向基本指挥所报告的内容:一是目标坐标,二是观目距离、观目方位。这两种方法都是有基本指挥所计算兵计算射击诸元,炮阵地执行射击任务,然后有敌后观察所进行校正射击。如果基本指挥所把射击指挥权,全权交给敌后观察所,那么敌后观察所向后方炮阵地直接下达射击诸元,即:表尺、方向。也不需要报炮目距离。
敌后侦察最重要的装备是军用地图,这个电影恰恰没有这个道具。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右手简便测角度的具体密位数:拇指和小指伸直是3-10、一拳间隔是1-50、拇指是0-50、中指是0-30.
计算兵根据侦察兵报来的目标分划,迅速计算射击诸元,当然都是手工操作。那时没有计算器,但是,速度也非常快,以分秒来考核计算兵的。八十年代后装备了计算器。
计算兵战时不在观察所,而是另外找一安全的地方开设计算中心。计算兵使用射击指挥仪(图板)、计算盘、诸元尺计算火炮射击诸元,也就是,表尺,方向。方法有四大法:简易法、精密法、成果法、弹测法。
观察所射击指挥员,一般是群长、营长、炮连连长担任,根据侦察兵的报告,要亲自观察,评估目标,同时向上级请示、并报告自己的决心,即:对目标是否射击。弹药消耗量、射击方法等等。
如果是计划内目标,在有精密气象保障的情况下,一般用精密法射击,根据计算兵报告的目标射击诸元,指挥员向炮阵地下达射击命令,直接对目标进行效力射,可以达到战术的突然性,最大可能的消灭敌人。
如果是计划外目标,没有精密的气象保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对目标进行试射。
精密气象保障,是有师侦察连气象排,施放高空探空气球,测得高空弹道的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等。
进行试射时,侦察兵要校正射击,用仪器紧盯战场目标,每当我方的炮弹爆炸,立即报出炸点到目标的方向、距离偏差量。供指挥员修正射击。指挥员会使用“夹叉法、”“偏差法”进行试射,直到完成试射,进行效力射。
试射一般用一门炮进行,效力射就是以群、营、连为单位进行急袭射击。
侦察兵报告的炸点偏差量是指挥员修正射击的依据,一旦报告错误,就影响指挥员的试射精度,贻误战机。当然,指挥员也用望远镜观察炸点,和侦查兵的报告相对照。双保险。
侦察兵在效力射完毕后,要观察目标是否被摧毁、压制等毁伤情况,并向指挥员报告,同时在《侦察记录簿》做好登记。
炮兵部队中最重要的是侦察兵。所以在炮兵部队的观、通、炮、驾、炊中,侦察(计算)兵列为五业之首。
一个老侦察(计算)兵,仅凭一张军用地图、一把指挥尺、一具望远镜、一本射表、一部两瓦电台就可以指挥一个炮连对敌人实行简易法射击,所以在炮兵部队中,各级军事主官,绝大多数是侦察(计算)兵出身。
随着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老一代的侦察兵装备,早被战场指挥仪,GPs、北斗导航系统,所代替,侦察炮弹,无人侦察机,侦察卫星等成了战场上的主角,新型的火箭增程弹,凹底弹、末敏弹使大炮如虎添翼。射程、杀伤力大增,数字化的应用,也使大炮反应速度、精度得到极大提高。
但是,无论军事装备如何更新换代,人仍然是第一位的,都需要军人的为国献身精神,才能打胜仗;无论军事装备如何更新换代,老一代的装备、方法仍然是不可放弃的,就像我国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镰刀、锄头仍然是每个农家的基本装备.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烽火南疆铸军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侦察兵与炮兵之间的配合,绝非简单的指指点点,而是一场信息传递与战术执行的精妙协作。尤其是在火炮尚不能做到精确制导的年代,侦察兵的眼睛和耳朵,就是炮兵最宝贵的武器。首先,侦察兵要成为“眼睛”。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深入敌后或易受敌攻击的地带,寻找炮兵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一片正在集结的敌军步兵,一处火力强大.............
  • 回答
    一架反潜侦查机,就好比是天空中的一双锐利的眼睛和一副灵敏的耳朵,专门负责搜寻隐藏在海洋深处的潜艇。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潜艇最大的特点就是“隐身”。所以,反潜机需要依靠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像大海捞针一样找到它们。首先,我们来聊聊磁力探测器(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棘手的情况,可以说是最令人心头一紧的时刻之一。如果真的侦测到他国发射导弹,但关键在于“不知道是试验还是实射”,这时候反应链条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那是一整套精密、迅速,并且压力巨大的流程。首先,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信息确认与情报整合。 雷达与传感器链条的启动: 这个过程会瞬间启动国家级的.............
  • 回答
    杨幂上《我是大侦探》这事儿,说实话,从她官宣参加那一期开始,粉丝们那是既期待又有点儿小忐忑。毕竟,《我是大侦探》这节目,脑回路得够快,推理得够严谨,还要时不时冒出点儿出人意料的金句,才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杨幂,一个自带流量和话题的女艺人,她来这个节目,当然会吸引一大波目光,同时也难免会被拿来和.............
  • 回答
    美国国家侦察局(NRO),一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机构。很多人可能只依稀听过它的名字,却对其具体职责和运作方式知之甚少。它与我们更为熟悉的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它极高的保密性,更是为它披上了一层厚重的面纱。NRO:太空中的眼睛和耳朵简单来说,NRO .............
  • 回答
    阿加莎·克里斯蒂创造的比利时小个子侦探赫尔克里·波洛(Hercule Poirot),与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相比,在受欢迎程度上,通常被认为福尔摩斯更胜一筹。 尽管波洛同样是一位享誉全球、拥有无数拥趸的经典侦探形象,但福尔摩斯的历史地位、文化影响以.............
  • 回答
    假设《名侦探柯南》的剧本落到了不同作者手中,其走向必然千差万别,而这些差异恰恰是赋予故事全新生命力的关键。我们可以从几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来构思,每个角度都能导向一个截然不同的《名侦探柯南》。风格一:更注重心理刻画的“黑暗现实主义”版设想一下,如果《名侦探柯南》的剧本由一位擅长挖掘人物内心深处阴暗面的作.............
  • 回答
    如果琴酒真的是个正面人物,那《名侦探柯南》的剧情走向,恐怕要颠覆到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我们不妨顺着这个设定,想象一下故事会如何展开,绝对不是简单的换个阵营那么简单。一、琴酒的“正面”身份与黑衣组织的新定位首先,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琴酒的“正面”是什么意思。他依旧是那个冷酷、高效、不择手段的顶尖特工,但他.............
  • 回答
    如果吃药变小的是毛利兰,《名侦探柯南》剧情发展预测如果毛利兰吃了导致身体变小的药物,而不是工藤新一,那么《名侦探柯南》的剧情走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维度。以下是基于这一前提的详细剧情发展预测:一、 初期阶段:混乱与隐藏的开始 小兰的巨大冲击与恐慌: 变小后的毛利兰,身体素质和力.............
  • 回答
    在名侦探柯南的世界里,黑衣组织作为全球最神秘、最危险的犯罪集团,其成员的运作方式想来都是效率至上。如果他们的薪资体系是以提成制为主导,那么“KPI”(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将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每个成员的积极性、组织整体的收益,甚至于他们个人的“生存率”。首要的,也是最直观的KPI,那一定是“任务.............
  • 回答
    侦察机,它们就像是空中飞行的“眼睛”,潜伏在敌人看不见的角落,收集着至关重要的情报。它们的工作可不是简单的“看一眼”,而是一整套复杂、高科技的系统在运作。首先,我们得明白,侦察机的任务核心是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敌人的军事部署、兵力调动、装备型号,甚至是某个特定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回答
    二战中的夜间侦察机,那真是一群在黑暗中摸爬滚打的勇士。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悄悄地飞到敌人头上,把对方的一举一动都看个清清楚楚,然后安全地飞回来报告。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那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设备。首先,得先有个能飞且不被发现的家伙。夜间侦察机的选择可不是随便的。要执.............
  • 回答
    要准确地说出“第1机械化师”使用的侦察机具体型号,这需要一些背景信息才能进行更详尽的介绍。因为“第1机械化师”可以存在于不同国家的军队中,而且军事装备型号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新换代。但是,我们可以基于现代机械化师的典型配置,来推测他们通常会配备哪些类型的侦察机,以及这些侦察机在战场上的作用。现代机械化.............
  • 回答
    关于“反侦察”和“反侦查”,这两个词在中文里都存在,并且在不同语境下使用。不过,在描述一个人躲避警方调查、逃脱追踪的能力时,“反侦查”是更准确、更常用的说法。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侦察” vs “侦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侦察”和“侦查”这两个词的本义。 侦察 (zhēn chá):这个词更偏向.............
  • 回答
    在军事装备领域,你观察得很敏锐,确实,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波侦察设备,如今雷达技术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并非偶然,而是雷达在战场上展现出的独特优势和不断进步的技术所决定的。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深入聊聊雷达和机械波侦察设备的区别,以及为什么雷达会成为现代战场上的宠儿。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什么是“机械波”侦察设.............
  • 回答
    关于美国击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首脑苏莱曼尼的事件,将其定性为“特朗普式的冲动决策”还是“一次有计划的‘火力侦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战略考量、决策过程以及不同解读的多种视角。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背景、各方的动机、可能的后果以及不同分析的可能性。特朗普式.............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二战前和二战早期,那些在严密防空网下穿梭进行侦察的水上飞机,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是在浓雾弥漫的早晨,试图在灯塔的严格监视下寻找一艘船一样。但这些水侦,它们确实有自己的办法。一、 利用天时地利人和: 黎明和黄昏的掩护: 最常见的策略就是利用薄暮时分。太.............
  • 回答
    要说推理小说里最糟糕的名侦探,这可真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儿,毕竟“糟糕”的标准太多了。有的是靠运气,有的是太聪明反而误事,还有的干脆是来搞笑的。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又确实算不上“优秀”的名侦探,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可能得是那位来自“东方快车”上的……赫尔克里·波洛。我知道,我知道,这.............
  • 回答
    你学的是侦查学,拿到的是法学学士学位,这为以后考研选择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学硕士都提供了可能性,不过具体情况还需要细致了解。首先,我们来聊聊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通常被称为“非法本”法律硕士,顾名思义,就是招收本科非法律专业背景的考生。你的侦查学专业虽然属于法学下的一个具体方向,.............
  • 回答
    关于印度媒体和军方为何会将苏30MKI雷达捕捉到的目标误判为中国的歼20,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可以从技术、情报、心理以及政治等多个层面来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就能解释清楚的问题,需要层层剥茧。首先,从技术和雷达性能的角度来看。苏30MKI作为一款先进的第四代半战斗机,其装备的“象牙塔”(Bar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