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商户和用户之间的矛盾又来了吧?
本商业鬼才,给你们出一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吧。
先说这矛盾靠商家联名恳求有用吗?有用就见鬼了!
商户用户之间,一生之敌,根本利益永远是针锋相对的。
这厢想多赚钱,那厢想少花钱。
这厢想资金链结结实实,那厢想使用体验平平安安。
所以商户想联名,打情感牌就能奏效了?
对不起,看看大伙的回答就知道,商家你们这是想桃子吃想疯了,联名也不过是开蟠桃会而已。
商户用户之间的利益博弈,那就是与虎谋皮的存在。
谁是虎?
二者都立志成为彼此的虎!
但是,别忘了一点,这不是传统渠道一手钱一手货的模式,中间不是还有平台站那戳着么?
平台,商户,消费者,三足鼎立的闭环。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前段时间外卖小哥能不能给5分钟缓冲送餐是一模一样的。
都是花钱赶时间的矛盾,而且双方互不相让。
但这个回款问题比内个外卖问题好解决,从平台下手就可以搞定。
商户自己也说了,宁愿少赚1块钱,也乐意用户早1天点确认,对不对?
那就从这就句话下手!
阿里,京东,拼多多!御三家的工程师听我号令,准备气氛搞起来!
开发一个新功能,叫个“收货沙漏”。
从用户货物到手内一天起,沙漏就开始倒计时。
要问沙漏里是神马?是时代的一粒沙么?
非也!沙漏里是人民币的一座山!
每个急于回款的商家,在沙漏里注入小额资金,我随便举例子,比如是就是一块钱儿吧!
假如回款周期最多是10天,这一块钱就分成10份,每一份是1毛钱。
用户收货就确认收货,1块钱全额打入用户账户里去。
用户每多一天不确认,红包里钱就少一毛,直到10天后自动确认,用户拿不到红包。
这样就全部解决了。
用户买了内种收货就能知道好坏的东西,马上确认,毕竟一块钱也能买一张大饼呐!现在大伙网购频率这么高,钱也不好赚,一个月下来得吃多少张大饼的霸王餐鸭!
比方说我买了一箱子黄瓜,货到了我打开一看,嘿!根根顶花带刺!一看就是好吃又好用的大黄瓜!洗一条当时吃了,我也没农药中毒住院,我马上就能点确认。一张大饼我就白嫖入手。
或者是买了不能马上确认质量的货,那我拼着小便宜不占,也得把安全系数提高。
比方说我买了一条裤衩,镶满了钻石,块块八心八箭的丘比特切工!老贵了!我尽管也想白嫖一张饼,但是货太值钱,我得先穿几天,看看是不是硌屁股的伪劣产品。所以我拼着不点确认,也得熬过我的采购风险期。
这个策略等于是把商用双方的矛盾,给转移到用户对商品本身的信任值角度了,你越是信任,就越是有小钱赚。
则必然有不少用户,买了有信誉商家的东西,或者是老回头客儿了,当时就能点确定给商家回款。
在设计的时候
红包里打多少钱,商户可以自行设定,1块也是它,10块也是它。
商户回款的欲望越是迫切,那你就当他,用户,秦始皇,打钱,多打钱!就完了。
等于商户用适当降低利润的方式,确保自己资金链牢固程度。
选利润选资金链?笔交给商户,自己决定!
有人说这样肯定推高商品价格啊?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不是用户买单?
非也。
之所以把沙漏余额设计成灵活的自定义金额,就是把注资权交给商户,这样就会有商户之间的竞争。
有的商户抬价,沙漏打钱多;有的价钱不动,沙漏打钱少;资本雄厚的商户不担心回款时间,可以把价钱降到极限,但不使用沙漏功能。
这样商户之间就有竞争,竞争就能形成价格的动态平衡。
而消费者货比三家,马上知道谁在出老千。
于是乎,决定权还是在消费者手里。
这样一来呐:
消费者主动点确认的驱动力,有了。
商户舍小利求平安的运营策略,有了。
平台筛选优质商户的大数据新增项,有了。
这三者谁亏?
全都在赚谢谢!
最亏的是我,因为我免费帮产品经理们用研专家运营总监们,又踏马免费建了一次模一天天的!
………………………………
追更一发:
好,既然这么多赞,辣么我应邀再可爱的出现一次。
原因很简单,呐,看看我楼下地下室,我的支付宝小宝宝比我来的早,我和他交流了他捅给大家的词儿,去搜了一下相关内容。
主要是介个:网商银行。
我前头说的解决方案都是按照平台,商家,用户三者博弈不引用外部力量的大前提搭建的模型。
那要是说引入一个外部力量,三国演义变成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嗯,也算另一条路。
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网商银行是个什么角色呢?
那咱得看传统的网购三个角色安排先:
用户负责选货出钱。
商家接订单发货。
平台在用户确认货没问题,点确认收货之后,把钱打给商户。
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在收到货和确认之间,有好多天时间间隔。
这个时间间隔,足够饿死资金链比大胖子裤衩上松紧带还紧绷的小商户。
以上就是传统的网购货款两清流程。
特点就是用户收货因为得有物流流程,滞后;同时商户收款有用户的确认流程,也滞后。
用户的滞后最多心情兴奋又焦躁,有点像等新女朋友出门的赶脚。
而商户的滞后则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崩塌,有点像出殡的赶脚……这个情况不是没有过,网上资料显示个别新兴电商平台,故意拖延账期,30天甚至90天才不情不愿把钱给商户,都要脸,不点名,各位可以自行了解。至于这笔钱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拿去干嘛了,评论区里有说法,自阅。
网商银行的出现,诶,其实解决的就是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我还担心支付宝自卖自夸,特地去搜了相关的资料。
这等于是用户先付定金,一旦定金到位,网商银行能提前20多天就把尾款代替用户给到商户。
商户在接受全款后,再做备货发货的工作,这等于把资金池里的水位,一直保证在一个安全的水平线上。
之前网商银行在疫情期间有现身过,当时是为了保证商家流水,可以让商户发货时间即回款,属于0账期。
现在网商银行搞了一次产业升级,预售即回款,发货前入账,0账期变成负账期。
安全系数总体提升,商家用户两不耽误,电商平台的程序员松一口大气:终于踏马不用加班做虎哥提出来的第一个需求了……
整体是把循环做成良性的。
但,风险,仍然是存在的,存在于网商银行和用户以及商家之间的对赌。
比方说,用户尾款不付了东西不想买了怎么办?个别商家收到全款卷包烩不发货关张跑路了怎么办?
这些小概率事件的风险,是网商银行承担。
so……风险对冲,他会向商家收比较微薄的一点利息。你可以理解为保险金,或者服务费,都行。
不过,这也正符合了这些联名商家的初衷“少赚1块钱,求快速资金回流”。假如按照小商户的主观视角看,兴许还到不了每笔少赚1块钱这个量,网商银行负账期手续费0.1%,相比之下还是非常划的来。我看下边有答主是商户,现身说法,表示真香。
总之这份钱给谁都是给,商家也乐意,安全有保障,就整挺好呗。
各位也可以对比一下:
我第一个案子是用户自行快速收货,拿小额红包,但是确认时间的决定权,还是看用户心气来。
网商银行的案子是兜底,稳定,对赌。
当你站在一个资金池不宽裕的商家角度时,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我的话……我选择进厂当个打工人!选择困难症是不配拥有生意的!
前几年,老爸老妈不知道为什么,迷上了电视购物,结果第一次买东西就上当了!
当时是电视购物里宣传的一种手表,除了表之外还有很多赠品,那时候我一个周才和我老婆回爸妈家一次,一直到他们收了货我才知道这件事情。
那天去的时候,老爸老妈很生气,给我看了那块手表,还有所谓的“赠品”.......说是原价2888的手表,只卖288,先不说那些赠品,就那块表就很垃圾,并不是电视上说的那样......赠品里有电动剃须刀,还有玉佩.......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真是假的不能再假了.......
我们爸妈,为什么不验货就签收了?
他们说是一来送快递的不让验,说开箱就要留下,打电话给商家,商家说让他们放心,保证和电视上介绍的一模一样........
从那以后,不管是他们从电视购物买东西,还是网购,必须验货,不让验直接退!
说实话,不是不能理解商家的难处!但是,商家每天发出那么多货物,能保证都不出问题吗?如果出了问题问题,而客户已经确认收货了,你们真的能有耐心处理到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其实,拖帐期的并不是顾客,而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因为人家玩的是“现金流”........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