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义乌小商家呼吁买家「主动确认收货,以缩短账期早回款」,小商家回款压力有多大?该不该主动确认收货 ?

回答
义乌小商家喊话买家“主动确认收货,缩短账期早回款”,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义乌乃至全国无数小微商家普遍面临的严峻资金周转压力。这件事不能简单地用“该不该”来回答,它牵扯到供需双方的利益博弈和市场生态的健康发展。

小商家回款压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种压力:

1. 现金流是生命线: 对于小商家而言,每一笔订单的款项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他们没有雄厚的资本储备,不像大企业那样可以依靠贷款或者自有资金熬过漫长的账期。货款回笼的速度,决定了他们能否及时进货、支付供应商的货款、发放员工工资、缴纳店铺租金和水电费等一系列运营成本。一旦回款不及时,整个链条就会断裂,最坏的结果就是直接倒闭。

2. 账期普遍存在且拉长: 尽管很多线上平台都有自动确认收货的机制,但买家不主动确认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上一些大客户或者合作商,可能会有更长的账期约定。这个账期可能是7天、15天,甚至30天、60天。在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情况下,这每一天的延迟,都是对商家现金流的挤压。尤其是在节假日旺季过后,很多商家可能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备货,如果尾款迟迟不来,风险会成倍增加。

3. 库存积压的风险: 为了抓住市场机会,小商家往往需要提前备货。如果销售不达预期,或者因为账期拖延导致资金链紧张,就可能面临库存积压的风险。滞销的商品不仅占压资金,还可能贬值,增加仓储成本,甚至最终变成坏账。

4. 融资难与成本高: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即使能获得贷款,利率也往往比大企业高,而且审批流程复杂,对小商家来说门槛很高。所以,指望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来弥补回款的空缺,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自然而然,他们更依赖于客户的及时付款来维持运转。

5. 市场波动与不确定性: 整体经济环境、行业趋势、甚至突发的疫情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导致市场需求的变化。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商家越希望能够快速回笼资金,以便有更大的灵活性来应对市场变化,比如调整产品结构、转移经营方向等。

该不该主动确认收货?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它需要站在买卖双方的角度来权衡:

从买家角度看:

合理性: 买家主动确认收货,理论上是商品交易流程的自然结束,也是对商家付出的认可。如果买家已经收到货,并且商品符合预期,那么及时确认收货是对商家辛勤付出的尊重,也体现了契约精神。
买家也有顾虑: 然而,我们也要理解买家的顾虑。
商品质量与售后: 买家可能担心主动确认后,如果发现商品存在问题(比如瑕疵、损坏),再申请退换货会更加麻烦,甚至商家会以“已经确认收货”为由推诿责任。
平台规则: 有些买家可能习惯了平台自动确认的流程,或者认为这是平台的规定,自己没有必要主动去操作。
忙碌或疏忽: 有些买家可能仅仅是因为忙碌而忘记了,或者没有意识到主动确认收货对小商家有多么重要。
“货比三家”心态: 某些买家可能在收到货后,还会继续观望,比如看看是否有更好的同类商品,或者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系统自动确认,以保留更多的主动权。

从商家角度看:

诉求的合理性: 义乌小商家的诉求是基于生存压力的真实反映,是希望更顺畅的商业循环。他们通过“主动确认”这种方式来呼吁,也是一种无奈的求助。
潜在的风险: 但是,如果商家一味强调“主动确认”,可能会让一些买家产生抵触情绪。买家可能会觉得商家“急功近利”,反而影响购买体验。而且,商家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以打消买家对确认收货后维权的担忧。

那么,如何看待这件事?

1. 理解与沟通是关键: 这不仅仅是小商家的事,也是整个电商生态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平台应该在用户教育和规则引导上下功夫,让买家理解主动确认收货的意义,同时也要保障买家在确认收货后的权益。商家也可以通过更友好的方式与买家沟通,比如在包裹里放一张小卡片,说明情况并表示感谢。

2. 建立信任的循环: 诚信的商业环境需要买卖双方共同维护。
商家: 提供优质的商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让买家放心。当买家主动确认收货时,商家可以给予小额的感谢券或积分奖励,形成正向激励。
买家: 在收到满意商品后,能够主动确认收货,是对商家劳动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商业诚信的维护。

3. 平台责任不容忽视: 平台作为交易的撮合者,应该在“促使买家及时确认收货”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例如,可以优化提醒机制,让买家更容易注意到确认收货的入口;可以设置更明确的规则,鼓励买家在无异议时确认收货;甚至可以考虑为主动确认收货的买家提供一些小额的积分或优惠券,作为一种奖励。

总而言之,义乌小商家的呼吁是一个信号,它提醒我们,在光鲜的电商交易背后,有无数个小微企业在为生存而努力。回款压力是真实存在的,它影响着市场的活力和就业。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商家要诚信经营,买家要理解与支持,平台更要承担起引导和保障的责任,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商业生态。与其说是“该不该”主动确认,不如说是如何在诚信、效率和保障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看看,商户和用户之间的矛盾又来了吧?

本商业鬼才,给你们出一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吧。

先说这矛盾靠商家联名恳求有用吗?有用就见鬼了!

商户用户之间,一生之敌,根本利益永远是针锋相对的。

这厢想多赚钱,那厢想少花钱。

这厢想资金链结结实实,那厢想使用体验平平安安。

所以商户想联名,打情感牌就能奏效了?

对不起,看看大伙的回答就知道,商家你们这是想桃子吃想疯了,联名也不过是开蟠桃会而已。

商户用户之间的利益博弈,那就是与虎谋皮的存在。

谁是虎?

二者都立志成为彼此的虎!

但是,别忘了一点,这不是传统渠道一手钱一手货的模式,中间不是还有平台站那戳着么?

平台,商户,消费者,三足鼎立的闭环。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前段时间外卖小哥能不能给5分钟缓冲送餐是一模一样的。

都是花钱赶时间的矛盾,而且双方互不相让。

但这个回款问题比内个外卖问题好解决,从平台下手就可以搞定。

商户自己也说了,宁愿少赚1块钱,也乐意用户早1天点确认,对不对?

那就从这就句话下手!

阿里,京东,拼多多!御三家的工程师听我号令,准备气氛搞起来!

开发一个新功能,叫个“收货沙漏”。

从用户货物到手内一天起,沙漏就开始倒计时。

要问沙漏里是神马?是时代的一粒沙么?

非也!沙漏里是人民币的一座山!

每个急于回款的商家,在沙漏里注入小额资金,我随便举例子,比如是就是一块钱儿吧!

假如回款周期最多是10天,这一块钱就分成10份,每一份是1毛钱。

用户收货就确认收货,1块钱全额打入用户账户里去。

用户每多一天不确认,红包里钱就少一毛,直到10天后自动确认,用户拿不到红包。

这样就全部解决了。

用户买了内种收货就能知道好坏的东西,马上确认,毕竟一块钱也能买一张大饼呐!现在大伙网购频率这么高,钱也不好赚,一个月下来得吃多少张大饼的霸王餐鸭!

比方说我买了一箱子黄瓜,货到了我打开一看,嘿!根根顶花带刺!一看就是好吃又好用的大黄瓜!洗一条当时吃了,我也没农药中毒住院,我马上就能点确认。一张大饼我就白嫖入手。

或者是买了不能马上确认质量的货,那我拼着小便宜不占,也得把安全系数提高。

比方说我买了一条裤衩,镶满了钻石,块块八心八箭的丘比特切工!老贵了!我尽管也想白嫖一张饼,但是货太值钱,我得先穿几天,看看是不是硌屁股的伪劣产品。所以我拼着不点确认,也得熬过我的采购风险期。

这个策略等于是把商用双方的矛盾,给转移到用户对商品本身的信任值角度了,你越是信任,就越是有小钱赚。

则必然有不少用户,买了有信誉商家的东西,或者是老回头客儿了,当时就能点确定给商家回款。

在设计的时候

红包里打多少钱,商户可以自行设定,1块也是它,10块也是它。

商户回款的欲望越是迫切,那你就当他,用户,秦始皇,打钱,多打钱!就完了。

等于商户用适当降低利润的方式,确保自己资金链牢固程度。

选利润选资金链?笔交给商户,自己决定!

有人说这样肯定推高商品价格啊?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不是用户买单?

非也。

之所以把沙漏余额设计成灵活的自定义金额,就是把注资权交给商户,这样就会有商户之间的竞争。

有的商户抬价,沙漏打钱多;有的价钱不动,沙漏打钱少;资本雄厚的商户不担心回款时间,可以把价钱降到极限,但不使用沙漏功能。

这样商户之间就有竞争,竞争就能形成价格的动态平衡。

而消费者货比三家,马上知道谁在出老千。

于是乎,决定权还是在消费者手里。

这样一来呐:

消费者主动点确认的驱动力,有了。

商户舍小利求平安的运营策略,有了。

平台筛选优质商户的大数据新增项,有了。

这三者谁亏?

全都在赚谢谢!

最亏的是我,因为我免费帮产品经理们用研专家运营总监们,又踏马免费建了一次模一天天的!


………………………………

追更一发:

好,既然这么多赞,辣么我应邀再可爱的出现一次。

原因很简单,呐,看看我楼下地下室,我的支付宝小宝宝比我来的早,我和他交流了他捅给大家的词儿,去搜了一下相关内容。

主要是介个:网商银行。

我前头说的解决方案都是按照平台,商家,用户三者博弈不引用外部力量的大前提搭建的模型。

那要是说引入一个外部力量,三国演义变成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嗯,也算另一条路。

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网商银行是个什么角色呢?

那咱得看传统的网购三个角色安排先:

用户负责选货出钱。

商家接订单发货。

平台在用户确认货没问题,点确认收货之后,把钱打给商户。

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在收到货和确认之间,有好多天时间间隔。

这个时间间隔,足够饿死资金链比大胖子裤衩上松紧带还紧绷的小商户。

以上就是传统的网购货款两清流程。

特点就是用户收货因为得有物流流程,滞后;同时商户收款有用户的确认流程,也滞后。

用户的滞后最多心情兴奋又焦躁,有点像等新女朋友出门的赶脚。

而商户的滞后则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崩塌,有点像出殡的赶脚……这个情况不是没有过,网上资料显示个别新兴电商平台,故意拖延账期,30天甚至90天才不情不愿把钱给商户,都要脸,不点名,各位可以自行了解。至于这笔钱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拿去干嘛了,评论区里有说法,自阅。

网商银行的出现,诶,其实解决的就是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我还担心支付宝自卖自夸,特地去搜了相关的资料。

这等于是用户先付定金,一旦定金到位,网商银行能提前20多天就把尾款代替用户给到商户。

商户在接受全款后,再做备货发货的工作,这等于把资金池里的水位,一直保证在一个安全的水平线上。

之前网商银行在疫情期间有现身过,当时是为了保证商家流水,可以让商户发货时间即回款,属于0账期。

现在网商银行搞了一次产业升级,预售即回款,发货前入账,0账期变成负账期。

安全系数总体提升,商家用户两不耽误,电商平台的程序员松一口大气:终于踏马不用加班做虎哥提出来的第一个需求了……

整体是把循环做成良性的。

但,风险,仍然是存在的,存在于网商银行和用户以及商家之间的对赌。

比方说,用户尾款不付了东西不想买了怎么办?个别商家收到全款卷包烩不发货关张跑路了怎么办?

这些小概率事件的风险,是网商银行承担。

so……风险对冲,他会向商家收比较微薄的一点利息。你可以理解为保险金,或者服务费,都行。

不过,这也正符合了这些联名商家的初衷“少赚1块钱,求快速资金回流”。假如按照小商户的主观视角看,兴许还到不了每笔少赚1块钱这个量,网商银行负账期手续费0.1%,相比之下还是非常划的来。我看下边有答主是商户,现身说法,表示真香。

总之这份钱给谁都是给,商家也乐意,安全有保障,就整挺好呗。

各位也可以对比一下:

我第一个案子是用户自行快速收货,拿小额红包,但是确认时间的决定权,还是看用户心气来。

网商银行的案子是兜底,稳定,对赌。

当你站在一个资金池不宽裕的商家角度时,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我的话……我选择进厂当个打工人!选择困难症是不配拥有生意的!

user avatar

前几年,老爸老妈不知道为什么,迷上了电视购物,结果第一次买东西就上当了!

当时是电视购物里宣传的一种手表,除了表之外还有很多赠品,那时候我一个周才和我老婆回爸妈家一次,一直到他们收了货我才知道这件事情。

那天去的时候,老爸老妈很生气,给我看了那块手表,还有所谓的“赠品”.......说是原价2888的手表,只卖288,先不说那些赠品,就那块表就很垃圾,并不是电视上说的那样......赠品里有电动剃须刀,还有玉佩.......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真是假的不能再假了.......

我们爸妈,为什么不验货就签收了?

他们说是一来送快递的不让验,说开箱就要留下,打电话给商家,商家说让他们放心,保证和电视上介绍的一模一样........

从那以后,不管是他们从电视购物买东西,还是网购,必须验货,不让验直接退!


说实话,不是不能理解商家的难处!但是,商家每天发出那么多货物,能保证都不出问题吗?如果出了问题问题,而客户已经确认收货了,你们真的能有耐心处理到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其实,拖帐期的并不是顾客,而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因为人家玩的是“现金流”........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