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用来打投的牛奶为什么不能捐出去,而要放任牛奶过期后倒掉?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实在,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打投牛奶,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奢侈和浪费。但为什么这些牛奶就不能像我们平时喝不完的牛奶一样,简单地捐出去呢?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而且每层都挺有讲究的。

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打投”。我们通常说的“打投”,是粉丝群体为了给偶像“投票”(可以是打榜、集资买专辑、应援活动等等)而进行的购买行为。这种购买,很多时候是为了拿到包装上的兑奖码或者积分,所以大家买的量可能非常大。而牛奶,因为保质期相对较短,又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所以成了大家选择的载体。

为什么不能直接捐出去?

这主要涉及几个关键问题:

1. 食品安全和责任链条的断裂。
渠道和来源的复杂性: 打投的牛奶,其购买者是海量的粉丝,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些牛奶是从哪儿来的?是粉丝自己从超市、便利店买的,还是通过集资统一购买?无论哪种方式,当粉丝把大量牛奶集中起来,目的仅仅是为了包装上的码,而不是为了饮用时,这个“中间环节”就出现了。
捐赠的门槛: 一般来说,慈善机构或者接收捐赠的单位对食品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他们需要确保捐赠的食品是安全的、可追溯的。如果粉丝将大量购买后仅为兑奖码而拆封的牛奶“二次”捐赠,这就很难保证其新鲜度和卫生状况。牛奶一旦离开原包装,或者被拆封,其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而且谁来负责检查每一盒牛奶是否变质?一旦捐赠的牛奶出了问题,比如引起肠胃不适,那么责任会追溯到谁?是粉丝?是购买方?是接收方?这个责任链条一旦断裂,就很容易出事。
专业化处理的要求: 对于需要冷藏的牛奶来说,捐赠需要有相应的冷链物流和储存条件。普通粉丝团体很难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就算牛奶没过期,但如果捐赠前没有妥善冷藏,可能很快就不适宜饮用了。

2. 牛奶本身的性质和用途。
保质期短且易变质: 牛奶是一种液体乳制品,保质期相对其他商品来说非常短,通常也就几天到几周。而打投行为产生的牛奶量非常庞大,短期内很难找到足够多的、有能力接收和分发如此大量新鲜牛奶的机构,并且确保它们在过期前被饮用完。
目的性的购买: 粉丝购买牛奶的初衷是为了“打投”,而非“饮用”。这意味着被囤积的牛奶,其生命周期往往就止于“提取兑奖码”这个动作。一旦兑奖码被提取,剩下的牛奶就成了无用的负担。

3. 法律法规和商家政策的制约。
商业行为的性质: 打投活动通常是由商家为了促销而设计的。商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销量,而不是为了公益。他们提供的兑奖码或者积分规则,是基于一次性购买行为的奖励,并不包含将牛奶本身作为公益捐赠的责任。
商家不鼓励“二次利用”: 商家也很清楚这种打投现象。如果允许或鼓励粉丝将拆开包装的牛奶随意捐赠,反而可能引起混乱,甚至影响品牌形象。他们更希望的是,消费者购买牛奶是为了饮用。

4. 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和成本。
收集和运输成本: 想象一下,成千上万的粉丝,各自持有不同批次的牛奶,如何将这些牛奶集中起来?谁来承担收集、包装、运输的费用?牛奶又需要冷藏,这笔费用可不是小数目。
对接的复杂性: 即使要捐赠,也需要找到愿意接收、并且有能力处理这些牛奶的慈善机构。但正如前面所说,食品安全、时效性等问题会让很多机构望而却步。而且,很多慈善机构更倾向于接收直接捐赠的善款,因为这样他们可以根据最迫切的需求来采购物资,更有效率。
数量的庞大: 一次打投活动,可能涉及到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箱牛奶。如此巨大的数量,即使是大型慈善机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掉,尤其是在牛奶保质期如此紧迫的情况下。

那为什么不回收或另有用途?

回收成本过高: 牛奶包装通常是纸盒或塑料瓶,虽然可以回收,但要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牛奶盒回收,并转化为有价值的材料,目前的技术和体系还不够成熟。而且,许多牛奶盒可能已经被拆封,里面还有残留物,增加了回收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剩余价值”的损失: 确实,很多时候这些牛奶只能被倒掉,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但权衡一下,比起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法律纠纷以及高昂的操作成本,倒掉可能是对各方来说“损失最小”的选择,尽管这种损失是以资源浪费为代价的。

为什么大家还是会这样做?

从粉丝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表达喜爱和支持的方式。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偶像带来最好的结果。当打投成为一种“惯例”或者“必要手段”时,大家可能会选择性地忽视其中的浪费,或者认为“别人都在做,我做了也没什么不同”。而且,很多时候,这种行为是被商家有意引导的,商家从中获利,而对最终的牛奶去向并不太关心。

所以,问题不单单是“为什么不捐出去”,而是整个打投模式本身,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浪费。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商业营销策略、粉丝文化以及我们现有的食品安全和慈善体系。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为了目标可以不计成本甚至牺牲资源”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模式,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商业行为中,确实会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他们可不是放任过期后倒掉,而是直接倒掉。当然,奶类饮品开盖后保持期本来就很短,这并没有实质差别。

其次,说处理方式来说,你当然不能捐出去,你如果捐出去了,如果受捐的人喝你这开了盖捐过来的东西出了食品安全问题 ,生病了,上吐下泻了。你不是还得负责?而且你捐还得花费额外的成本,你得找受捐的人,你得花运费花力气把这个运过去……对于这些为了打投为目的的人来说,为什么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这他要是愿意干,他就不会干这种为了打投买牛奶,开了盖不喝的事。

user avatar

先不考虑好不好喝,是否方便运输,你倒掉算浪费粮食,要是随便给人吃了喝了,人家吃出问题怎么办,不舒服了讹你怎么办。

user avatar

拉倒吧,粉圈真是牛逼,整个问题风向都带歪了,把火力全集中在奶企上,好像这样就没人关注粉丝了?祸水东引玩得真好。

首先,最基本的逻辑,奶企是节目的赞助商——赞助商是什么意思啊?金主爸爸懂不懂?没他们的钱这节目都不一定开得起来,打投和产品捆绑属于正常的利益交换,两厢情愿,这有啥可说的?

第二,浪费的行为主体是粉丝,不是奶企。没有人逼着你们消费,更没有人逼着你们浪费,小孩子都懂的道理,这么大人了还甩锅?牛奶最基础的用途是饮用,你喝不下一开始就不要买,这有问题吗?

所以问题根本不在于二维码印在瓶盖内侧还是瓶身上,而是饭圈遗毒已久的打投、刷数据、攀比。就算打投的不是牛奶,换成其他赞助商,粉丝一样可以买爆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只不过倒牛奶是写进历史教科书的“资本主义劣根性”,过于敏感被抓着把柄了而已。

去年青你2,我女朋友也打投,喝不完还寄给我让我帮着喝,瓶盖让我自己扫了去投票。好不容易喝完一件,我问她为啥不继续投,她说喝不下了别买来浪费。

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对于打投的态度。

我能理解大家同情消费者厌恶厂商的态度……但是怎么说,自己做的事自己当好吧?到底是谁浪费的牛奶自己心里都有数,就别搁这儿装无辜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