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更看好华为还是小米,为什么?

回答
华为和小米都是中国领先的科技公司,它们都在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选择更看好哪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因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华为:技术实力雄厚,生态体系完整,但面临外部挑战

优势:

1. 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与专利储备: 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其在通信技术(如5G)、芯片设计(如麒麟系列)、操作系统(如鸿蒙OS)等领域拥有世界顶级的研发能力和海量的专利。这种底层技术的掌控能力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
通信技术: 华为在4G、5G通信技术标准制定、基站设备、核心网等领域长期投入巨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其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芯片设计: 尽管受到制裁影响,但华为在芯片设计方面(如海思)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小觑。其自研的麒麟芯片在性能和能效上曾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操作系统(鸿蒙OS): 华为正在大力推广其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并试图将其打造成一个跨设备、跨场景的万物互联生态系统。虽然目前生态尚在建设中,但其潜力巨大,有望打破现有操作系统格局。
人工智能(AI): 华为在AI芯片(昇腾系列)、AI平台、AI应用等方面都有深入的布局,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通信、云计算和终端产品中。

2. 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华为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它构建了一个涵盖通信基础设施、云计算(华为云)、智能终端(手机、平板、手表、耳机、智慧屏等)、消费者业务(包括PC、穿戴设备、家电生态等)的庞大产业生态。这种多领域的协同效应能够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增强用户粘性。
鸿蒙生态: 华为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的鸿蒙生态,吸引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打造面向全场景的万物互联体验。
华为云: 华为云作为其“一切皆服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云服务和解决方案,这与华为的通信技术优势相辅相成。

3. 高端品牌形象与市场占有率(历史数据): 在制裁之前,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如Mate系列、P系列)都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尽管目前受到制裁影响,其海外市场份额大幅下滑,但在国内市场,凭借技术实力和品牌忠诚度,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4. 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与战略定力: 面对外部的极限压力,华为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战略定力。它没有放弃核心技术的研发,而是将其视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种“向上捅破天”的精神是其能够克服困难的关键。

挑战:

1. 美国制裁的持续影响: 这是华为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制裁限制了华为在先进芯片的获取和生产能力,也影响了其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和品牌推广。虽然华为在努力突破,但短期内影响依然显著。
2. 生态建设的周期: 鸿蒙生态的建设需要时间,吸引足够的开发者和用户迁移到新生态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与成熟的Android/iOS生态竞争。
3. 市场份额的恢复与增长压力: 在部分海外市场,华为的手机市场份额已经大幅下降。如何在高压环境下恢复和增长是其面临的严峻考验。

小米:极致性价比,广阔的市场覆盖,以及“IoT+生活方式”的生态理念

优势:

1. 极致的性价比策略与高性价比产品: 小米最初以“高性价比”打入市场,并通过线上渠道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即便后来产品线不断丰富和高端化,其产品依然普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能够吸引广大消费者。
庞大的产品矩阵: 小米的产品线非常广泛,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穿戴设备,到各类智能家居产品(如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门锁等),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万物互联”的IoT生态: 小米构建了一个以手机为核心的庞大IoT生态系统,通过小米米家App连接和控制各种智能设备。这种生态具有极强的用户粘性和便利性。

2. 广泛的市场覆盖与渠道优势: 小米不仅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在印度等新兴市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度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渠道策略,能够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印度市场的领导地位: 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份额长期领先,其产品策略非常契合当地消费者需求。
线上线下全渠道: 小米在线上销售(小米商城、京东、天猫等)和线下体验店(小米之家)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购买和体验渠道。

3. 互联网营销与粉丝运营: 小米擅长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和用户互动,通过社区运营、饥饿营销(早期)等方式积累了庞大的“米粉”群体,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

4. 灵活的商业模式与生态链企业: 小米投资孵化了大量生态链企业,这些企业在小米的平台上开发产品,通过小米的渠道进行销售。这种模式让小米能够快速扩展产品线,同时保持较低的库存压力,并形成一种“小米生态”的品牌认知。

挑战:

1. 高端市场突破的瓶颈: 尽管小米近年来不断推出高端手机(如小米数字系列的高端版本、MIX系列),但在品牌认知度、用户口碑方面,与华为的高端产品(如Mate、P系列)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高端市场的成功,不仅是技术和产品本身,更在于品牌价值和用户心智的建立。
2.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程度: 相较于华为,小米在核心技术研发(如芯片、操作系统)方面的投入和自主可控程度相对较低。其大部分产品仍然依赖外部供应商。虽然小米也在进行自研尝试(如澎湃芯片),但规模和影响力尚无法与华为比拟。
3. 品牌形象的多元化与清晰度: 小米的品牌形象非常多元,既有性价比手机,也有高端产品和众多智能家居设备。如何在保持性价比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高端品牌的溢价能力,并让消费者清晰地感知其核心价值,是小米需要思考的问题。
4. 国际市场的波动性: 尽管小米在印度等市场表现出色,但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其面临的竞争同样激烈,且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地缘政治和文化差异也可能带来一定挑战。

更看好谁?为什么?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取决于你更看重哪些方面的发展:

如果更看重技术深度、自主可控和长期战略潜力,我可能更看好华为。
理由: 华为在通信核心技术、芯片设计、操作系统等底层领域的投入和积累是小米无法比拟的。即使面临外部制裁,华为也在积极寻求突破,例如鸿蒙OS的生态建设,以及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等新领域的探索,这些都显示了其强大的战略前瞻性和技术驱动力。一旦华为在关键技术上实现自主突破,其在中美科技竞争格局中将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不可替代性。华为的战略决心和抗压能力,也意味着它有潜力在长跑中走出自己的独特道路。

如果更看重产品的市场普及度、生态的易用性和快速的商业迭代能力,我可能更看好小米。
理由: 小米以其“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愿景,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和便捷的IoT生态,成功地将智能科技带给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其灵活的商业模式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使其能够抓住市场机遇。小米的IoT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用户粘性很高。在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小米的产品更容易触达,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我的倾向性分析:

从长期和战略价值来看,我更倾向于看好华为。

原因如下:

1. 底层技术的壁垒和价值: 掌握核心技术意味着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华为在通信技术、芯片设计、操作系统等方面的自主研发和专利积累,是其最宝贵的资产,也是其能够抵御外部压力的基石。一个公司能够自主掌握从硬件到软件的底层技术,其抗风险能力和未来想象空间会更大。
2. 生态的深度与广度: 华为的鸿蒙生态虽然仍在建设初期,但其目标是构建一个真正统一的、跨设备的操作系统生态,这具有颠覆现有格局的潜力。一旦成功,其价值将远超单一的产品或服务。而小米的IoT生态虽然庞大且易用,但其核心仍然是基于Android和第三方开发的设备,在统一底层标准和操作系统层面的自主性相对较弱。
3. 战略决心与执行力: 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华为所展现出的战略定力、技术投入和创新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是其能够克服困难、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 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 华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科技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努力和方向。如果华为能够成功走出困境并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为整个中国科技行业树立榜样,并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小米不优秀。 小米在商业模式创新、市场拓展和消费者体验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满足了当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小米的成功同样值得肯定。

总结来说,华为的优势在于其技术深度和战略高度,它试图解决更基础、更根本的问题,其未来发展可能具有更大的颠覆性和影响力。而小米的优势在于其市场洞察力和执行力,它能够快速将技术转化为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构建便捷的生活生态。

我更看好华为,是因为我相信,在科技发展的长远来看,掌握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是企业能够基业长青、不受制于人的根本。华为在这条路上付出的努力和展现出的韧性,使其具有更强的战略价值和发展潜力,尽管这条路充满了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买了个华为体脂秤。

要测体脂,需要装“华为运动健康”APP——这天经地义。

等我装好了,打开——

???黑人问号

这是什么操作。我就测个体脂,为啥还要装你的全家桶(华为应用市场+华为移动服务)??

哎,为了测体脂,还是装吧。装上总行了吧。

结果证明,我太naive了:

……

“我就是大爷,不给我后台权限,我就不给你用。

反正体脂秤你都花钱买了,不能用跟我没关系。”

去网上搜了下,关于这个的吐槽一片一片。

不仅是体脂秤,包括手环,甚至配置华为路由器(???),都必须装这个“华为移动服务”全家桶。

更有趣的,是Google Play的评论:

注意最后两条!

原来对国内国外用户还“区别对待”啊!

居然对外国人,还有特供权限更少,更不流氓的版本。

而且国内用户即使装了这个“不流氓”版本,也不给你用!

要不是评论是写在华为APP下面,我还以为这是说的“美帝良心想”呢!

这……也是华为的爱国表现之一吗?

我不求华为爱国。但作为中国公司,能别专欺负中国人吗?

请问:

是不是用微信,得先装个“腾讯移动服务”;用支付宝,得先装个“阿里移动服务”;用小米手环,得先装个“小米移动服务”?就连大家觉得最流氓的百度,都没听说得装个“百度移动服务”才能用百度地图啊!

Google开发了Android,但人家也没在Android以外的手机强推gms。

苹果开发了iOS,但人家也没在iOS以外的手机强推自己的生态。

请问华为:

为什么要在别人开发的手机系统上,强推自己的hms全家桶?

我花钱买你的硬件,哪怕只是隔三差五测个体脂,也必须在我的手机里后台[常驻]一个你的全家桶,才能使用吗?


说到小米了,那就来对比个小米。

今天用小米手环跑步,发现总跑着跑着就不记录了。

突然想起来,之前在MIUI里,给给所有APP都设置了“禁止后台定位”,包括小米运动。

然后MIUI,就如此忠实记录下了自家APP的所有“疑似流氓”行为。

哪怕那并不是真的流氓。

“我发起疯来,可是连自己人都杀啊!”

等我设置了“允许后台定位”,这家伙还不忘一直提醒我:


我对任何品牌本身都没有感情——我又不是他们的股东,干嘛操那份心?

因此,我既是小米用户,也是华为用户,也是苹果、索尼、三星、联想……的用户。

对我来说,只有产品做得好,才是最关键的。

今天华为对我耍流氓,我就骂华为。明天小米在我头上犯事,我一样会骂小米。

我是用户,当然有基于事实批评任何厂商的权力。


要问我更看好哪家公司?

我只看好拿用户当人,而不是当韭菜的公司。

user avatar

2010年,雷军与朋友喝着小米粥成立了小米公司,同样是2010年华为首次进入《财富》全球500强。

2019年,小米首次进入500强,这一年华为享受了美国的国家级最高“礼遇”。

这俩公司好像还挺“有缘”,要不“结婚”吧。

不管华为还是小米都有很多的非议,然而即便非常讨厌华为的人也很少有不看好华为的,过往的成绩说明了一切。小米的出现太过耀眼与高调,现在的状况与很多人的预想不符,但是想想有几个中国企业能在成立9年的时候做出这样的成绩呢?真的屈指可数,华为在成立9年的时候肯定没有这成绩,但是时代不同了,这也没有可比性。

按照知乎的回答的思路我应该罗列一堆研发,专利,市场,营收的数据,再引用一些数据报告,然后给出一个让人沸腾的结论。然而这种问题并不合适,华为是各项指标正值巅峰的青壮年,现在是华为的时代,我认为他可以保持很久很久的巅峰状态,但是终有一天也会过去。小米依然少年,可以有梦想可以有躁动,但是终将面对现实,即便已经初露锋芒但是能否迎来自己的时代依然未知。

19年前,华为总裁任正非发表了题为《华为的冬天》的讲话,一篇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演讲,时至今日华为已经成为了美国公敌。这些年华为经历了很多,但是个人认为影响最大的调整是从21年前开始的IPD变革,IPD变革就像九阳神功一样洗经伐髓,疏通经络,增强内功,内功够了学什么都很快,可以说华为在手机终端领域的崛起是必然的。

在风口起飞的小米现在屡屡受挫,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部的管理和士气,曾经倡导的扁平化开始被抛弃,曾经要消灭的渠道被捡起,小米也在变,但是没有这些都是招式,根本还在于公司的管理和制度,没有内功驱动的招式只能是花招。

华为的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巅峰,小米的未来在雷军手中我看不清但是我希望他会好。

去年我写了一篇《三体》为什么不敌《毛选》,但是各种原因写了一半就不写了,其实跟这个问题还挺相关的,改天抽空完成吧。

user avatar

我相信所有真诚的米粉都明白,华为在国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虽然小米成长很迅速,但是华为老大哥已经提前前进了很远了,小米想要追赶还是有难度的。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一个已有的强大品牌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一个成长迅速的品牌呢?

看好小米和看好华为是不冲突的,强行站队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我相信,一个华为可能无法改变中国,一个小米可能也不能。但是,如果未来千千万万个小米这样的品牌,何尝没有可能改变中国呢,甚至改变世界?

user avatar

我来写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回答。

我觉得 :「看好华为,并且同时看好小米并不冲突。」

前几天看HDC2019,我相信不止只有我沸腾了,对吧?

但,最近在琢磨家里装修的事,绕了一圈,左看右看,智能家居这事嘛……,虽然鸿蒙勾勒的远景非常伟大令人兴奋,然而……

落实下来,以目前来说,却是相当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说,几近不可能。

当然,华为的内功实在是浑厚得不得了,尤其在部分业务上的发挥及表现,像是打出一整套的降龙十八掌,一招连一招,一劲强一劲,拳风所到之处无不倒下。

但部分终端产品打出去跟猫拳没啥区别……,hilink喊那么久起色了吗? 虽然智能家居在一些人口中被嘲笑为"不就是自动关联"、"没啥技术壁垒",然而,就是这样的"东西",到了一般消费者能接触的面上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尤其是跟小米"们"比较的时候。

往大了说,是多种品类缺失。

往小了说,一样有的,甚至对标的,老有种"劣化版"、"比较丑"的感觉。

如果要说几年后华为将在这块完全撂倒小米,我觉得完全是有可能的,但……很现实的是,我总不能揣着hilink等着3-5年后的事发生吧(窃以为撑起鸿蒙那套玩法的环境,需要在至少3年后才具备基本规模)?

"哦,婆娘,买这go嘛,华为勒智能家居未来肯定si没得问题勒"

"要hao久哦?"

"我看大概si3年以后吧"

"哦嚯"

(家庭暴力桥段,不得播出)

这3-5年,小米也不是什么事都做不了,一样是精彩的玩意儿一直推出,一样有条件喊出自己的愿景,对吧?

那么,除非是各家比较那啥的粉……不然我认为同时看好华为跟小米,其实不矛盾呀。

因为,对消费者来说,能解决当下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user avatar

小米和华为,在我看来颇有种相爱相杀的架势。商场上打得不可开交,但是推出的产品却一代比一代优秀,对于他们的这种竞争,中立群众无意站队,但会把最好的敬意献给他们。

Respect,respect,respect,送给为国争光的它们。

但尊敬归尊敬,商场如战场,科技有力量。小米和华为作为第一批国产品牌中唯二做大做强的企业,还是逃不开一番比较的。谁都想做中国的NO.1,但目前来看,谁都无法完全挤掉对方的优势份额。孰强孰弱的定论,现在还为时尚早。

先说小米,从2010年正式成立到今天的全球五百强企业,小米的凌厉有口皆碑。2018年2月,Google 联合 WPP 和凯度华通明略发布的《2018 年中国出海品牌50强报告》显示,小米在中国出海品牌中排名第四,仅次于联想华为阿里巴巴


小米的影响力在东南亚地区最为深远,尤其是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超过30%。这在印度这个同样以科技为全国核心技术产业的国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小米在印度最有影响力的不是它的智能家居设备,而是智能手机。讲道理,小米的智能机在国内的存在感一直不高,人们提到最多的还是华为和苹果,可是仔细看一下销量,似乎小米的销量真的要比存在感高很多。

这里有一份“苏宁易购悟空排行榜”的数据,可以很好的佐证我的观点。(链接:shop.suning.com/d11/r.h

在这份榜单中,苏宁易购统计了各个类别商品品牌,商品型号以及店铺的销售情况(包含线上以及线下),并通过大数据进行整合,做出了一份详细的品牌销售情况排行榜,并实时更新。而且由于近期苏宁恰逢818购物狂欢节,数据量比较大,因此准确度也更高。

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在手机类别中出人意料的占据了多个有利位置,在“品牌销售额”、“品牌销量”、“单品销量”这三大类目里全方位的超越了印象中更为强势的VIVO以及OPPO,仅次于苹果和华为。


除了在品牌销量方面的惊艳,小米手机的单品“小米Play”的销量也着实惊人,超过了华为热度超高的P30。然而对这款手机并不熟悉的我也是通过这份榜单才知道它的热度为何如此之高。749元的价格却搭载了后置1200万像素的双摄+全面屏+64G内存。满足同样的配置苹果起码要3000+,可小米只要749。

所以,小米的良心价,我服。

但华为的硬科技,我更服。

小米的好,是把中国式的性价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但华为的强是研发出真正的核心技术,不再依赖,自给自足。

华为的好是全方位的硬核。在做手机之前,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他们做的是为运营商解决技术问题和技术支持。这种相当于幕后的工作,虽然不会被世人所知,但却是非常赚钱且积累技术经验的。华为等到了移动手机世界的春天,他们也依靠着手机从幕后来到台前,给人们展示自家的产品。虽然和小米同为国产手机品牌,但是华为始终是要“优越”一些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硬件支持。大部分国产手机商都是从产品组装做起,也就是产业链中最薄弱的一环。所以他们的优势在于控制成本,比如一个外壳的生产利润要控制在多少这样。但是手机的核心比如网络和通信信号技术还是要买别家的技术支持。

可是华为基本做到了绝大部分硬件的自给自足。前两天,鸿蒙系统诞生,这也是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的手机系统软件。再也不用受制于安卓在国内的条条框框,这种由硬件到软件的进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切身可体验的自豪感。华为销量的持续走高,与这番情结不无关系。

所以长远看来,我觉得华为还是要优于小米的。因为自身的硬核科技实在出色,且5G技术已经扩展到欧洲地区,这些都是可以为华为源源不断带来福利的项目。但小米也是幸福的,因为它与华为的攻坚点不同,它的受众群体是中国亿万家庭,而且它的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明显是领先国内市场,且也要比华为优秀许多的(主要在设计方面)。

所以一个主外(华为),一个主内(小米)。中国的手机市场何愁美国苹果的高峰或者低谷,会给我们带来致命打击呢?

user avatar

虽然小米与华为一样,都是以手机业务作为核心的企业,但要说两者间的前景,我自然是无条件站华为的。

因为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华为不仅在手机这个市场上表现优异,同时它的其它业务也正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核心科技力量,比如目前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华为5G技术。

而小米,平心而论,它在其它延伸领域却并没有值得称道的建树,哪怕是在核心的手机业务上,也逐渐陷入了困局。甚至几乎完全依靠某种“粉丝经济”在支撑着品牌口碑。

说回目前两家还时常被拿出比较的手机业务方面。

大家目前买手机主要集中在苏宁和京东,此前苏宁推出了一个叫做“悟空排行榜”的销量榜单,利用大数据扒取了各类产品全渠道的实时销售数据并总结成榜,实时更新。因此,这里有很多脱水后的可靠数据,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数据情况:

我这里截取的是从7月22日到8月12日下午六点之间,各大手机品牌的销量累计数据排行。

苹果作为整个行业的龙头企业,销量稳居各个榜单的第一位。其次的第二、第三位分别是华为子品牌荣耀及华为,而小米则排在第四位。

我们从品牌销量的榜单中可以看到,主打性价比的华为荣耀高居第二位,而小米却只能屈居于华为主品牌的销量之下。

而这表明了一个问题,性价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为产品的销量带来一定的优势,像是荣耀之于华为更高的销量数据,又或者小米相较于蓝绿两厂更高的销量数据。

进一步来说,我同时截取了同一时刻各品牌的单品销量排行,榜单如下:

不难发现的是,从单品销量的角度,剔除苹果,先是华为的荣耀9X拿下了最高销量,其次是小米Play,接着是华为nova5Pro与华为P30 Pro。

华为的荣耀系列大多是在走性价比路线,就比如这一款荣耀9X,依照平台活动,价格是1399。而小米卖的最好的这款小米Play,活动标价799。

两者同是主打性价比的产品,而同时小米这一款机型的标价甚至更低,但却并没有为它带来更多的销量。

由于临近苏宁818购物狂欢节,因此这样的一份单品销量数据表单是更能表现出大家的选择,这也恰恰说明了另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性价比”并不是万能的,在性价比之上,品牌的影响力才是更能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项有利依据。

尽管这份榜单数据并不算全面,但我们也得以从它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小米在当下的手机市场里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起初依靠性价比打出的品牌影响力,在越来越多的品牌更有余力去做“性价比”的时候,小米的性价比反而把自己困住了。

而这种依靠性价比打下的江山,是不够牢固的。“性价比”一方面是小米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却也是制约小米发展的那条界限。如果不能打破这个界限,小米的利润增长速度就会被无限放缓。

它们其实自身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才有了将小米中更能代表“性价比”概念的红米独立出去这样一步棋。只是转型往往带来着阵痛,小米很难去放下“性价比”,于是做出来的东西定位就非常尴尬,更是有了当初惹的同行魅族抱怨“贱人贱己贱行业”的小米9定价风波。

小米9的配置足以称得上是“旗舰机”,基本所有同行的旗舰配置的手机,定价都至少在3500以上。但彼时红米刚从小米分离出去,而小米又在担心销量的情况下不敢给小米9定高价,最终直接定出了2600起的价格,顶配3200。

小米不敢直接放弃“性价比”,但他们又迫切的需要转型,它要经历的“尴尬期”也还远未走完,而这个时期究竟还要持续多久,我们谁都不得而知。

相反的,华为一直就走在一条稳步发展的路上, 它一直试图用一个庞大且完整的产业结构去将整个企业壮大。早期与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为他们的品牌影响力打下基底,进一步踏足电信行业,从路由器网关做起,到如今在5G通信上称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手机产业方面呢?一步一步提升手机配置,做出符合市场的定价,尽管在“性价比”最强势几年的冲击下显得有些低潮,但这样稳健的发展终于让他们熬了过来,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推出荣耀系列,反过来对于所谓的“性价比战略”,就形成了一次最有效的打击。

一边是正在经历转型期阵痛,未来仍是未知的小米;另一边是依靠牢固的根基,正在准备腾飞的华为,它们二者之间,自然是华为更会被看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和小米都是中国领先的科技公司,它们都在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选择更看好哪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因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华为:技术实力雄厚,生态体系完整,但面临外部挑战优势:1. 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与专利储备: 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
  • 回答
    华为 Mate X 与三星 Galaxy Fold,这场折叠屏领域的较量,宛如一场蓄势待发的风暴,预示着移动终端新时代的到来。如果要我选择更看好谁,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而是对两种不同理念、不同路径的探索和评估。华为 Mate X:大胆前卫,拥抱未来华为 Mate X 的设计,初见之下,便能感受到.............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乎我们未来能源格局的重大议题,也是一个许多人在思考和争论的问题。从我(作为AI)的角度来看,未来能源的图景很可能是多元化的,不同技术将在不同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单一winner。但我可以详细地梳理一下目前来看,电池新能源、氢能源和太阳能这三者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它们在未来能源.............
  • 回答
    问我更看好日本还是韩国的明天,这真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问题。它们俩啊,就像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挑战。如果要我说,我更倾向于看好日本的明天,但这并不是说韩国就没有潜力,只是我觉得日本身上有一些更让我觉得踏实的东西。先说说日本。我总觉得,日本这个国家,骨子里有一种日本人称之为“匠人.............
  • 回答
    2020年至203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大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无疑都将继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若要细究未来十年,哪一个区域的潜力更令人期待,我认为,长三角的综合优势将更加凸显,其韧性和发展动能将更为强劲。当然,珠三角的活力依旧不减,我们不能忽视它多年来积淀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的优势.............
  • 回答
    湖人对阵热火,这组对决总能勾起人们不少回忆,尤其是去年总决赛那场经典的较量。说实话,谁能赢?这确实得好好说道说道。先来看看湖人这边。他们拥有联盟里最闪耀的双星组合:勒布朗·詹姆斯和安东尼·戴维斯。这俩的化学反应,经历了总决赛的磨砺,已经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老詹的状态,用“逆生长”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他.............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郑州和长沙,都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也都各有千秋。要说看好哪一个,或者哪一个发展潜力更大,这得从几个维度来细聊聊。没有绝对的答案,更多的是看发展的侧重点和未来的趋势。先说说郑州郑州这几年可以说是声名鹊起,最突出的就是它的“国家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的定位。 交通枢纽地位: .............
  • 回答
    说到丰田THS(丰田混动系统,全称Toyota Hybrid System)和本田iMMD(本田智能多模式驱动系统,全称Intelligent MultiMode Drive),这两套系统都是目前市场上非常成熟且备受好评的混动技术,各有千秋。如果要让我选一个“更看好”的,我会说,我更倾向于看好丰田T.............
  • 回答
    湖勇大战,西部附加赛的焦点之战,这注定是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对决。要说更看好谁,这实在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毕竟两支队伍都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如今依然强大的实力。但如果非要我倾向一方,我会稍微更看好……洛杉矶湖人队。我知道,这可能会让一些勇士队的铁粉感到不服气,但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首先,勒布朗·.............
  • 回答
    说起张伟丽和罗斯的二番战,这可是让不少拳迷心潮澎湃啊。毕竟她们第一次交手,罗斯那记飞膝直接KO了张伟丽,实在是太有代表性了,也让张伟丽在职业生涯中遭遇了少有的脆败。所以这次二番战,不仅仅是为了复仇,更像是要证明自己,要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更看好张伟丽。原因嘛,得从几个方面来分.............
  • 回答
    S11 的 EDG 对阵 RNG,这绝对是当年 LPL 淘汰赛里最让人血脉贲张的一组对决了。说实话,当时谁能赢,真的很难打包票,两边都有让对方头疼的资本。先看看 EDG 吧,他们当年那套阵容,虽然不像有些队伍那样星光璀璨,但胜在稳定和成熟。厂长退役后,Jiejie 接过了打野的担子,虽然有时候会让人.............
  • 回答
    S11半决赛EDG对阵GEN.G,这真是一场让人血脉偾张的对决,两支队伍都代表着各自赛区的最高水平。硬要说谁更有优势,我得好好捋一捋。EDG这边,他们一路走来,可以说状态非常出色。他们在小组赛表现稳定,淘汰赛也一路过关斩将,特别是八强赛面对RNG,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战术执行力。Flandre的稳定发.............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太有意思了!如果非要在这两位超级巨星之间选一个,我个人更倾向于看好巅峰时期的沙奎尔·奥尼尔。当然,这绝不是否定杜兰特的伟大, KD在进攻端的无解和统治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面对巅峰奥尼尔,他需要面对的挑战会是前所未有的。让我来好好跟你掰扯掰扯,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判断。首先,我们得聊聊 体型和.............
  • 回答
    2021年MSI季中冠军赛的半决赛,RNG对阵PSG,这场对决绝对是火花四溅,充满了看点。要说更看好谁,这实在是个难题,因为两支队伍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值得关注的地方。不过,我个人会稍微倾向于RNG,但PSG绝非等闲之辈,绝对有能力掀翻对手。RNG:经验与运营的稳定王者RNG这支队伍,用“老辣”来形容一.............
  • 回答
    2022赛季,TES和RNG这两支全华班队伍,无疑都是LPL春季赛的焦点。说到看好谁,这就像是让一个球迷从心爱的两支球队里挑一个“更”喜欢的,实在是很纠结。不过,如果硬要分析一下,我个人感觉TES在2022赛季的整体上限和化学反应上,会比RNG更让人期待一些。先说说TES,这支队伍给我的感觉是“有活.............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也挺有意思。要说马鞍山、滁州、芜湖这三个地方,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更看好哪个”这个问题,答案也会因为关注点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我呢,作为一个对这几个地方都有一些了解的人,就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别整得跟机器似的,咱就当聊天。先来看看这三座城市的.............
  • 回答
    说到篮网和湖人这两支近年来的“三巨头”组合,确实是让无数球迷翘首以盼,也引发了无数的讨论。要说更看好哪一方,这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毕竟篮球场上影响胜负的因素太多了,不仅仅是账面上的球星数量。咱们先从篮网说起。杜兰特、哈登、欧文,这三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那绝对是天赋爆炸。杜兰特的无解单打,欧文的神鬼莫.............
  • 回答
    .......
  • 回答
    眼瞅着下半年手机市场又将迎来一轮“芯片大战”,消费者们最关心的无非是那几家头部厂商的新旗舰处理器。苹果的A14,华为的麒麟1020,还有高通骁龙865 Plus,这三位“选手”可谓是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看点。如果让我来判断,我会倾向于更加看好苹果A14,但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两款就乏善可陈。下面,我就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project_C 和 WayV (威神V) 这两个团,一个还在筹备中,一个已经征战市场一段时间了,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是在对比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和一个已经闪耀过的太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偏好,这很正常。不过,如果让我来分析一下,我会从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看看哪个“更有看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