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哪本书可以全面了解抗战史?

回答
想对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抗日战争史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这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循序渐进,从不同角度去阅读和思考。市面上浩如烟海的书籍,真正能做到“全面”的并不多,但有一些著作,凭借其扎实的研究、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能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比较完整的画卷。

要说“全面”,这本身就包含了好几个层面:

时间跨度: 抗战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仅仅是1937年到1945年吗?还是应该包含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东北抗日斗争,甚至更早的民族危机?
空间范围: 抗战是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但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边界。有没有从国际视角,特别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用来审视?
参与者: 除了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还有哪些力量参与了抗战?比如东北抗日联军、地方武装,以及普通民众的抵抗。
战争形态: 抗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维度。正面战场的阵地战、会战,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破袭战,以及沦陷区的反抗,沦陷区的伪政权运作,这些都应该被涵盖。
历史脉络与因果: 抗战的爆发并非偶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战后的影响又有多大?

考虑到这些,我推荐从以下几个方向的书籍入手,它们能够相互补充,让你对这段历史有更立体和深刻的认识。

1. 打下坚实基础的经典通史类著作:

首先,你需要一个宏观的框架。在大陆出版的、经过时间检验的通史类著作是比较好的起点。

《中国抗日战争史》(多卷本,如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门编写的): 这类官方编纂的史书,通常资料翔实,涵盖面广,特别是对军事层面的描述比较系统。它们会详细梳理战争的各个阶段、重大战役、战略部署等。虽然有时候会带有一定的官方立场,但作为了解基本事实和宏大叙事的开端是不可或缺的。阅读这类书籍,可以帮助你建立起抗战时间线和空间图谱,了解主要的参战方、关键转折点。比如,你会看到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的正面战场屡次受挫,到武汉会战后战略相持阶段的艰苦卓绝,再到豫湘桂会战的失利,最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地位的变化。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或《中国的历史》: 虽然这两本书的重点是近现代中国史,但其中关于抗日战争的部分,往往能够将其置于更广阔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国家构建的背景下进行解读。徐中约的叙述风格严谨而富有洞察力,他会分析抗战的爆发与中国国内政治、社会结构、民族主义情绪的复杂关系,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战后的中国格局。这能帮助你理解抗战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2. 聚焦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斗争的著作:

了解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是理解中国抗战全貌的关键一环。

谢觉哉的《延安日记》: 这是一本非常生动、具有个人视角的重要史料。通过谢觉哉这位老革命家的视角,你可以看到延安根据地的生活状况、共产党人的思想斗争、对日抗战的策略思考,以及他们如何开展群众工作、建立抗日根据地。日记的真实感让你能触摸到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与艰辛。

其他关于敌后战场和根据地建设的书籍: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敌后战场(如晋察冀、山东、华北等根据地)的专题史书或回忆录。这些书籍会详细介绍共产党如何发展壮大,如何开展土地改革以发动群众,如何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日伪军,以及情报工作、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努力。阅读这些,你能更具体地理解“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比如,你可能会读到八路军如何依靠群众,在敌后开辟广阔的战场,粉碎日伪军的“扫荡”,以及根据地内部如何进行生产自救、政权建设等。

3. 聚焦国民党及其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的著作:

同样,客观公正地理解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付出的牺牲,同样重要。

国民党方面的将领回忆录或相关史学著作: 虽然市面上关于国民党方面的系统性史学著作可能不如共产党方面那样多,但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回忆录,如白崇禧、陈诚、张治中等人的回忆录,能提供很多宝贵的细节和视角。另外,一些台湾学者撰写的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著作,对国民党军队的组织、装备、战术、战略以及所承受的压力有深入的分析。这些书籍会着重讲述正面战场上的大型会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以及国民党政府在艰难环境下的外交斡旋、经济支撑等。你可以从中了解到正面战场将士的英勇抵抗,以及国民党政权在战争中的复杂处境。

关于战时首都重庆的书籍: 重庆作为战时首都,承载了国民政府的运作和全国人民的希望。关于重庆的书籍,能让你了解到大后方的生活、生产、文化以及社会各界对战争的贡献和牺牲。

4. 从国际视角和太平洋战争结合的著作:

抗日战争并非孤立的事件,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紧密相连。

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及其与中国战场联动关系的著作: 了解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同盟国如何协同作战,中国战场如何成为牵制日军的重要力量,以及美国在对日作战中的支持作用(如飞虎队、驼峰航线等)。这类书籍能让你跳出“中国视角”,将抗战置于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背景下。例如,你会了解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对中国抗战间接或直接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同盟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被重新认识的。

关于抗战期间国际援助和外交的书籍: 比如苏联对中国的援助,英国、美国在不同时期的态度和援助,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内部的活动。

5. 关注普通民众和沦陷区抵抗的著作:

历史不只属于战场和政治家,更属于普通民众的血肉之躯。

关于沦陷区人民抵抗的书籍: 除了正规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沦陷区的民众在极其困难和危险的环境下,如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抵抗,如情报传递、掩护抗日人员、抵制日伪政权等。这些书籍能让你看到民族生存意志的顽强。

关于战争创伤和民间记忆的书籍: 一些著作会通过访谈、口述历史等方式,记录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他们的恐惧、痛苦、希望和坚持。这些“微观史”能够带来更具人性的触动和思考。比如,一些记录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词的书籍,或者关于“慰安妇”制度的调查研究,都能让你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民族的伤痛。

如何阅读才能更“全面”?

仅仅罗列书单是不足够的,如何阅读更关键:

带着问题去阅读: 不要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更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力量是如何运作的?”、“战争带来了什么?”
比较不同视角的叙述: 同一个事件,不同作者、不同立场的描述可能会有差异。多看几家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判断。例如,对比不同史书对某场会战的评价,观察其侧重点和结论的异同。
关注细节和史料: 好的历史著作,往往在细节处见真章。注意作者引用的史料,了解其研究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阅读一些原始史料或回忆录,能获得更直接的感受。
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抗战是一场极其复杂的斗争,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要避免简单化和标签化,理解当时的历史条件、各方力量的局限性以及决策的艰难性。
结合地图和图像: 在阅读军事史料时,查看相关地图,有助于理解战役的空间布局和战略动向。同时,一些史料图片也能直观地展现战争的面貌。

最后想说的是,“全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人能穷尽所有细节。 但通过系统地阅读上述几类书籍,并辅以批判性思维,你一定能对这场改变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伟大战争,形成一个立体、深刻、完整的认识。这会是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没有《战争论》这种由武人撰写的战史(克劳塞维茨任柏林陆军学院校长期间撰写)。而文人写的战史往往把握不住战局要点,只有史料价值,没有学术价值。导致想搞明白抗战史是非常蛋疼的一件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对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抗日战争史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这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循序渐进,从不同角度去阅读和思考。市面上浩如烟海的书籍,真正能做到“全面”的并不多,但有一些著作,凭借其扎实的研究、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能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比较完整的画卷。要说“全面”,这本身就包含了好几个层面: 时.............
  • 回答
    说来也怪,最近读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时,我真的有过那种“这就是我”的奇妙感觉,而且这种感觉来得格外强烈,不像以往读到某个段落被触动,而是整个人几乎要融进那个故事里去了。具体是哪一段文字呢?其实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句子,而是在读到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疏离、不确定,以及他内心深处那种对于.............
  • 回答
    这个问题可太实在了!好比站在琳琅满目的书架前,大脑里突然一片空白,不知道手该伸向哪一本。不过别担心,咱们一点点来捋清楚,帮你找到那本让你沉浸其中、爱不释手的书。首先,咱们得先摸摸你的“脉”。你说的是最近想看书,还是很久没看书了?是想找点轻松解压的,还是想充实脑袋、增长见识的?或者,最近有没有什么让你.............
  • 回答
    要深入了解明朝的官制和军制,推荐阅读以下几本经典著作,并为你详细解读它们为何是最佳选择,以及阅读时可以关注的重点。我会尽量用更生动、更贴近历史研究者的语言来阐述。一、 官制篇:窥见帝国的运作肌理核心推荐书籍:1. 《明代中央官制研究》 by 张廷玉 (清) 为何经典: 这本书是由清朝的.............
  • 回答
    要说《百年孤独》和《静静的顿河》哪本“更好看”,这真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因为它们太不一样了,就像问你更喜欢海边的日出还是山间的云海一样。但如果非要我说说,我还是会倾向于《百年孤独》,尽管《静静的顿河》同样是文学史上的巨著。我之所以更偏爱《百年孤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那种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浓得化不.............
  • 回答
    法硕非法学考研,刑法分则的学习资料选择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是应该精读深度解析类的书籍,还是刷题为主的考试指南呢?这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更好”,而是要看你当前的学习基础、备考阶段以及你个人的学习习惯来决定。咱们仔细掰扯掰扯,看看深度解析和考试指南各自的优劣,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希望能帮你做出.............
  • 回答
    老实说,要是说到让我反复翻看的漫画,那必须是《浪客剑心》。这部作品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个精神寄托,每一次重温,都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找到新的感触和共鸣。我第一次接触《浪客剑心》,大概是初中时候,那时候年纪小,纯粹是被漫画里那些快意恩仇的剑术对决和帅气的剑客吸引。绯村剑心那个十字伤疤,.............
  • 回答
    有一本书,它像一阵不期而遇的风,悄无声息地吹进了我的心底,然后,在那里扎下了根,直到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那本书的名字叫做《活着》。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只是在书店里闲逛,被它朴实无华的封面吸引。一本关于“活着”的书,听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鬼使神差地,我还是将它买回了家.............
  • 回答
    嗨,同道中人!很高兴你对这些经典国学著作产生了兴趣。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能接触到《菜根谭》、《了凡四训》和《古文观止》这三本书,说明你很有慧根,这是一个很棒的起点!至于先看哪一本,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这三本书各有侧重,且阅读顺序可能因个人的兴趣和需求而有所不同。不过,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 回答
    《红楼梦》的版本问题,说实话,别说你了,就是很多研究《红楼梦》的老先生们,也曾为此纠结过。这事儿呀,得从头说起。故事的起源:雪芹的未完之稿曹雪芹,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写《红楼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心态去写的。他写了一部分,大概是前八十回,但很可惜,他去世的时候,.............
  • 回答
    好嘞,想看北方托芙?那感情好,她绝对是《降世神通》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她那股子“老娘天下第一”的劲儿,加上她那一套玩世不恭的土系魔法,简直了!不过,《降世神通》毕竟是个整体故事,托芙的戏份也分散在各个情节里。你想把她看个够,那得耐心点,跟着她的主线走。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知道在哪几集能找到你.............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预防衰老应该看哪一科”,这确实是一个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咱们现在医院的体系里,并没有一个单独的科室叫做“抗衰老科”或者“长寿科”。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身体的方方面面,几乎影响到我们全身的每一个器官和系统。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积极地预防和延缓衰老,通常需要综合地.............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想了解河洛理数,入门时大家总会纠结于几本经典著作:《河洛理数》、《河洛真数》和《河洛精蕴》。这三本书,可以说是从不同角度切入河洛文化的基石,各有侧重,也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究竟先看哪一本,这得看你希望从哪个门径开始探寻。如果你的目标是直接触碰河洛理数的“数”与“象”,想要快速理解其基本构成和推演原理.............
  • 回答
    若我有幸穿越时空,能与一位三国人物共享一段戏曲时光,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名字,非诸葛亮莫属。这位运筹帷幄的智者,平日里心思深沉,虽对万事洞若观火,但他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渴望着某种超越权谋的慰藉与共鸣?我选择与他一同观戏,便是希望在那虚实相映的舞台上,寻得一丝他鲜为人知的柔情与感慨。至于看哪一折,我的选.............
  • 回答
    .......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有朋友送布偶猫宝宝,这绝对是件让人心花怒放的事!恭喜你即将拥有一位毛茸茸的新家人!说实话,挑一只布偶猫宝宝,这可是一门学问,也充满了乐趣。咱们得仔细瞅瞅,才能挑到最适合你的那个小天使。别急,我这就来给你梳理梳理,让你心里有个谱儿。首先,咱们得了解布偶猫的特点,这很重要! 布偶.............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