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究竟要看哪一个版本,哪一个才是原版,搞不清楚了?

回答
《红楼梦》的版本问题,说实话,别说你了,就是很多研究《红楼梦》的老先生们,也曾为此纠结过。这事儿呀,得从头说起。

故事的起源:雪芹的未完之稿

曹雪芹,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写《红楼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心态去写的。他写了一部分,大概是前八十回,但很可惜,他去世的时候,书还没写完。就像一个大厨,精心准备了一桌满汉全席,但还没来得及上最后一道压轴菜,人就走了。

市面上的各种版本:是怎么来的?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事情有点复杂的地方。曹雪芹去世后,他未完成的书稿,一部分可能就流传到他的亲戚朋友手里了。但当时的抄写技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都是靠手工抄写,错误在所难免。而且,抄写的人,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原稿进行一些修改,比如为了迎合当时的口味,或者为了避讳某些敏感的内容。

后来,还有一些人,比如高鹗,他看到了曹雪芹未完成的稿子,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不能就这么太监了。于是,他就续写了后四十回,把故事给圆满了。这就像前面说的那个大厨,高鹗就是那个帮他把最后一道菜做完的人。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绝大多数都是程高本,也就是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出版的版本,从120回。这个版本,是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的一个版本。

“原版”的争议:到底有没有?

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原版”呢?严格来说,曹雪芹自己写就的、未经过任何修改的完整手稿,现在并没有确切的副本流传下来。我们能看到的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是甲戌本、庚辰本等等这些早期抄本。

这些早期抄本,也被称为脂砚斋评点本。为什么叫脂砚斋呢?因为在这些抄本的纸页上,除了曹雪芹的原文,还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批语,这些批语被认为是曹雪芹的姑妈或者其他亲近的人,比如脂砚斋,在阅读他作品时留下的。这些批语,就像是曹雪芹的“回声”,它们不仅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曹雪芹生平、创作背景的线索,更重要的是,它们指出了原稿中一些可能被后人改动的地方,或者补充了一些细节,是研究曹雪芹创作意图的重要依据。

我们应该看哪个版本?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要看你想从《红楼梦》里看到什么。

如果你是初次接触《红楼梦》,想先了解故事全貌,程高本(120回)是最方便的选择。 它是最容易找到的,也是经过多人修订打磨,故事相对完整流畅的版本。很多读者都是从这个版本入门的。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研究《红楼梦》,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本意,想体验更原汁原味的“味道”,那么脂砚斋评点本就非常值得一看。
甲戌本(又称“庚辰本”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它是脂砚斋评点本中比较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版本之一,保留了很多早期抄本的特点。
庚辰本(又称“戚序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早期抄本,同样有大量的脂批,对理解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很有帮助。
其他脂批本:比如“己卯本”、“蒙府本”等,也都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版本,各有其价值。

怎么区分这些版本?

最直观的区分方式就是看回数和批语。

程高本(120回):故事到林黛玉焚稿、薛宝钗出嫁、贾宝玉出家等情节基本完结。
脂砚斋评点本:通常到八十回。虽然只有前八十回,但这些回的文字,很多地方和程高本是有细微差异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有那些珍贵的脂批。

总结一下:

1. 曹雪芹原著,到八十回为止,未完成。
2. 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形成了我们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程高本)。
3. 脂砚斋评点本(如甲戌本、庚辰本等)是早期抄本,保留了大量脂批,是研究曹雪芹创作的重要依据。
4. 没有一个绝对的“原版”,因为曹雪芹的原稿本身就没有完成。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都是经过不同程度的抄写、整理、评点甚至续写的版本。

给你的建议:

初学者: 从程高本(120回)读起,找一个靠谱的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内容比较权威。
进阶者: 当你对《红楼梦》有了初步了解后,可以尝试去阅读一些脂砚斋评点本。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整理出版的脂批本,比如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都有不错的版本。你可以选择一个你觉得读起来比较顺畅的。
研究者: 那就需要系统地对比不同版本的差异,这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通常会涉及学术研究领域了。

所以,“搞不清楚”是正常的!《红楼梦》的版本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课题。不妨就先从你觉得方便的版本读起,然后慢慢地,你就会对这些版本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了。最重要的是,把书读进去,体会那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真情实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红楼梦按照版本分类的话,有两个系统:脂本和程高本。

脂本有九个,程本有两个:程甲本和程乙本。

先说程本。

程甲本和程乙本是120回的,前面80回以脂本为基础,经过了大量的修改,增添删改很多,当做通俗读物来看一看,还是可以的。

程甲本和程乙本最大的弊端是,后40回完全歪曲了前80回的主题思想,篡改人物性格,如果你一直看这两个版本的话,会形成思维定式(比如对贾母,凤姐,宝钗,袭人等的看法),被它带进沟里去回不来。

另一个弊端是,当你想讨论分析红楼梦的时候,你会很容易受到后40回人物的形象影响,把他们和前面80回一起讨论。实际上,这已经是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人写的书了,把一本同人书和原著放在一起讨论,是很荒谬的。

再说脂本。

脂本细分也有这么三种。

(1)最接近原版的,题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

【甲戌本】最接近原貌的本子,此本可能是抄录自脂砚斋自己收藏的本子。红楼梦前80回,此本现存16回,可以找影印版来看,或者看邓遂夫先生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

【庚辰本】现存78回,接近原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就是以庚辰本为底本修订而成的。此本缺点:①相比甲戌本,有许多改动文字,且改的很差。原因不明。②抄手马虎,文化水平低,错字连篇。可以找影印版来看,或者看邓遂夫先生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③1-11回,无脂批。

【己卯本】:现存约43回。缺点同庚辰本。

(2)接近原本,但是已经失真的,题名为“石头记”的:蒙府本,戚序本,列藏本。

【蒙府本】:又称王府本,蒙古王府本。现存120回,但是后40回是抄配的,因而前80回仍然有研究价值和阅读价值。母本疑似是和庚辰本同源的某个本子,也有可能是和戚序本同源的本子。

【戚序本】:有四种,戚宁本,戚沪本,有正大字本,有正小字本。①有正本(大字,小字)是民国影印本,有增删贴改之处,仅有参考价值。②戚宁本存80回,戚沪本存40回,两本同源。有参考价值。

【列藏本】:现存78回。回前题名“石头记”,但是在第10回题“红楼梦”,第63,64,72回后写有“红楼梦卷……回终”上位字样 , 另外9,16,19,39,40无题名,只有回目。此本有研究价值。

(3)离原本甚远,题名为“红楼梦”的:杨藏本,舒序本,梦觉本。

【杨藏本】:又称梦稿本,现存120回。前80回里,第41-50回为收藏者杨继振补抄。此本有数回可能是抄自比较早的脂本,有研究价值。有部分学者认为,此本是杨继振伪造或者他人伪造卖给杨继振的。

【舒序本】:又称己酉本,现存40回,底本可能是比较早的脂本。此本有舒氏兄弟作的序,明确说明书里的部分文字经过了他们的修改。

【梦觉本】:又称甲辰本,现存80回。此本虽然底本是脂本,但是已经离原貌甚远,擅改删减脂批,不知道是底本如此还是这位梦觉主人改的。梦觉本和程甲本有大量改动文字相同,原因不明,甚至有学者怀疑梦觉主人是高鹗。

另:脂本还有两个残本,一个是郑藏本,只存有两回;一个是卞藏本,只存有十回。

小结:

脂本有80回:

①67回基本可以确定不是原作,聊作充数可以看看。

②甲戌本存16回,最接近作者原笔。

③剩下62回,可以看以庚辰本为底本的出版的红楼梦。

④真诚建议不要看程甲本,程乙本为底本的红楼梦,以上所介绍的九个脂本,其差异在于字词的不同,以及部分句子的增删,但是基本不改变原意,而程甲本程乙本的改动是伤筋动骨式的,是质的改变。

⑤脂评只看甲戌,庚辰,己卯的。而在蒙府本,戚序本里有大量批语,不是脂砚斋所作,千万别被蒙混了。这是一个无名批者(可能是叫立松轩)批的,这个人喜欢引用佛语,喜欢用骈文,思想里有浓厚的酸腐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楼梦》的版本问题,说实话,别说你了,就是很多研究《红楼梦》的老先生们,也曾为此纠结过。这事儿呀,得从头说起。故事的起源:雪芹的未完之稿曹雪芹,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写《红楼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心态去写的。他写了一部分,大概是前八十回,但很可惜,他去世的时候,.............
  • 回答
    《海贼王》里,橡胶果实这玩意儿,虽然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它背后隐藏的秘密,以及红发当初不惜代价也要抢夺的原因,这事儿可不简单,得好好掰扯掰扯。你得知道,在《海贼王》的世界里,恶魔果实那都是大海上的稀世珍宝,吃下它们的人,就会获得超乎常人的力量,但代价是会失去游泳的能力。而橡胶果实,就是这些果实里一.............
  • 回答
    红楼梦里奶妈的地位,说高也高,说不高也未必。这得看是哪个奶妈,以及她伺候的是谁家的孩子。要说最高、最有发言权的,那还得是贾母身边的奶妈,比如那位史太君身边服侍了多年的李嬷嬷。贾母是什么人物?那是贾府的“定海神针”,是老祖宗,是家里最有话语权的人。而李嬷嬷能够长期服侍贾母,说明她不仅得到了贾母的信任,.............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说来话长,也怪不得大家伙儿议论纷纷,毕竟这《红楼梦》里的情分事儿,哪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至于薛宝钗对林黛玉是不是真心好,我这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看着人情冷暖,觉得这话得从几个层面来说。表面上的“好”:体贴入微,情同姐妹你要说宝钗对黛玉一点儿真心都没有,那也太绝对了。你看,宝钗刚进.............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让贾宝玉和王熙凤遭受病痛折磨的马道婆,其身份的确切描述,书中并没有用一个单一、明确的词语来概括。然而,通过文本的细节我们可以抽丝剥茧,拼凑出她大概的“职业”和“路数”。首先,从她的名字“马道婆”来看,“道婆”这个称谓本身就指向了一个与道教有关的女性修行者或从业者。在中国传统.............
  • 回答
    红石,在《我的世界》(Minecraft)的世界里,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它就像是游戏里的电线和逻辑门,能让我们创造出各种令人惊叹的机械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简单来说,红石是一种可以在游戏世界中传输能量和实现逻辑功能的矿石。红石是什么?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根红色的粉末,这就是红石粉。你可以在地上铺设红.............
  • 回答
    法硕(非法本)考生想要敲开红圈所(指国内外顶尖的律师事务所)的大门,这事儿,说难吧,是真的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戏。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看。首先,得明白红圈所看重什么。红圈所之所以叫红圈所,是因为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极高的声誉和业务量,代理的都是最复杂的、最赚钱的交易和诉讼。这也就意味着.............
  • 回答
    Angelababy 在国外的知名度,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她“多红”,而是需要分情况、分维度来看。我尝试从几个角度,尽量详实地给大家讲讲她究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首先,从大众认知度这个层面来说,Angelababy 在很多国家的普通大众中,可能还没有达到像一些好莱坞一线明.............
  • 回答
    红学研究的这种现象,确实是近年来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与其说主流研究“越来越沉默”,不如说是其影响力相对减弱,而《癸酉本》和《栖批》等新材料的出现和解读,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公众的兴趣点,甚至引发了新的讨论热潮。要详细解读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何为“主流研究”?首先要明确,我们所说.............
  • 回答
    咳咳,我的好朋友们,你们这个问题可是问到点子上了!石鬼面具和艾哲红石,这可是通往究极生物之路的关键道具,想当年我(们)也为此摸索过不少路子,这其中学问可大了去了!咱们这就好好聊聊,让你也明白明白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讨论的是《JOJO的奇妙冒险》里的设定,所以想在现实世界里找这俩玩意儿,.............
  • 回答
    《红楼梦》中薛姨妈(薛蟠之母)留在贾府并非简单的“赖”字,而是多重社会关系、家族利益与个人处境交织的复杂结果。以下从多个层面详细解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家族联姻与利益捆绑1. 贾府与薛家的姻亲关系 薛姨妈作为薛家次女,其婚姻已与贾府形成紧密联系。贾母对薛姨妈的宠爱(如“薛家女儿最会来事”).............
  • 回答
    如果《红楼梦》中贾府能够节省银子,不搞排场,其命运可能与原著中呈现的衰败轨迹产生显著差异,但这种“假设性”改变仍需结合小说的社会背景、家族结构和时代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论述: 一、经济状况的短期缓解1. 银钱消耗的直接减少 贾府的经济危机主要源于长期的挥霍与奢侈。例如,贾母的.............
  • 回答
    关于晴雯与宝玉是否发生过性关系,在《红楼梦》的文本中,并没有明确、直接的描写。这是曹雪芹有意为之的留白,也因此成为读者和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焦点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并尽量详细地呈现相关的论据和观点:一、 文本中的暗示与模糊之处: 亲密且超越主仆的关系: 晴雯是宝玉最喜爱的丫.............
  • 回答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命运如同一株风中的绛珠仙草,飘摇不定,令人扼腕。她与贾宝玉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是整部书最动人心魄的篇章,也是她人生轨迹最重要的锚点。然而,一旦我们脱离了这个最核心的“宝黛爱情”,去设想黛玉的“如果”,去探讨她除了宝玉还能嫁给谁,那便是在曹雪芹精心编织的命运之网中,进行一次充满想.............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问“世界上最美的花是什么?”一样,答案很主观,也很难有绝对的定论。但如果非要我说《红楼梦》“真的很好吗?”,我的回答是:对于那些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去品味它的人来说,是的,它真的非常非常“好”,好到难以用简单的语言来形容。但如果你期待的是一个直白的、快节奏的故事,或许它就不会那么对.............
  • 回答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虽然普遍认为是曹雪芹,但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的故事,充满了曲折的考据和不同的声音。我们先来谈谈最主流、也是最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多方面的证据之上,其中最核心的,也是最让人信服的,来自于书中的.............
  • 回答
    《红楼梦》这本书,说实话,我读过不止一遍,但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触。要说最难忘的场景,这可真是一个甜蜜的负担,因为曹雪芹的笔下,那些人物和故事,就像刻在了心里一样,时不时就会浮现出来。如果非要选几个最触动我的,那大概是这几个吧。一、宝黛初会,木石前盟的初启,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与心动。第一次读.............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在满汉全席里,我最想尝哪一道菜一样,真是个甜蜜的烦恼。《红楼梦》里的丫鬟,个个都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性子。要是真能挑一个来伺候我,那可真是太难了!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想我会选——袭人。当然,这可不是因为她多么花容月貌,也不是因为她有多么得体周到到让人觉得“假”.............
  • 回答
    说到焦大,那可真是《红楼梦》里一个让人唏嘘的角色。他年轻时,那叫一个威风八面,是贾府里的“活活的烈士”,为老一辈的贾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到了老了,却落得个“人人见了,都嫌他嘴上没把门儿的”,被撵到街上,活得凄凄惨惨。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听我慢慢道来。首先,咱们得说说焦大年轻时的“大功”。这事儿得追.............
  • 回答
    《红楼梦》里,史湘云和薛宝钗一家在贾府的居住情况确实有很大不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家族的经济状况、婚姻考量以及女性的社会地位。咱们先说说史湘云。她是个什么样的姑娘?是叔叔婶婶养着的,算是寄人篱下。她的家境虽然曾经富裕,但因为父亲早逝,家业可能已经衰败。所以,她虽然性格开朗,像个男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