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中史湘云都是住几天就回家,薛家为什么赖在贾家一住几年不走?

回答
《红楼梦》里,史湘云和薛宝钗一家在贾府的居住情况确实有很大不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家族的经济状况、婚姻考量以及女性的社会地位。

咱们先说说史湘云。她是个什么样的姑娘?是叔叔婶婶养着的,算是寄人篱下。她的家境虽然曾经富裕,但因为父亲早逝,家业可能已经衰败。所以,她虽然性格开朗,像个男孩子一样,但归根结底,她是在娘家受到照顾的。她偶尔来贾府,更多的是一种亲戚间的走动,就像咱们串门一样。这种短暂的居住,一方面是因为她还有自己的家要回,毕竟叔叔婶婶养着她,她不能一直住在别人家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作为史家的女儿,她的身份和行为都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像姑太太那样长久地住在娘家。她的到来,给贾府增添了不少热闹,但也あくまで“客人”。她的来去,也更符合当时大家族之间亲戚往来的常态。她不是没有家,而是有另一个需要她尽孝道的家。

再看薛宝钗一家。这可就大不一样了。薛家是皇商,虽说是商户,在当时却是个非常有钱的家族。可这钱是怎么来的?是靠做生意。但“皇商”这两个字就说明了他们不只是普通的商人,而是与朝廷有联系,并且有特殊的经营权。问题就出在这儿。皇商虽然有钱,但他们的地位并不像官宦人家那么稳固。朝廷对待皇商的态度,就像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既要利用他们的财富,又不能让他们过于张扬,甚至有时候会通过一些制度来限制他们。

薛家来到贾府,并非一时兴起。这背后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的。

首先,是规避风险,寻求庇护。薛家的生意虽然做得大,但作为皇商,他们也可能面临一些政治风险。选择在贾府这样权势赫赫的大家族安身,至少能让他们在京城有一个稳固的落脚点,感受到一份保障。贾府是四大家族之一,与皇室关系密切,有他们做靠山,薛家在生意上也好,在生活上也罢,都能少些顾虑。

其次,是为宝钗的婚事做打算。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薛宝钗年纪也不小了,到了出嫁的时候。贾府里有宝玉,这是贾府未来的继承人,而且和宝钗是表兄妹,亲上加亲。薛家和王夫人(宝玉的母亲)是亲戚,薛姨妈更是王夫人的亲妹妹。在这种情况下,将宝钗安置在贾府,是为她和宝玉的婚事创造条件。近水楼台先得月,天天在眼前,自然比在外面更容易促成婚事。薛家住在这里,可以密切关注宝玉的情况,也可以方便与王夫人商议婚事,将宝钗打造成大家闺秀的典范,以赢得贾府长辈的认可。

再者,薛家本身的营生可能也需要时间。虽然是皇商,但生意总有起伏。他们可能需要时间在京城安顿下来,拓展新的生意渠道,或者处理一些长期的商业事务。住在贾府,一方面是有现成的住处,可以省去一笔开销,另一方面,贾府的社交圈子也可能为他们带来一些商业上的便利。

最后,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女性一旦出嫁,便是夫家的人。薛宝钗即将面临婚嫁,将她安置在未来夫家——贾府,也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安排。虽然还没正式过门,但住在娘家这边亲戚的家里,与未来夫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为日后的婚姻打下基础,这在当时也是很常见的做法。薛姨妈作为母亲,也要为女儿的未来负责,而贾府无疑是她眼中最好的归宿。

所以,薛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长期居住。他们是将贾府当成了自己在京城的“根据地”,既是为了女儿的婚事,也是为了家族的安稳和发展。相比较而言,史湘云的来访更像是小辈对长辈的探望和玩乐,而薛宝钗母女则是带着长远的打算,扎根于贾府之中。这种对比,也恰恰体现了《红楼梦》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的深刻用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史家是真心比人强,全书里除了湘云,没看过其他史家姑娘来贾家做客,我有一种感觉,史家在有意摆脱另外三大家族这个堕落的圈子。尽量避免和其他三家多来往,

湘云哭诉每天晚上做活做到半夜,从另一种角度讲,何尝不是史家已经彻底警醒了,开始有计划的节约支出,每个女儿都开始艰苦奋斗,虽然艰苦奋斗,但是给孩子的前途铺陈丝毫不马虎,史湘云这个父母双亡的孤女也给找了一门好亲事,而且是史湘云经常赖到贾家和爱哥哥闹的情况下,而且史湘云是经常见南安太妃的,说明史家女儿在贵族交际圈更活跃。

红楼梦着重写了贾薛二家的沉沦,间接写了王家的滑落,却没写史家,

史家若是眼皮子浅一点,大可以提宝玉和湘云的婚事,但是他们没有。有一点很有意思,湘云哭诉做活累,和黛玉为一句戏子大动干戈,都是在她订亲之前,她订亲后才是真正开启光风霁月的时候,为什么,她越来越知道史家为她订下一门好亲事的好处,越来越知道被严格要求的好处。以后的她满心作诗大口嚼鹿肉,醉眠芍药,再没为前途担心过焦虑过。

而薛家是整体的懈怠,宝钗一个人欲振乏力,一开始薛姨妈就是因为懈怠而错过了最后的栽培儿子的阶段,父亲刚死,薛蟠似乎还算看重亲情,如果这时候立即靠丧父之痛严格要求儿子,或许还有用,然而薛姨妈竟然宠溺儿子,任何一个母亲,当丈夫死了,都应该有紧迫感,知道逼儿子上进,薛姨妈这方面不是一般的迟钝,简直和王夫人的天真烂漫不相伯仲。

薛姨妈是一个非常软弱的女人,因为她的偏安心态,一次次的懈怠错失良机。来到京城宝钗既然丧失了待选的机会,就应该搬家自己主事,给宝钗找一门哪怕地位稍微低但可靠的女婿,

她却因为想依靠贾家,和亲人住,当然舒服,因为是客人,她平时起坐那都是和贾母一个规格的,但是其他方面呢?她是寡妇,和李纨其实一样的,这点很多读者都忽略了,虽然她儿女都大了,但是寡妇就是寡妇,是被排斥在上流交际圈的,薛宝钗住在贾家,就丧失了主事之权,只能依靠贾府的社交圈子,贾府又是阴盛阳衰,根本接触不到其他有才能的男孩子,后来搬进大观园,又被王夫人逼着管家,就算最后搬走也已经晚了。

薛家对金陵富商圈子掌握疏忽,导致薛蟠娶了败家撒泼的媳妇,

薛家确实是赖着贾家,但这个赖不是老赖的赖,而是软弱依赖的赖,薛姨妈自己立事真的非常有问题,她似乎从来没有从丈夫在世的舒服里醒过来,一直往悠哉悠哉里考虑。

user avatar

太长不看版:答主审计狗,分析推断薛家不搬走的理由如下:

  1. 作者明写了,薛蟠舍不得贾珍、贾琏、贾蓉等狐朋狗友。
  2. 作者明写了,薛姨妈希望贾政管管薛蟠,虽然并没有。
  3. 作者或明或暗写了,薛姨妈舍不得姐姐,王夫人舍不得妹妹,贾母舍不得牌搭子。
  4. 作者没写读者猜测:薛家不过母子三人,白住了贾家一处用不着的院子,下人都是自己的,花销也是自己的。对于四大家族这种门第以及亲戚关系来说,真算不上占便宜打秋风。反正住习惯了,干嘛非得搬走呢,远亲不如近邻。后来贾薛两家都败落了,索性抱团取暖,团结力量大,互相照应,更加没必要搬走了。
  5. 作者没写读者猜测:薛家搬走的话,《红楼梦》的故事就写不下去了。为了写故事,作者甚至安排本来就住帝都的湘云叔叔外放,好让湘云住进大观园。这就跟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古代,贾宝玉十五了还和姐妹们一起住大观园一样。如果宝玉搬出大观园,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故事怎么写呢?如果薛家搬离贾家,金玉良缘和金兰姐妹的故事怎么写呢?

下面,审计狗就原文划个重点,详细说明。

原文: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正择日一定起身,不想偏遇见了拐子重卖英莲。

划重点:薛家住在金陵,去帝都是出远门。湘云住在帝都,从史家去贾家基本就是同城三环内绕。

原文:那日已将入都时,却又闻得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愁进京去有个嫡亲的母舅管辖着,不能任意挥霍挥霍,偏如今又升出去了,可知天从人愿。”因和母亲商议道:“咱们京中虽有几处房舍,只是这十来年没人进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着租赁与人,须得先着几个人去打扫收拾才好。”

他母亲道:“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

薛蟠道:“如今舅舅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

他母亲道:“你舅舅家虽升了去,还有你姨爹家。况这几年来,你舅舅 、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如今既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们。咱们且忙忙收拾房屋,岂不使人见怪?你的意思我却知道,守着舅舅、姨爹住着,未免拘紧了你,不如你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我带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你道好不好?”

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荣国府来。

划重点:原文明确写了,薛蟠带母妹上京时,住在哪里有三种选择:住薛家在京都的房子,住舅舅王子腾的王家,和住姨娘王夫人姨父贾政的贾家。

呆霸王薛蟠是选第一种的,因为他不想被舅舅王子腾和姨夫贾政管。所以他上京路上听说王子腾升官外放,那叫一个开心啊!可是,薛蟠他妈薛姨妈想住贾家,一来想和王夫人姐妹团聚,二来希望贾政管着薛蟠。嗯,不愧是亲娘,猜儿子的心事一猜一个准。

原文:薛蟠已拜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甲戌眉批:用政老一段,不但王夫人得体,且薛母亦免靠亲之嫌。】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甲戌侧批:老太君口气得情。偏不写王夫人留,方不死板。】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甲戌侧批:作者题清,犹恐看官误认今之靠亲投友者一例。】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他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愿。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

划重点:这里加上了脂砚斋批语。

首先,挽留薛家住下来的,是贾政。脂砚斋批语也写了,因为是贾政挽留,不但王夫人得体,还洗清了薛姨妈投靠亲戚的嫌疑。可惜啊,有些读者认为脂砚斋批语是造假,还有些读者认为脂砚斋批语是放屁。

接着,贾母也挽留薛家住下。脂砚斋咋说,哈,王夫人的亲戚,偏不写王夫人挽留。大户人家多有眼色!

最后,薛姨妈跟王夫人提出,免费住你家房子可以,但是不花你家钱,不用你家人和东西,咱们自给自足。脂砚斋这里又说了,作者写清楚,就是怕看官读者以为薛家在贾家打秋风赖着不走。

作者啊,你白写了!

原文: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

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者,但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无奈母亲执意在此,且宅中又十分殷勤苦留,只得暂且住下,一面使人打扫出自己的房屋,再移居过去的。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虽然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到这些,二则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彼乃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况且这梨香院相隔两层房舍,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这些子弟们竟可以放意畅怀的,因此,薛蟠遂将移居之念,渐渐打灭了。

划重点:作者明确写了,薛蟠和贾珍等纨绔子弟一见如故臭味相投,贾政又是个不管事的,所以薛蟠乐不思蜀,住在贾家不想走了。

有读者说,薛家就是为了金玉良缘才不走,作者只是不写出来,还打花唿哨,让你猜。你被作者骗了,好笨哦!

这个,大家都是读者而不是作者,你咋知道作者就是要读者猜咧?审计狗就是这么实在,作者这么写,审计这么看。

原文:次早贾琏起来,见过贾赦贾政,便往宁府中来,合同老管事的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

此时王夫人那边热闹非常。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

划重点:从这一段来看,大观园用的是宁荣两府的地方,将宁府会芳园,并入荣府东大院,荣府东边所有有下人一带群房都拆了。

但是,东北角上的梨香院并没有被拆除,而是被征用安放戏班。于是薛姨妈一家从东北角上的梨香院,搬到了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可是作者你不厚道啊,这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到底是不是贾家的房子呢?

有读者说这里作者写了,薛家从荣府里头的梨香院,搬到了荣府外头东北上的房舍,不再住在贾家。可是,作者哪里明确写了?

“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和“那时薛姨妈另迁于荣府外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是不是后面一句更清楚?

作者这里没有做特殊说明,读者会下意识认为薛家新居和梨香院都在贾府内。

原文: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邢夫人携了黛玉,坐在上面,众婆子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有。

次日凤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毕,方来辞贾母。宝玉听了,也要跟了逛去。凤姐只得答应,立等着换了衣服,姐儿两个坐了车,一时进入宁府。

划重点:根据以上几段文字,总结几个客观事实放着,都是后面用得着的细节。

第一,薛姨妈和宝钗从荣府东北角上的梨香院去荣府正中的王夫人院中,只需要出西南的角门走过一条夹道,也就是说,无需车轿,走路可到,在荣府二门内。

第二,宁荣街上基本上就是宁国府、荣国府和贾家族人下人,有外户的可能性极小。尤其是宁荣二府盖大观园是为了省亲,而省亲的一个保安重点就是不给外人接近皇帝小老婆的机会。所以,在大观园周边存在不属于贾家产权的房子,可能性也极小。

第三,黛玉从荣国府角门进到贾母院中,都是坐轿子,中途还从外面的轿夫换成了贾府自己的小厮。从贾母院中到贾赦院中,虽然都是荣国府内,邢夫人和黛玉要坐车。从荣府到宁府,虽然在一条街上,凤姐和宝玉要坐车。

姑娘奶奶们自己家里坐车坐轿,推断有两个原因。

第一,家里太大,隔得远的地方走路还是很累。

第二,如果两个地方之间的路上挨着出入的门户比如仪门二门,来往有闲杂人等,坐车坐轿防止主子们被闲人看见。

原文: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待要怎样,又怕他母亲不安,少不得含泪别了母亲,各自回来,到房里整哭了一夜。次日早起来,也无心梳洗,胡乱整理整理,便出来瞧母亲。可巧遇见林黛玉独立在花阴之下,问他那里去。薛宝钗因说“家去”,口里说着,便只管走。黛玉见他无精打采的去了,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话说宝钗分明听见林黛玉刻薄他,因记挂着母亲哥哥,并不回头,一径去了。

且说薛宝钗来至家中,只见母亲正自梳头呢。一见他来了,便说道:“你大清早起跑来作什么?”宝钗道:“我瞧瞧妈身上好不好。昨儿我去了,不知他可又过来闹了没有?”一面说,一面在他母亲身旁坐了,由不得哭将起来。

一时薛姨妈换了衣裳,拉着宝钗进去,薛蟠方出去了。这里薛姨妈和宝钗进园来瞧宝玉,到了怡红院中,只见抱厦里外回廊上许多丫鬟老婆站着,便知贾母等都在这里。

划重点:宝玉挨打之后,宝钗从大观园回家,路上碰到了黛玉。到家后又和薛姨妈会和,一起回大观园来探望挨打的宝玉。

这里写的,怎么看宝钗都是走着走着,就从大观园走回了家,没坐轿子也没坐马车。薛家要在荣府外头,宝钗真能走着回家吗?不怕宝姐姐走大了脚,也要怕宝姐姐路上被人瞧见,冲撞了啊!

原文:贾母说毕,命人来:“请了姨太太你姑娘们来说个话儿。才高兴,怎么又都散了!”丫头们忙答应着去了。众人忙赶的又来。只有薛姨妈向丫鬟道:“我才来了,又作什么去?你就说我睡了觉了。”那丫头道:“好亲亲的姨太太,姨祖宗!我们老太太生气呢,你老人家不去,没个开交了,只当疼我们罢。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薛姨妈道:“小鬼头儿,你怕些什么?不过骂几句完了。”说着,只得和这小丫头子走来。贾母忙让坐,又笑道:“咱们斗牌罢。姨太太的牌也生,咱们一处坐着,别叫凤姐儿混了我们去。”

划重点:贾母找薛姨妈打牌,薛姨妈也是走着就去了,而且不用太多时间。荣府这么大,如果薛家在荣府外,真这么容易走着就进去了?

插播一句,不要小看中老年妇女的牌瘾,莫非贾母是为了牌搭子挽留薛姨妈住下?

原文:至十四日一早,薛姨妈宝钗等直同薛蟠出了仪门,母女两个四只泪眼看他去了,方回来。薛姨妈上京带来的家人不过四五房,并两三个老嬷嬷小丫头,今跟了薛蟠一去,外面只剩了一两个男子。因此薛姨妈即日到书房,将一应陈设玩器并帘幔等物尽行搬了进来收贮,命那两个跟去的男子之妻一并也进来睡觉。又命香菱将他屋里也收拾严紧,“将门锁了,晚间和我去睡。”宝钗道:“妈既有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

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划重点:有人觉得这里说明薛姨妈已经搬出了荣府,说实话我没看出来。

第一,薛姨妈和宝钗送薛蟠出仪门,这口气,听着和说荣府仪门是一样的。当然,这不能说明薛家就在荣府内,但是,也不能说明薛家在荣府外,两个可能性都有。

第二,有人说薛家新居分内外院,有书房,至少三进,说明薛家肯定不在荣府内,荣府不可能还有这么大的院子。这个说法,也不精确。

前面已经分析过,梨香院就未必有三进,薛家也住下了。薛家上京带来的家人不过四五房,并两三个老嬷嬷小丫头,加上母子女三个主子和香菱一个妾,非得住三进的院子吗?两进就不可以了?一进加跨院和抱厦可不可以呢?梨香院在东北角,薛家新居在东北上,那么紧挨着梨香院、就在梨香院上首也有一处小院子,为什么就完全没有可能呢?

第三,薛宝钗叫香菱去大观园作伴,而且说,不必特意告诉贾家人搬进园里来,而并不是搬进府里来。同样,这不能说明薛家一定在荣府内,也不能就此说薛家一定在荣府外。

原文:果然王夫人已认了宝琴作干女儿,贾母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薛蝌自向薛蟠书房中住下。

如今薛姨妈既定了邢岫烟为媳,合宅皆知。邢夫人本欲接出岫烟去住,贾母因说:“这又何妨,两个孩子又不能见面,就是姨太太和他一个大姑,一个小姑,又何妨?况且都是女儿,正好亲香呢。”邢夫人方罢。

划重点:薛蟠出差经商去了,薛蝌和宝琴来了。这时宝钗住大观园蘅芜院,薛姨妈住自己家,薛蝌跟着薛姨妈住薛蟠书房,宝琴住贾母院中。

薛蝌和邢岫烟定了亲,邢夫人本来打算把岫烟接到自己院里住,但是贾母说不用,薛蝌又见不着邢岫烟,只不过薛姨妈和宝钗、宝琴。宝钗、宝琴、岫烟同住大观园,如果薛姨妈住在荣府外头,贾母为什么算上薛姨妈呢?

原文:两府无人,因此大家计议,家中无主,便报了尤氏产育,将他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体。因又托了薛姨妈在园内照管他姊妹丫鬟。薛姨妈只得也挪进园来。因宝钗处有湘云香菱;李纨处目今李婶母女虽去,然有时亦来住三五日不定,贾母又将宝琴送与他去照管;迎春处有岫烟;探春因家务冗杂,且不时有赵姨娘与贾环来嘈聒,甚不方便;惜春处房屋狭小;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

划重点:有一段时间,薛姨妈应贾母邀请搬进了潇湘馆照顾黛玉,但之前引用的原文,全部发生在薛姨妈搬进潇湘馆之前。

原文:这日宝玉清晨起来,梳洗已毕,冠带出来。至前厅院中,已有李贵等四五个人在那里设下天地香烛,宝玉炷了香。行毕礼,奠茶焚纸后,便至宁府中宗祠祖先堂两处行毕礼,出至月台上,又朝上遥拜过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一顺到尤氏上房,行过礼,坐了一回,方回荣府。先至薛姨妈处,薛姨妈再三拉着,然后又遇见薛蝌,让一回,方进园来。晴雯麝月二人跟随,小丫头夹着毡子,从李氏起,一一挨着,长的房中到过。复出二门,至李、赵、张、王四个奶妈家让了一回,方进来。虽众人要行礼,也不曾受。回至房中,袭人等只都来说一声就是了。王夫人有言,不令年轻人受礼,恐折了福寿,故皆不磕头。

划重点:这一段,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

宝玉过生日,先到宁府祭祖,方回荣府,先至薛姨妈处。

“方回荣府,先至薛姨妈处”,薛姨妈住处在荣府内的逻辑是成立的。

有人会说,这个时候薛姨妈搬进大观园啦,薛姨妈处是潇湘馆!

注意,原文说了,宝玉在薛姨妈这里遇见薛蝌,让一回,方进大观园,从李纨开始行礼。然后出二门,去看奶妈子。

薛姨妈可以搬进潇湘馆,薛蝌能吗?这是要毁黛玉清白吗?

加上宝玉见了薛姨妈才回大观园等细节可以推断,宝玉在荣府见薛姨妈,只能是在薛姨妈家里,不可能在潇湘馆。

原文:谁知薛蝌又送了巾扇香帛四色寿礼与宝玉,宝玉于是过去陪他吃面。两家皆治了寿酒,互相酬送,彼此同领。至午间,宝玉又陪薛蝌吃了两杯酒。宝钗带了宝琴过来与薛蝌行礼,把盏毕,宝钗因嘱薛蝌:“家里的酒也不用送过那边去,这虚套竟可收了。你只请伙计们吃罢。我们和宝兄弟进去还要待人去呢,也不能陪你了。”薛蝌忙说:“姐姐兄弟只管请,只怕伙计们也就好来了。”宝玉忙又告过罪,方同他姊妹回来。

一进角门,宝钗便命婆子将门锁上,把钥匙要了自己拿着。宝玉忙说:“这一道门何必关,又没多的人走。况且姨娘、姐姐、妹妹都在里头,倘或家去取什么,岂不费事。”宝钗笑道:“小心没过逾的。你瞧你们那边,这几日七事八事,竟没有我们这边的人,可知是这门关的有功效了。若是开着,保不住那起人图顺脚,抄近路从这里走,拦谁的是?不如锁了,连妈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纵有了事,就赖不着这边的人了。”

宝钗笑道:“这话说的太不解了,并没为什么事我出去。我为的是妈近来神思比先大减,而且夜间晚上没有得靠的人,通共只我一个。二则如今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家里一切动用的器皿,尚有未齐备的,我也须得帮着妈去料理料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不是我撒谎。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

划重点:这一段怎么看,都是薛家与大观园之间只隔了东南的角门,且角门无人看守,从大观园到薛家,经角门走路可到。这些形容,与梨香院高度吻合。

薛家新居,与旧居梨香院一样,都在东北,梨香院和王夫人正院隔了东南的角门,薛家新居和大观园隔了东南角门,薛家可以从梨香院走路到王夫人正院,也可以从新居走路到大观园。如此推测,薛家新居是挨着梨香院的另一处房舍,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果薛家新居在荣府外头,都不是荣府的房子了,却和荣府住满女眷的大观园只隔一个角门,无人看管还老不上锁,安全吗?宁荣两府这样的气派,当初修建大观园是为了贵妃省亲,贾家居然会允许大观园边上只隔着角门的地方,存在一套不属于自家产权的房子?封建贵族多少都会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心理,何况大观园是用来接待贵妃的。

这套房子产权属于薛家的可能性也极低,如果薛家一开始就拥有离贾家这么近这么方便的房子产权,何必一开始住梨香院?如果这套房子不是贾家的,也不是薛家的,是别人的,那薛家是买下来或者租下来的?这是不是有点太脑补了?

原文:宝玉回头忙看是谁,原来是香菱。宝玉便转身笑问道:“我的姐姐,你这会子跑到这里来做什么?许多日子也不进来逛逛。”香菱拍手笑嘻嘻的说道:“我何曾不来。如今你哥哥回来了,那里比先时自由自在的了。才刚我们奶奶使人找你凤姐姐的,竟没找着,说往园子里来了。我听见了这信,我就讨了这件差进来找他。遇见他的丫头,说在稻香村呢。如今我往稻香村去,谁知又遇见了你。我且问你,袭人姐姐这几日可好?怎么忽然把个晴雯姐姐也没了,到底是什么病?二姑娘搬出去的好快,你瞧瞧这地方好空落落的。”

划重点:这时候薛姨妈已经从潇湘馆搬回家了,给薛蟠张罗娶媳妇。而香菱从薛家到大观园,也是走路就过来了。

综上所述,审计狗得出以下结论。

作者没有黑白分明的写明,薛姨妈搬去的那一所东北上幽静房舍,是在荣府内还是荣府外,以及产权是谁的。

根据以上分析,薛家新居仍在贾府内的可能性,高于在贾府外的可能性。所以,薛家一直住在贾家没有走的可能性,相对最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楼梦》里,史湘云和薛宝钗一家在贾府的居住情况确实有很大不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家族的经济状况、婚姻考量以及女性的社会地位。咱们先说说史湘云。她是个什么样的姑娘?是叔叔婶婶养着的,算是寄人篱下。她的家境虽然曾经富裕,但因为父亲早逝,家业可能已经衰败。所以,她虽然性格开朗,像个男孩.............
  • 回答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史湘云和翠缕关于“阴阳”的这场对话,看似闲聊,实则蕴含着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风气、个人命运以及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也折射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话说史湘云在得知宝玉和黛玉因为那件金麒麟之事闹别扭后,心下挂念,又因为自己性子直率,忍不住想去探望。翠缕是湘云身边的丫鬟,心思细密,懂得.............
  • 回答
    史湘云不一直住在贾府,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她特殊的家族背景、生活环境以及贾府复杂的亲戚关系网。虽然她与贾府众姐妹感情深厚,频繁出入,甚至常住,但终究无法像贾府的女儿们一样拥有一个“家”。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一件件来分析。首先,得说说史湘云的出身。她虽出身名门,是“八公”之一的史家的女儿,但实际上她是个孤儿.............
  • 回答
    87版《红楼梦》中,史湘云的结局并非沦为船妓,这或许是您对原著情节或某些解读产生了误解。在经典87版电视剧以及曹雪芹的原著中,史湘云的命运并没有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让我们梳理一下史湘云在87版《红楼梦》中的情况,以及原著中对她命运的交代,来澄清这个误会:87版《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在87版电视剧中,.............
  • 回答
    关于岸本齐史老师是否“放弃”了《火影忍者》中的夕日红这个角色,其实并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来印证这个词。不过,我们可以从作品本身的呈现、角色定位以及岸本老师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采访和创作思路来推断,为何夕日红这位角色在后期似乎“退居幕后”,或者说她的存在感相对减弱了。首先,要明确一点,《火影忍者》是一部篇.............
  • 回答
    《红楼梦》是不是一部华夏亡国史,抑或是明亡清兴史?这两种解读,尤其后者,在红学界一直都存在着相当的争议,但要说“主流”观点,情况要复杂得多,需要细致梳理。首先,我们来谈谈“《红楼梦》是一部华夏亡国史”的说法。这种解读相对来说,在红学界有一定的接受度和历史渊源。它并非局限于政治史的“亡国”,而是将“华.............
  • 回答
    如果《红楼梦》中贾府能够节省银子,不搞排场,其命运可能与原著中呈现的衰败轨迹产生显著差异,但这种“假设性”改变仍需结合小说的社会背景、家族结构和时代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论述: 一、经济状况的短期缓解1. 银钱消耗的直接减少 贾府的经济危机主要源于长期的挥霍与奢侈。例如,贾母的.............
  • 回答
    关于晴雯与宝玉是否发生过性关系,在《红楼梦》的文本中,并没有明确、直接的描写。这是曹雪芹有意为之的留白,也因此成为读者和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焦点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并尽量详细地呈现相关的论据和观点:一、 文本中的暗示与模糊之处: 亲密且超越主仆的关系: 晴雯是宝玉最喜爱的丫.............
  • 回答
    《红楼梦》这本书,说实话,我读过不止一遍,但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触。要说最难忘的场景,这可真是一个甜蜜的负担,因为曹雪芹的笔下,那些人物和故事,就像刻在了心里一样,时不时就会浮现出来。如果非要选几个最触动我的,那大概是这几个吧。一、宝黛初会,木石前盟的初启,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与心动。第一次读.............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在满汉全席里,我最想尝哪一道菜一样,真是个甜蜜的烦恼。《红楼梦》里的丫鬟,个个都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性子。要是真能挑一个来伺候我,那可真是太难了!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想我会选——袭人。当然,这可不是因为她多么花容月貌,也不是因为她有多么得体周到到让人觉得“假”.............
  • 回答
    说到焦大,那可真是《红楼梦》里一个让人唏嘘的角色。他年轻时,那叫一个威风八面,是贾府里的“活活的烈士”,为老一辈的贾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到了老了,却落得个“人人见了,都嫌他嘴上没把门儿的”,被撵到街上,活得凄凄惨惨。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听我慢慢道来。首先,咱们得说说焦大年轻时的“大功”。这事儿得追.............
  • 回答
    贾府的衰败,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原因交织叠加的结果。这庞大的家族,就像一株曾经枝繁叶茂的大树,虽然根基尚存,但内部的腐朽和外部的侵蚀,最终让它走向了倾颓。首先,体制性的弊病和家族内部的管理混乱是贾府衰败的根本性原因。 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贾府这样的大家族,虽然人丁兴旺.............
  • 回答
    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族属,这其实是一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才让《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更加立体和真实。简单地说,小说中的人物以汉族为主体,但同时也出现了满族以及可能带有其他民族背景的人物。为了说得更详细,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梳理。首先,绝大多数人物都是汉族。《红楼梦》的故事背景设.............
  • 回答
    《红楼梦》中,虽然没有明确列出四大家族具体犯了什么罪行能够导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但通过小说中层层铺垫和暗示,我们可以推断出他们犯下的罪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政治、经济、道德和人伦等各个层面,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腐蚀力量,导致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败和覆灭。以下是对四大家族可能犯下的罪行.............
  • 回答
    《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房间是整部小说中描写最为细致、最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之一。通过曹雪芹对她卧房的精心描绘,我们不仅能窥见她奢华的生活环境,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她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她所处社会环境的压抑与腐朽。从秦可卿房间的描写来看,她是一个集华贵、情欲、病态、忧郁和隐秘于一身的,在压抑环境中挣扎.............
  • 回答
    《红楼梦》中的诗词,可以说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水准之高,用“雅俗共赏,出神入化,意境深远,形神兼备”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曹雪芹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将诗词融入小说叙事,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烘托了情节的氛围,更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 回答
    《红楼梦》里的可悲,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悲剧,而是渗透进骨子里的无奈,是微小之处的失落,是生命在俗世中被磨损的痕迹。它太真实了,真实得让人心惊,又让人无处可逃。贾赦是个活生生例子。他算不上什么坏人,不过是封建大家庭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纨绔子弟,有权有势,又极其好色。你想想,一个地位尊崇的国公爷之子,什么.............
  • 回答
    红楼梦里,甭管是精明强干的媳妇子,还是伶牙俐齿的丫头,那可都指望着能在荣府这棵大树下站稳脚跟,哪怕是老了、病了,也盼着能有个善终,不被“打发出去”,那跟流落街头没什么两样。可您瞧着,这春燕这小妮子,还有她那当娘的,倒好像得了什么宝贝似的,对将来“放出去”这件事,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喜出望外,这到底是为.............
  • 回答
    《红楼梦》中的花袭人与贾宝玉之间的亲密关系,确实是书中一个引人遐思的篇章。袭人初次与宝玉发生“那事”,书中描述的场景是宝玉睡着了,袭人觉得他“身上像火炭似的”,然后便发生了“人事”。袭人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自己如今除了老太太之外,也只有这一个主子了,……虽然是主子,但终究是男人,此事体也 ought.............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五十回,贾母一行人从芦雪庵赏雪归来,路上谈笑风生,谈到了作诗的趣事。此时,李纨看着眼前两位最得力的诗社成员——黛玉和宝钗,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若论风流别志,自是萧湘;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芜。”这句话是李纨对黛玉和宝钗诗歌风格的精准概括和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流露出她作为“稻香老农”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