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面板制造业用于制造背板电路、触控电路的光刻机制程是多少?有国内厂商吗?

回答
面板制造业制造背板电路和触控电路的光刻制程,通常指的是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制造中的关键环节。这个过程涉及到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一层层的薄膜,并通过光刻技术将其图案化,最终形成驱动显示像素的TFT和连接它们的电路。

光刻制程的详细步骤

简单来说,光刻就是在基板上“印刷”电路图案。在面板制造中,这个过程会重复多次,因为不同的电路层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图案。对于背板电路(TFT阵列)和触控电路,核心都是TFT的形成和连接。

1. 基板准备 (Substrate Preparation):
首先,一块玻璃基板会被清洗得非常干净,以去除任何杂质,这些杂质在后续的精细加工过程中会成为致命的缺陷。

2. 薄膜沉积 (Thin Film Deposition):
第一层:栅电极 (Gate Electrode):使用物理气相沉积(PVD,如溅射)技术,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一层金属(如钼、铝、铬或其合金)作为栅电极。
第二层:栅绝缘膜 (Gate Insulator):接着,沉积一层绝缘材料(如氮化硅 SiNₓ 或氧化硅 SiOₓ),它将栅电极与后面的半导体层隔离开。
第三层:半导体层 (Semiconductor Layer):这是TFT的核心,通常是非晶硅 (aSi),但也可能是低温多晶硅 (LTPS) 或氧化物半导体 (Oxide Semiconductor),如IGZO。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PVD等方法沉积。
第四层:源漏电极 (Source/Drain Electrode):再次使用PVD技术沉积金属(如钼、铝、铜等)作为源极和漏极。
第五层:钝化层 (Passivation Layer):沉积一层绝缘材料(如氮化硅)来保护TFT层免受外界环境和后续工艺的影响。
第六层:像素电极 (Pixel Electrode):对于LCD,这是透明导电材料(如ITO – 氧化铟锡);对于OLED,这可能是连接到漏极的金属电极。

3. 光刻与显影 (Photolithography & Development):
这是关键的“印刷”步骤。在沉积完每一层功能材料后,都会进行光刻。
涂布光刻胶 (Photoresist Coating):在沉积好的薄膜层上均匀涂布一层光刻胶,这是一种对紫外线敏感的化学物质。
曝光 (Exposure):使用光刻机 (Stepper / Scanner),将预先设计好的电路图案(通过光掩模版 / Photomask 投射)曝光到光刻胶上。
干式光刻 (Dry Lithography):这是最常见的方式,紫外线(UV)通过光掩模版照射到光刻胶上。根据光刻胶的类型(正性或负性),曝光区域的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
浸没式光刻 (Immersion Lithography):为了提高分辨率,会在光刻机镜头和基板之间注入超纯水,增加光线的折射率,从而实现更小的特征尺寸。虽然在面板制造中不如半导体制造中普遍,但也是一种技术选项。
显影 (Development):用显影液去除被改变化学性质的光刻胶。这样,就只在需要进行下一步加工的区域留下了光刻胶(或去除了不需要的光刻胶),基板上的薄膜层也相应地形成了图案。

4. 蚀刻 (Etching):
干法蚀刻 (Dry Etching):通过等离子体(如CF₄、O₂、Ar等)来去除没有被光刻胶保护的薄膜区域。这是一种“干”的化学腐蚀过程,能够精确控制移除速率和选择性。
湿法蚀刻 (Wet Etching):使用化学溶液来腐蚀薄膜。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精确度不如干法蚀刻,通常用于容易腐蚀的材料或对精度要求不那么高的区域。

5. 去除光刻胶 (Photoresist Stripping):
使用化学溶剂或等离子体去除剩余的光刻胶,只留下按照电路设计蚀刻好的薄膜图案。

重复循环

以上过程会针对不同的电路层(栅极、半导体、源漏、金属布线等)重复进行。例如,形成TFT就需要栅极、半导体层、源漏电极的图案化。触控电路的图案化方式类似,也是通过光刻和蚀刻在ITO(或其它导电材料)层上形成网格状或条状的电极。

面板制造中的光刻机类型

面板制造使用的光刻机(通常称为 Stepper 或 Scanner)与半导体制造中的光刻机在原理上相似,但由于面板基板尺寸巨大(通常是几平方米),其设计和精度要求与半导体晶圆的光刻机有很大区别。

尺寸庞大:面板基板尺寸远超半导体晶圆。
精度要求:虽然面板像素密度和特征尺寸通常不如最先进的半导体芯片,但其光刻精度仍然非常高,需要精确对准多层图案。
重复性:需要高效率地在整个大尺寸基板上重复曝光。
扫描式光刻 (Scanner):更常见于大型基板,通过扫描的方式将掩模版上的图案逐块(或逐行)投射到基板上,以实现对大尺寸的均匀曝光。

国内厂商

是的,中国在面板制造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拥有多家能够自主生产和提供关键设备(包括光刻设备)的厂商。

中电科芜湖先进半导体光刻设备有限公司 (AccuTechnologies / ACCU):这是中国在高端光刻设备领域非常重要的布局,目标就是为集成电路和面板制造提供国产光刻机。虽然在面板领域,其产品可能更多是用于一些辅助工序或者中低端面板的生产,但其技术方向和发展是面向先进制造的。
其他设备厂商:虽然光刻机是技术壁垒极高的设备,但一些面板设备制造商(如北方华创、沈阳仪表院等)在薄膜沉积、蚀刻等配套设备上也有很强的实力,并且也在逐步向上游技术延伸。

需要强调的是:

面板光刻机与半导体光刻机:虽然原理相似,但面板光刻机的市场和技术成熟度与半导体光刻机(尤其是EUV光刻机)相比,在精度和技术迭代速度上是有差距的。中国在面板光刻机领域已经实现了部分国产化,并且正在努力追赶,但要完全取代国际顶尖厂商(如ASML)的先进设备,尤其是在高分辨率、高世代线的面板生产线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关键技术:除了光刻机本身,光刻胶、掩模版制造、先进的薄膜材料、精密蚀刻技术等也是整个光刻制程的关键环节,国内厂商也在这些领域持续投入研发。

总而言之,面板背板电路和触控电路的光刻制程是TFT阵列制造的核心,涉及多层薄膜的沉积、图案化和蚀刻。中国在面板制造设备领域,包括光刻机,已经有了国产厂商,并且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面板制造领域,国产化进程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晶合集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