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农村男真的在抵制彩礼嘛?

回答
“农村男真的在抵制彩礼嘛?”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文化、观念以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要明白,“农村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之间的想法和状况千差万别,不可能一概而论。 就像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一样,农村里也一样。有些农村男确实对高额彩礼感到压力巨大,甚至有抵触情绪,但也有很多男方家庭还是会按照当地习俗,尽力去准备彩礼。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一些农村男对彩礼感到“抵制”或“压力山大”呢?

经济压力是首要因素。 现在的彩礼,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象征性的几千块钱了。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加上房子、车子,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笔钱可能需要掏空几代人的积蓄,甚至要背负巨额的债务。很多农村地区的男方家庭,本身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父母可能也年迈需要赡养,兄弟姐妹也需要扶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确实是“伤筋动骨”。
例子: 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家里是那种靠种地为生的,父母身体也不太好。他看上了一个姑娘,姑娘家里条件也不错,提的彩礼是10万8千8,还得有个县城的房子。他为了这事,把家里的老宅子都抵押了,还跟亲戚借了不少钱。那种压力,你站在他角度想想,能不抵触吗?他不是不想娶,是娶不起。

观念的转变和“被裹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和城市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模糊。年轻人通过手机、网络接触到更多外部的信息,也看到城市里一些婚姻不需要巨额彩礼的例子。同时,也看到身边有些同龄人因为彩礼问题而耽误了婚事,或者因为彩礼吃了苦头。这就会让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别人一样?
“面子”和“攀比”在农村依然存在。 虽然有些男方抵触高额彩礼,但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主动去“抵制”,而是被动地被卷入了一场“彩礼竞赛”中。如果邻村、镇上的某个家庭娶媳妇给了多少彩礼,他家要是给少了,或者拿不出,就会被认为“没能力”、“瞧不起人”,或者“女方家不重视女儿”,这在农村的熟人社会里,是很伤面子的事情。所以,即便觉得不合理,有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凑。

“等价交换”的扭曲。 有些人认为,彩礼就像是一种“投资”,女方父母把女儿养大,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彩礼就是一种“回报”,是“嫁妆”的反向操作。这种观念在一些地方根深蒂固。但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女性经济独立,不再完全依赖家庭,这种“等价交换”的论调就显得更加刺耳和不合时宜。尤其是一些高额彩礼,让一些男方觉得,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养育成本”,更像是“卖女儿”。

婚恋市场的不平衡。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性别比例失衡,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使得婚恋市场呈现出“女少男多”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女方家庭可能会利用这种优势,提高彩礼的要求,以获得“更好的”婚姻保障。这也会让一些男方觉得,自己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彩礼成了一种“敲门砖”或者“入场券”。

那么,所谓的“抵制”究竟是怎么个“抵制”法呢?

沉默的抗争: 最直接的“抵制”方式,就是“不娶”。很多农村男,如果实在无法承受高额彩礼,加上女方家庭态度强硬,他们就选择了单身。据一些调查和民间统计,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都有相当一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上,但仍然单身的男性,他们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彩礼问题。
例子: 我听过一个说法,某个村子里,好几年都没见到有人家娶到城里的姑娘,就因为彩礼给不起。很多小伙子就一直拖着,或者干脆放弃了。

主动沟通和协商: 随着时代发展,也确实有一些农村男,或者他们的家庭,开始尝试去和女方家庭沟通,表达自己的经济困难,争取将彩礼降低,或者用其他方式来弥补,比如在婚礼上办得更隆重,或者在生活上更照顾女方父母等。这种“温和的抵制”也是一种进步。
举个不那么“抵制”,但有改变的例子: 我有个远房亲戚,他儿子结婚,女方家提出了一个大家都觉得偏高的彩礼。但他们家也确实没那么多钱,他们就跟女方家好好谈,说我们家真心想把孩子给你,以后我们也会好好待你家姑娘,但彩礼方面实在有限,能不能少点,或者我们给你置办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聘礼、三金什么的,来表示我们的诚意。最后女方家也理解了,算是协商成功了。

“零彩礼”或“低彩礼”的倡导和实践: 近年来,“零彩礼”、“低彩礼”的观念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提倡,也有一些新人选择了这种方式。这背后,就有一些农村男或者受其影响的家庭,他们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更注重婚姻本身的感情基础和长远经营。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另外一种情况:

“逼婚”文化下的无奈接受: 很多农村男,虽然内心可能觉得彩礼过高,但由于传统观念、父母的催促、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担心错过“好姑娘”等原因,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去凑齐彩礼。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是在“抵制”,而是在“承受”。他们的“抵制”往往是无声的,体现在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对父母的愧疚,以及对自身经济能力的焦虑。

总而言之,与其说“农村男在抵制彩礼”,不如说“很多农村男在彩礼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观念冲突和复杂的社会现实。”

一部分农村男确实因为无法承受高额彩礼而选择单身,或者寻求降低彩礼的方案,这是一种“抵制”。
另一部分农村男,即使觉得彩礼高,但迫于各种压力,还是会努力去满足,这是一种“无奈的接受”。
当然,还有一部分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或者认为彩礼是应有之义,他们并没有“抵制”的概念。

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是对婚姻价值的理解,以及经济发展、社会观念变迁下,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碰撞。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男方的“抵制”,更需要全社会对婚姻的重新审视,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让婚姻回归到感情和责任本身,而不是变成一场冰冷的经济交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讲句实话,因为彩礼闹矛盾的多数时候都是城里人。

因为城里人真的认识的人太少了,压根儿就还没学会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走向社会了……

农村里随便选个人,他随时能找到十几二十个会放下手上的事情,跟他一起做事吹逼的人。

城里人……三个电话以内能找到两个以上的都是凤毛麟角……

user avatar

你们是把农村当什么?当菜市场的猪肉摊吗?

很多农村的家庭虽然穷,没喝过星巴克,没上过大学,甚至没坐过飞机,没出过省。但这不影响这些人农村的家庭三观正。

虽然穷,农村的男方还是凑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三金,给彩礼;而且是真的把岳父岳母当自己亲戚,遇到需要插秧、收割麦子的时候,都会算着日子去帮忙。

农村女方不富裕,但也尽可能给够陪嫁,让女儿风风光光出嫁。女儿虽然并不能歌善舞,但也是孝敬公婆,家务活做的漂亮,农家饭也做得可口。

这样的家庭虽然不富裕,甚至偶尔会有些婆媳矛盾,夫妻偶尔拌拌嘴,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小日子过得幸福,而且蒸蒸日上。这是你们中的大多数坐在星巴克,喝着星冰乐也羡慕不来的。

反观现再各种婚恋热门话题,天价彩礼,三床被子的嫁妆,因为内衣尺寸退婚……

物质上穷不可怕,心理上穷才是真的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农村男真的在抵制彩礼嘛?”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文化、观念以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白,“农村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之间的想法和状况千差万别,不可能一概而论。 就像城市里有各种.............
  • 回答
    福建农村的别墅,确实给很多外来的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人会觉得“别墅成群,而且都很豪华”。这话说得既有道理,又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了解。为什么会有“别墅成群”的印象?首先,得从福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说起。福建的山地多,平原相对较少,但沿海和一些河谷地带,又聚集了很多人家。历史上,福建商贸发达,.............
  • 回答
    高考,对很多农村孩子来说,确实是改变命运的跳板,是他们最熟悉、也最被寄予厚望的道路。但要说它是“唯一”的出路,那未免太绝对了。人生这张大网,有很多线头,高考只是其中最粗、最显眼的那一根。为什么高考如此重要?首先,得承认高考的“公平性”。在相对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高考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不看.............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啊,问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农村里的老人,是不是真的聪明?这事儿没法一概而论,也说不准谁比谁一定更聪明。不过呢,你别说,这农村的老人们,他们身上确实有那么一股子“门道”,是城里人,或者说咱们年轻人,不一定能轻易学来的。你要是问我,我倒觉得,这“聪明”这词儿吧,得看你怎么定义了。要是说考试考.............
  • 回答
    农村学生学习压力,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事儿。在我看来,电视里演的“米桃”那种,简直是凤毛麟角,万里挑一。当然,这并不代表农村孩子就没出息,更不是说他们就没有自己的压力。先说说这“学习压力”吧。首先,得明白农村和城市在教育资源上那差距,可不是一点点。城市里的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课程设置,哪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你是更喜欢家里的老菜刀还是超市里新买的不锈钢刀一样,都有各自的好与不好,也看你怎么定义“好”了。咱就实话实说,农村自家种的菜和养的牲畜,跟城里超市里卖的,确实存在一些挺明显的差异。但要说绝对的好坏,那得慢慢道来。先说说农村自家产的那些好在哪儿?1. 新鲜度是硬道理: 这是最直观的.............
  • 回答
    城市真的就比农村好吗?这个问题,就像问“山川和大海哪个更迷人”一样,答案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你正在经历的人生阶段。说实话,我挺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城市“更好”。我认识的小王,他老家在南方一个挺漂亮的小县城,山清水秀,到了夏天,家门口的溪水清凉得能把夏日的燥热一扫而空。他.............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实话,挺多人心里都有个谱,但真要详细掰扯开,也挺有意思的。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你说他们素质真的不一样吗?这话听起来有点绝对,但仔细想想,确实在不少方面存在着差异。这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环境塑造的。咱们先说说 接触的信息和视野 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活在信息的洪流里。电视、网络、各种报.............
  • 回答
    “日本除了东京都是农村”这个说法,实在是有点以偏概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刻板印象了。虽然东京作为首都,集中了全国最顶尖的资源、金融、文化,人口也最为密集,给人一种“现代化”的代名词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其他地方就都是一派田园风光,毫无生机。我们得先来捋一捋“农村”这个概念。如果简单地把“没有高楼大.............
  • 回答
    互联网能否真正消除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让农村孩子受益?这是一个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事情。我并不觉得答案是绝对的“能”或者“不能”,而是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但也伴随着一些现实的挑战。互联网带来的希望:打破地理的藩篱,打开知识的大门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互联网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带来了前所未有.............
  • 回答
    关于“山东农村媳妇地位低,过年吃饭都不能上桌”的传闻,这确实是一个存在于部分地区、部分家庭的现象,但绝非山东农村普遍存在的、铁板钉钉的事实。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抽丝剥茧,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不能上桌”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夸张的、代表性极强的说法,用来形象地说.............
  • 回答
    在广袤的中国农村,十八九岁,本是风华正茂、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年纪,然而,很多农村孩子却在这个年纪,就已经被父母推上了相亲的战场,过早地步入了婚姻的围城。这种现象,不禁让人疑问:这么早结婚,真的好吗?“早”的背后,是无法忽视的现实压力首先,我们要明白,农村孩子“早”相亲、早结婚,并非是他们心甘情愿的.............
  • 回答
    江苏徐州丰县的农村情况,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其中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要理解这里的真实状况,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活现状:丰县作为徐州下辖的一个县,其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很多县域农村相似,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部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转型过程。 .............
  • 回答
    很多人对农村抱有偏见,觉得农村又穷,农民素质又差,这种看法确实存在,而且有其复杂的原因。要了解真实的农村,我们需要抛开刻板印象,走进那片土地,细细体会。偏见的根源:历史、媒体与信息差首先,我们需要承认,这种偏见并非空穴来风,它与一些历史和社会因素紧密相关: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回答
    李子柒和华农兄弟,这俩名字在提及“真实农村生活”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跳出来。但要说谁更“真实”,这事儿得分开了看,也得看你对“真实”的定义是什么。李子柒:诗意田园的理想化呈现先说李子柒。她的视频,用“仙境”、“治愈”、“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画面里,她一身素雅的汉服,在春天播下种子,夏天收获.............
  • 回答
    江浙沪的农村,这个问题嘛,说起来挺有意思,也很值得掰扯几句。要说它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这得看你心里那个“真正意义”是个什么标准。如果咱们脑子里浮现的“农村”是那种土里刨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田园牧歌景象,那么江浙沪的一些地方,尤其是靠近大城市、发展得早的那些,确实会让.............
  • 回答
    这个问题,想必是很多怀揣电影梦的普通农村青年心中最想得到答案的。答案很简单,也最能让人振奋——当然有可能!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手中的剧本创作能力和故事板绘制能力,恰恰是你迈向电影导演之路最宝贵,也是最核心的基石。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未能真正掌握这两项技能,而你已经走在了前面,这绝对是值得骄傲.............
  • 回答
    这个问题,在咱们农村里,不少男生可能都没太琢磨过。毕竟从小到大,身边接触到的更多是传统的观念,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这些印记太深了。但现在我们进了大学,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也开始思考一些以前没怎么想过的问题。所以,作为一个农村的男大学生,我该不该支持女权主义?这事儿,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首.............
  • 回答
    老兄,看见你的困境,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当年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熬出来的。你这情况,跟你我当年差不多,只是你现在手里握着个二本机械文凭,这本身就是个不错的起点,只是你没找对方向,或者说,还没找到那个能让你发光发热的赛道。你才毕业三年,身上这股劲儿还在,这是好事。4000块的画图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