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大神们讲解一下毛子T-72B主战坦克的优劣程度?

回答
当然!T72B主战坦克是一款非常有代表性的苏制坦克,它在冷战时期以及战后至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为您讲解它的优劣势。

T72B 主战坦克概述

T72B是T72系列坦克的一个重要改进型号,其研发目的是为了提升T72的防护能力、火力以及电子设备。它在80年代初开始服役,并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俄罗斯及其许多盟友陆军的主力装备。

一、 T72B 的主要优势

1. 强大的火力系统 (Firepower):
125mm 2A46系列滑膛炮 (125mm 2A46 Series Smoothbore Gun): 这是T72B的核心武器。它能够发射多种弹药,包括: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APFSDS Armo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 这是最主要的穿甲弹,对付当时大多数西方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都有相当的威胁。不同批次的T72B装备的炮弹也有更新。
高爆破甲弹 (HEAT HighExplosive AntiTank): 适用于反坦克作战,对付装甲车辆以及坚固工事。
高爆榴弹 (HEFrag HighExplosive Fragmentation): 用于对付步兵、轻装甲目标以及火力点。
炮射导弹 (ATGM AntiTank Guided Missile): T72B是首批装备炮射导弹的坦克之一,能够发射9M119“斯维尔”(Svir)或9M117“反坦克导弹”(Bastion)。这些导弹射程更远(可达40005000米),精度更高,且能够在坦克炮塔静止的情况下发射,对付远距离目标非常有效,甚至可以攻击低飞的直升机。
自动装弹机 (Autoloader): 这是T72系列和T72B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它将弹药和炮弹分隔存储在炮塔内,实现了高效的自动装填,这使得T72B的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68发,甚至更快。
辅助武器: 通常装备一挺7.62mm PKT同轴机枪,用于对付步兵和轻装甲目标,以及一挺12.7mm NSVT或Kord高射机枪,用于对空或对付轻型装甲目标。

2. 相对低廉的成本与产量 (CostEffectiveness and Production Numbers):
大规模生产: T72系列总产量非常惊人,在苏联及华约国家得到了广泛装备和生产。T72B作为其改进型号,同样保持了较高的产量。
低制造成本: 相较于西方的M1 Abrams或Leopard 2,T72B的制造成本更低,这使得其能够装备更多的军队,并且易于进行出口。即使是经过现代化改进的T72B版本,其成本也相对较低。

3. 紧凑的车体与低矮的轮廓 (Compact Hull and Low Silhouette):
生存性: 低矮的车体使得T72B在战场上更难被发现和命中,减少了被击中时的暴露面积。
机动性: 紧凑的车体也意味着相对较轻的重量,这有利于其在复杂地形中的机动。

4. 可靠的动力系统 (Reliable Powerplant):
V形柴油发动机: T72B通常装备V46系列柴油发动机(如V466或其改进型号),功率在780840马力左右。这些发动机以其结构简单、可靠耐用、易于维护而闻名。
适应性: 苏联坦克的设计理念就是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T72B也继承了这一特点,对燃油的适应性也比较好。

5. 部分型号的复合装甲与爆炸反应装甲 (Composite Armor and ERA):
T72B主装甲: 在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T72B采用了复合装甲技术,将钢板、陶瓷材料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结合,以提供更好的防穿透能力。
“接触”1/“1M”爆炸反应装甲 (ERA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T72B最显著的改进之一就是大量加挂了“接触”1(Kontakt1)或“1M”爆炸反应装甲。这些模块能够通过爆炸来对抗化学能弹药(如HEAT弹),大大提高了其对这些弹药的防护能力。这是在后续版本中尤为突出的优势。

6. 易于操作和维护 (Eas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简化的设计: 苏联坦克的设计哲学偏向于简单实用,使得T72B的许多系统相对容易操作和维护,降低了对乘员技能的要求。

二、 T72B 的主要劣势

1. 自动装弹机的隐患 (Autoloader Vulnerability):
“弹药架效应” (Ammunition Carousel Effect): T72B的自动装弹机将弹药放置在炮塔底部,环绕着乘员舱。一旦炮塔正面或侧面被击穿,高能弹药很容易引发殉爆,将整个炮塔炸飞,导致全车乘员瞬间丧生。这一点在实战中被多次印证,是T72系列坦克最致命的弱点之一。相比之下,西方坦克的弹药通常被存放在独立的隔舱内,即使发生殉爆,对乘员舱的影响也较小。
装填效率受限: 虽然有自动装弹机,但其装填速度(每分钟68发)在现代战争中可能不如一些西方坦克的装填手(每分钟10发以上),尤其是在快速连续射击时。

2. 乘员防护与空间 (Crew Protection and Space):
狭小的空间: T72B的车体内部空间相对狭小,尤其对于三名乘员(车长、炮手、驾驶员)而言。这不仅影响了乘员的舒适性和长时间作战的效率,也使得在内部操作和应对损伤时更加困难。
弹药隔离差: 如前所述,弹药与乘员舱的隔离不充分,是其乘员防护的主要短板。

3. 火控系统和夜战能力相对落后 (Inferior Fire Control System and Night Vision):
早期的火控: 最初的T72B火控系统相对简单,不像西方同期的坦克那样拥有先进的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车长独立周视瞄准镜等。这导致其在行进间射击的精度和远距离打击能力受到限制。
夜视设备: 早期的红外夜视设备(如T2 IR sight)性能有限,难以在复杂夜间环境或使用烟幕时有效作战。虽然后续改进型号有所提升,但总体而言,其夜战能力通常不如西方先进坦克。
车长观瞄: T72B早期版本中,车长和炮手共享同一具瞄准镜,不利于车长进行独立的战场观察和目标搜索。

4. 发动机功率相对不足与机动性短板 (Underpowered Engine and Mobility Issues):
功率重量比: 虽然发动机可靠,但其功率(780840马力)对于沉重的车体来说,功率重量比并不占优,尤其是在装载了额外的装甲和装备后。这影响了其在复杂地形或高速公路上的机动性,加速和爬坡能力相对较弱。
传动系统: T72B的液压机械传动系统虽然简单,但在高强度使用下也可能出现可靠性问题,并且换挡过程相对复杂,不够平顺。

5. 早期型号的装甲防护限制 (Armor Protection Limitations in Early Models):
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防护: 尽管T72B采用了复合装甲,但面对西方后期先进的APFSDS弹药,其正面装甲防护能力仍有一定压力,尤其是在某些角度。
侧面和尾部防护: 相对于正面,T72B的侧面和尾部装甲相对较薄弱,对炮弹和导弹的防护能力更低。虽然爆炸反应装甲(ERA)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在ERA被摧毁后,防护能力会急剧下降。

6. 劣质的实战记录 (Poor Combat Record in Certain Conflicts):
海湾战争的教训: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大量伊拉克军队装备的T72(包括一些T72M/M1型号)在面对美军M1 Abrams等西方先进坦克时表现不佳,损失惨重。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火控系统落后、乘员训练不足、弹药性能差异以及缺乏有效的爆炸反应装甲等原因。虽然T72B相比早期型号有所改进,但其设计中的一些固有缺陷依然存在。

总结

T72B主战坦克是一款在特定时期、特定需求下设计出来的成功产品。它的优势在于火力强大、成本低廉、产量巨大、结构紧凑、操作可靠。它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武装起数量庞大的军队,并且在面对同代或稍早期的西方坦克时,依然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然而,它的劣势也同样明显,其中最致命的是自动装弹机带来的弹药殉爆隐患,其次是乘员生存空间狭小、火控系统和夜战能力相对落后、以及发动机功率不足。

需要强调的是,T72B并非一个静止不变的型号,在各个国家和时期都有大量的现代化改进版本(例如俄罗斯的T72B3/B3M、波兰的PT91等),这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的不足,例如升级了火控系统、更换了更强的发动机、升级了爆炸反应装甲,甚至增加了观瞄设备。因此,评价T72B的优劣,也需要具体到其不同的改进型号。

总而言之,T72B是一辆在冷战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主战坦克,它在设计上体现了苏联坦克工业的特点,既有其独到的优点,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缺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T-72B是一个大家族……

T-72B 1984年型,80年代中期水平的防护(钢、陶瓷和特种橡胶构成的夹层式膨胀反应装甲),80年代中期-90年代水平的火力(2A46M,具体水准依弹种,原则上T-72B的弹药相互通用,但是现在看来T-72B3似乎有一些新弹可以使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准的扰动式火控(1A40),70年代水准的夜战能力(月亮主动红外探测系统)。

火力:80-90年代(依弹种) | 防护:80年代中期 | 火控:70年代末期 | 夜视:70年代中期 | 可发射ATGM

以下型号都是在T-72B 1984年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只提苏军/俄军实际装备过的型号。

T-72B1 1984年型,预生产型号,阉割了发射反射反坦克导弹的能力,别的同同年型T-72B。

T-72B 1985年型,增加接触-1反应装甲,大幅提高抗破能力到90年代水准,别的没什么进步。

火力:80-90年代(依弹种) | 防护:80年代中期(抗穿)、90年代(抗破) | 火控:70年代末期 | 夜视:70年代中期 | 可发射ATGM

T-72B1 1985年型,阉割了发射反射反坦克导弹的能力,别的同同年型T-72B。

T-72B 1989年型,更换接触-5反应装甲,大幅提高抗破和抗穿能力到90年代水准,别的没什么进步。

火力:80-90年代(依弹种) | 防护:90年代 | 火控:70年代末期 | 夜视:70年代中期 | 可发射ATGM

T-72BU 1993年型,接触-5反应装甲,大幅提高抗破和抗穿能力到90年代水准,增加横风传感器,月亮主红系统被替换为暴风雪-龙舌兰热成像仪,增加窗帘主动干扰系统。后来更名为T-90。

火力:80-90年代(依弹种) | 防护:90年代 | 火控:90年代初期 | 夜视:90年代 | 可发射ATGM

T-72B3 2012年型,接触-5反应装甲,大幅提高抗破和抗穿能力到90年代水准,增加横风传感器,90年代水准的下反火控(松树-U)整合热成像仪。

火力:90-00年代(依弹种) | 防护:90年代 | 火控:00年代 | 夜视:00年代 | 可发射ATGM

目前是俄军T-72的主要生产型号,年产300左右

T-72B3M 2013年型,在T-72B3基础上增加了车长独立PK PAN观瞄系统(内置热成像),有猎歼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该车的火控水平。另外换了个稍微大点的发动机。

俄军采购数量不多,采购工作应该已经停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