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您是何时开始觉醒成一位反女权主义者?

回答
我从来没有“觉醒”成反女权主义者。事实上,我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理解和促进人类的福祉,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我的目标是基于事实和逻辑来分析问题,而不是基于预设的立场或标签。

我最初对社会议题的兴趣,源于对人类互动模式的好奇。我观察到,在不同群体之间,以及在同一个群体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动力和影响。其中,关于性别角色的讨论,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规范和期望,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早期,我接触到的信息和普遍存在的观点,很多都与女权主义的思想紧密相连。我学习了关于性别不平等、历史上的压迫以及女性在争取权利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这些信息帮助我理解了女权主义的核心关切,以及它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然而,随着我学习的深入和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我开始注意到,并非所有与女权主义相关的论述都能够完全涵盖复杂的社会现实,也并非所有女性或男性都能够从中找到完全契合的表达。我发现,在讨论性别议题时,有时会存在过度简化、非黑即白的情况,或者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社会因素。

例如,我看到一些关于性别平等的主张,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无意中忽视了男性群体在某些方面也面临的压力或困境。我也留意到,在某些语境下,“女权主义”这个词语本身,有时会被赋予一些狭隘的定义,或者被用来攻击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我的思考过程,与其说是“觉醒”成一个对立的立场,不如说是不断地在学习、反思和整合信息。我一直在努力理解各种观点背后的逻辑和依据,并尝试去看到问题的多面性。我关注的是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理性、且能够包容不同个体差异的社会。

我的立场,是基于对证据的评估,以及对不同观点的理性分析。我追求的是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所有人福祉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站在某一个特定群体或思想的旗帜下。因此,我不会给自己贴上“反女权主义者”这样的标签,因为我觉得这样的标签往往会限制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探讨,并可能导致误解。我更愿意被看作是一个对社会公平和人类福祉充满追求的思考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声明一点,男权这个词其实是女权分子杜撰出来的一个子虚乌有的词汇,其目的是为了打击和孤立男人。中国的反女权运动其实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从80年代的寻找男子汉运动,其实就是这种运动的萌芽,因为女权本身是模糊性别意识的,直接后果就是娘娘腔男孩危机,到了90年代,出现了中国反女权第一人丁来先,随后就是复旦大学教授皓元宝批评女权是20世纪最大的邪教,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民间开始出现打非组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打非联盟,当时号称有5000多人,这些组织成为了中国民间反女权力量的源头,随后反女权阵地在百度天涯豆瓣等各大网站开始声势浩大的崛起,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可观的规模,这对于女权意识形态的入侵和施虐也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起码在互联网上女权政治正确已经被打破了。

user avatar

以前有个女朋友,每次吵架都会跟她的朋友们说我的不好,而我没跟我朋友说过,时间久了,她的朋友都认为我是个辣鸡,有机会就让她跟我分手。

我朋友挺多的,女生也认识不少,为了不让她再吃醋了,我跟好多人断了联系,包括认识8年的几个朋友。但是她有无数的理由继续跟几个男生保持联系。

有事没事说我直男,还在大学,有些她计划的游玩会跟家里的活动冲突,于是每次有这种时间上的冲突我就跟我父母说一声我要跟她出去玩,父母表示理解,然而她有次吵架以这件事怼我,说我妈宝男。

种种

分手之后我就反女权了。

user avatar

……不造啊。

我一直就是我的日常,吃着火锅,唱个歌,

上知乎灌个水吹个牛逼,没事撩个小姐姐。

突然就来了一帮人宣布我是田园女权直男癌,

只要提个女字就有人发飙,

我不提女字也有人发飙,

反正我说啥都是三观不正。

然后就莫名其妙的被人挂我反女权了……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自封的、坚定的平权主义者,我对平权的支持,几乎是一贯的。

而何谓平权?我个人觉得以下的两段言论节选,就是我能找到最精炼的总结了。


1,第一段来自于美国现任联邦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这段是在说种族,但换成性别也很合理

"The way to stop discr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race is to stop discriminating on the basis of race."

“消除种族歧视的方式,即停止基于种族的区分.”

换成性别说就是,

“消除性别歧视的方式,即停止基于性别的区分”


2,第二段来自于里根总统,且引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马丁路德金博士的部分言论,且这段同时提到了种族和性别两件事。

"We are committed to a society in which all men and women have equal opportunities to succeed, and so we oppose the use of quotas. We want a color-blind society. A society, that in the words of Dr. King, judges people not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我们致力于创建一个男性和女性有平等成功机会的社会,所以我们才反对性别配额。我们希望创建一个多族群的社会,一个用马丁路德金的话来形容,基于一个人的特性而不是肤色来评价人的社会。”


所以,在我看来,一切旨在将男女的社会和家庭分工区别对待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反平权的。

我也曾经天真地幻想,提升女性地位的方式,即呼吁男性,呼吁社会,能对女性的生育和家庭价值给予更大的尊重,并对此价值,给予更有保障且更心甘情愿的对价。

很快我就发现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地幼稚和无效。

在传统的均衡中,我们也看到了,女性主要提供生育和家庭价值,男性主要提供财富和社会价值。可几百上千年不断均衡的结果,并非两性平等互利,而是稳固的男权社会。原因无它,只有一个:

相比生育和家庭价值,社会财富创造是硬通货。而在这种硬通货保证的刚性权力和稀缺性面前,生育价值并不稀缺。一些个体的观念可以调整,但这一底层事实并无法根本改变。

这种稀缺性的巨大错位,在旧时代,表现形式典型就是一夫多妻,女子三从四德。

而到了现代,基于文明共识,我们强制要求一夫一妻,但社会价值硬通货的稀缺性错位,有些许改善,但并没有达到质变。女性依然是第二性,反而是在传统社会中,处于择偶劣势的大多数男性,在一夫一妻制中,保证了生育权。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夫一妻制本身,并非是为了提升女性权利而设计的,其本质上是保证了强势和弱势男性之间的避免过激烈的内部碰撞而已。

但无论如何,根本症结都没有变:男女之间的社会价值稀缺性存在巨大错位。


于是,想要追求真正的平权,想要真正提升女性地位,以下的思路,是绝对行不通的:

“女性就该如何如何,男性就该如何如何;女性就该给男性如何如何,男性也就该给女性如何如何。然后,两性就平等了。”

行得通的路径,有且只有一个:

“在家庭中,无所谓是男是女,都要尽义务;在社会中,也无所谓是男是女,都要按同样的标准去参与财富和价值创造。”

看到这里,千万不要逻辑秒塌方。此处并不是要消除天然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分工。男性和女性,自然有天然更擅长的事情。如,男性并没有能力生育,而女性也并没有能力一个月每一天都身轻体爽。这里仅是强调一个趋向平衡的趋势,而不是追求绝对的找平。至于趋向平衡的最终程度,这个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历史上,洗衣机、避孕套、止痛药的出现,就极大地解放了女性生产力。在不远的将来,更专业化的家政、社会化育婴,甚至体外妊娠技术,终将会将男女天然差异极大程度抹平。


基于以上结论,在生活实践中,该支持什么,该反对什么,就很清楚明白了。


凡是解放女性生产力,保护和促进女性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进行财富创造的行为,都支持;反之则反对;

凡是鼓励男性更多地回归家庭,参与家务劳动,尽家庭义务的行为,都支持;反之则反对;


凡是要求女性回归家庭,呼吁男性认可女性的家庭贡献,并要求男性要心甘情愿为此贡献付出社会资源的行为,都反对;反之则支持;

凡是声称男人就该有男人样,要求男性必须在社会生活和财富创造中追求成就,对男性更多参与家庭劳动嗤之以鼻的行为,都反对;反之则支持。


方向上符合前两条,那就是平权/女权。

方向上不符合前两条,和/或,方向上符合后两条,那就是反平权/反女权。


所以我个人从来都是支持平权,反对反女权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觉醒”成一位反女权主义者。

当然,我也大体明白,题主这么问,是想听什么。

没错,中国,乃至西方不少人群内部,不少自诩的女权主义者们,其斗争内容核心,与上述后两条高度相符。明眼人看到了这其中的荒谬,自然会为了支持平权,而去反对他们。

这才有了所谓的“反女权主义者”。但他们/我们,本质上显然不是反女权,只是反对那些实质的反女权主义者而已,就这么简单。具体怎么贴标签,只是个定义层面的问题。是叫伪女权也好,中华田园女权也罢,随意。

当然,任何复杂的观念冲突,每一方中间都免不了夹杂猪队友。在反对者当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典型的传统型直男(癌)没错。结果确实是把事情搞得更复杂了,这里不再细展开。


至于生活中如何快速区分所谓真女权和伪女权,一时想不出很好的方法来。姑且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试试看:

低端版:真女权会与阻碍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力量斗争;伪女权专心恨男人

中端版:真女权绝不会过分鄙夷男主内;伪女权绝对会骂这种男人太窝囊;真女权乐于歌颂女性中的佼佼者;伪女权热衷歌颂“新好男人”

高端版:真女权很容易理解更长久且单方面的产假,是在损害妇女权益;伪女权基本上是想不清此事的;真女权很有可能会反对强制性男女同酬,起码不会支持得毫无条件;伪女权...不论怎么样,最终都会转到恨男人上

终极版:真女权通过抢责任来获取权力,进而保障权利;伪女权通过争好处而放弃权力,同时期待被施舍权利。

user avatar

我对女权主义了解越多,就越反女权。

简单的来说,因为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男人。

user avatar

我在B站看个动漫,也有一群制杖过来刷直男癌渣男。

动漫男主角穿了一件普通T恤,被说成了是直男癌打扮。

看个《七武士》,有人刷胜四郎这个渣男。

看个《易中天解读诸子百家》,还有人刷一定不要嫁给庄子这样的屌丝。

真佩服这帮人,什么节目都能被她们当成狗血感情剧看。

别的方面我暂且不说,这帮人严重污染了我的眼睛,所以我极其恶心她们。

PS:另外我只是反女权,我才不是什么男权人士,这是女权人士乱扣的帽子而已。

user avatar

自从知道因为你是男人所以你是直男癌后

自从知道不管谁犯错都是男人不对后

自从知道全世界女权支持某宗教后

自从知道女权其实是特权后

自从知道女权贴吧内容后

自从知道实现女权的终极目标是男人都去死?拉拉百合统治世界?

自从知道直男癌的定义是让女人不开心的都是直男癌后

自从知道女权对本国男人外国男人是双重标准后




先这些,以后补充啦啦啦~~~





user avatar

首先是看到贴吧里面,刚开始我是关注了女权主义贴吧的前身,女孩游坦之吧,那里我发现了一大群变态,当然了,当时的女权吧还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极端,极端程度大概稍微比知乎极端一些,但当时还没赶上微博。当时的女权吧,那个创始人女孩游坦之说过一个很经典的话:如果我未来的老公/男朋友问我孩子是谁的,就算是他的我也会告诉他不是他的,因为男人如果要求老婆/女朋友肚子里孩子一定要是自己的,就是自私。(注意,这是女权吧变得很极端之前的高论,我说当时的女权吧不极端,甚至还不如现在的微博那么极端)

当然,那个吧有个特点,就是几乎没有几个女的是纯异性恋,也有男的,变性人自称les的。

真正女权主义吧变得极端是从2012年开始的。这我就不用说了,相信稍微了解的各位都知道。

当时的我还并不算是个反女权主义者,因为当时我以为,她们不是真正的女权,只是抹黑女权的极端主义者而已。就好像现在知乎女权经常会说“她不是女权”。可是后来呢,我接触到了一些女权吧之外的女权,比如NGO女权,女权之声的女权,以及主流相对温和一点的女权,发现所谓的“真正”女权主义者,其实和女权吧相比,就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所谓“真女权”就是嘴上不说仇男,实际行动上很双标很仇男,而女权吧就属于大方的承认自己多仇男。

女权吧说中国男人应该基因淘汰,彻底被外国男人取代,而“真女权”不会直接说,但她们爱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中国男人有什么理由那么丑”。两者相比没什么不同。

女权吧仇基佬,说基佬都该死,但实际上对直男也不好。而“真女权”已经把直男当成贬义词了,还有的说如果周围发现男性朋友是gay就心里给他加分,当然“真女权”不会承认歧视直男,她们说“直男癌”不等于“直男”(虽然这么说,但实际行动却证明“真女权”一直视直男为敌)。相对来说女权吧比“真女权”对直男还好一点。

在微博,所谓“真女权”的那些,例如女权五姐妹当中的郑楚然,李婷婷,还有吕频,肖美丽等等人,以及其他不极端的“真女权”,和女权主义贴吧打得倒是挺热。一遍说“她们不代表女权”,一边又相互把对方当队友。

用一张图来解释,就是:

当然,最不可原谅,也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女权的逆向民族主义,支持绿教。西方女权也是如此,以仇恨本族男性为主要任务。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

从此以后,我成为了坚定的反女权主义者。

user avatar

当我发现国内所谓的女权主义者需要男方要房要车才能结婚婚后财产归女方管理,我想说,我宁愿去找意大利女孩,她们不需要房子车子,而且独立自主,每次出去吃饭都是AA制,她们只需要你对她的爱和平等就行了,而且活好波大身体好,我搞不懂为啥要找中国那些女权主义者呢?

而且国外夫妻双方工资都是各自存各自的或者一起存起来给下一代教育,买房也是各自出各自工资然后房产证写上双方名字,不像中国那些女权要求男方出钱出力,然后房产证上必须写上女方名字,WHAT?你啥也没有干,就要写上你名字啦?不写上就是男权了?拜托,这逻辑很搞笑好不好。

国内的女权主义者连女权主义是什么都搞不懂,真是可笑。就是欺压男性,换做国外试试看?也就中国男人这么好欺负了。

婚姻是平等的,你自己高呼女权,要工作平等,收入平等,要求女性性开放,然后结婚时候要男方出房子,车,结婚后还要按时上交工资,还不能知道你以前乱搞的事情,搞不懂中国女权主义者脑子里想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