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科技文明和魔法文明发生了战争,那么哪个文明胜利的可能性大?

回答
科技文明和魔法文明的战争,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其结果将高度依赖于双方具体的设定、发展程度以及战争的策略。要判断哪个文明胜利的可能性更大,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以及可能采取的对抗方式。

一、 科技文明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标准化与可复制性: 科技产品具有高度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一旦某种技术被研发成功,就可以大规模生产,形成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例如,先进的枪械、飞机、坦克等。
信息处理与通信: 科技文明在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传播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先进的雷达、侦察卫星、通信网络能够提供实时的战场态势,并实现高效的指挥和协同作战。
自动化与机械化: 科技文明可以利用机器人、无人机、自动化生产线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提高作战效率和生存能力。甚至可以开发出自主学习、自主决策的AI武器系统。
物质科学与工程学: 科技文明擅长利用物质科学和工程学原理,制造出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武器和装备,如高能激光、电磁炮、核武器、先进装甲等。
后勤与生产能力: 健全的工业体系和高效的供应链能够保障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能源和物资供应,支持长期作战。
适应性与迭代能力: 科技的发展是持续的、迭代的。即使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科技文明也能快速学习、分析对手的弱点,并迅速研发出针对性的反制技术。
能源利用: 科技文明拥有成熟的能源利用体系,从化石燃料到核能,再到未来的可控核聚变,能够为战争机器提供强大的动力。

劣势:

依赖基础设施: 许多先进科技的运用高度依赖于复杂的基础设施,如电网、卫星系统、网络通信等。一旦这些基础设施被破坏,科技文明的作战能力将大幅下降。
能源消耗: 高科技武器和装备通常需要巨大的能源支持,一旦能源供应受阻,其威力将大打折扣。
对物质的依赖: 科技武器的制造和维护需要特定的原材料和工业基础,如果这些资源被切断,科技文明将难以维持生产。
“智能”的局限性: 尽管AI能力强大,但其“智能”仍然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的,可能在面对完全未知、非逻辑性的魔法攻击时显得束手无策。
脆弱性与目标性: 许多科技武器具有明确的物理目标和工作原理,更容易被针对性地破坏或干扰。

二、 魔法文明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非物质攻击与干扰: 魔法往往作用于非物质层面,如精神、灵魂、能量流等,这使得传统的物理防御手段可能无效。例如,精神控制、幻术、诅咒、能量罩等。
无视物理定律(或部分无视): 魔法的本质可能在于操纵现实的底层规则,从而实现超越物理限制的效果。例如,瞬间移动、空间扭曲、元素操纵、生命力转移等。
强大的单体爆发力: 某些强大的魔法师可能拥有瞬间摧毁城市、改变地形的毁灭性力量,其单体杀伤力可能远超科技武器。
隐蔽性与难以追踪: 许多魔法攻击可能难以被科技手段侦测和追踪,例如潜行魔法、隐形术、心灵感应等。
可持续性与再生能力: 一些魔法可能依赖于施法者的精神力、生命力或自然能量,如果施法者或能量源能够再生,其可持续性可能更强。例如,通过冥想恢复法力,或者从环境中汲取能量。
精神与意志的对抗: 魔法文明可能更侧重于精神和意志层面的较量,强大的意志力可能成为一种强大的防御和攻击手段。
环境改造与利用: 魔法师可以利用魔法直接改造环境,例如召唤风暴、引发地震、控制植物生长等,为己方提供优势。

劣势:

个体能力差异巨大: 魔法师的强弱往往与个体天赋、训练和精神力有关,个体之间的差距可能非常悬殊。高水平的魔法师可能非常稀少。
学习与掌握难度高: 学习和掌握强大的魔法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严苛的训练和特殊的资质,难以大规模普及和快速培训。
精神消耗与反噬: 施展强大的魔法往往需要巨大的精神力消耗,过度消耗可能导致虚弱、失忆甚至死亡。某些强大的魔法也可能伴随严重的风险和反噬。
对特定媒介的依赖(可能): 某些魔法可能需要咒语、符文、法杖、魔力宝石等媒介,如果这些媒介被破坏或限制,魔法的施展会受到影响。
缺乏大规模、同步的精确打击能力: 尽管魔法师可以拥有毁灭性的力量,但实现像科技武器那样的精确打击和协同作战可能更为困难。
后勤与生产的限制: 魔法文明的“后勤”可能更多依赖于施法者自身的体能、精神力以及稀有的魔法材料,其大规模生产和供应能力可能不如科技文明。

三、 战争的可能形态与影响因素

在假设科技与魔法文明发生战争时,胜利的可能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魔法的本质与规则:
魔法的范围和限制: 魔法能否穿透现代材料?魔法能否被反制或干扰?魔法的施法距离和范围有多大?魔法攻击的精度如何?
魔法的能量来源: 是依靠施法者自身,还是可以从环境中汲取,或者需要特定的“魔法能量源”?
魔法的“技术”门槛: 魔法是少数天才的领域,还是可以通过训练普遍掌握?

2. 科技的范畴与发展程度:
反魔法技术: 科技文明是否研发出了能够侦测、干扰、抵消甚至吸收魔法的科技?例如,能量屏蔽罩、反魔立场、心灵干扰器等。
主动防御: 科技文明能否快速部署能够防御魔法攻击的系统?
信息战与心理战: 科技文明能否通过信息战和心理战来瓦解魔法文明的士气或干扰其魔法施展?

3. 战争的起始与策略:
偷袭 vs. 公开宣战: 如果是突然袭击,拥有强大单体攻击力的魔法文明可能在初期占据优势。如果是公开宣战,科技文明的准备和工业能力可能发挥作用。
战场环境: 魔法可能在某些环境中更有效(如充满自然能量的地方),而科技则在工业化城市中更具优势。
消耗战 vs. 闪电战: 如果是长期的消耗战,科技文明凭借其强大的生产和后勤能力可能更占优势。如果是快速、决定性的打击,魔法文明的毁灭性力量可能更关键。

4. 个体对抗与集体对抗:
魔法师 vs. 士兵: 单个强大的魔法师可能能轻易屠杀普通士兵,但科技文明的部队可以利用火力和数量优势进行消耗。
魔法师 vs. 科技装备: 魔法师能否用魔法摧毁坦克、飞机或核弹?科技装备能否抵御魔法的侵蚀?

四、 胜利的可能性分析

考虑到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推测:

可能性一:科技文明占优的可能性较大

大规模生产与协同: 科技文明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作业和高效协同能力。一旦科技文明成功研发出克制魔法的手段(例如,能够干扰精神力的设备、能够吸收或反射魔法能量的材料),他们就能以压倒性的数量和组织优势将魔法文明淹没。
信息优势: 科技文明在情报收集、分析和指挥上的优势,可以让他们更有效地识别魔法文明的弱点,并精确打击。
“反魔法”技术的突破: 如果科技文明能够找到魔法的“科学”原理,并将其转化为技术手段,比如制造出能够模拟、干扰或抵消魔法的设备,那么魔法文明将难以招架。
对基础设施的依赖并非绝对劣势: 虽然科技依赖基础设施,但如果科技文明能够建立起强大的分布式系统和后备能源,以及能够快速修复或替代受损设施,其劣势就会减小。

可能性二:魔法文明占优的可能性存在,但条件苛刻

“魔法”的绝对优势: 如果魔法文明拥有的魔法,其威力、范围、隐蔽性或非物质性达到了科技文明完全无法理解和对抗的程度。例如,能够瞬间抹除物质、操纵现实结构、或者能彻底摧毁科技文明的“思维”本身。
关键技术的先发优势: 如果魔法文明能够利用其魔法能力,在战争爆发初期就摧毁科技文明的核心基础设施、通信网络,或者关键的指挥和生产系统,那么他们有可能在科技文明反应过来之前取得决定性胜利。
大规模、同步的魔法攻击: 如果魔法文明能够集结大量高阶魔法师,施展覆盖全球或关键战略区域的大规模毁灭性魔法,且科技文明无法有效防御,那么魔法文明也可能获胜。
对科技的“免疫力”: 如果魔法文明的生命形态或生存方式能够不受科技武器(如辐射、高压、真空等)的影响,而科技文明却对某些魔法(如精神攻击)异常脆弱,那么魔法文明将具有巨大优势。

可能性三:势均力敌,长期消耗,或者都遭受重创

相互克制与制衡: 双方可能都拥有能够有效对抗对方的手段,导致战争陷入僵局。例如,科技文明的能量护盾能抵挡魔法攻击,但魔法文明的隐身和瞬移能力使其难以被捕捉。
“黑色幽默”式结局: 双方都将对方视为无法理解的异类,并出于恐惧或误解而发动攻击,最终导致双方都因过度消耗而走向衰落,甚至整个世界都被战争摧毁。

总结来说,在大多数设定下,我会倾向于认为科技文明在长期战争中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但前提是科技文明能够迅速理解并找到对抗魔法的有效手段。科技文明的优势在于其可扩展性、标准化、信息处理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这些是支撑现代战争和长期冲突的关键。

然而,如果魔法文明拥有的是那种“超越科学理解”的、能够从根本上颠覆物质世界规则的强大魔法,且能够克服其个体差异和学习门槛的限制,那么魔法文明也存在获胜的可能。

最终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魔法”到底是什么,以及“科技”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这是一个关于设定和想象力的游戏,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出发,科技文明的优势更为“系统化”和“可复制”,在现代战争的逻辑下,更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听过一句很有趣的话,就是“如果切割磁感线不产生电,那我们现在应该是蒸汽文明”

现代社会的一切都基本建立在电能身上,如果这个世界的基本定律出现了一丝偏差,整个现代文明马上就会不复存在。

我记得有一部美剧《灭世》讲的就是电力消失之后的末日场景。

科学,其实就是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

科技之所以是科技,魔法之所以是魔法,只是因为前者代表着这个宇宙的规律,而后者只是人类的幻想。

因为它本来就是这样,本来就可以这样,所以人类才能通过智慧来发现并利用它们,而那些被摒弃为封建糟粕与错误的,是因为它们被证实了是虚假的,是行不通的,不讲道理的。

如果有那么一个世界,不存在电磁感应的定律,或者不管存在与否,反而大气中存在着可以供人类吸收利用的能量粒子,那么对他们来说,人体能放出冰霜火焰雷电,操纵土石大气就是自古以来的真理。

他们的迷信可能会是认为这种力量是神赐予的,拥有它的是天选之人。然后当死灵法术,炼金术,和生命系法术得到发展时,他们会发现元素的本质,会发现人体为何能操纵它们,更会发现那些所谓神明可能只是一些元素的高度聚合体。

然后研究并探明,利用这些规律,才是他们的科学,以此发展出来的才是科技。

至于什么蒸汽文明,电力文明,人类不能放魔法的世界才是只存在于幻想中的魔法。

所以科技文明与魔法文明,是没有高低胜负之分的,一切都只看它们的发展程度。

对于那些人口低下,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低魔世界,随便一个武力强国都能碾压他们,巨龙不过就是条会飞的蜥蜴,龙骑士还能飞得过歼二十?一发东风就搞定了。(经指正,东风不用于对空,国产空空导弹为霹雳系列)

但是到了中高魔世界,别的不说,人家的高端战力一个幻影移形到了总统房里,抬手一个摄魂取念(记错了,魂魄出窍)他就叛变革命了,怎么打?人家说不定还能造出来天空城跟巨神兵,八百层护盾核武都炸不穿,砸都砸死你了,怎么打?

如果我们发展到星际文明,体内有辅助芯片或者智脑,心灵系法术一切无效,百里星舰激光武器,更可以在大气层外进行打击,猛一点死星都造出来了,那些土著的魔法能有什么用?

呵呵,说不定人家是超魔文明,拿星系来当魔法阵,拿太阳当核心,法神单人横渡宇宙自带大许愿术加空间静止,抬手一发上千公里的次元斩,怎么打?

二向箔听说过吗。

老实说这些科技大战魔法的脑洞文起点上海了去了,有魔法碾压科技的,也有科技吊打魔法的,到处都有类似的小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说到底还真是主角在哪哪边赢。

至于说到社会形态,就算是我们自己都不能判断到底哪一种政体和制度更适合文明发展,又怎么能说一个全民学魔法的世界不会发展出更高度文明的社会呢。

当然,最大的可能性其实是打不起来。

因为这边飞机导弹一飞过去,对面没有电磁感应这个定律,然后半空就掉下来了,甚至你核弹都搬过去了,发现对面的基础物理不对,没有质能方程式,炸不起来,岂不是很尴尬?

然后对面的大魔导师穿梭过来,抬手想给你一发昆阳赤霄,然后发现召唤失败,一感应大气中一丁点元素都没有,想跑了发现这儿的空间规则压根不认识,怀疑自己学了假魔法,那就更尴尬了。






————

哦呀,千赞了,多谢捧场。

user avatar

文明6那个“英雄模式”不就是这样的吗?

诚然,英雄在轰炸机核弹末日机甲面前都是渣渣,基本没啥抵抗能力,但英雄初始牛逼啊,远古直接巨力碾压就把你推平了,你拿头研究轰炸机核弹末日机甲?

user avatar

《自新世界》已经给了答案了,魔法文明当然完胜……

魔法文明就用一个降低智商的buff,就够消灭科技文明了……

user avatar

不管谁先挑起的战争,最后的赢家将会是蟑螂和老鼠…

相信我,原子弹的威力并不会比陨石撞击地球弱多少。

user avatar

我觉得一个存在魔法的世界里如果也有一个存在科学研究的文明,他们不可能对魔法视而不见。

user avatar

有个日本人写的轻小说《赤色帝国》,1941年6月21日整个苏联领土被某中魔位面帝国召唤到异界,然后就是魔法帝国突袭苏联,然后被红军逆推花式吊打。i-16屠杀龙骑,30分钟方面军级炮火覆盖砸烂魔法护罩。。。。。。不过最出彩的还是写苏联与魔法位面的外交互动,情报收集。苏联在对外情报人员全军覆没(被留在原位面各国,只有少数人回国休假一起穿越)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就重组了情报机构,大量收集了魔法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报,并且与魔法帝国的敌对国精灵神教联盟建立外交关系和军事同盟。反观魔法帝国,虽然一开战就突入列宁格勒城区,虏获大量资料和俘虏,并且有可直接视频上前公里外苏联境内场景的远视魔法这种开挂的情报收集技术,但对情报的解读能力却处于中世纪水平。直到王都被苏军攻克,对苏联的国情、政情、军情都所知甚少。国王对俘虏供述苏联拥有上亿人口,几百万军队认为是在唬人,对苏联政治则认为暴民推翻王政,一群乌合之众。然后就是,不相信失败,被吊打,再不相信失败再被吊打。

=====================================================================

好吧,我印象中瓦姐弃坑的《苏维埃之门》设定也蛮有趣的:20年代苏联西伯利亚伊尔库斯克省发现一条外星飞船残骸(通古斯?),飞船中的传送装置还能正常工作,但受制于电力供应,一次只能传送少量物资(苏联计划通过加大电力供应来提高传送能力)。OGPU(苏俄政治保卫总局)派遣一支调查小组到门对面的异界。

比起什么科技碾压异界,吊打异界的情节,描写来自两种文明的人的交流互动的桥段才更有意思。

小说开头是某异界人偶然间穿越到地球侧俄国内战时期的远东,遇到一支正在追歼白匪的红军骑兵团(团长是K.罗科索夫斯基)。

..............................

埃德尔离开那间令人惊讶的铁之墓室已经一天了,这里的气温要比阿索巴亚托契卡神殿那里寒冷得多,衣着单薄的他此刻已是又冷又饥,连步子都迈不动了。

“这是什么地方?大陆北方么?”看着四周与神殿那边截然不同的针叶林,埃德尔意识到自己一定是被神送到了遥远陌生的地方。

他倚靠在一棵树的树干上,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空气,“神不会让我来到这里只是为了等死吧?”

似乎在回应他的问题,林子里响起了脚步声,接着又想起了一阵阵爆豆般的响声。

埃德尔看见,一群穿着厚重灰色长衣的人从他身旁慌忙经过,不时举起他从未见过的木制武器转身朝来路方向发射,而这些人当中也不时地有人突然捂住身上某处倒下或是丢下武器转身奔逃。他注意到躺在地上的人身上出现了骇人的血窟窿,正往外泊泊地流着血。

更可怕的一幕发生在了眼前,一个戴着灰色宽沿帽的人正朝他这边跑过来,突然他的帽子飞了起来,埃德尔看见那人整个眉框以上的部分炸开了花,显然是天灵盖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敲碎了,白色的脑浆伴随着红色的血浆撒了一地,呈现出异样的粉红色。

“这不是大陆上的武器,在大陆上征战这些年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武器,不要说见过,恐怕连听都没听过。这些武器,还有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究竟是哪儿?” 埃德尔无力地坐到地上,脑海中又浮现出了漫天飞蝗般的箭矢和自己被哈尔欣骑射手打得溃不成军的队伍。

“斯托亚契!”(5)一个人手举刚才所见的木制武器,对着靠在树干边的埃德尔大声吼叫。

虽然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被一杆棱形的金属尖刺(6)顶住胸口的埃德尔出于本能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这会儿,才有机会仔细端详对方手里的武器,他发现这并不是一杆木制兵器,它的上半部是金属的,前半部是一根细长的金属管子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木制构件,而对着自己胸口的棱形尖刺正套嵌在它金属管子最前端。

接着他又打量起眼前的这个人,这人穿着与刚才经过的那些人显著不同,他头戴镶着红色五芒星的尖顶帽(7),一双蓝灰色的眼睛正警惕地注视着自己。"

..............................................

苏联政治局讨论该不该向异界排出考察队:

1924年5月,克里姆林宫,参加完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们聚在了烟雾缭绕的会议室内,开始讨论一个会议外的议题。

“我不认为那份报告是可信的,那完全是篇胡言乱语!现在我们的每一个戈比都应该拿出来赞助欧洲革命,而不是浪费在毫无根据的东西上!”托洛茨基双手撑在桌子上,咄咄逼人地说道:“列宁同志早就告诫过我们,数学可以探索第四维和可能存在的世界,但沙皇只能在第三维中被推翻。”(11)

由于在不久前召开的党代会上,宣读了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12),托洛茨基现在正信心十足地盘算着击败眼前这个难缠的格鲁吉亚人,最好能再踩上一脚。在他看来在这种无关原则的次要议题上表态是测试政治委员们站队的好机会,接下来的斗争策略就取决于在场诸位的态度。

“列宁同志要求我们对任何未知的事物都要抱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他从未反对工人阶级的对未知事物进行科学探索。同志们,我们知道任何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都将有助于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我们亦知道任何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都将有助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建设共产主义的生产斗争——这就是列宁同志留给我们党的未尽的事业,我们应当用全部力量去实现这一事业。”斯大林没有理会托洛茨基那边的反应,他擦了擦手里的烟斗继续说道:“我们知道欧洲革命眼下是缺乏条件的,德国的情况跟我们1917年时候的情况完全不同,德国党缺乏独立发起一场革命所必须的基础,它甚至缺乏群众哪怕消极的同情和支持。我们也知道我国面临的问题是工业生产萧条与粮食供应不足,工业无法提供农业所需的产品,农业也就自然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这种局面任其发展就将损害我们的工农联盟。我们的某些同志总是幻想一个革命的欧洲来为我们解决一切问题,可事实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一个革命的欧洲,难道我们就要放弃列宁同志留给我们的这一切么?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1.为了虚无缥缈的欧洲革命掏干净我们口袋里的最后一个戈比。2.用这些戈比用来恢复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巩固我们的工农联盟。”

斯大林的讲话让在场的人陷入了沉思,此刻托洛茨基不安地扶了扶他的眼镜,悄悄地扫视着周围众人的神情。

.....................................

苏联调查员与异界人的交流:

与霍尔茨城里大部分砖木结构建筑不同,耸立在埃德尔和德米特里眼前的是一幢阔气的石砌两层建筑,建筑的一侧还耸立着约有五层楼高的尖塔。

“这儿就是法师公会?”德米特里瞧着建筑大门口进进出出的身影嘴里直嘟囔:“这些人看着都不像是魔法师啊?倒像是做买卖的。”

“这些人就是做买卖的。” 埃德尔指着公会门口那边笑着说道:“你可以把那里理解为一种类似卡特尔的经济组织,或者说魔法同业联盟。”

“这地方跟我想像差别太大。”德米特里扰了扰头,“我总觉得魔法师要么就是大贵族,要么就是大贵族的幕僚,或者是森林里的隐士。”

“你想的也没错。”埃德尔点了点头:“魔法师是很费钱的职业,收集魔法资料,购买魔法材料、器物无一不是花费巨大,就算斯拉瓦文手抄本的魔法入门册子,也要十个列文。而更进一步的魔法资料都是瓦兰吉亚文书写的,所以要成为魔法师还必须掌握瓦兰吉亚文,一本普通的瓦兰吉亚文法术抄本都能买到八十到一百个列文,足够一个人在城里体面地过上两年。正因为如此,只有大贵族才供养得起大魔法师。至于那些隐居的魔法师,虽然听说过,但却从未见过,也许是为了研习某一类需要额外提升精神力的魔法吧。”

“埃德尔,你不会也学过魔法吧?”听了埃德尔娓娓道来,德米特里感到好奇。

“我就算想学,也学不起啊,不说买那些昂贵的抄本了,市面上一袋大概5克左右的银叶草的粉末——这种最基本的魔法材料,也要卖2个科列欣银币(3),比同等重量的银子还贵一倍!” 埃德尔苦笑道。

“等等!让我算算……”德米特里开始掰起手指,同时嘴里一阵嘀咕:“听基里尔说他们村有二十六户人家,七格鲁克公地和十格鲁克(4)领主土地,一格鲁克产二十七普特(5)左右粮食,公地交两成税,领主地交六成,平均一户农民正常年景才收获不到二百六十普特粮食,折算成二百多个列文,也就是说一户普通农民一家人半年不吃不喝,也不进行其它消费,才能省下买一本魔法书的钱。”

看见德米特里惊讶地张着嘴的表情,埃德尔补充道:“不要忘了,农民把粮食卖给商人的价格与商人在城里出售粮食的价格可不一样,商人用一个列文往往可以从农民那里卖到两普特粮食。在这里魔法并没有造福人民,相反它使更多的财富集中到了贵族和商人的手里。”

“我现在还有件事不明白。”在走进法师公会大门的那一刻德米特里问道:“既然魔法师都很有钱,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来这里赚取佣金呢?或者反过来说,来这里雇佣法师的人会指望他们干些什么呢?”

“魔法师很有钱是因为要成为魔法师必须要花很多钱。大魔法师固然可以从大公和贵族那里领取可观的俸禄和赞助,可他成为大魔法师前除非他本身就是富有大贵族或大商人,否则就得想办法自己挣钱,无疑通过魔法挣钱对这些人来说是一种比较便利的途径。虽然世袭贵族出身的魔法师都是一些爱面子的家伙,他们靠自己的封地养活,不会来法师公会找活儿。但平民出身魔法师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即便获得爵位也得不到封地,还得靠自己的本事赚钱。”对于埃德尔来说过去那个朦胧不清的社会,现在却如玻璃一般透彻,他知道这是曾经如饥似渴地阅读政治经济学著作带来的彻悟,魔法师这个一般人眼里高不可攀的神秘群体,在他看来同样是一个可以用阶级分析法进行剖析的社会群体。

埃德尔他们径直穿过公会大厅,来到办事窗口前,对着里边的办事员说道:“您好,我们需要雇佣一位魔法师。”

......

“您是格别乌商会的埃德尔先生么?”法师公会门口,一个腼腆的年轻人来到埃德尔跟前,心情忐忑地问道。

“是的。” 埃德尔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栗色头发满脸稚气的年轻人。

“请……请问您能雇佣我么?听说你们要雇佣魔法师,并且对法师的能力没有任何要求。” 年轻人说话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清。

“没错,只要会点魔法的就行,魔法学徒也可以,你不要那么紧张。”

“真的么?!每月3个列文?”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年轻人几乎激动得喊出来。

“每月3个列文,不过得去偏远的乡下。” 埃德尔补充道。

“喔,是这样啊……”年轻人考虑了一会儿,毕竟大多数魔法师还是希望在城里为贵族或者大商会做一些体面的工作的,很少有人愿意去乡下。

“没问题,我随时可以动身。”最后他还是决定接受这份工作。

“你叫什么名字,学了多长时间魔法?”见对方愿意受雇,埃德尔接着问道。

“兰斯特.布林,学了7年魔法。”年轻人回答道。

“学了7年魔法?”埃德尔疑惑地看着年轻人,“你看上去也有二十岁了吧?如果能够负担长期学习魔法的费用,为什么会对这份工作感兴趣呢?”

“呃……我想您一定是误会了,以前我是在一间瓦兰吉亚人开设的魔药店里当伙计,顺便学了点魔法知识。”年轻人双手揉捏着衣角,显得有些紧张。

“哦,也就是说你没受过正规的施法训练?”埃德尔的提问加剧了年轻人的紧张。

“不过也没关系,我们只需要会施法的人就可以了。”接下来的话则让年轻人顿觉松了一口气。

“他真的可以么?埃德尔?”德米特里有些怀疑地看着年轻人,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人会使用魔法。

“让他试一试就知道了。”埃德尔回头对年轻人说的:“能够给我施展一下你会的魔法么?”

“没问题,您能给我一个科列欣么?”年轻人对着埃德尔伸手道。

“可以。”埃德尔爽快地将一个银币放到年轻人手里,并不担心对方转身逃跑。

只见年轻人闭上眼睛默念了一段瓦兰吉亚语咒文,他掌中的银币在埃德尔和德米特里的注视下逐渐化成一滩如水银般的液体。

“炼金术?!”眼前的情景让埃德尔大吃一惊。

“常温金属熔炼!”德米特里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我来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那是非常遥远的地方。”瓦莲金娜地给自己戴上了别着红星的布琼尼帽,自豪地说道:“没有君主压迫的,劳动阶级可以自由呼吸的国度。

“没有国王,而给予农民自由的国度么?”德雷克苦笑着摇了摇头,“还真是吟游诗人描述的国度呢!你瞧,我也不是拉西亚人,我来自瓦兰吉亚王国,这些年来为了寻找制作魔药的材料我去过不少地方,东到沃斯托克海上的荒岛,西至哈扎尔强盗出没的沙漠,可我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国家。”

“有这样的国家!”瓦莲金娜的语气不容置疑:“在今天之前,你也从未见过马克辛这样的机械吧,过去的经验并不代表一切。”

“经验确实不能代表一切,但对一切的认识首先都基于经验的基础之上。”德雷克的语气同样变得认真起来:“要说冷热的话也是能够用魔法进行解释的,比如柴堆上燃烧的火苗,在西部地区哈扎尔人中流行的陶特派自然魔法的基础理论中认为,自然界中的火亦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基本元素,将这一元素加以引导的方法便是火系魔法。而某种物质发生燃烧的现象便是由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火元素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因素挥发出来而导致的,所以我们看到经过燃烧的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它无法再次被点燃,因为这些残渣已经不包含任何火元素了。而我们能够感受到的魔力波动不过是触发自然元素的人为波动,并不是元素本身。如果我们用火把点燃柴堆,而不是用魔法直接引导火元素,便不会引发元素的波动。”

“你是这样认为的?”瓦莲金娜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魔法师。

“不,我并不完全认同这套西方的理论,关于世界基本构成的理论有好几套,哈扎尔人的这套理论的优点在于简单直白。但我个人更欣赏的是一本古瓦兰吉亚文手抄本中记载的波理论,因为你找不到比它更简洁的解释了,这本至少有2000年历史的古本可能抄录了一些更早年代的著作——那些真正刻于石板和金属上的文字。它将世间万物归结为同一种物质的波动,这些波的不同形状也就构成了不同的元素、物质。魔法不过是一种形状的波罢了。”讲到这里,德雷克停了下来,他指向不远处的布尔特茨河说道:“我们不过是水面上的一些波纹,而非水本身。”

“那水在什么地方呢?”瓦莲金娜下意识地问道。

“生活在水中的鱼如果从未离开过水,它又如何能发觉水的存在?”魔法师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

“是一支欢快的歌曲。”一旁的德雷克鼓起掌来,“虽然我不懂歌词,但歌唱的是美好的爱情么?”

“不,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的歌曲。”一曲唱毕的瓦莲金娜放下三角琴笑着回道。

“用轻快优美的旋律歌唱国家么?呵,没有国王的国家。”德雷克摇了摇头发觉自己确实不曾相信过这样的事物。

“你不认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值得歌颂么?不然奴隶为什么要去歌颂贵族的国家呢?” 亚历山大插话道。

“不管怎么说,真不敢想象,创造如此动听歌曲的民族也能够制造出可怕的杀人武器。” 德雷克暂且搁置了对“没有国王的国家”的疑惑,因为他发现在眼前的这些陌生的异族人本身就被巨大的矛盾和谜团所包裹。

“你们的国家信仰什么样的神?”德雷克突然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没有国王作为世俗权威的国家会不会置于神权统治下呢?据说在哈尔欣汗国兴起前的西方曾经出崛起过信仰光明神的神权国家,自己的故乡瓦兰吉亚王国所信仰的穆纳杰斯教也是这一宗教的旁宗,涅曼人原先信仰精灵神,南部许多部族几百年前转而信仰穆纳杰斯教,拉西亚人则在精灵神的基础上信仰着许多种自然神。

“我们国家有许多民族,一直以来信仰不同的宗教,有各自的神,大部分居民和南部一些民族信仰各自唯一的上帝,而在东部的一些民族则信仰一种称为布达的修行。” 德雷克的问题让瓦莲金娜起了聊兴,看着德雷克若有所思,她却将话锋一转:“但自从建立苏维埃政权以来,引导着我们国家各民族前进的布尔什维克党是由一群彻底的无神论者所组成。”

“无神论者,也就是不信仰神之存在的人么?”作为穆纳杰斯教信徒的德雷克,虽然自认为算不上多么虔诚的信徒,但认知方面仍不免又一次受到冲击。

“好吧,我听说过在比哈扎尔人更西边的地方有些民族信仰天人合一的思想,但即便如此也需要在一个超脱人之本性的至高存在作为国家权力的依据,要说完全不信神的国家,即便存在那也是无法长久统治的。”此刻的魔法师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在自语。

“您如何定义神呢?”瓦莲金娜饶有趣味地问道。

“我信仰穆纳杰斯教,所以对我来说光明神是唯一的神,乃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德雷克的语气中透出一丝谨慎的虔诚。

“如果神创造了万物?那谁来创造了神,如果有一样事物不由创造而生,又如何断言万物皆源自神创?”瓦莲金娜微笑着指了指脚下的土地,“如果我在春天播下种子,就能在秋天收获果实,难道每一个种子里都住着一个神的分身么?”

“由种子这样能够自发生长的美妙事物,不正说明了神识的存在么?如果是一块石头埋进地理,过一千年也不会发芽。”德雷克说话的口吻开始严肃起来。

“那么说石头不是神造的?否则为什么种子能够发芽,而石头不能?”瓦莲金娜并不打算放弃对方逻辑上的漏洞。

“神赋予了植物生长的意义,并没有赋予石头生长的意义。”德雷克不假思索地回道。

“可有些植物并不需要种子便可萌发,神又为什么要创造出不同的生长形式呢?” 瓦莲金娜抓住时机发问道:“精妙复杂的事物是由简单的事物发展出来?还是由更精妙复杂的事物所创造出来的呢?如果承认前者,那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自然演化的产物。而要承认后者的话,请问最精妙复杂的事物又从何而来呢?假设打从世界存在那一天起就拥有一个最精妙复杂的存在,而后再由其创造出相对简单的事物,那么世界又何以发展而不是倒退呢?”

“这个……我现在无法回答这样问题,但我想神还是有必要存在的。” 德雷克摇了摇头,终止了由其引发的关于神的讨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