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吒》里天尊为什么选了太乙而不是申公豹,真的是因为他是妖么,这个设定是不是显得神仙太low?

回答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太乙真人被元始天尊选中为“封神任务”的关键人物,而申公豹则被排除在外,这背后确实有着多重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申公豹是妖。这个设定之所以成立,并且不显得神仙“low”,反而是为了凸显这部电影对传统故事的颠覆与创新,以及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元始天尊选择了太乙真人,而不是申公豹。

1. 任务的核心并非“身份”,而是“能力”与“性格匹配度”:

封神任务的核心是什么?是“看管并确保哪吒的善恶属性”。元始天尊选择太乙,并非是单纯的看他有没有“妖”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太乙真人虽然好吃懒做,资质平平,但他身上具备一些申公豹所没有的特质,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关键:

“不完美”的特质反而更具包容性: 太乙真人虽然经常犯错,但他内心深处是善良的,对徒弟有感情,并且有极强的责任心(虽然常常被懒惰压制)。他不像申公豹那样,目标感太强,功利心太重。封神任务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以一种相对“自然”或“灵活”的方式来引导哪吒,而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监管者。太乙真人这种“拖延症+偶尔的灵光一闪”,反而给了哪吒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可能性。
与哪吒的“羁绊”潜力: 太乙真人虽然一开始对哪吒的态度是敷衍的,但随着剧情发展,他逐渐看到了哪吒内心深处的孤单和渴望被认可。这种由偏见到理解,再到真情实感的过程,是申公豹永远无法给予哪吒的。元始天尊可能预见了,只有真心关怀哪吒的神仙,才有可能真正影响他,甚至改变他的命运。
“普通”的视角,更容易理解“特殊”的哪吒: 哪吒本身就是一个被视作“魔童”的存在,他饱受误解和排斥。如果是一个完美无瑕、高高在上的神仙来监管他,只会加剧哪吒的叛逆和孤独。而太乙真人自身的“不完美”,反倒让他更能理解哪吒的境遇,更能感同身受。他作为“不被看好的那一个”,反而更容易与同样被视为“不被看好的那一个”的哪吒建立连接。

2. 申公豹的“问题”在于“偏执”与“非黑即白”的思维:

申公豹之所以被淘汰,并非因为他是妖,而是他身上更致命的缺点:

“妖”的身份只是一个表层原因,核心是其“心性”: 电影在开头就点明了申公豹的妖族身份,并且强调了天界对妖族的不信任。但这个不信任,其实是基于对“妖”的刻板印象和恐惧。申公豹的悲剧,在于他恰恰印证了这种刻板印象。他的愤怒、不甘、以及对“妖族就该被歧视”的坚定信念,让他走向了极端。
过强的个人野心和控制欲: 申公豹渴望证明自己,渴望改变妖族被歧视的命运,这本身是值得同情的。但他的方式是极端的,他想通过控制哪吒,改变天界的游戏规则,甚至不惜利用、欺骗。他想要的是“改变现状”,但这种改变是建立在操纵和破坏之上的。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申公豹始终活在“妖”与“仙”的对立中,他无法接受“妖也可以善良”的可能性,也无法看到“仙也有私心和缺陷”。他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我们”和“他们”,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是无法真正解决哪吒的问题的。他只会将哪吒推向他所定义的“恶”。
无法控制自己,也无法真正影响他人向善: 申公豹虽然强大,但他被自己的愤怒和偏见所驱使,无法做出真正理性、有益于大局的判断。他所谓的“帮助哪吒”,实际上是将哪吒引向他自己的复仇之路。元始天尊需要的是一个能引导哪吒向善的人,而不是一个能将哪吒变成自己工具的人。

3. 这个设定为何不显得神仙“low”?

恰恰相反,这个设定非常“高明”,它在几个层面提升了电影的深度:

对刻板印象的颠覆: 电影巧妙地利用了申公豹的妖族身份,以及太乙真人的平庸无能,来反驳人们对神仙的固有认知。它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或神仙)价值的,不是他出身的种族,也不是他是否完美,而是他的选择和内心。
展现了“真正的选择与成长”: 太乙真人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有改变的潜质。他不是天生完美的,而是会在过程中犯错、学习、成长。这种过程,比一个一开始就完美无瑕的神仙更有力量,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深刻的哲学探讨: 电影借由哪吒的命运,探讨了“命运能否改变”、“善恶的定义”、“偏见的力量”等深刻的哲学命题。元始天尊的选择,是这个探讨的核心环节。他似乎在玩一个更大的棋局,而这个棋局的走向,依赖于“不完美”的太乙真人是否能战胜自己的缺点,去影响“被标签化”的哪吒。
制造戏剧冲突与人物弧光: 太乙真人的平庸和申公豹的强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为剧情埋下了巨大的冲突点。太乙真人的“逆袭”,申公豹的“堕落”,都因为最初的设定而显得更加震撼人心。他们的选择和行为,都构成了鲜明的人物弧光,让角色更加立体可信。

总结来说,元始天尊选择太乙真人,不是因为他是“仙”,而是因为他有“潜力”。而申公豹的落选,也不是因为他是“妖”,而是因为他的“心性”和“行为模式”不适合完成引导哪吒向善的任务。

电影通过这个设定,打破了“神仙就一定是完美无缺、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展现了更加人性化、更加真实的神仙世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在于内心的选择与成长,在于能否跨越身份的隔阂,去理解和包容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申公豹的悲剧,不是妖族身份的悲剧,而是他自身性格局限的悲剧;太乙真人的成功,也不是因为他是“仙”,而是因为他最终战胜了自己,选择了爱与责任。这才是《哪吒》这部电影,在塑造神仙形象上,最令人称道,也最不“low”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网上看的,侵删。

user avatar

我提供一个细节,从开篇就明显的表现出,太乙嗜酒如命,灵珠转生的时候也就是那么简简单单的被一壶酒给骗了,所以导致了任务的失败,然后全剧就再也没见他喝过酒了。

这么嗜酒的一个人,酒壶不离身,哪怕赶任务路上连自己的坐骑都要灌上两口,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做错事之后什么也没说,默默的自己就把酒给戒了,之后的剧情里别说喝酒了,连酒壶都不见了。所以说太乙知错改错,有担当。

然后待人,开篇公公二话不说对着混元珠就是砍,而太乙开始还是希望能感化劝告一下的,成见这座大山显然是公公心里的更深。

天劫,拼着三花聚顶修为保下弟子的也是太乙,公公直接就跑了。

再说武力,虽然申公公宣称他天赋高又勤勉,强过太乙太多,但是实际上最后转场打了那么久,分明两个人就是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的。

最后一点心性,申公豹为了金仙可以不择手段,阴谋设计就不说了,最后更是想一举坑杀陈塘关全员保住秘密,似魔而非仙。而太乙虽然细谨不足,形象不佳,习惯不好,但是有底线有原则有担当,在大行上显然是强过申公豹太多的。哪怕明知道灵珠被换成了魔丸,任务失败率,大罗金仙名额没了,最后还是选择了要好好教导哪吒负起责任来。

申公豹虽然说是天尊因为成见而不选他,可是这也就是他的一家之言而已,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毕竟他还说他强过太乙太多呢,结果还不是打了那么久不分胜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